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合集下载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有何不同?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有何不同?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有何不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自由贸易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备受关注。

从政策制定到实施,两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澳大利亚和中国在自由贸易政策方面的不同之处。

一、政策制定的背景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制定背景及目的不尽相同。

澳大利亚因其人口和国土面积的限制,对外贸易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此它制定的自由贸易政策更多是为了拓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

而中国因其巨大的人口和市场规模,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更多是面向开放市场、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二、透明度和公开性方面在政策透明度和公开性方面,澳大利亚和中国存在不同之处。

澳大利亚的贸易政策制定过程相对来说更加透明公开。

政府会听取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并在相关政策规划中做出反应。

而中国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则受到更多的政治干预和行业利益的影响,政策发布前的相关咨询公开度不如澳大利亚高。

三、合作模式方面在合作模式方面,澳大利亚和中国存在显著不同之处。

澳大利亚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其自由贸易政策在协商中不仅仅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也会考虑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而在中国这个较大市场的国家里,更多的是采取双边合作模式。

中国认为只有在双方都愿意合作的情况下才可能取得共赢。

四、开放程度方面在开放程度方面,澳大利亚比中国更加开放。

这是由于澳大利亚的国土较小,对外贸易起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澳大利亚制定的自由贸易政策更加开放和灵活,对于外资的准入也更加放宽。

而在中国这个较为庞大的市场里,政府在推进一些相关自由贸易政策时,也牵涉到很多的行业利益、日常运营模式等等。

对于外资的准入并不少面对着一些列的限制和约束。

五、贸易成果方面虽然两国在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差异,但在贸易成果方面,两国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澳大利亚通过制定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保持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密切联系,促进建立了一个开放、全球化、合作共赢的贸易环境。

中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与作用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崛起,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

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和作用。

一、中国的出口贸易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生产能力。

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其成为世界上许多企业的首选生产地。

中国的出口产品涵盖了各个行业,从电子产品到纺织品,从机械设备到家具等等,几乎每个人都使用或消费着中国制造的产品。

中国的出口贸易大幅度改变了世界市场的供应链格局,对全球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国的进口需求对世界资源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对世界各国的资源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的进口需求推动着全球各类商品的价格波动,尤其是对于能源和原材料。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其对石油、铁矿石、大豆等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中国的进口需求主导了全球商品贸易的供给和需求,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出口机会。

三、中国的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通过实施开放政策和扩大对外开放举措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的贸易机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为全球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积极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等,进一步促进了区域贸易的发展。

中国的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中国的贸易争端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影响中国是世界贸易争端的重要参与者和受影响者。

中国与美国、欧盟等贸易伙伴之间的争端频繁发生,这些争端对全球贸易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贸易争端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提高,限制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并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干扰。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以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稳定发展的大局。

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谈判中的羊毛配额问题

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谈判中的羊毛配额问题
策 方案 。
基准方案为中国与澳大利亚没有建成 自由贸易区,并根
2 1年第1期 0 O 2
总第8期 9
据 中 国 的 实 际情 况对 羊 毛 的关 税 和 配额 进 行 调 整 。 中 国羊 毛 利 效 果 还 需 要 单 独 考 查 。表 中世 界 福 利 变化 数 字表 明 , 自贸 配 额及 配额 内外 关 税 如 下 : 配 额 数 量 ( 吨 ) 配 额 内关 税 万
的 进 E配额 。 l
进而对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影 响。为此 ,需要考虑相应的分
对这 一问题 的分析 ,需要考 虑两个 方面 : 第一 ,中国 析方法 ,使 用合适的数据进行分析。
与 澳大 利 亚 建 立 自由 贸易 区 对 整体 经 济 的 潜在 影 响 。一 般而 言 , 自由 贸易 区 的 建立 应 当 是 有收 益 的 ,否 则就 没 有 建 立 的 必 要 ,要 考 虑 收益 能 否 和 损 失相 匹配 ,也就 是 说 , 中国和 澳
移 效 应 大 于 贸易 创 造 效 应 。
毛 条
8 5 3 8政 策 方 案 的 设定 考 虑 了 多种 情 况 ,包 括 完 全 贸易 自由化 方 案 A ( 国 与澳 大 利 亚 之 间所 有 商 品 关 税 削 减 为 零 )和 相 中 对 保 守 的 贸 易 自由化 方 案 B ( 羊毛 继 续 实行 配额 管理 ,但 是 逐 步 减 少 配 额 外 关 税 1%、5 %、 8% 三 种 关 税 情 况 )和 方 0 0 0 案 C ( 使 用 配 额 外 关 税 的 削 减 ,而是 增加 澳 大 利亚 的 羊 毛 不 国 别配 额 1%、 5%、 10 。 0 0 0%)
Ch n d Au t a i i a an s r I a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知易行难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知易行难
在 全 球 化 进 程 中 处 于 不 利 地 位 . 而 其 经 济 贸 易 相 关 的 政 从
澳大利 亚一直 以来 被称 为是 骑在 羊 背上 的 国家 . 这主 融入 亚洲 。澳 大利 亚借 助 同美 国 的战略联 盟 , 以亚 洲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摩擦不 断 . 其影 响两 国之 间早 以提 上 E程 的 自由贸 易谈 论 , 受 t 重视 与美欧 的关 系 , 在重 大 国际事物 中亲 近美欧 。 而工
美 国学者 约 瑟夫 . 哈勒 维 和 比尔 ・ 卡 雷利 20 卢 0 2年发
中 心 地 位 让 给 中 国 . 一 直 阻 碍 亚 洲 经 济 共 同 体 的建 立 . 这 在 相 当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亚 太 地 区 贸 易 自 由化 的 步 伐 . 而 影 从 响 到 了 澳 大 利 亚 对 于 建 立 中 澳 自由 贸 易 区 的 决 定 。
利 亚 自由贸易 区( F 谈 判 在澳 大 利亚 首都 堪 培拉 重 启 。 表 《 F A) 日本 的停滞 危机 》 一文 , 为 日本 和美 国害怕 将亚 洲 的 认
协 定 的签 订将在 未来 2 0年 内为 澳经 济 创造 价值 14 0亿 6 澳 元的 收入 . 中澳 贸易合 作 的健康 快速 发展 对 于两 国都有 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要 是 因为 以前 澳洲 主要 出 口产 品之 一便 是 羊 毛与 羊 毛制 品。 然而 实际上 , 他们盛 产 的不仅 是羊 毛畜 牧产 品 , 原材料 铁矿 石才是他们 出 口换汇 的重 中之重 澳 大利 亚是 中国主
要 原 料 供 应 国 之 一 . 两 年 来 两 国 因 为 铁 矿 石 谈 判 而 贸 易 这 判便断 断续续 , 紧时松 , 以有 真正 的进展 。 时 难 二 、 中 澳 经 贸 关 系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RCEP 协议对中 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RCEP 协议对中 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RCEP 协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一、引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了东盟 10 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5 个国家。

这一协议的签署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既带来了诸多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RCEP 协议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一)扩大市场准入,促进贸易增长RCEP 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得中国的商品能够更顺畅地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

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如纺织品、服装、家电等,出口有望进一步增长。

同时,中国也从其他成员国进口更多的优质商品,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二)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RCEP 加强了区域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

这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同时,也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RCEP 为中国企业在成员国的投资提供了更稳定、透明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和成本,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特别是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中国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国际地位作为 RCEP 的重要成员国,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积极参与和推动 RCEP 的实施,中国能够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提升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三、RCEP 协议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一)部分产业面临竞争压力RCEP 成员国中,一些国家在某些产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日本的高端制造业、韩国的电子产业等。

这可能会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

(二)贸易规则和标准的适应RCEP 采用了一系列新的贸易规则和标准,如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

中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政治经济分析

中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政治经济分析
中国参与 区
中国为何要通 过服务贸易 F A积极 域服务贸易 自由化的 目标之一。 r 作为资本
第二条 目标即为逐 步实现服务 贸易 自由 推进服务贸易 自由化进程 , 即中国积 极推 形态 的 F I外 国直接投 资) 通常在国际 D( ,
化, 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 进服务贸易 自由化要达到什么样 的目标 ? 生产投资领域与技术 、 信息、 管理制度 、 人 性措 施 ,中国在 C P E A中也做 出了高于 可 以说, 经济与政治方面的 目标是最 为关 力资本的溢 出效应及“ 中学 ” 干 效应相 伴 WT O水平 的承诺与减让 ,这是 中国对服 键 的目标 。
贸易 自由化带来便利, 促进货物贸易的发
展。
新加坡 20 08 巴基斯坦 20 09 台湾 2 1 00
自由贸易协定 服 务贸易协定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3 、区域服务贸易 自由化客观上推动
了伙伴 国之 间的投 资. 中国通过区域服务 贸易 自由化直接 拉动服务业直接投资 , 并
径 :T 2 FA
以及 巴基斯 坦的服务贸 易安排是 单独 的
2 、区域服务贸易 自由化促进 了中国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 向服务业倾斜 , 服 服务贸易协定 , 但这些服务贸 易协定都是 货物贸 易的 自由化。 中国的区域服务贸易 务贸易的重要性 日益 凸显 , 因此关贸总协 在 F A的谈判基础上签 订的,因此也是 自由化是在 F A路径 下实现的,这种路 T T 定在第 八回合 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 将服 F A的成果 。( 1 T 表 ) 务贸 易列入谈判议 题 , 并最终达成 了 《 服
随, 这样能在 更大程度上促进 中国与伙伴 ( ) 二 中国区域服务 贸易 自由化 : 国家

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亚太地区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愈发重要。

因此,亚太自贸区的建设成为了高度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从亚太自贸区建设的背景、建设进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亚太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亚太自贸区的建设源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积极响应亚太经济合作(FTAAP)的号召。

FTAAP的提出早在2014年11月就已由APEC领导人会议通过,其宗旨是凝聚亚太地区各国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的力量,推动建立全区域自贸区。

亚太自贸区则是FTAAP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强调开放、包容、全面和高质量建设,达到促进区域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目的。

除此之外,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受到了贸易战的影响,为寻求新的出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自然成为了首选之一。

事实上,一些亚太地区的国家已经先后成立了自由贸易区,如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

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了自由贸易区中的“重量级选手”。

二. 亚太自贸区的建设进程目前,在亚太自贸区建设的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进展值得关注。

首先,中国与东盟于2019年11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

RCEP是自2012年开启谈判以来,持续七年,共30轮磋商后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涵盖了15个国家和35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区之一。

RCEP重申了各成员国支持多边主义和世贸组织(WTO)的共同承诺,同时明确规定了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操作机制。

其次,FTAAP近年来也在逐渐推进。

据了解,FTAAP的建立将依靠APEC(亚太经合组织)平台,深化区域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实现协同发展。

最后,亚太地区还有其他自由贸易协定在谈判和协商中,如:太平洋联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国-韩国自贸协定等。

三. 亚太自贸区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亚太自贸区的发展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较为重要。

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及政策建议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由贸易协定成为现代国家间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工具之一。

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加速物资、资本、技术和人员的流动,增强各国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的外贸版图上,自由贸易协定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贸易的正面影响自由贸易协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我国能够引进国外最新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和技术含量,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例如,2010年我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加速了我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的进程。

另外,自由贸易协定也有助于推进我国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促进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开拓海外市场。

其次,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我国的国际贸易进程。

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得到了降低,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

例如,2014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两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澳大利亚成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同时,自由贸易协定也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投资合作,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开了更多的国际合作空间。

再次,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我国能够更加便捷地融入全球经济系统,扩大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自由贸易协定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与开放,深化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和经济改革进程,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贸易的负面影响尽管自由贸易协定为我国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自由贸易协定可能会导致我国某些产业受到冲击。

在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时,我国需要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某些国内产业可能难以承受外来的竞争压力而遭受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国别市场《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1期图21990—2003年双边贸易分别占中、澳总体贸易的比例(%)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间贸易的特点自197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以来.双边贸易额不断发展。

中澳贸易进人了新的时期。

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第3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和第4大商品出口国。

而澳大利亚是中国第9大贸易伙伴和第8大出口市场。

中澳贸易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

1.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间贸易发展迅猛,双边贸易占澳大利亚总体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中澳贸易从1990年的18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136亿美元,13年间贸易额增长了7.6倍。

在此期间.中国的贸易总量由1990年的1155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8510亿美元,13年间贸易额增长了7.3倍,而澳大利亚贸易总量由1990年的818亿美元上升到r2003年的1590亿美元.13年间贸易额只增长1.9倍。

由于中澳两国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大于澳大利亚总体贸易增长,所以中国和澳大利亚双边的贸易占澳大利亚总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0年的2.2%上升到2003年的8.5%.中澳双边贸易对澳大利一66一亚越来越重要。

而中澳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与中国总体贸易的增长速度相一致,中澳双边贸易占中国总贸易的比重基本上保持不变。

2.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双边贸易中。

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而且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农产品部门在1995—2003年的中澳双边贸易中。

中国处于贸易逆差的位置,平均每年的贸易逆差为12亿美元。

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极不对称的.在1995—2003年,中国平均每年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价值只有进口澳大利亚农产品价值的8.5%,平均每年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为10.4亿美元.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农产品部门。

中国人世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逆差有缩小的趋势,且贸易逆差几乎全部来自农业部门。

在2003年,农产品的贸易逆差大于总逆差,这表明在农业部门以外,中国在中澳双边贸易中已经处于顺差地位。

3.中澳两国不仅在总体经济上互补。

而且在农业部门内部也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从图3、图4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出口到澳图31965—2003年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产品结构(百万美元)资料来源:1965一1998年的数据来自GTAP数据库,1998—2003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1期区域国别市场图41965—2003年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产品结构(百万美元)资料来源:1965—1998年的数据来自GTAP数据库,1998—2003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大利亚的产品主要是工业产品.而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型产品。

在2001年中澳两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产品主要是纺织服装和机电产品.两种类型的产品占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产品总价值的77%.而农产品的比重不足4%。

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占澳大利亚对中国产品总出口的28%.矿产资源型产品以及与其相关的金属产品占48%,3种产品占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产品总价值的76%。

所以中澳两国的进出口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在农产品的进出口结构中.2001年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加工食品占全部出口到澳大利亚农产品的68%,蔬菜和水果占9%,2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出口到澳大利亚农产品价值的77%: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中.羊毛占出口到中国农产品总价值的48%,粮食作物占14%,畜产品占20%,3种农产品占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农产品总价值的82%。

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

而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是资源型农产品.所以在农产品内部中澳两国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4.澳大利亚进口关税与产品的竞争能力有明显的反向关系由于澳大利亚农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故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很低。

2001年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自给率都大于1,小麦、羊毛的自给率超过300%,糖、棉花和畜产品均超过150%,这些农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

正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故澳大利亚政府所关心的是如何开拓国外市场.降低农产品进人其他国家的“门槛”,而不是如何去保护本国的农产品部门,所以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很低,很多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为零。

但是澳大利亚对农产品的进口有严格的动植物检疫标准(SPS),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优势农产品的进入。

相对于农产品,澳大利亚对竞争力较弱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如纺织服装)有较高的进口关税保护。

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后,即便所有的进口关税下降为0.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的关税也并没有大的变化。

只有工业产品(特别是纺织服装)的关税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然而在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面.如何降低澳大利亚严格的动植物检疫标准造成的不利影响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体而言,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而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国具有明显的经济互补性。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中澳两国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互补,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地拉动,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缓解中国对本国资源的压力.降低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中澳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方法及模拟方案为了分析中澳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经济的影响.笔者采用已被广泛应用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库为基于2001年的GTAP_6数据库,选择的商品种类有:小麦、谷物、油料作物、糖类、棉花、蔬菜水果、其它作物、牛羊类、猪禽类、矿产资源、一67—建立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作者:杨军, 黄季焜, 仇焕广, YANG Jun, HUANG Ji-kun, QIU Huan-guang作者单位:杨军,YANG Jun(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经济学院), 黄季焜,仇焕广,HUANG Ji-kun,QIU Huan-guang(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刊名:国际贸易问题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年,卷(期):2005(11)被引用次数:18次1.Walmsley T L;Betina V D;Robert, A. M A Base Case Scenario for the Dynamic GTAP Model, Center for Global Trade Analysis 20002.Tongeren F V;Jikun H China' s Food Economy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Development of China' s Food Economy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Trade and on the EU 20043.Krishna P Regionalism and Multilateralism: 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19984.Levy P I A 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外文期刊] 1997(4)5.Hertel T W Global Trade Analysis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19976.Francois J F The Motor Vehicle Sector in China and the WTO Accession 20027.Bhagwati J N Regionalism Versus Multilateralism[外文期刊] 19921.郭丹丹.陶红军GTAP模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分析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何立春.杨莲娜构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期刊论文]-新疆农垦经济 2010(2)3.柳哲.肖文中国和澳大利亚货物贸易的分析与评价[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10(5)4.李碧芳.肖辉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10(3)5.姜鸿.张艺影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的经验检验与发展战略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何好俊.祝树金.肖皓中澳自贸区建立关税削减影响中国农业的CGE研究[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9(11)7.谢杰.汪连海CAFTA、ACFTA自贸区与WTO贸易自由化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统计研究 2008(7)8.张佳.聂凤英中国从澳大利亚农产品进口波动分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14)9.高程中澳双边贸易中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分析[期刊论文]-当代亚太 2008(2)10.李应振建立中国——新加坡双边FTA的经济效应[期刊论文]-对外经贸实务 2008(4)11.黄凌云.张伟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证分析与模拟[期刊论文]-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7(4)12.孙芳中、澳经贸:自由贸易协定的机遇和挑战[期刊论文]-特区经济 2007(11)13.李众敏中国区域贸易自由化战略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经济 2007(8)14.何昱.赖明勇中澳自由贸易区澳方削减纺织品进口关税的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期刊论文]-国际经贸探索 2007(11)15.杜运苏中国-澳大利亚制成品贸易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亚太经济 2007(2)16.修文彦.段东霞中、澳、新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内蒙古畜产品市场的冲击[期刊论文]-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7.黄建忠.李静妤中澳农矿产品贸易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开放导报 2006(4)18.司洁WTO农业规则和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冲突[学位论文]硕士 2006本文链接:/Periodical_gjmywt20051101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