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与写作:赞!这样的“开学第一课”走心了! 阅读写作导写练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图文

中国现代文学
80%
现代小说
介绍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如鲁 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 等,引导学生理解现代小说的主 题和艺术特色。
100%
现代诗歌
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分析 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引导学 生领略现代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80%
现代散文
介绍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如朱 自清的《背影》、丰子恺的《缘 缘堂随笔》等,引导学生欣赏现 代散文的文采和思想内涵。
04
语文实践活动
朗诵比赛
总结词
通过朗诵比赛,学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 对文学的热爱。
详细描述
朗诵比赛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活动,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比赛中,学生们可以选择 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进行朗诵,通过声音的抑扬顿 挫、节奏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表达来展现文学的美。这不仅可以增 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05
总结与展望
本学期学习重点
02
01
03文Βιβλιοθήκη 文阅读深入理解古文词汇和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现代文阅读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 技巧。
作文训练
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下学期学习计划
01
02
03
古代文学史
系统学习古代文学发展历 程,了解重要作家和作品。
现代文学
掌握现代文学流派和代表 作家及其作品,培养批判 性思维。
语言文化
深入了解汉语语言文化,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 素养。
对学生的期望与建议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 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开学第一课》-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朱光潜《谈美书简》、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艾克曼《歌德谈话录》
• “国家的不幸,在于没有人安居乐业,每个 人都想掌握政权。”
• “一个聪明的人发现差不多每样事物都是可 笑的,而一个老于世故的人发现几乎没什么 事物是可笑的。”
• “人生每一阶段都有某种与之相应的哲学。
• 二、知识性强,系统性强。
• 初中语文的要求较注重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 语文学习的要求已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 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 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
• 高中就要求能够了解诗歌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 它在每一个时期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变 化,从而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阅读欣赏诗歌 时,都能借助相关知识读懂内容并
进行艺术鉴赏。
怎样学习语文
1.精读语文课文 2.拓展课外阅读 3.练习写作 4.注意积累 5.书面规范整洁
1.精读语文课文
• 预习工作很重要: • a.通读全文,标上段落序号。 • b.试着进行分段甚至断句(文言文)【可以
用铅笔】。 • c.解决生字生词【利用课文注释和
工具书】 • d.以老师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或者
是不停地活动,免得后来为一项错误的选择而懊丧不己。
•பைடு நூலகம்
但是当他老了,他就会承认自己是个神秘主义者:
他看到许多东西似乎都是由偶然的机遇决定的:
愚蠢会成功而智慧会失败;
好运和歹运都出乎意外地落个同样的下场.
现在是如此,而且从来就是如此,
以致老年人对现在,过去和未来所存在的事物
总是给以默然承认。”
3.练习写作
语文教案:开学第一课——课文阅读与写作

开学第一课,是每个学期最为重要的一课,也是课程设计和教育规划的重要环节。
在新学年开始前,每位语文教师都会积极准备此课,让学生从第一课就感受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魅力。
一、课文阅读在开学第一课中,课文的选择非常关键。
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除了让学生了解教材的体例、组织形式和文本结构,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意义、价值和思想内涵。
需要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内涵丰富、语言简练的文章进行讲解。
在阅读课文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课前预热。
可以使用图片、故事、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导入话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而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控制课堂节奏,统筹安排教学时间,帮助学生逐一深入地了解每一段文字的内涵和连贯关系。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纠正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错误。
在学生出现困惑和疑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阅读和理解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二、写作在完成课文阅读的基础上,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环节:写作指导和作品评析。
写作指导是需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写作水平和需要突破的问题进行指导。
比如,对于文学表现和语言组织上的问题,需要对语文规范、语法和文学修辞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而对于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问题,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去,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
作品评析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评析过程中,需要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在评析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品主题、立意和人物形象等进行具体的讲解和指导。
总结:开学第一课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重要性和魅力。
阅读课文和写作是整节课中重要的两个环节,教师需要注重指导和评价,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实践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
2023《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作文参考(精选23篇)

2023《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作文参考(精选23篇)2023《》中小学生观后感作文参考篇1语文书上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住他们的预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
”政治书上说:“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历史书上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国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的隶书等,都具有极强的中国艺术,甚至有人将汉字誉为中国五大奇迹。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柔美的柳体,不羁的狂草,端正的楷书,都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可以见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在形体上逐渐由圆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然而,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历尽沧桑,青春永驻。
古埃及五千年前的圣书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来消亡了,有记载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埋藏。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也有五千年的历史,但它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
历衰亡的文字还有玛雅文、波罗米文等。
但汉字不但久盛不衰,独矗世界文字之林,还不断得以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特点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带着这样的喜爱,我总是不知疲倦的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让心在一次次阅读中得到满足,所以,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我们在汉字的怀抱中茁壮成长,我坚信它是最美的文字。
或许,它不如其他文字那样瑰丽,那般华美,但我相信,中国方块字永远象征着中华儿女自1840年来的侵略战争中一次次努力,并在最后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也是因为它如梅花般,永远散发的芳香,在能使中华民族在最艰难的条件下奋发拼搏,香气永驻。
进而创造出独属中国的魅力,独属中国的魅力!2023《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作文参考篇2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中国人的风骨,它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
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

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相关推荐2022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通用10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篇1久违了,我心爱的诗词!初三的压力已经渐渐袭来,与诗词共处的时光则显得更为短暂且珍贵。
此刻的我,抛开课本,手执一本诗词,静静坐在窗下,任由落日的余晖投射在书本上,任由瑰丽的霞光倾泻在古典的文字上,更添了几分旖旎与曼妙。
这么长时间没见你了——我留恋着的诗词。
手捧一本诗词,徜徉其间,或高诵低吟,或沉心会意,每每流连于此总让人心旷神怡。
我不用涉足全国各地,就可以领略到名山大川的风采。
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北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水乡,诗词的意境已将壮美、秀丽、温婉的景象逐一带至我的眼前。
我不仅可以从诗词中领略各地风景之旖旎秀美,还可以感知到人间真情。
当我读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不由得心中一震,这又是怎样的离愁别思,怎样的难舍难分?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使人潸然泪下,原来,生命的光辉总是转瞬即逝,更犹如昙花一现,虽美到至极,却又短暂的。
难以抓住分毫。
诗词韵美、意深,于僻静处,于闲暇时,热爱着,吟诵着唐诗宋词。
在紧张的学时间隙,我溯流而上,寻找着心心念念的诗词,不让它从我的身边溜走。
我不仅留恋着诗词,更珍惜同它在一起的时光。
铺开一张稿纸,回想一下当时的诗词创作。
在课外班,老师教我们由如何对对联,到如何写作诗词,我并不满足读诗、背诗、赏诗,更加享受自己创作诗词的过程,那是独属于我自己的快乐。
诗词是我内心情感的载体,包括快乐、喜悦,也包括悲伤、忧愁,当用诗词倾泻出内心的情感时,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这又何尝不是我留恋诗词的主因呢?诗词使我与众不同,让我拥有更多深刻的内涵,让我的灵魂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开学第一课作文写作指导

开学第一课作文写作指导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作文写作成为许多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
写作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作文写作的指导,帮助大家在新学年中写出优秀且有深度的作文。
一、作文的主旨作文的主旨相当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灵魂。
在写作前,我们需要明确主旨,确定要表达的目标。
主旨可以是一个观点、一个感受、一种体验或者一个问题等。
清晰明确的主旨有助于整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的呈现。
二、构思和扩展在明确主旨后,我们需要进行构思和扩展。
构思是指根据主旨确定文章的内容和角度,将想法整理为逻辑清晰的结构。
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文字梳理等方法,将要表达的内容条理化。
扩展则是通过增加细节、举例或者运用比喻等手法,使文章更加具体、丰富和生动。
三、开头的重要性开头是作文的门面,可以决定读者是否对文章产生兴趣。
良好的开头应该吸引读者的眼球,可以使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有趣的事实或者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等。
开头还应该与全文内容相呼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细节与论证写作时,需要通过细节和论证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细节包括具体的事例、数据、引用等,可以使文章更具体、更形象、更有说服力。
论证则是通过举例、对比、因果关系等方式来支持论点,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五、用例子和引用增强在写作时,举例子和引用是给文章增加亮点和引人深思的方式。
可以运用自身经历、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科技成果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来为文章提供有力的支撑。
举例子和引用也可以增加文章的广度,使读者对所写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
六、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趣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偶等。
比喻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形象易懂,夸张可以起到强调和渲染的作用,对偶可以使文章更加韵律感和节奏感。
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七、段落过渡与连接段落过渡和连接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逻辑关系和思维过程的关键。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新闻素材积累解读与习作: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

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素材话题+标题+金句+读后感范文+时评新闻呈现:2022年度《开学第一课》于9月1日(星期四)20:00准时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节目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邀请“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科学家、冬奥冠军、考古学家等奋斗者现身说法,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节目依托“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浸式课堂。
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适用话题:1.责任担当奋斗拼搏2.青春风采时代榜样3.志愿精神无私奉献4.平凡伟大志气勇气5.文化基因中国形象6.民族复兴民族共同体7.团结协作接续奋斗精彩标题:1.努力奋斗,成就梦想2.驮住日落,升起月亮3.上好第一课,为精神补钙4.燃烧在心间,奋斗向未来5.笃行不怠,不负祖国6.梦想在前,不懈奋斗7.奋斗无悔,梦想可追8.梦想之花绽放在奋斗枝头9.奋斗让青春闪光10.为人生蓄力,让梦想开花11.系好开学的第一粒扣子金句集锦:1. 有一个梦想,冬奥会冠军,三次失败后,卷土重来。
——2022年冬奥冠军徐梦桃(适用话题:平凡伟大奋斗梦想青春力量)2. 我们的探索步伐,不会仅仅止于空间站。
宇宙那么大,我们人类应该去看看,我们中国人更应该去看看,走得更远。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的脚步将迈向月球以及更远的深空。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适用话题:探索创新勇攀高峰责任担当热爱祖国)3. 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我在飞行这条长跑路上,有困难,有险阻,但这里的风景也独一无二。
我会继续飞下去,因为只有坚持,才知道哪一站的风景是最美丽的。
——王亚平(适用话题:奋斗拼搏青春底色坚持不懈梦想价值)4. 只要自己没有飞天,就说明自己某方面还有差距,要不断去补自己的短板。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命题重点仍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在国家新一轮高考政策改革下,语文的霸主地位已不可撼动。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这是不言自明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高考,因此成为热点中的焦点和焦点中的难点。
为什么学语文
语文是楹联里的家国情怀、人生理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语文是余光中笔下的“乡愁”
门前老树长新芽 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 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 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古诗文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力求深层理解,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树立文化自信。
文言文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能力;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文言文
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与写作:赞!这样的“开学第一课”走心了!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不一样的新学年,不一般的新气象。
又到一年开学季,经历了疫情、洪水后的特殊暑假,孩子们回到了期盼已久的校园。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呢?各个学校频频出新招、放奇招:开学第一课,检察官伯伯“拍了拍你”;开学第一课,交警叔叔送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开学第一课,阿消喊你们来上消防课;开学第一课,心理辅导伴你行……不同时代的青年,自有不同的机遇和挑战,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显得任重而道远。
教育好一个孩子,能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学校教育要想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开学第一课”必须走心!
“开学第一课”如何走心?
(题目即论点。
采用疑问句,引人深思。
)
①“大家都要更努力,更上进。
我们的年轻人,不仅要对自己有要求,还要有追求,要争气。
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激情。
”8月31日,在广东实验中学开学典礼上,钟南山以校友身份如此寄语学子。
这是全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迎来秋季开学的一个缩影。
在经历疫情下的特殊暑假之后,全国各级各类近3亿学生将错峰回归校园。
②从日前已经进行的开学典礼看,勤俭节约、战“疫”和抗洪都成为了“开学第一课”的热点。
(由“钟南山在广东实验中学开学典礼上寄语学子”的新闻引出“开学第一课”的话题。
)
③邀请“白衣战士”走上三尺讲台,在很多地方成为“开学第一课”的必备课程。
北京市昌平区上苑中心小学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士孙靖雅讲述“我的抗疫故事”。
北京市平谷区平谷中学则邀请北京安贞医院的急诊科护士王岩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王美玉展开宣讲。
为什么要在开学之际再次聚焦战“疫”?因为战“疫”已经成了一座精神宝库。
在课堂上集体回顾战“疫”,既是对国情国策的一次认知升华,也是对人生使命的一次沉浸式体悟。
从中,同学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代人的担当,很自然地会反观自身,树立起理想,激发出力量。
(“开学第一课”走心做法一:邀请“白衣战士”讲抗疫故事,让同学们树立理想,激发力量。
)
④与此同理,抗洪也是开学第一课的理想题材。
尤其在刚刚经历过特大洪水的地方,抗洪更容易引起共鸣,触发共情。
今年7月初,安徽黄山歙县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歙县第二中学正是在今年高考中受影响的考点之一。
当时,武警官兵和民兵在县城的主要道路上为考生们连夜架浮桥、在考点周边为考生们撑雨伞,一幕幕感人的瞬间打动了很多考生和家长,也触动了学校的老师们。
把这些真实故事写入课件,把这个不寻常的“高考季”讲给其他年级,同学们便能从中重温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壮举,奠定立身做人的扎实基石。
(“开学第一课”走心做法二:讲抗洪故事,让同学们重温伟大壮举,奠定立身做人的基石。
)
⑤也有不少学校把“一粒米”的故事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
广阔的田野,随风起伏的稻穗,让湖南郴州桂阳县仁义中心学校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从育苗到收获的知识与技能。
当“开学第一课”越契合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孩子们就会越容易进入“渴求知识”的状态,老师们也越容易把动手实践的“活知识”融入其中。
(“开学第一课”走心做法三:讲好“一粒米”的故事,让孩子们渴求并接受“活知识”。
)
⑥当然,“开学第一课”若要走心,最重要的就是抛开“应试教育”的固定套路,不拘一格地唤醒、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理想和志气。
正如马云在一次“开学第一课”上所说的:幼儿园重点是“种下种子”,小学要培养价值观;初中要培养纪律性;高中一定要培养对未来的兴趣;大学才是建立正式的知识结构,开始追求人生的道理。
(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深情呼吁:“开学第一课”若要走心,需不拘一格地唤醒、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理想和志气。
)
来源:2020-09-02《广州日报》
【时代警语】
“开学第一课”若要走心,最重要的就是抛开“应试教育”的固定套路,不拘一格地唤醒、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理想和志气。
正如马云在一次“开学第一课”上所说的:幼儿园
重点是“种下种子”,小学要培养价值观;初中要培养纪律性;高中一定要培养对未来的兴趣;大学才是建立正式的知识结构,开始追求人生的道理。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下列选项中的引号同本文标题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大家都要更努力,更上进。
我们的年轻人,不仅要对自己有要求,还要有追求,要争气。
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激情。
”8月31日,在广东实验中学开学典礼上,钟南山以校友身份如此寄语学子。
B.邀请“白衣战士”走上三尺讲台。
C.在课堂上集体回顾战“疫”,既是对国情国策的一次认知升华,也是对人生使命的一次沉浸式体悟。
D.幼儿园重点是“种下种子”,小学要培养价值观;初中要培养纪律性。
2.读写一体化训练(开放性试题)
又是一年开学季,北京市昌平区上苑中心小学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士孙靖雅讲述“我的抗疫故事”。
北京市平谷区平谷中学则邀请北京安贞医院的急诊科护士王岩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王美玉展开宣讲。
邀请“白衣战士”走上三尺讲台,在很多地方成为“开学第一课”的必备课程。
对此,请联系现实,结合自身体验,谈一谈你的感想和看法,500字左右。
【相关链接】
“开学第一课”应给家长上
“一般开学第一课给孩子上,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家长上。
因为在中国,孩子18岁之前,决定孩子命运、决定孩子学习的是家长。
”这是马云日前在云谷学校开学典礼上所讲的一番话。
他反思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所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教育要“为未来做准备”。
这已经不是马云第一次提到“未来的教育”。
在庆祝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大会上,马云曾表示,过去是知识驱动,未来是智慧驱动和体验驱动;过去是以制造为中心,未来是以创造为中心;过去追求的是标准化、规模化,未来讲究的是个性化、特色化。
所以,未来是创造力、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未来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识。
而即使在未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仍然是根基。
众所周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想要天天向上,先得家长好好学习。
然而,马云直指时弊,很多家庭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和暴躁的爸爸,“家长的心态影响了孩子的心态,同时家长的焦虑又影响了学校的心态。
”
就拿媒体报道“花23万元报辅导班”的河南鹤壁周女士来说,她何尝不是为孩子的成绩问题操碎了心。
然而,两个孩子成绩加起来也不够当地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其中一个孩子的物理成绩仅有2分。
尽管涉事培训机构存在一系列违规问题,对教学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家长就真的做对了吗?孩子成绩差到这个程度,家长平时管过孩子吗?孩子的成绩是用钱堆出来的吗?
在“开学第一课”上,马云提醒家长们应该每天自问三个问题检讨自己:第一,今天有没有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第二,是不是因为分数着急了;第三,有没有不倾听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如果家长以为教育就是上一所名牌学校,以为教育就是培养一台学习机器,那么孩子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滋养,很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
所以,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家长改变自我、提高自我。
首先,对孩子,要树立面向未来的评价标准。
成绩不是一切,也不会影响一生。
思想品性、行为习惯、个性特长、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才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重要因素。
其次,对未来,要保持教育的持续性和创造性。
教育不能为考学、揾工等眼前目标而丧失智慧。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
真正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马云说,云谷学校不挑学生、只面试家长。
这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有启发意义。
至少“开学第一课”,也应该邀请家长来听一听。
来源:2020-09-01《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