郴州市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乡村畜禽污染整改措施

乡村畜禽污染整改措施乡村畜禽污染是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乡村畜禽污染主要是指养殖业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包括畜禽粪便排放、废水、废气等。
乡村畜禽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环境管理。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大对违规养殖行为的查处力度。
同时,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加大对环境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养殖场合规运营。
其次,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养殖是一种环保的养殖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养殖模式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大规模发展生态养殖业。
同时,加强对生态养殖模式的指导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推动生态养殖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第三,推进清洁能源利用。
养殖业的废气和废水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解决其排放问题是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来替代传统的能源。
此外,推广高效节能的养殖设备,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能耗,减少污染的产生。
第四,提高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效率。
养殖废弃物是农村畜禽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处理养殖废弃物对减少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此外,加强对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废弃物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加强农村畜禽养殖行业的科学管理。
农村养殖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管理。
政府应加大对养殖场规模和数量的控制,遏制过度养殖现象。
同时,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
综上所述,乡村畜禽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但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的产生。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环境管理、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推进清洁能源利用、提高养殖废弃物处理效率和科学管理养殖行业,是解决乡村畜禽污染的关键措施。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策略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策略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但与之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备受关注。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在不断加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影响入手,提出解决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策略和措施。
一、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业规模大、数量多,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等废弃物的排放成为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数据显示,畜牧养殖所排放的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畜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等化学物质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1. 规模化养殖: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集中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规模化养殖场地狭小,养殖密度大,废物处理困难,导致排放物过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2. 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使用过量:在畜牧养殖中,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常常会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这些化学物质若排放过多,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3. 粪便和废水处理不当:畜牧养殖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环境保护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的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4. 放养模式不合理:一些地方的畜牧养殖采用放养模式,动物粪便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1. 水资源污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磷等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2. 土壤污染:畜牧养殖场的废弃物经过处理不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壤质量。
3. 大气污染: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粪便中产生的氨氮、硫化氢等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方案(三篇)

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迅速。
然而,规模化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制定一系列的污染整治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整治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原则:科学规划、分类施策、综合治理、源头控制。
三、整治方案1.废水污染整治(1)建立废水收集处理设施:规模化养殖场必须建立相应规模的废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确保废水的集中收集和有效处理。
(2)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对于废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和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养殖场加强处罚力度,确保整治效果。
2.废气污染整治(1)建立废气收集系统:对于规模化养殖场的废气进行集中收集,并建立相应处理设施,减少废气的排放。
(2)加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推广清洁能源替代:鼓励规模化养殖场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
3.废物污染整治(1)完善废物收集和处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废物收集和处理体系,确保废物的集中收集和有效处理,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2)推广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物转化成有价值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废物处置监督: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废物处置的监督力度,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废物处置达到规定要求。
四、操作步骤1.制定规划方案:制定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的规划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具体措施。
2.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整建制改造:对于污染严重的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整建制改造,完善废水、废气、废物的收集和处理设施。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03
治理措施
粪便污染治理
粪便收集与储存
建立合理的粪便收集系统,将畜 禽粪便集中储存于防渗漏、防溢 流的设施中,以减少粪便对土壤
和地下水的污染。
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降 低疫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治理措施有助于推动畜禽 养殖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提高产 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综上,畜禽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 定的污染,但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可以实 现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 持续发展。
建立监管机构
设立专门的畜禽养殖环保监管机构,负责对养殖户的环保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严格执法
对于违反环保法规的养殖户,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
加大投入
增加对畜禽养殖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引进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畜禽养殖环保技术,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VS
培训活动
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环保培训活动,指 导养殖户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环保处理 方法。
建立完善的环保法规
制定法规
针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制定专 门的环保法规,明确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处罚 措施。
完善制度体系
建立涵盖预防、控制、治理等方面的全方 位制度体系,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效推进。
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02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粪便污染
有机物污染
畜禽饲养中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

畜禽饲养中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畜禽饲养业不断扩大,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畜禽饲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就畜禽饲养中的环境污染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环境污染原因1. 饲料种类与质量:畜禽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大量饲料会释放出有机废物,而饲料的类型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废物的产生和处理难度。
2. 粪便排放和处理:畜禽排泄物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养分过量排放,会导致土壤和水体富营养化,引发废水、废气的污染。
3. 病害防治:畜禽饲养业常常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和兽药,导致兽药残留和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4. 养殖场设计与管理不当:部分养殖场没有有效的废物处理设施和控制措施,导致废物无法得到妥善处理,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
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 循环利用废物资源:采取有效的废物处理技术和设备,如沼气池、堆肥设施等,实现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建立科学的饲料管理制度:合理搭配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消化率,减少饲料残渣的排放。
此外,引进高效饲料添加剂,可降低氮磷的排放量。
3. 加强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提倡定期健康检测和疫苗的使用,合理控制兽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避免对环境产生过多的污染物。
4. 完善养殖场管理制度:养殖场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规划与设计,建设合理的污染治理设施,并且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废物的及时处理和处置。
综上所述,畜禽饲养中的环境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防治中,需要通过循环利用废物资源、科学饲料管理、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以及完善养殖场管理等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
唯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在保障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畜禽饲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策略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策略
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1.水污染:细菌、病毒、重金属、氮、磷等污染物通过粪便和污水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寄生虫繁殖、藻类暴发等问题;2.空气污染:禽畜粪便、尿液等排放物产生恶臭气味和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3.土壤污染:畜牧养殖场上散布肥料及喂养、繁殖活动中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
为了降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策略。
1.推动畜牧养殖场全面卫生消杀,建立消杀记录,定期检测污染情况,即时整治。
以下消杀措施可以避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环境:清除污染的粪便、饮用水和废水,杀灭畜禽身上的病毒和细菌,消毒笼舍等设施。
2. 安装粪污分离设备,有效分离粪便和尿液。
产生的粪便和尿液分别处理,降低泔水的污染,将其化为肥料利用,降低废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
3.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减少畜禽粪尿和废饲料的产生,避免过浓和过量的饲料投喂,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
4.使用生物发酵技术,包括微生物菌剂和复合微生物制剂等,分解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降解固体废弃物,减少氨气等气体释放,实现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5.制定合理的养殖密度、尺寸、结构和装备等规范,提高使用效率,降低饲料和水的使用量、粪便和污水的排放量。
6.建立全面的环境管理和监测体系,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及时处理垃圾和污染源,建立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档案,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管理服务。
总之,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促进可持续发展。
浅谈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现状和对策

要依照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选取不一样的治理技术模式,对四周有较大规模的农田、鱼塘与果园等的养殖场,能够使用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运用管道、贮存池直接在农田、鱼塘与果园总应用通过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沼液,消化掉粪尿,完成“零排放”。对相对高的要求,没有相关土地消化的养殖场,则还要通过合理的好氧处理、物化处理等后续处理,完成标准的排放。在处理技术方面先进适用技术要主动推广,积极运用“UASB”、“UBF”等厌氧消化工艺,生物发酵制肥新技术要进行开发与引进,控制恶臭气体的技术,并依据各地条件,能够合理的组合相关技术,配套建设“简便适用、造价低廉、运行费低”的沼气工程模式,让养殖场废弃物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2污水
规模化的养殖场一定每天都会形成很多的污水。畜禽养殖场所形成的污水和普通生活污水不一样,其中会含有很多的有机物,还有各类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在自然环境中排放这样的污水就非常容易导致水传染病。
3、分析畜禽养殖污染成因
第一,我们非常多地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不合理的管理。因为养殖部位不集中的特点,加上相对广的地区,造成很难合理的管理。部分养殖场在建设的时候,没有实施环评,而是没有批先建了,没有科学的实施选择厂址,布局和设计。没有硬化、封闭的进行畜禽粪便的储存场所,造成渗漏、溢流废渣。而且在有些地区很难进行执法,然而执法却相对高的成本,导致民不举,官不究的情况。
浅谈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迅速的发展了畜禽养殖业,渐渐的凸显出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养殖所带来的很多废物与污水的排放,这样会严重的破坏与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并造成群众环境投诉与污染纠纷案件持续的提高。畜禽养殖阶段污染问题已经变成限制区域畜牧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畜禽养殖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继续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怎样把污染问题处理好。本文主要分析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疗的现状与对策。
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管理

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管理近年来,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食品安全以及维护人民健康,各国都开始加强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管理的策略与现状。
一、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现状畜禽养殖业是全球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对畜肉、奶制品、蛋制品以及其他动物制品的需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畜禽养殖业也是一个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行业,它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粪便、尿液、饮用水、饲料残渣等,对水体、空气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废弃物和污染物大量积累,极大地破坏了农村环境的卫生和生态平衡。
二、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管理策略尽管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巨大,但是仍然有许多解决途径。
以下是治理和管理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的一些策略: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政府应当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行为。
同时,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那些违反规定的养殖企业进行惩罚。
2、实施环保标准制定环保标准可以让畜禽养殖业更加规范和统一。
政府可以根据养殖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指南,如废水排放标准、废弃物处理标准等。
3、推广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是解决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如采用沼气池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实现资源再利用;采用人工湿地技术,使污水在湿地中自然净化等。
4、加强监测和评估政府应当加强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以便及时更新和改进畜禽养殖行业的环境治理和管理政策。
三、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管理现状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对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建立了相应的政策法规。
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法及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监管养殖业的管理和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郴州市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摘 要:本文分析了农村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
题现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壮大,由此
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源头之一。
1 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截止2011年12月底,郴州市存栏5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875
个,年出栏量221万头。从2009年、2010年郴州市污染源普查动
态更新情况来看,全市cod排放量农业源占42.3%、36.3%;氨氮排
放量农业源占17.2%、40.04%。2011年郴州市环境统计数据显示,
全市cod排放量农业源占35.32%,氨氮排放量农业源占39.56%。
由此可见,农业源在污染物减排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已成为郴州市
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水治理设施和综合利用畜禽
废弃物,畜禽废弃物及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极为普遍。许多规模化畜
禽养殖场为便于运输,大多建在城市近郊,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环境
压力,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1 污染水体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t,但是全
国目前仅有19.4%的乡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 96%的村庄没有
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郴州市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和污水主
要通过三种渠道对河流水系产生污染: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污染,多
见于离河道距离较近的养殖场;通过污染养殖场附近的水源和地下
水,间接污染水系;由于粪便的不规范堆放和过量施用于耕地,经
雨水冲刷形成地表径流最终污染河流水系。许多河流出现的水体污
染和富营养化,都与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1.2 危害农田生态
畜禽粪尿和污水中含有氮和磷的化合物,据测算,一个存栏量
500头的猪场,每年至少向猪场周围排污1500t,其中约含5.35t
氮和1.55t磷,这些氮和磷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造成地表水
和地下水的污染,使水中硝态氮和细菌总数超标,污染饮水、土壤
和农作物。
1.3 污染空气
畜禽粪便如不及时清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恶臭气体,这不仅
会影响畜禽生长发育,降低畜禽产品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畜禽养殖
场周围的空气质量,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
有的畜禽养殖场离文教区、居民生活区较近,由于恶臭污染问题,
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有的甚至会引发社会矛盾。
2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的对策
2.1 强化宣传教育,树立环保理念
要围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目标,加强《环境保护法》、《畜禽养
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大力
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根据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实现畜
牧业从城郊向山区丘陵转移、从沿江沿河沿水库向农业生产区转
移、从房前屋后向生态养殖小区转移,促进立体种养生态畜牧业发
展,做好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
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2 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治污
减少农村一家一户的养殖,推广生态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
建立养殖小区,扶持专业大户。积极引导散养密集区、禁限养区,
异地兴建生态养殖小区,实现养殖场和村庄分离,改善村庄环境。
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50头以下、5头以上的养殖经营户进牧业小
区或归并入经营大户养殖,集中治污;也可根据环境现有的承载能
力,规划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推广应用环保饲料,提高饲
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粪便中氮的污
染,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减少治理成本。引进和推广先
进的畜禽污染治理技术,严格执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粪尿分
离”,减少处理和利用难度,降低处理成本。积极扶持与鼓励个人
或企业投资有机肥生产加工企业,努力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减量
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对已颇具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应从严管
理,从源头控制污染及污染问题的产生。对小型养殖户要求其清理
整顿,进行污染治理,对那些难以治理或治理后仍不符合养殖条件
的应限时关闭或转产。
2.3 加大扶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
畜禽废弃物同工业污染源不同,其含有丰富的肥源,是我国农
业生产中的宝贵资源。建议制定促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畜禽污
染物资源化利用的扶持政策,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
等形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养殖户主动办理环评手续,
对环评费用政府给予一定补助;鼓励和支持养殖户建设治污工程,
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补助;鼓励和支持养殖户创新或引进新技术新
工艺,有重大贡献的给予一定奖励;支持生态养殖小区和生态农场
建设,按规划建设的,给予财政补助。鼓励使用有机肥,对合理利
用有机肥及沼渣、沼液的种养大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支持生态规模
养殖场建设,按标准建设的,予以政策倾斜与财政补助。对争取了
资金没有完成治理任务,或建立了污染防治设施但不正常运行的养
殖户,责令其改正并记录在案不再给予资金扶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县、镇、村以及养殖户的责任,切实加强投诉受理、举报查办
和监督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使执法监管常态化,切实
巩固整治成果。
2.4 加强部门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开展日常指导工作,并贯穿于养殖场建设、
改造、生产、管理的全过程。鼓励和支持创办畜禽肥水、沼液综合
利用的中介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肥水、沼液配送服务,提高资源
化利用率。积极构筑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农户提供畜禽排泄物供
求信息。要和乡镇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狠抓源头控制,全面封堵
直排口,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建立联合执法队伍,严肃
查处直排、偷排行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全过程环境管理。
畜禽废弃物堆放应有固定场所和设施,对堆放场所应实现地面水泥
硬化;对畜禽废弃物用于直接还田的,应当经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
防止病菌传播。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措施,妥善
处置贮运工具清洗废水。凡是新上项目,应督促业主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建设相关污染防治设施,环保局要严把审批关,对防护距离
和治污设施达不到要求的禽畜养殖场不予审批。农业部门要组织力
量,加强科技创新,研究推广科学有效的畜禽粪便工程处理技术、
有机肥与化肥复配技术,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科学合理的
饲料配方和环保节约型饲料技术,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抑制、分
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科学改造畜禽房舍结构,推广
科学的生产工艺,实现“固液、粪尿、雨污”三分离,降低污水产
生量和污水氨、氮浓度。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畜禽养殖项目建设的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保验收、日常执法监督和例行监测等环
境管理环节。
参考文献
[1] 郴州市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查报告
[r].2012.
作者简介:刘淑珍(1974-),湖南郴州人,湖南郴州市环境保
护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