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位徐文长
《聪明的徐文长》

故事的创新与发展
内容创新
在保留故事核心元素的 基础上,对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创 新和改编,以适应时代 发展的需求。
表现形式创新
将徐文长的故事以更加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呈现 ,如漫画、动画、游戏 等,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
跨文化传播
将徐文长的故事进行跨 文化传播,让更多国际 友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 统文化和智慧。
徐文长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实行海 禁政策,对外贸易和交流受到严格限 制。
这些历史背景为《聪明的徐文长》提 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背景,使得故 事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02
徐文长的智慧表现
解决问题的方法
善于观察
01
徐文长通过细致观察,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找到有效的
解决方法。
逻辑分析
02
他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故事的影响力
教育意义
徐文长的故事富含智慧和道德教育意义,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 、智慧思维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文化价值
徐文长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 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影响
徐文长的故事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试新事物,不惧怕失败和挫折,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
02
坚定信念
徐文长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对于自己的目标始终保持执着和专注。
他不轻易放弃,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会坚持到底,直至达到目标。
03
敢于担当
徐文长是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人。他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
,同时也会积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徐文长的故事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 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
[作文素材]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精选:徐文长以奇猎客
![[作文素材]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精选:徐文长以奇猎客](https://img.taocdn.com/s3/m/386c940d5ef7ba0d4b733be4.png)
[作文素材]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精选:徐文长以奇猎客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精选:徐文长以奇猎客【故事】明朝万历年间,绍兴城里新开了一家点心店,徐文长常常光顾。
一次,店主央求他给写一块招牌,徐文长一挥而就,并嘱咐店主不得改动。
谁知招牌一挂出来,立刻门庭若市,原来大名鼎鼎的徐文长竟然把“心”字中心的一点没有写,绍兴城的人都来看热闹,点心店的生意也就格外兴隆。
可是名声卖出去以后,店主就开始偷工减料,点心的质量每况愈下,生意也就渐渐不景气了。
一天,一个顾客对店主说:“‘心’缺一点还叫‘心’吗?难怪生意不好!”店主于是用黑漆在“心”中间补了一点,可生意却并未好转,反而更加萧条了,店主摸不透个中奥妙,来请教徐文长。
徐文长说:“‘心’无一点,引人注目,又使人有空腹的感觉,来吃点心的人就多。
加上一点,变成了个实心肚子,谁还要来吃?做生意不可过分贪心。
现在你把‘心’上那个黑点改成红的',生意还会兴隆。
店主恍然大悟,照办了,果然灵验。
【附注】徐渭(1521年—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
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
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i塞,常慷慨悲歌。
晚年非常贫苦,藏书数千卷被变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终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
徐文长的故事

徐文长的故事其一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今天就请客吃饭。
”徐文长笑道:“此事极易。
”徐文长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长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
”李四纳闷道:“文长兄啊,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说是葫芦呢?”徐文长道:“是葫芦。
”李四道:“是瓜。
”徐文长:“葫芦!”李四:“瓜!!”徐文长:“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瓜,瓜,瓜!”其二徐文长在街上遇见卖缸的,问一斤卖几文。
卖缸的见他外行,答说“百文(?)一斤”。
徐文长叫他扛着,跟了他走了许多路,到得家里,他进去拿出铁锤和秤来,说“我只要秤二斤就够了”。
卖缸的只好又扛了回去。
其三徐文长在桥边看见一个乡下人挑着一担粪走来,他便说,“这桥上挑了不好走,我帮你抬过去罢。
”乡下人见他是斯文人,不敢劳他,但是他一定愿意帮忙,于是把一只粪桶抬过桥去了。
随后他对乡下人说道,“我乏极了,那一桶不能再抬,请你自己设法罢。
”其四有一个人去找徐文长,说他的女儿喜欢站在门口,屡戒不听,问他有没有什好法子。
徐文长说只要花三文钱,便可替他矫正女儿的坏脾气。
那父亲很高兴,拿出三文钱交给徐文长,他便去买了一文钱的豆腐和两文钱的酱油,托在两只手上,赤着背,从那女儿的门外走过。
正走到她的前面,徐文长把肚皮一瘪,裤子掉了下来,他便嚷着说,“啊呀,裤子掉了,我的两只手不得空,大姑娘,请你替我系一系好罢。
”那姑娘跑进屋里去,以后不再站门口了。
其五徐文长住在一个寺里,方丈待他很怠慢。
他每清早,乘和尚睡着未起的时候,穿戴了僧衣僧帽,往后园去,对着一家楼窗小便。
这乃是一个武官的小姐的绣房,她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把方丈拿去,一顿板子打死了。
后来冤鬼寻着了他,有一天他回家去,恍惚看见他的妻和一个和尚同睡,用刀砍去,原来却只是她独自睡着。
徐文长因为这件事,坐了好几年的监,好容易才得放免。
其六有人同徐文长赌赛,如他能够往三埭街连呼“堕贫”三声,当请他吃酒。
绍兴师爷之祖徐文长的一生:明代第一才子

绍兴师爷之祖徐文长的一生:明代第一才子本文导读:《有永乐大典》的总篡官解缙,有被称为“博览第一”的杨慎,有吴门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
不过,论起在后世的影响力之大,民间的口碑之好,除徐渭徐文长外,不作第二人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明清官场有句谚语,叫做“无绍不成衙”,意思是官府衙门里绍兴师爷最多。
徐渭就是绍兴师爷的祖师爷,他在东南各路才子云集的抗倭总督胡宗宪幕府中,才气最大,名气最响,堪称首席幕僚。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安得生致徐文长,自拔其舌。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刻一印“青藤(徐渭)门下走狗。
”晚清艺术大师吴昌硕称其为“画中圣”。
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更是对他倾慕到了极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则一语而概之:“三百年中第一人。
”说来有趣,除了这些玩高雅的对徐渭顶礼膜拜,平头老百姓对他同样津津乐道。
江南一带几百年来,“少年徐文长”机智诙谐的故事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尽管绝大部分老百姓并不知道徐文长是徐渭的字,但丝毫不妨碍他们对这个江南神童的喜爱——“来,今晚爸爸给你讲个少年徐文长智斗太师的故事……”为徐渭赢得后世无数崇拜者的,是他的才气,是他超越时代的艺术天赋。
徐渭是百年罕见的全能人才,他的书法、绘画、诗文、戏曲,全是大师级别。
不过,作为师爷,徐渭在胡宗宪幕下靠的不是书画,而是文章。
徐渭最出名的事迹是帮助胡宗宪两次写《上白鹿表》进献嘉靖皇帝。
白鹿是什么东西?没错,就是白色的鹿。
现代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所有的白花动物都是一种白化病,但是在古代,这叫“祥瑞”,类似什么白虎白鹿啦,禾生双穗啦,都是皇帝的精诚感动上天所至,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云云。
嘉靖皇帝朱厚熜最好这一口,在他执政期,大臣们千方百计进献各种祥瑞,白鹿、白鹤、白雁、五色龟、灵芝等等,进献者无一例外的加官进爵。
徐渭主笔的《上白鹿表》辞章华丽,得到朱厚熜的大加赞赏。
得到皇帝表彰,胡宗宪比打了胜仗还高兴,从此对徐渭更加恩宠无二。
2023年最新的徐文长智慧的三则典故12篇

2023年最新的徐文长智慧的三则典故12篇民间徐文长的故事徐文长是民间故事中有名的机智人物,人称”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徐文长本名徐渭,是明代的大才子,在诗文、书画、戏剧等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成就。
老百姓喜爱他的聪慧,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卖布断案徐文长有十匹白布,让伙计扛到县城去卖。
路上要过一条河,伙计扛布上船,正好和一个瞎子坐在一块,于是两人搭讪起来。
瞎子问:”你去县城干啥?”“卖布。
” 瞎子就问布的多少、颜色,伙计朴实,回答得一清二楚。
瞎子又抚摸着布匹,用手一层一层地摆弄着,伙计也不在意。
不一会儿,船靠了岸,伙计就要扛布,不料瞎子按住了,说:”这是我的布。
”伙计大吃一惊:”你怎么耍赖?这明明是我的布!”“你耍赖,这是我的布!”两人相持不下。
船上的人都围了过来,一个看热闹的说:”如果布是瞎子的,他必然知道布的多少和颜色。
”瞎子立刻说:”这是十匹白布……”大家一听,纷纷指责伙计,伙计有口难辩,于是两人打官司到了县衙。
去县衙前,伙计托人把发生的事告知徐文长。
县衙大堂上,瞎子向县太爷道:”我知道每匹布卷了多少层。
”接着说了出来,果然分毫不差,正在这时,徐文长赶到了。
徐文长对县太爷说:”这是我的布,有一点我没向伙计交代,我的布背面染有两道蓝色小花,布行的都知道。
”说着把布掀开,让县太爷看,”请老爷过目。
”瞎子一听慌了,暗想:这情况怎么没掌握?赶快说:”老爷,刚才你没问,我也忘说了,我的布背面是有两道蓝花。
”县太爷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刁民,竟敢骗人白布,这布上哪有什么蓝花!看你是瞎子,饶你二十大板,给我轰了出去!”瞎子顿时面红耳赤,垂头丧气地走了。
徐文长让伙计把布扛了出去。
智胜打赌张三、李四两个朋友拜访徐文长。
李四为人不苟言笑,张三却爱诙谐打趣,他悄悄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日你若能让李四‘呱呱呱’叫三声,我就请客吃饭。
”徐文长笑道:”这有何难?”于是徐文长将两个朋友带到一片西瓜地中,他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得多好。
语言停顿有趣的例子

语言停顿有趣的例子1、留客明朝有个才子叫徐文长,有一次外出访友,正是黄梅季节,阴雨连绵,他只好住在朋友家里。
几天过去了,朋友看徐文长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难开口,于是就在客厅写了一-张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心里想:你这个徐文长看了纸条还好意思赖着不走吗?不一会儿,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看见了纸条,心中默念到:“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
”他明白了主人的用意。
他随即想了想,然后在字条上加了标点,变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字未变,意思完全相反,主人见了反而脸红了。
2、纪晓岚的智慧据说清代乾隆皇帝叫大学:士纪晓岚在他的御扇上题一-首诗。
纪晓岚就写了一首唐诗在乾隆的扇子上。
那是王之涣的《凉州曲》: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位大学士那天不小心把第一句末尾的“间”字漏掉,写好后就交给了皇上。
乾隆看了一眼,然后对纪晓岚说: “把你写的读给朕听听”。
纪晓岚接过来一看,知道闯下大祸了,那可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
纪晓岚灵机一动说:“微臣写的是一首词”。
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听完乾隆哈哈大笑,明知他是胡扯,但念其才思敏捷,便一笑了之。
3、游子的家书有个年轻人出外做生意,半年未归,家里老父老母分外牵挂。
终于有一天,父母收到了孩子的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母亲读后伤心落泪,但父亲读完却喜笑颜开。
母亲读的是: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而父亲的解读是: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文学常识:明代三大才子简介

文学常识:明代三大才子简介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著名的才子解缙与杨慎及徐渭三个人的通称。
下面小编整理了文学常识:明代三大才子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徐渭、解缙、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
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明朝三大才子评选标准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
《永乐大典》总编纂管解缙被公推为博学第一。
超级才子杨慎被贬云南地区,整天看书,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
徐渭(就是青藤先生徐文长)则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
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就是他写的。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明代文学家,新都(今属四川)人。
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
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
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
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
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
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
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
《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
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徐文长巧讽贪官

徐文长巧讽贪官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有个知县叫高天云,是个人人痛恨的大贪官。
这年五月十三,是高天云的五十五岁生日,他本来胸无点墨,却硬要卖弄,请来一批文人雅士前来助兴。
有名的江南才子徐文长也接到了高天云的请柬。
他想,正好乘机戏弄一下这个贪官,便应邀来到高府。
宴席前,徐文长提出要为高知县题首贺诗,高天云一听正中下怀,十分感激,连忙命人拿出文房四宝。
徐文长提起笔来,饱蘸墨汁,一挥而就:
一拱两拱出龙门,三拱四拱上翠林;
上了翠林脱黄袍,脱下黄袍可驾云。
高天云看了第一句,心中十分得意,看了二句更加欢喜,觉得这翠林只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瑶池才有,便继续往下看,不禁变了脸色,刚要动怒,又看到了第四句,连声对徐文长说:“好,好,不但诗好,书法更好。
”言毕命人快去装裱,他要挂在大堂之上。
宴毕席散,众宾客步出高府,徐文长对众人道:“拙作其实是首谜诗。
”接着便向大家道出谜底。
大家一听捧腹大笑,齐骂高天云是个大糊涂蛋。
读者朋友,你知道谜底是何物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有位徐文长,他的叔叔每次来到他家里,都会指责他行为放荡不羁,多次后,他心里非常不舒服。一天他溜到屋后,对着叔叔骑来的驴子作一个揖,然后重重地鞭打它一顿,如此连续几次,驴子一见作揖,就惊起来。待他叔叔临走,骑上驴子,徐文长很恭敬地对他叔叔深深一揖,那只驴子以为又要挨打,忽然暴跳起来,他叔叔摔了下来,跌得鼻青脸肿,却不知道自己被侄儿戏弄了一遭。(负强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概念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二、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基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本原则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教学单元,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在斯金纳条件反射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刺激(提问)——反应(回答)——强化(确认)的原理,制订了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小步子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小步子学习原则要求对学习内容分割适当,对单元划分的大小要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确定(不是步子分割得越小越好,否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2.积极反应原则。斯金纳认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对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作出反应。要改变这种消极的学习,就要求对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让学生作出积极反应。使学生通过选择、填空和输入答案等方式作出反应,以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 3.及时强化原则。当学生作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要求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强化”或“及时确认”,特别要注意对学生所作出的正确反应给予及时强化,以提高其操作能力。 4.自定步调原则。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的进度是一致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而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发展,必须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学生在以适宜速度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不停地强化得到了进一步学习的内动力。 5.低错误率原则。在教学中应由浅人深,由已知到未知,使学生每次都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将学习的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斯金纳的强化论及程序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从重视“教”到重视“学” 在教育技术史上,长期以来把重点放在使用媒体呈现刺激方面,而没有把心理学学习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基础。由于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对该领域的研究从仅仅重视媒体的使用,扩展到同时重视对学生行为的研究,从注重“教学刺激物”的设计发展,到对“学”的强调。 2.媒体作用的改变 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教学媒体设备的作用不仅要呈现教材,而且必须与学生的行为联系起来。具体的联系包括:接受学生作出反应。控制学生的学习顺序、经常和即时性的强化、学生自定学习步调。媒体设备和教材只要发挥上述作用,就能强化学习,从而保证学习的成功。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传统视听传播领域日益重视对“学”的研究,以及使用教学媒体促进对“学”的研究。 3.行为目标和标准参照评价 程序教学理论要求首先要阐明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即明确行为目标,从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角度看,行为目标的意义是强调学生的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条件,即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具体化。明确化。根据行为目标进行测量,以了解学生能力所达到的程度。这种对学生能力的测量并不是以参照其他学生的能力差异为依据,而是以预先确定的目标为依据。标准参照评价适于个别化学习的评价,可提供个人学习进步的情况,可使教师了解所设计教材的优缺点,并进行及时调整。 4.开展全面教学改革 在以班级授课为教学单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开展自定学习步调的个别化教学显然是难以进行的。因此,要真正实现程序教学的目的,必须对传统的学校教学进行全面改革。 5.程序教材的系统开发过程 程序教学的独特之处是强调编制程序教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的观点。它提出的“过程论”使人们开始重视课件的开发过程:从教学目标(学习结果)的阐明开始,分析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顺序,进行实验性测试。编制课件,直至推广使用。 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程序教学理论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对帮助教师克服当时教学中缺乏的强化(反馈)。忽视学生个体特点等弊病起着积极的作用。程序教学理论同其它理论一样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局限性,它的主要问题是,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等原则今天仍被计算机辅助教学所采用。 行为主义理论——习惯养成说(网瘾分析) 1、斯金纳操作行为理论 行为主义起源于俄罗斯生理学家巴莆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继后,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的《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这一理论的登场。斯金纳作为行为主义的集大成者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操作性反射原理。 斯金纳理论的核心在于人类行为的强化、行为的塑造。他认为,凡促进行为的手段都称为强化,凡阻止行为的手段便是惩罚。某一行为如果带来行为者想要的东西,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称为正强化;某一行为如果会消除使行为者感到不快和厌恶的东西,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称为负强化。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者艾伯特.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依靠观察习得的,都是依靠替代强化形成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很多行为都是由模仿而得的,它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等心理过程的支配影响。和许多心理学研究者一样,班杜拉也试图解答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人类的独特行为,因此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提交了交互作用论,认为行为、个体、环境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三者共同作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表现。 3、行为主义理论与网络成瘾 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网络成瘾这一现象,首先要谈到的是强化机制。正强化在网络成瘾行为的初期阶段起主要作用,这种正负强化的双重作用,而负强化在网络成瘾行为的发展和维持中起了重要作用,这种正负强化的双重作用,促使网络成瘾者出现躯体依赖、心理依赖以及人格的改变。 具体地说,正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如在网络游戏《征途》中,操作游戏中的角色可获得好的级别和得分,得到某种形式的奖励(武器、装备等),玩网络游戏的后果以直接的物质利益(金钱、贩卖账号)的形式得到体现。同时可以产生正性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和自我肯定的认知体验,精神上的胜利感,战胜对手的满足感等等。这些物质的、精神的强化作用会使玩游戏行为进一步加强,不断去追求这些物质奖励和积极的个人体验,从而使玩游戏的频率、时间、花费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负强化指行为的后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在真实生活中,由于生活的未知变量太多,如学习工作的失落、社交的挫折等,会使那些社会赞许需求较高、社交焦虑较重的人更易于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遇到较多的困难。而当他们感到沮丧、困惑、孤独、失望,失去社会交往兴趣,他们就可能转向网络,寻求安慰和减压,使某些被压抑的或潜意识的个性得以释放。 此外,网络成瘾后适应功能也会明显受损,亲朋好友的责备会使网络成瘾者备感自卑,认为自己已丧失对生活的控制能力,对现实生活更感苦恼、无助。由此,上网便成为应付挫折、精神痛苦和负性情绪的唯一手段,并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网络成瘾是条件反射的积累,是个体学习的产物。当你第一次玩一个游戏,起初的体验可能是别扭:这个世界是陌生、突兀的,充满挑战和神秘。玩过多次之后,游戏世界会变得熟悉起来。这个学习过程的高峰状态,是在虚拟世界里,因在理解、情感、动作之间突然出现了牢固的神经链条而产生类似催眠状态的沉迷,这种沉迷被有的研究者以沉浸理论概括。这种学习过程的最终结果是 俄罗斯形式主义学家所说的自动反应,或可被称作“习惯成麻木”。这个虚拟世界变得可预测了,它的视觉和听觉上的显著性失去了。如此说来,这种重复给人的美感享受是建立在这种顺序的基础上的:陌生、别扭和挑战,然后是熟练掌握,形成习惯。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的“习惯养成说”,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 (1)网络成瘾是条件反射的积累; (2)网络成瘾是超强度的学习; (3)网络成瘾是自闭的堡垒。 案例聚焦 “行为的正负强化” 在基地治疗的众多网瘾孩子中,一个总是耷拉着脑袋,不善言语的大学生在他的心理作业中,这样描述他的上网经历:“上大学后,由于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常有空虚感,宿舍的几位舍友经常外出在网吧玩游戏,最初不可理解,但一次无意中体验了玩游戏的感觉:当我以一个骑士的身份打死怪兽后,产生了无以名状的快感。之后,我便频繁地出入学校附近的网吧,从最初的几个小时到整日整夜,直到辅导员把我从网吧找到,面对辅导员的批评和一门门‘亮红灯’的功课,我再次想到了网吧,因为它可以使我避开所有烦恼,一直快乐下去。”这一过程,便是典型的正负强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