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质量控制复习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药品的定义(不考药品类型)

答:指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或诊断作用,以及具有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要确保其安全、有效。

2.任务宗旨(填空、选择)

答: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质量可控

3.法制(应该不考)

答:世界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药365种——“品尝”方法寻找、筛选、认识药物世界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共收载药物884种——本草经:性味、产地、采制要点、治疗功效

李时珍《本草纲目》共52卷共收载药物1892种——药物学巨著:分类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

4.ICH

答: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的国际协调会议(ICH)——药物研发、注册审批统一的国际性指导标准;避免重复,减少浪费、加快研发,保证新药安全、有效

5.研发的基本程序(临床前研究2—5年)

答:新药发现(2~10年)→临床前研究(2~5年)→临床研究(2~7年)→产业化研究(2~3年)→上市(3年)本学科主要是在临床前研究:物理化学性状、制剂处方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评价、药效药理评价、安全性评价、体内过程评价、作用机理研究。

第一章

1.前处理的目的(化学药)

答:为满足所选用的分析方法对试样的要求,使之处于可测定状态。多数具有特殊结构或取代基的化学原料药可不经特殊处理,用适当的溶剂溶解;药物制剂:排除处方组成中的干扰成分;含金属或卤素、硫、磷、硒等特殊元素的药物:依据其在药物分子中结合状态,进行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除去有机药物中的卤素、金属。金属有机药物:R-O-Me(有机酸或酚的含金属有机药物金属盐;结合不牢固)有机金属药物R-Me (结合牢固)

3.分析方法验证表格(+ -)理解定义,各领域使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章(选择、填空)

1.杂质的定义、分类及来源

答:①定义: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ICH:药物中存在的,化学结构与该药物不一致的任何成分。②分类:

按理化性质: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残留溶剂;

按来源:工艺杂质(合成中未反应完全的反应物、试剂、中间体、副产物等)、降解产物、从反应物及试剂中混入的杂质等;

按其毒性:毒性杂质、普通杂质;

按化学结构:如甾体、生物碱、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聚合物等。

2.杂质研究的重要性(安全有效)

答:保证药品安全有效是药品研发及药品评价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药品质量的稳定可控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前提和基础。杂质研究及控制是药物质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药品质量保证的关键要素之一。

3.杂质研究的总原则可以自己叙述

答:杂质研究的总的原则---结合具体工艺以及产品特点来分析产品,通过杂质谱的分析对产品中杂质的来源及结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在杂质谱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准确地分辨与测定杂质的含量;最后综合药学、毒理及临床研究的结果确定杂质的合理限度,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4.杂质谱(了解)

答:Impurity Profile (杂质谱): A description of the identified and unidentified impurities present in a drug substance. 对存在于药品中所有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的总的描述。杂质谱包括药物中所有杂质的种类、含量、来源及结构等信息。通过杂质谱分析较为全面地掌握产品中杂质概貌(种类、含量、来源和结构等);

5.杂质的降解产物(有关物质)来源

答:降解产物主要与药物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强制降解试验,分析潜在的降解产物考察样品在酸、碱、高温、光照、氧化等因素影响下的降解产物。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进行以上因素综合存在时的强制降解试验。

6.常用方法:TLC、HPLC

答: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随着分离、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更新,高效、快速的分离技术与灵敏、稳定、准确、适用的检测手段相结合。

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间的相互补充与验证,如HPLC 与TLC及HPLC与CE的互相补充,反相HPLC系统与正相HPLC系统的相互补充,HPLC不同检测器检测结果的相互补充等。

7.杂质研究的过程(了解)

答:①创新药:1)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和制剂处方的研究和确定;2)根据合成路线分析杂质的类型,初步确定杂质的

结构;3)建立分析方法,进行系统,规范的方法学验证;4)确定毒理学研究用样品的批次,进行毒理学研究;5)根据早期研究的结果确定初步的限度;6)确定临床研究用样品的批次,进行临床研究;

②主要是采用桥接的研究思路,通过质量一致性,桥接已上市药品的安全有效性结果

8.杂质研究的阶段性,临床、上市。

答:①临床:1) 应对已有批次产品的杂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测,根据安全性研究用样品的杂质含量情况来证明

临床研究用药品是安全的。2) 在杂质含量初步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可在临床研究期间对杂质分析方法进行完善。3) 对于创新药物,杂质限度的最终确定需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权衡。故在申报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时,可对杂质的限度做一个初步的规定。

②生产阶段:两报两批,两报两批即药物临床研究的申报与审批,药品生产上市的申报与审批。

③上市再评价

第三章(名解)

1.稳定性的类型(了解)

答: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药效学稳定性、毒理学稳定性。

2.阶段性

答:①申请临床阶段:稳定性结果应能保证临床用样品的稳定;②申请生产阶段:提交的稳定性资料应能保证产品上市后的稳定,确定储存条件和有效期;③上市后:继续进行大生产样品的稳定性研究,确定最终的有效期。

在不同的阶段,稳定性的要求的内容不同。

3.稳定性目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