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与煤混燃研究分析
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分析

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分析一、技术原理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是将燃煤气化和生物质气化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在气化反应器中对燃煤和生物质进行气化反应,产生合成气,再利用合成气进行发电。
燃煤气化和生物质气化是两种不同的气化技术,燃煤气化主要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而生物质气化主要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
将这两种气化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燃煤和生物质的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技术优势1. 资源充足:燃煤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化石能源之一,储量丰富。
生物质是可再生资源,具有广泛的来源,如木材、秸秆、农作物废弃物等,资源充沛。
2. 清洁高效:通过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的合成气,大大降低了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生物质气化产生的气体也比燃煤气化更为清洁,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降低成本:生物质气化技术相对成熟,且生物质气化设备相对燃煤气化设备成本更低,通过耦合发电技术,可以降低发电成本。
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耦合燃煤与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三、技术挑战1. 气化反应器设计:燃煤气化和生物质气化的气化反应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充分考虑燃煤和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2. 气化气清洁:合成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较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气体净化工艺进行清洁处理,以满足发电机组的要求。
3. 运行稳定性: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需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稳定性,确保长期稳定的发电产能。
四、技术应用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已经在一些实际工程中有所应用,尤其在一些燃煤发电厂进行生物质混燃或者替代部分煤炭,以减少煤炭的使用和环境污染。
在一些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中,也可以考虑采用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
五、技术展望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生物质与煤共燃特性的研究

能源 是 人 类社 会 进 步 最 为 重 要 的物 质 基 础… ,
所 用生物质样 和煤样 的工 业 分析 和元 素 分析 结果 如
表 1 所示 。
表 1 生物质及煤样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结果
在世界能源消耗 中,生物质能作为其中的一种再生 资源 ,是仅次于煤 、石油 、天然气的第 4大能源, 约 占 1% ~1%L 。我 国生 物 质 能 占一 次 能 源 的 3 4 2 ] 3%左右,是仅次于煤 的第 2 3 大能源 ,这主要是 J
Ab t a t h G— T h r la ay i tc n lg a p l d t td h O f e c m u t n c a a trs c fbo sr c :T e T D G t ema n s e h oo w sa pi o s y te C — r o l s y e u i b s o h r ce t so i- i i i ma sⅥ t o . C mb s o h rc e sis o h m e e a ay e c od n o c m u t n c a a tr t s p r mee s s i ca h 1 o u t n c aa tr t ft e w r n z d a c r ig t o i i c l b si h r ce si aa tr o i c s c s int n tmp r tr ;ma i m ae o o u t n a d b r o ttmp rt r t . I nt n p a tr n o u h a g i o e e au e i xmu r t fc m s o n u n u e e au e ec g i o a mee a d c n— b i i r s b si i t a a t r w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c ltd ts o st a e in t n tmp r tr f ima s sae t o p a e e e 5 u t l y p mee s r a ua e .I h w tt i o e eau e o o s e h s sb t n2 0— b i r l h h g i b r w we
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混合燃料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混合燃料的研究与应用生物质能源与化石能源是两种不同的能源,但二者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化石能源是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由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能源,而生物质能源则是通过植物和其他生物生长产生的,如木材、麦秸、苇草等。
如何实现生物质能源与化石能源的混合燃料是国内外学者的一大研究热点。
混合燃料的研发与应用可以有效地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与现状生物质能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再生可持续能源。
在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历史悠久,其中以生物质燃气和生物质发电为主要应用形式。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形式主要包括:发电、热能、液体燃料等领域。
在生物质能源领域,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利用率低,大量的生物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此外,由于我国生物质资源特点,如产量分散、品质差、能源密度低和含杂物的数量大等,难以实现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商业化利用,这为相关技术研究带来了诸多难题。
二、混合燃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混合燃料技术是将不同种类的燃料进行混合,并使用其混合后的燃料进行发电或者热能利用,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目前,混合燃料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法国已经开发出了以生物质为主要能源的城市供暖系统;日本已经成功开发出了生物质-煤混合燃料,用于电站的发电。
国内对生物质-化石能源混合燃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质-煤混合燃料的开发方面。
2015年,我国首个生物质-煤混合燃料电站在四川彭州投产,该电站投资6.8亿元,年发电量可达3.5亿度。
此举标志着我国生物质-化石能源混合燃料的应用迈上了新的台阶。
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1.技术方面:生物质-化石燃料的技术研究面临着一些难题。
例如,生物质的成分和品质不稳定导致了燃烧效率较低、燃烧稳定性差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材料的比例、燃烧温度等参数。
2.资源方面:我国生物质资源主要以颗粒状物、秸秆、木材等形式存在,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尚无规模化的资源储备体系。
生物质掺混无烟煤燃烧对NO排放影响的研究

摘要 : 本文通过热分析技术对动力用煤和常见生物质及其混合物的燃烧特性进行研 究分析,对影响样品燃烧特性 的生物质种 类、 升温速率和混合比例等参数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各样品燃烧的动力学特性; 对于生物质和煤单独燃烧及混合燃烧 的污染物排放特性应用静态燃烧试验 系 统进行研究, 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炉温、 混合比例等条件进行分析。
c o mb u s t i o n e x p e i r me n t l a s y s t e m wa s u s e d t o s t u d y s e p a r a t e a n d mi x e d c o mb u s t i o n o f b i o ma s s a n d c o a l p o l l u t a n t e mi s s i o n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e T f u r n a c e t e mp e r a t u r e , mi x i n g r a t i o w h i c h a f e c t t h e p o l u t nt a e mi s s i o n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
b i o ma s s a n d i t s mi x t u r e . T h e b i D ma s s s p e c i e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c o mb u s t i o n c h ra a c t e is r t i c ,h e a t i n g r a t e nd a s a mp l e b l e n d i n g r a t i o a n d o t h e r
煤与生物质混燃过程中SO_2释放规律研究

徐金苗 , 吕子 安 , 李定 凯
清华 大 学热 能 工程 系, 北京 [ 摘 108 00 4
热 能 基 础 一 研
要] 利 用管 式炉一 TI F R二 氧 化硫 检 测 系统对 神 华煤 与 玉 米杆 和树 皮 在 不 同混 燃 比 下混合
o fSD n c o d na i n i e a ka e A l ng w ih t n r a eofpr p ton ng r to,he c t i uton r — i o r i to sr m r bl . o t hei c e s o ori i a i t on rb i a
c e s d, h a e i ha he s p r c t nti i e u lo oa nd bi ma sha o e r a e t e c us st tt ul hu on e n m x d f e fc la o s ss m wha e uc d, tr d e
用 时间也逐 渐减 少。
[ 关 键
词] 煤 ; 物 质 ; 燃 ; 燃 比 ; O2 放 ; 硫 生 混 混 S 排 脱
TK 4 . 11 51
[ 中图分类 号]
[ 文献 标识码 ] A [ 章 编 号] 1 0 文 0 2—33 4( 0 0) 0—0 2 6 2 1 1 0 0—0 5 [ OI 编 号] 1 . 9 9 j is . 0 2—3 6 . 0 0 1 . 2 D 0 3 6 /.s n 1 0 342 1. 00 0 S TUDY oN o2一RELEASI S NG REGULARI TY N I THE PRoCES S oF M I XDELY BURNI NG CoAL AND BoI AS M S
生物质与煤混烧灰的熔融性实验研究

( . 阳工 程 学 院 沈 阳 市循 环 流化 床 燃 烧 技 术 重 点 试 验 室 , 宁 沈 阳 1 0 3 1沈 辽 116
2 山 西 电 力科 学研 究 院 , . 山西 太 原 0 10 ; 7 0 3 3 华 电 白音 华 金 山 发 电 有 限公 司发 电部 , . 内蒙 古 锡 林 郭 勒 盟 0 60 ) 2 20
te p o lmso lg i g a d fu i g i s o l o s e o t e c mp s in a d mii g rt f s . h r b e f a gn n o l ,t h u d c n i rt h o o i o n xn ai o h s n d t o a
第 l 期
21 0 1年 1月
锅
炉
制
造
No.1
B I E MANU A URI 0L R F T NG
Jn2 l a . 01
文章 编 号 : N 3—14 (0 1 0 — 08— 3 C2 292 1)1 04 0
生 物 质 与 煤 混 烧 灰 的熔 融 性 实 验 研 究
k l mea o tn n b o s u l sh g e h n t ec a o t n ;t e b o se r ci n i as d,h ai tlc n e ti ima sf e si ih rt a h o lc n e t h ima s sfa to sr ie t e
物质燃料中碱 金属 含量 比煤 中的含量要高 , 提高生物质的掺人 比总体上会使灰熔融温度降低 ; 此外 , 于二氧 对
化 硅 含 量 不 同 的 生 物质 燃 料 其 灰 熔 融 性 有 所 差 别 , 因此 锅 炉 改 生 物 质 混 烧 过 程 中 , 避 免 结 渣 积 灰 问 题 应 考 为
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分析

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分析1. 引言1.1 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分析的意义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的意义在于将传统的煤炭发电和生物质能源利用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的多元化。
首先,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传统燃煤发电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生物质气化可以有效解决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难题,提升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可以实现跨界合作,打破传统能源行业领域的壁垒,促进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的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1.2 研究背景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分析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燃煤发电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过大,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而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研究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分析的背景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的原理、优势、关键技术、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企业决策者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1.分析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的工作原理,揭示其能源转化过程和效益特点;2.探讨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的优势所在,比较其与传统发电技术的差异和优势;3.总结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5.探讨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应用

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应用
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是指将生物质气化产生的气体与燃煤的烟气混合燃烧,以发电为目的的技术。
该技术可兼顾生物质清洁能源的环保特性,同时利用煤炭丰富资源的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能源效率:生物质气化燃气发电技术可以利用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率和煤炭资源的高能量密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降低环境污染: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可以降低燃烧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3. 减少生物质浪费: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源,减少生物质的浪费和环境压力。
4. 实现可持续发展: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环保的协调发展。
总之,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质与煤混燃研究分析
摘要:通过对生物质与煤混燃的研究方法、优势、燃烧特性以及研究结论的介绍,阐明充分开发生物质资源,进行生物质与煤共燃的研究对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物质;煤;混燃
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利用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占一次能源总量的33% ,是仅次于煤的第二大能源。
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由于烧煤而引起的污染排放很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被喻为即时利用的绿色煤炭,具有挥发分和炭活性高,N和S含量低,灰分低,与煤共燃可以降低其硫氧化物、氮氧化烟尘的含量.同时生物质燃烧过程具有CO2零排放的特点。
这对于缓解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有着特殊的意义。
因此发展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这种既能脱除污染,又能利用再生能源的廉价技术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
一、共燃的主要方式:
(1)直接共燃:即直接将生物质混入煤中进行燃烧或生物质与煤使用不同的预处理装置与燃烧器。
(2)生物质焦炭与煤共燃:通过将生物质在300~400℃下热解,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高产率(60%~80%)的生物质焦炭,然后将生物质焦炭与煤共燃。
生物质与煤共燃燃烧性质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热分析技术所得的TG-DTG曲线进行。
利用TG-DTG曲线可以方便的获取着火温度Th,最大燃烧速(dw/dt)max平均燃烧速度dw/dt)mean,燃尽温度Th等参数。
可以对一种煤和几种生物质以及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所得的混合试样进行燃烧特性分析。
比如在STA409C型热综合分析仪上对各试样进行燃烧特性试验,工作气氛为N2和O2,流量分别为80ml/min、20ml/min ,升温速率为30℃/min ,温度变化范围为20~1200℃。
每个试样重量约5.0mg。
其数值根据自己的实验需要进行修改。
2 生物质与煤共燃的优势
2.1 CO2等温室气体的减排
由于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CO2与其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一样多,所以生物质燃烧对空气CO2的净排放为零。
同时由于燃烧生物质剩余物减少了其自然腐烂所产生的CH4,进一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而它是目前最经济可行的减排CO2手段之一。
2.2 NOx的排放
加入生物质与煤共燃能够降低NOx的排放浓度主要原因:①生物质含有大量挥发分,在低温下迅速析出进而燃烧,形成生物质挥发分与煤
抢氧燃烧,从而形成较低氧气浓度,有利于还原物质(C和CO等)对NOx 的还原分解反应,减少NOx的生成;②生物质本身N含量比煤少得多,故生物质与煤O2共燃过程中生成NOx的数量也会降低;③燃烧过程中生物质释放出的挥发分与煤相比更富NH3,而后者则更富HCN。
NH3能够分解成NH2和NH,它们能够将NO还原成N2,从而起到降低NOx作用而HCN能在O2的作用下分解成NCO,它进一步与NO反应会生成污染物N2O。
2.3 SO2的排放
SO2的排放量主要决定于燃料中S的输入量,因为在煤的燃烧过程中80%~100%的燃料S会转变成SO2。
据研究,大部分生物质含硫量极少或不含(如木质燃料的S含量约为0.01%~0.04%,谷壳为0.05%,花生壳为0.02%),因而通过将生物质与煤共燃能够有效降低SO2的排放量减排的效果因共燃生物质和煤种S含量的不同而不同。
同时,多数生物质灰分中含有大量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能够与SO2反应生成硫酸盐,起到固硫剂的作用。
3 共燃的燃烧特性分析
3.1 着火温度
着火温度是燃料氧化反应速度突变的温度,表现反映现象是燃料发生着火时的温度,采用不同实验仪器去测定着火温度方法也不相同。
着火温度在热天平上的确定方法最常用的是TG-DTG法,在DTG曲线上,过峰值作垂线与TG交于一点A,过A点作TG曲线的切线,该切线与过始终开始点平行于温度轴的直线的交点B所对应的温度定义为着火温度。
如图1所示。
生物质燃料挥发分比例一般都较高,通常可
达60%~90%,且热解释放挥发分的温度较低(约250~350℃),因而生物质与煤共燃可以大大降低煤的点火温度。
表1列出了部分煤与生物质的挥发分含量与着火温度。
一般认为当不同燃料混合燃烧时,着火特性偏于易着火的燃料,因而在混燃中,即使混入小部分生物质也可大大降低煤的着火温度,提高煤点火性能。
表1煤种和生物质与着火温度的关系[12、13]
V/%Ti/℃
煤种
褐煤45~63 280~370
烟煤21~47 380~480
贫煤11~19 420~510
无烟煤3~9 500~610
V/%Ti/℃
生物质
白松树皮69.78 290
落叶松树皮64.80 300
白桦树树皮74.48 280
从TGA和DTGA曲线可以看出,对于单纯的生物质来说,在600℃以后, TGA曲线趋于平直,DTGA曲线波动于零值附近,为便于进行比较以树枝的初始燃尽温度565℃作为参比温度,用f表示燃尽率。
图2给出的温度为565℃时的各种试样的燃尽率来看,在煤中加入生物质后,较低的温度下即可获得较好的燃尽性,混合燃料的燃尽率高于两种单一燃料的加权平均值。
这是因为在煤中加入生物质后,燃烧的最大速率有前移的趋势,因此燃尽所需的时间较煤来说缩短,所处的温度降低。
图3中给出了各种试样的最大燃烧速率和相应的温度曲线,对于单一的生物质来说,燃烧的最大速率出现在燃烧前期,所处的温度低于350℃;而对于单一的煤来说,燃烧的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较晚,所处的温度较高,大于550℃。
生物质和煤混烧的情形介于两者之间,随着煤粉混合的比例增大,燃烧的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和温度后移。
图2 各种试样的燃尽曲线
图3 个种试样最大燃烧失重速率和对应温度
3.3 发热量
生物质的发热比煤低,从5000kJ/kg(人畜粪便)到20000kJ/kg(木材)不等,而煤可达30000kJ/kg以上。
因此,在生物质与煤共燃时会造成锅炉输出功率的下降,效率的降低,因而也限制了掺混比例。
在原有锅炉设备上掺混生物质燃烧,掺混比例一般为3%,最高不超过5%。
4 结论
(1)单一生物质燃烧主要集中于燃烧前期,单一煤燃烧主要集中于燃烧后期。
在生物质与煤混烧的情况下,燃烧过程明显地分成两个燃烧阶段,随着煤的混合比重加大,燃烧过程逐渐集中于燃烧后期。
(2)生物质的挥发分初析温度要远低于煤的挥发分初析温度,使得着火燃烧提前。
在煤中掺入生物质后,可以改善煤的着火性能。
在煤和生物质混烧时,最大燃烧速率有前移的趋势,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燃尽特性。
(3)生物质的发热量低,在燃烧的过程中放热比较均匀,单一煤燃烧放热几乎全部集中于燃烧后期。
在煤中加入生物质后,可以改善燃烧放热的分布状况,对于燃烧前期的放热有增进作用,可以提高生物质的利用率。
5 结语
用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来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煤的使用效率,减少其环境污染,增加其使用年限,即生物质与煤共燃的研究,正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充分开发生物质资源,进行生物质与煤共燃的研究对解决我国能源污染问题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菁春,肖军,王杰林,庄新国.生物质与煤共燃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4(20):1.
[2] 肖军,段菁春,王华,庄新国.生物质与煤共燃研究(II)燃烧性质分析[J].煤炭转化:2003,26(2).
[3] 刘豪,邱建荣,董学文,熊方丽.生物质与煤混烧的燃烧特性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2,17(101).
[4] 刘豪,邱建荣,董学文,李骏.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实验[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