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评价方法总结

语文教学评价方法总结

语文教学评价方法总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程度和问题所在,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用的语文教学评价方法,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一、观察评价法观察评价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方法。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听讲记录、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合作学习中的互动以及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测验评价法测验评价法是一种通过测试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的方法。

可以采用闭卷测试或开卷测试的方式,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来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三、作业评价法作业评价法是一种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语文水平。

四、口头评价法口头评价法是一种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的方法。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反馈和讨论,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口头评价法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个别指导等形式进行。

五、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将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综合评价可以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能力评价法能力评价法是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出发点,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能力评价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写作应用、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能力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观察评价法、测验评价法、作业评价法、口头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和能力评价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客观公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成绩。

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综述

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综述

2008/02总第362期摘要:关键词:!!!!!!!!!!!!!!!!!!!!!!!!!!!!!!!!!!!!!!!!!!!!的计量模型,为下一步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13【2】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出版社1990年版【3】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4】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6】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陈茹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GMM估计结果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3【8】王文博计量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5JD790135)《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一、引言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作为现代管理决策的基础,是认识和评价研究对象的基本工具,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方面:如微观上对企业经营业绩、经济效益和偿债能力的评价,对劳动力和人才的综合素质评价;宏观上对省地市的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社会保障能力评价以及地区或企业的科技进步评价等,这些研究已对社会与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产生了积极影响。

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按照权数产生方法的不同大致分为主观法和客观法两类。

1.主观法:即根据经验和重要程度人为给出权数大小,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主观定权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指数加权法和模糊评价法等。

2.客观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指标自身的作用和影响确定权数进行综合评价。

这类方法有:熵值法及主成分分析、变异系数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

上述方法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中各有所长,需要根据评价指标性质和评价目的进行选择配合使用。

常用的评价模型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评价模型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评价模型有哪些方法评价模型是指用于对某个事物、现象或者人的品质、性能、特点等进行评价和判断的方法或模型。

评价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评价商品、服务、文化产品、科研成果等各个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评价模型。

1. SWOT分析模型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模型,它包括分析某个事物或现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通过分析事物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可以评估事物的整体情况和发展潜力。

2. 五力模型五力模型是由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评估某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五力模型包括对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和顾客的分析,以及对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评估。

3. 手机福利性评价模型手机福利性评价模型是针对手机产品的评价模型。

该模型包括功能性、便利性、安全性、性能和外观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对手机产品的福利性进行评价。

4.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常用于对不同方案或决策进行评价和比较。

该方法通过构建一个层次结构,将评价指标按照不同的层次排列,并通过对比两两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5. 主成分分析模型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和变量筛选方法,可用于评估指标的重要程度和贡献率。

主成分分析通过将原始指标重新组合,得到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代表了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从而进行评价和比较。

6. 评分卡模型评分卡模型是一种常用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通常用于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价。

评分卡模型通过对一系列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评估和权重分配,计算出一个综合得分,用于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7. 文献引用分析模型文献引用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评价方法,用于评估某个科学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文献引用分析通过对学术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某个学者或机构在某个领域的学术地位和贡献度。

8. 因子分析模型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和指标筛选方法,可用于对数据集中的共性因素进行评价。

几种常用的评标方法介绍

几种常用的评标方法介绍

几种常用的评标方法介绍评标方法是用来评估和选择投标方案的一种系统性的方法。

不同的评标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和不同的评标标准。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评标方法的介绍:1.经济最有利标准法:这是常见的评标方法之一,其核心思想是选择经济最有利的投标方案。

评标委员会根据投标方案的经济性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如价格、成本、收益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明确的经济利益为项目的重要决定因素的情况,如工程建设项目。

2.技术最优标准法:这种评标方法注重选择技术最优的投标方案。

评标委员会根据技术评估指标,如技术可行性、技术创新性、技术优势等,对投标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

这种方法适用于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如科研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

3.综合评价标准法:这种评标方法综合考虑了经济性和技术性等多个因素。

评标委员会根据设定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对投标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个标准进行加权求和。

综合评价标准法能够全面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提高评标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的项目。

4.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评标方法主要用于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估和比较。

评标委员会根据投标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该方法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回报率和风险,并确定最佳的投标方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项目效益的项目。

5.执行能力评估法:这种评标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投标方案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

评标委员会根据投标方案提交的管理组织架构、项目管理经验、团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和选择。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考虑投标方案的执行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项目。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评标方法的介绍。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评标标准,评标委员会可以选择适合的评标方法,并根据该方法进行评估和选择最佳的投标方案。

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一、综合评价方法介绍(一)概念综合评价方法是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

综合评价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对若干对象按一定意义进行排序从中挑出最优或最劣对象。

对于每一个评价对象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可以找到自身的差距也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如不同国家经济实力,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小康生活水平达标进程,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等,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

(二)特点1、评价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2、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3、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三)构成综合评价的要素1、评价目的。

对某一事物开展综合评价,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综合评价,评价事物的哪一方面,评价的精确度要求如何等等。

2、评价者。

评价者可以是某个人或某团体。

评价目的的给定、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模型的选择、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价者有关。

因此,评价者在评价过程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3、被评价对象。

随着综合评价技术理论的开展与实践活动,评价的领域也从最初的各行各业经济统计综合评价拓展到后来的技术水平、生活质量、小康水平、社会发展、环境质量、竞争能力、综合国力、绩效考评等方面。

这些都能构成被评价对象。

4、评价指标。

所谓指标是指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能够确定地反映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的特征依据,每个评价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刻画对象所具有的某种特征。

所谓指标体系是指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它能够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综合反映出对象各个方面的情况。

指标体系不仅受评价客体与评价目标的制约而且也受评价主体价值观念的影响。

5、权重系数。

相对于某种评价目的来说,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

常用绩效考核方式对比分析

常用绩效考核方式对比分析

常用绩效考核方式对比分析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状况和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工作能力和表现的一种管理手段。

针对不同的组织特点和目标,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有许多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常用的几种绩效考核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1.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通过主观观察和描述员工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表现,以及与他人的比较来进行评价。

常见的定性评价方法有360度评估和自我评估等。

定性评价主要关注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行为特征,对于软性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考核比较有效。

然而,由于定性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容易受到评价者态度和偏见的影响,其评价结果不够客观。

相反,定量评价侧重于员工工作成果和工作表现的量化分析。

常见的定量评价方法有绩效得分卡和目标管理等。

定量评价更加客观和量化,适合对于工作任务明确和结果可量化的岗位的考核。

然而,定量评价忽略了员工的软性能力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表现,容易导致考核结果不全面。

2.工作任务评价和行为评价工作任务评价是以员工所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结果为主要依据进行评价。

常见的工作任务评价方法有目标管理和绩效得分卡等。

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可以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完成情况。

然而,工作任务评价忽略了员工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特征,不能全面地评价员工的绩效。

相反,行为评价侧重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和方法。

常见的行为评价方法有360度评估和观察法等。

行为评价能够较好地考核员工的软性技能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但由于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容易受到评价者个人偏见和主观判断的影响。

3.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个人评价是指对单个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

个人评价常用的方法有绩效得分卡和自我评估等。

个人评价能够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帮助企业确定员工的薪酬和晋升等决策。

然而,个人评价忽略了员工在团队中的表现和协作能力,不够全面。

相反,团队评价是指对整个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

综合评价及提升建议

综合评价及提升建议

综合评价及提升建议一、概述综合评价及提升建议是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对某个事物或者系统的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将就该任务进行深入探讨,从综合评价的方法、目标、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具体的提升建议。

二、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1. 量化评价:通过数值指标对事物或系统进行评估,如利润增长率、用户满意度等。

2. 质性评价:基于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事物或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如领导力、团队协作等。

3. 综合评价:将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和因素。

三、综合评价的目标综合评价的目标是为了全面了解事物或系统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做出准确的分析。

具体目标包括: 1. 识别问题:找出事物或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进行深入分析。

2. 强项发掘:找出事物或系统的优势和潜力,并加以利用和发展。

3. 对比评估:将事物或系统与同类事物或系统进行对比评估,找出差距和改进空间。

4. 提出建议:基于评估结果,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提供指导。

四、综合评价的标准综合评价的标准是评价的基础,也是评价结果的依据。

合理的标准可以提供准确的评估结果,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评价标准: 1. 综合性: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避免片面性评价。

2. 可比性:将事物或系统与同类事物或系统进行对比评估,找出优势和劣势。

3. 客观性:评价结果应基于实际数据和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4. 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应具有可操作性,即能够指导具体的改进措施。

五、案例分析:综合评价及提升建议以某高校的科研团队为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提升建议。

1. 团队成员及职责•队长:负责团队的整体管理和决策。

•成员A:负责项目的立项和申报。

•成员B:负责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成员C:负责文献查找和整理。

2. 评价指标2.1 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数量•SCI/SSCI论文比例•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数量2.2 学术影响力•引用次数•学术专利申请数•学术合作数量3. 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指标队长成员A 成员B 成员C科研成果8 9 7 6学术影响力9 6 8 74. 提升建议4.1 优化成员分工•调整成员A的职责,增加对接项目和团队管理的工作。

综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综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综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AHP层次法、模糊评测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topsis等几种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

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AHP层次法;模糊评测法;主成分分析法;topsis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讲影响事物的各个因素分析整理成一个综合指标,从而全面面、准确评价一个问题,这就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近年来,围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多学科知识不断融合,相应的研究方法已有几十种。

根据权重计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依靠专家经验打分的专家经验法以及依靠计量模型的客观复制法。

前者主要是专家学者利用学识、工作经验等人为给予指标权重。

如层次分析法;后者主要是依靠指标之间的统计关系来确定指标权重,依据相关检验筛选指标,如主成分分析方法。

下文对相应的研究进行整理。

一、专家经验法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他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问题划分成几个层次,层次之间元素大致相等并且相互联系,层次之间按照隶属关系构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模型。

计算方法是,首先根据两两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对比,并按重要性程度评价,构建一个判断矩阵。

其次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并归一化为权值;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在计算判断矩阵的阶数时,难以构建出满足一致性的矩阵,因此必须对判断矩阵的偏离一致性检验程度进行判定。

(1)层次分析法的优点①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该方法把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并根据指标重要性,由专家根据经验赋予指标权重,从而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充分发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优势。

②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

层次分析法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将各要素抽象化,具体化,定量化。

(2)层次分析法的缺点①定量数据少,定性程序多,信服力不够。

由于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是人为赋予的,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在不同专家那儿重要性不够。

主观随意性强,说服力不够。

②元素过多容易出现不一致问题。

当同一层次的元素数量过多时,决策者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矩阵很难满足通过一致性检验,预测效果不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指标数较多时,权向量 W 与模糊矩阵 R 不匹配,易造成评判失败;且主 观变量与客观指标间进行变换时,主观误差较大,故模糊评价法在此不宜使用。 利用层次分析法、 RSR 法、 综合指数法、 Topsis 法计算得出的优劣排序依次如下: 层次分析法 ④>⑤>③>①>②; 秩和比法 ④>①>③>⑤>②; 综合指数法 ④>⑤>③>①>②; Topsis 法 ④>⑤>①>②>③; 序号总和理论的排序结果为 ④>⑤>①>③>②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 可以通过计算序号总和理论的结果来进 行总体评价。由不同评价方法结果的差异可以看出: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 Topsis 法结果较为准确。究其原因应为:本次评价对于医院采用不同的分层范 畴,且指标数目不多,在计算指标权重时采用的是分层定权,故得出的结果三者 基本相同;而秩和比法由于进行秩代换过程中损失了原始的信息量,结果偏差较 大。由序号总和理论的排序结果可知:4 科室绩效最优,2 科室最劣,原因可能 在于 2 科室的治愈率和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 可通过引进新技术及聘用经验丰富 的专家来改进 2 科室的绩效。 而随着现代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 心转变,一些反映患者利益的指标如“服务满意度”正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 因此, 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工作质量, 还应结合服务质量作综合评价。 三、结论
参考文献 [1] 薛迪.《卫生管理运筹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22-350 [2] 孙振球.《医学统计学》 (研究生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6-390 [3] 王清华.几种常规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3:30-33 [4] 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06,2:109-113 [5] 杨宏.医院临床医疗科室综合评价体系初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3:41-42 [6] 李双海.无形资产评估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3,8:87-88 [7] 张存仁.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J].中国卫生统计,2006,5:437-438. [8]王一任.医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2:228-231 [9]聂静.3 种统计方法综合运用于医院质量管理评价的初探 1[J].中国医院统计,2007,3: 223-226 [10]郑心印.通过不断修正综合评价体系来完善医院内部管理[J].中国医院统计,2007,3: 47-51
作者简介:贾品(1987.-) ,女,河南南阳人,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李晓斌 (1971.-),男,湖北潜江人,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 为数量经济分析。
1
RSR 法是 1988 年我国统计学家田凤调教授提出的一种参数统计与非参统计 相结合的方法。该法以秩和法为基础,取各指标数与个体数秩和的平均值,得出 一个具有 0~1 连续变量特征的非参统计量,即秩和比 RSR。根据 RSR 的大小评 价事物的优劣等级以及进行分档排序。 秩和比法适用于有异常值或为 0 的指标值,可用于统计预测、因素与关联分 析、鉴别分类与决策分析等。 4.综合指数法(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CIM 是最基本、最简便的综合评价方法,是用单一统计指标定量地反映多个 指标综合变动水平的一种方法。基本思想是将不同性质、不同单位的各种实测指 标值通过指数变换, 加权得出综合指数, 对综合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评价其优劣。 综合指数法适用于评价目的、标准有明确规定,评价对象差异不太悬殊,各 单项指标值波动不太大时,如技术创新和能力评价等。 5.Topsis 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法即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它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 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通过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评 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以此评价各对象的优劣。 Topsis 法适用于指标数和对象数较少时,用于部门整体评价、效益评价等 通过上述分析, 结合实际研究中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可把其优缺点归纳如 下表 1 所示:
一、几种典型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1.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 Thomas L.Saaty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用于 解决复杂问题排序和传统主观定权缺陷的方法。该法以系统分层分析为手段,对 评价对象总的目标进行连续性分解,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层子目标权重,并以最 下层目标的组合权重定权, 加权求出综合指数,依据综合指数的大小来评定目标 实现情况。 AHP 适用于总目标不确定且分解的各目标层次适中时,该法分层确定权重, 以组合权重计算综合指数, 减少了传统主观定权存在的偏差,且能客观检验思维 标准的一致性,常和其他评价方法联合应用,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但在 实际应用中,因一致性检验是在一定概率范围内进行的,在一致性有效范围内, 构造不同的判断矩阵, 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为使评价结果最接近于真实情况, 需在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的条件下,紧密结合实际,构造合适的判断矩阵。 2.模糊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CE 借助于模糊数学,运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模糊概念定量化,以此对评 判对象的优劣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基本思想是:把模糊因素集 U 对应的模糊权向 量集 W,依据单因素评判矩阵 R 采取合适的合成算子 o 进行模糊变换,得到一个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B,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来评价事物的优劣。 简化图形为: 输入 W→模糊变换器 R→输出 B=WоR 模糊评价法常用于不能准确度量的事物的评价,如质量评估、风险决策等。 在对结果向量进行比较分析时可采用两种方法,即最大隶属度法和加权平均法。 3.秩和比(Rank Sum Ratio)法
表 1 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 优点 1. 分层确定权重,以组合权重计算综合 指数,减少了传统主观定权存在的偏 差; 2. 把实际中不易测量的目标量化为易 测量的指标,未削弱原始信息量; 3. 不仅可用于纵向比较,还可用于横向 比较,便于找出薄弱环节,为评价对 象的改进提供依据。 可以将不完全信息、不确定信息转化 为模糊概念,使定性问题定量化,提 高评估的准确性、可信性。 1. 不引入主观变量,克服了主观定权的 缺陷; 2. 综合能力强,可作为一个专门的综合 指标来进行统计分析; 3. 可以进行分档排序,消除异常值的干 扰,显示数据间的微小差异; 1. 评价过程系统、全面,计算简单; 2. 数据利用充分,通过对综合指数和个 体指数的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为改
中图分类号 R195.1
综合评价是当一个复杂系统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 依据多个有关指标对 系统进行评价。由于各种评价方法原理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分析具体问题时很 难选择适当的方法类型,基于此,本文就 Topsis 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 等几种较典型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列出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并举例论证, 为评价工作提供方法学参考。
二、对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评价的例证
对医院临床科室的绩效做出综合、准确和定量的评价, 可以有效地适时监控 医疗质量,改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临床科室的管理能力。而对于多指标的综合 评价, 评价方法的选择会影响到评价的结果, 通过分析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 探讨其现实意义,为在实际工作中正确选择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某医院有 5 个临床科室, 拟从医疗 (包括治愈率、 诊断符合率、 床位周转率) 、 科研(包括科研成果、论文专著) 、管理(包括服务满意度、出勤率)3 个方面 进行评价。 试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计算并比较有何不同。 各科室的有关资料见下表:
2
缺点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一致性有效范围内构造不同的判 断矩阵,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 果; 运用九级分制对指标进行的两两比 较,容易做出矛盾和混乱的判断; 通过加权平均、分层综合后,指标值 被弱化。
层次分析 法
2. 3.
1. 模糊评价 法
秩和比法
只考虑了主要因素的作用,忽视了次 要因素,使评价结果不够全面; 2. 当指标数较多时,权向量 W 与模糊 矩阵 R 不匹配,易造成评判失败。 3. 评价的主观性明显。 1. 指标值进行秩代换的过程中有可能 会损失一些信息,导致对信息利用不 完全; 2. 对离群值不敏感。
The Comparison of Several Kinds of Typic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Jia Pin Li Xiao-bin (Management school,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453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veral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Methods Through the study of several kinds of typic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 such as the Topsis law, the AHP, the FCE and so on , we give an example proof to provide the methodology reference for the evaluation exercise.The results Come a list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nd the scope of work for the evaluation methodology for information. Conclusions We should take a different approach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ation , making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closed to real results; then pay attention to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methods combined.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psis Law AHP F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