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技术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满足要求时应考虑基坑内布井。
5.4 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计算
5.4.1 潜水完整井
S = H − H 2 − Q [lg R0 − 1 lg(r1r 2......rn)]
1.366k
n

5.4.2 承压完整井
S = 0.366Q [lg R0 − 1 lg(r1r 2......rn)]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技术标准
1 适用范围 2 编制依据 2.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 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 版 2.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3 主要材料、品牌、规格与型号
无砂混凝土管、水泵、降水管等。 4 用料及作法 4.1 工艺流程:进场→定井位→立钻架→成孔→下井管→清孔回填→洗井→安装 深井泵→安装水泵→连接管路→基坑降水→水位观测→降水结束→拆除设备→ 出场。 5 主要技术标准 5.1 降水井的数量 n 按下式计算
n=1.1Q/q 注:Q=基坑总涌水量,q=设计单井出水量 5.2 单井出水量 q(m3/d)可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6 附件







无砂混凝土管
集水管

降水布置示意图
排水量大小选用,并应大于设计值的 20%~30%。 5.7 管井成孔宜用于钻孔或清水钻进,若采用泥浆管井,井管下沉后必须充分洗 井,保持滤网的畅通。 5.8 水泵应置于设计深度,水泵吸水口应始终保持在动水位以下;成井后应进行 单井试抽检查降水效果,必要时应调整降水方案;降水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测试 含砂量,保证含砂量不大于 0.5‰。 5.9 井点构造与设备 5.9.1 滤水井管:外包孔眼为 1~2mm 滤网,长 2~3m,上部井管采用钢管、塑 料管或混凝土管。 5.9.2 吸水管:用直径 50~100mm 的钢管或胶皮管,插入滤水井管内,其底端 应沉到管井吸水时的最低水位以下,并装逆止阀,上端装设带法兰盘的短钢管一 节。 5.9.3 水泵:采用 BA 型或 B 型,流量 10~25m3/h 离心式水泵;每个井管装置 一台,当水泵排水量大于单孔滤水井涌水量数量时,可另加设集水总管将相邻的 相应数量的吸水管连成一体,共用一台水泵。 5.10 管井的布置:沿基坑外围四周呈环形布置或沿基坑(或沟槽)两侧或单侧 呈直线形布置,井中心距基坑(槽)边缘的距离,依据所用钻机的钻孔方法而定, 当用冲击钻时为 0.5~1.5m;当用钻孔法成孔时不小于 3m;设计降水深度在基 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 0.5m,施工期间应安排专人每班监测地下水位。 5.11 管井埋设:管井埋设可采用钻成孔或泥浆护壁钻孔方法成孔;钻孔底部应 比滤水井管深 200mm 以上;井管下沉前应进行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可灌入 稀泥浆用吸水泵抽出置换或用空压机洗井法,将泥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滤网的畅 通,然后下管;滤水井管应置于孔中心,下端用圆木堵塞管口,井管与孔壁之间 用 3~15mm 砾石填充作过滤层,地面下 0.5m 内用粘土填充夯实,水泵的设置 标高根据要求的降水深度和所选用的水泵最大真空吸水高度而定,当吸程不够时, 可将水泵设在基坑内。
MK
n

注: s=在基坑中心处或各井点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r1,r2,......,rn=各井距基坑中
心或各井中心处的距离。
5.5 管井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5.5.1 管井井管直径应根据含水层的富水性及水泵性能选取,且井管外径不宜小 于 200mm,井管内径宜大于水泵外径 50mm。 5.5.2 沉砂管长度不宜小于 3m。 5.5.3 钢制、铸铁和钢筋骨架过滤器的孔隙率分别不宜小于 30%、23%和 50%。 5.5.4 井管外滤料宜选用磨圆度较好的硬质岩石,不宜采用棱角状石渣料、风化 料或其它粘质岩石。 5.6 抽水设备主要为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水泵的出水量应根据地下水位降深和
矛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降水井影响半径。
5.3.2 承压完整井
y0
=
H
'−
0.366Q
(lg
R0

1
lg
nr r n−1 0 w)
kM
n

注:H’=承压水位至该承压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承压含水层厚度。
当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小于 2/3 含水层厚度时应采用非完整井公式计算;若
不满足上式条件,应调整井点数量和井点间距,再进行验算;当井距足够小仍不
注:Rs+过滤器半径(m),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5.3 单井井管进水长度 y0 的计算 5.3.1 潜水完整井
y0 = H 2 − 0.732Q (lg R0 − 1 lg nr 0n−1 rw)
kFra Baidu bibliotek
n

注:r0=圆形基坑半径,rw=管井半径,H=潜水含水层厚度,R0=基坑等效半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