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工企业内迁的思考——以富士康公司为例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说课稿

1.教学重点:产业转移的定义、原因、过程及影响;富士康内迁郑州案例的分析。
2.教学难点: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年龄特征为高中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和批判性思维。认知水平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理解和分析实际案例。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于与社会现实相关的经济问题较感兴趣,尤其是与就业、产业发展相关的内容。学习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少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产业转移概念的理解困难、分析案例时思路不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用引导式教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互动情况等方面评估教学效果。针对反思结果,我会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富士康内迁郑州案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富士康公司、政府部门、劳动者等,探讨产业转移对各方的利益和影响,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如市场经济的运作、企业经营等。前置技能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对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解不清,对富士康内迁郑州案例的分析能力不足,以及对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认识不够。
(三)学习动机
富士康内迁折射产业转型之难

年 多 时 间 里 接 连 超 越 阿 尔 卡 特 朗 讯 、 诺 基 亚 西
门 子 , 成 为 仅 次 于 爱立 信 的 全球 第 二 大 电信 设 备
商 ; 在 美 国 知 名 杂 志 《 富》 7 份 公 布 的2 1年 财 月 0 O “ 界50 企业 ”最新排 名 中,华为首 次上 榜 , 世 0强
毛 利率 逐年 下 降 ,A 0 7 的9 2 L2 9 年 .%降 ̄1o 8 的 , o年 . 2
69 . %、 2 0 年 的 5 g 09 . %, 而 2 0 - 的 营 运 利 润 率 0 9 ̄ 仅 有 19 .%。 相 比 之 下 , 华 为 的 运 营 利 润 率 4.0 8 / 0 , 2
V
V
●I # Il V ,
V ¨ I I¨ 口 I _‘
富士康 内迂折射产业转型之 难
继 , 8 两选 , Y 难择 1 之 2
虽 然 从 总 收 入 来 看 , 富 士 康 高 于 华 为 、 比
日, 富 士 康 宣布 在 郑 州 新 厂 开 始 投 产 。 郑 州 肯 定 本 ” 的 深 圳
创 造 ” 树 立 了榜 样 和 标 杆 , 然 而 ,像 华 为 、 比 亚
4 “ 二 连 跳 ” 到 大 举 “ 迁 ” , 富 士 康 经 L , 十 内 历 的 “ 事 之 秋 ” 从 一 个 侧 面 表 明 我 国 电 子 信 息 多 产 业 基 于 低 成 本 优 势 的 出 口导 向 模 式 难 以 支 持 产 业 的 升 级 发 展 ,转 型 迫 在 眉 睫 。
只是 这 些 顶级 客户 的 “ 佣 工 ” ,缺 少话语权 。 雇 这 是 具 有 劳 动 密 集 型 、 低 利 润 率 低 附 加 值 特 征 的 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共 同 弱 点 。 而 随 着 劳 动 力 成 本 的 上 升 ,这 些 劳 动 密 集 型 制 造 业 赖 以 发 展 起 来 的 低 成 本 优 势 日趋 弱 化 , 竞 争 优 势 逐 步流 失 — — 这 来 自
对富士康企业管理的思考

对富士康企业管理的思考摘要:最近富士康连环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些人认为那些跳楼自杀的80后90后是因为自己心里承受能力弱,适应不了社会而跳楼的,和企业管理无关。
难道那些企业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那些企业真正关心过员工吗?关键词:人性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一、公司简介: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逆势成长,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董事长郭台铭2010年福布斯全球巨富排行榜第136位,在台湾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二、事件回放:富士康,这个“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令多少中国企业家艳羡。
然而,在2010年,不到不到半年时间里,竟有14位员工相继跳楼自杀,让人们不得不审视这个神话背后的惨重代价。
●2010年5月27日。
12点左右,富士康14、15跳龙华C4栋双人跳,●2010年5月26日23:20坠亡者为男性,死亡。
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富士康龙华园区D2宿舍楼宿管办门口●2010年5月25日,男工李海(19岁)清晨坠楼,死亡。
●2010年5月21日,男工南钢(21岁)从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4日,梁超(21岁)从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1日,祝晨明(24岁)从租住房屋的楼顶跳下,死亡。
●2010年5月6日,卢新(24岁)从阳台纵身跳下,死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22岁)跳楼,死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18岁)跳楼,死亡。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 (1)

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一、案例背景介绍(一)关于富士康富士康在台湾地区被称为鸿海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专业生产6C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也是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区。
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全方位成本优势”包括全球最优化的速度、质量、工程服务、弹性、成本及客户附加值。
(二)关于OEMOEM生产,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
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
OEM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它能为企业把精力和财力放在创新能力方面的投入,尽可能地减少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
中国OEM工厂的市场绝大部分在海外,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下降、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类企业都普遍面临利润率下降、发展速度减缓等问题。
这类企业在思考和尝试战略发展时,也潜伏着几个亟待引起高度重视的不良症状。
规模扩张并没能提高在产业链里的地位,而且还会造成对市场环节的进一步依赖,地位可能会更加被动。
加工出口型企业长期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不重视高效的生产组织、物流系统改善以及工艺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劳动力价格是企业成功的要素,也反过来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出口导向型企业长期采用出口代理,荒废了自身的市场功能,而市场功能的形成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另外还面临着反倾销及品牌缺失的困扰。
(三)关于N连跳正是OEM生产方式的弊端,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极高。
富士康素以管理严格著称,管理风格几乎不近人情,在苛刻的管理方式、员工阶层发生巨大转变等的情况下,员工的心理防线极易崩溃,产生举世瞩目的N连跳,富士康处理日益上升的人力成本、紧张的劳资关系,更重要的是富士康未来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富士康心得报告范文3篇(2)

富士康心得报告范文3篇(2)看着厂务部机电、工务人员还在努力的抬水管,我开始深深的责备自己,不能坚持!为什么是我?你们知道吗?当初是我第一个到惠州基准科技园进行安全工作,当时我就住在园区刚建设的B04栋的二楼仓库里,这里,一面是施工用的各种建筑材料,一边是一张床,上下铺的那种,我吃住都在这里,工作在施工现场,一连几个月,我都挺过来了,为什么现在条件越来越好我却要选择了离开,为什么?看着惠州园区的逐渐建成,看着B04、B03、B02、B21、B22栋厂房的逐渐竣工,看着宽阔的马路笔直的伸向远方,看着海关检查站着装整齐的值班人员在执勤的身影,我无限感慨,内心忐忑不安,对这里,我充满了不舍和留恋,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在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离开这里,为什么要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比深圳更艰苦吗?这里的条件更差吗?我为什么要当一个逃兵?为什么又要冬奔西走的到处寻觅工作?为什么要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人,活着,为什么就这样累?走与留,我要想好了再做决定,不可草率!我知道,我不是逃兵,也不想当逃兵,在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我是一个优秀的士兵,我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是领导交给的工作,我一定要完成好,我不想然别人说我是个孬种,一个叼兵,我更不想我的领导、工友说我是玩不成,说我是笔杆子,我要继续留下来做好本职工作;我要见证富士康科技集团基准科技园区建设工程的的全部历程;我还要看着我们成千上万的师级、员级的员工一个个的有序入驻这美丽的,宽阔的全新厂房;还要看到基准科技园区每栋厂房、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在这里安全、快乐的生产,看到它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不为别的,我因为我是公司的的一员。
公司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就应该努力的回报公司,用一颗热切的赤诚的感恩的心去爱我的公司,爱我的领导,领导也会对我的工作做出客观的,严谨的认真的评价的,在2010年优秀员工的评选中,郭台铭总裁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我要感谢我们的全体员工,感谢为富士康曾努力过的每个员工,不管是在职的个还是已经离开这个公司的,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富士康的今天。
“产业转移——以富士康为例”活动探究(人教版)

“产业转移——以富士康为例”活动探究(人教版)作者:李永鸿段芋竹来源:《地理教育》2017年第12期一、活动设计理念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建议教师以真实生活情境为依托,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等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能力的最高目标。
为贯彻以上教学理念,本节活动探究课以富士康产业转移实际情境为背景,培养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地分析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利用所学知识课后调查乡土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促进学生将地理书本知识巧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学科知识“生活化”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对富士康产业转移的案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
选取区域典型案例对其特征做出解释,并根据现有数据分析区域未来发展方向,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观。
再通过案例分析其对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地协调观。
三、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一:情境展示,自学概念【情境铺垫】视频导入:总部位于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自1988年在深圳建厂后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
随后20年,富士康在深圳从加工制造到科技创新,成功实现转型。
【探究过程】学生通过了解富士康从台湾迁移至深圳的案例,结合课本,明确什么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分类以及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根本目的。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导入,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入手。
由日常生活转移到课堂中,激发学生探索身边地理现象的兴趣。
通过学生自学简单易懂的概念,快速将生活实例与地理课堂相结合,做到“学”与“用”的统一。
活动二:小组讨论,剖析因素【情境铺垫】展示材料,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风雨无阻的富士康

案例分析风雨无阻的富士康富士康,一家颇具争议的企业,既有“代工大王”之称,也是倍受质疑的“血汗工厂”。
在3C产品代工过程中,富士康带动了中国制造产业链发展,解决了中国数万劳动力就业问题。
然而,因代工业务利润空间有限,大量一线工人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在2013年前后出现的多起员工跳楼事件,更让富士康长期背负“血汗代工厂”骂名。
加之经济水平提升、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降本增效更是刻不容缓。
在此背景下,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富士康最为重要的任务。
而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工业互联,被认为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手段。
依托工业互联网,由低附加值代工厂转型为科技驱动的生产型服务企业,一度成为富士康最重要的发展战略。
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转型之路2013年,富士康初步形成工业互联网构想。
此后两年,富士康在选定示范产线上进行工业互联网系统开发。
在自身庞大的制造基础上,支持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互联网逐渐发展成形。
2015年,富士康将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单独拆分,组成工业互联网业务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工业富联。
工业富联董事长陈永正曾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最佳途径之一,富士康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实力,所以将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拆分出来,组成工业互联网业务进行上市。
工业互联网也是公司发展方向,希望借助上市,跟上产业发展浪潮。
”2017年,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编入中国首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并参与制定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
2018年6月,工业富联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A股上市后,工业富联总市值逼近4000亿元,超过海康威视,成为A股市值排名第一的科技企业。
工业富联将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业务。
富士康:内迁与转型

有 必 要 补 充 说 明 的 是 , C 计 算 机 ( mp tr 、 3是 Co ue)
通 讯 ( Imu1 c tOn COl 1 1 a i )和 消 费 电子 产 品 ( n ume i Co S r
E e t nc 的 简称 。 l r i co ) 富士 康希 望通 过 3 渠道 的整 合, 这 3 C 将
消 息传 出后, 析人 士迅 速 对 富士康 未 来 的用工 成本 分
进 行 了估 算 , 遍 的 观点 是 , 普 如按 l月1 0 日起 开始 实 行 的加 薪结果计 算 , 富士 康 用工成本 涨幅 将不低 于3%。 0 但 目前 看来 , 一估 算 结果 显然 是被 富士 康有 意 误导 这 了, 因为 估 算的 前 提 是富 士 康位 于 深圳 厂 区的 员工 数 目并
富 士康 :内迁 与转型
文 : 亮 蔡
7 日, 月1 全球 最 大的 消费 电子产 品代 工企业——富 集 团宣布 , 在今 年 内将 主要 生产 线 由深 圳迁 住河 王址 工作预 定在 今 年 内完 成 , 届时 将 有部 分 产能
。
长 的标准 薪 资上调 为每月2 0 元。 00
富士康将 生 产线全 部 转移 到中 国大陆 以外 的 地区 恐怕 并 不现 实 。 是 因为 : 工人 的 实际生 产 力而言 , 国大陆 这 就 中 远 超 越 南、 印尼 等 地 ; 中国 大陆 的 工业 集 群 效 应 也 更具 优 势, 富士 康在 中国大 陆可 以轻易找 到 所需 原材料 , 于货 物 至 运输、 产品 检删 等其他 配套 服务也 极 为便 利 , 富土 康在 中国 大陆 的生产效率 和交 货期均 非越 南、 印尼等地所 能企及 。 当然 , 富士 康 内 迁 , 是 为了 更好 地 适 应 近 年来 国内 也 农 民工 流动 方 向的变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舸 , 长 庚 . 国 生 产 外 包 中代 工 企 业被 挤 压的 原 因及 时 策一 2 刘 跨 从 中 间产 品 价 格 角度 分 析 [] 商 场现 代 化 ,0 g () J. 20 .5 . [ ]李钢 , 可 挺 , 朝 先 . 3 沈 郭 中国 劳动 密集 型 产 业 竞争 力提 升 出路 何 在
1 代 工 企 业 内 迁 的 影 响
2 对 代 工 企 业 内迁 的 思 考
பைடு நூலகம்
内 迁 对 于 代 工 企 业 而 言 , 不 能 一 劳 永 逸 , 业 仍 然 需 并 企 内 迁 为 代 工 企 业 节 约 生 产 成 本 的 同 时 , 给 企 业 带 来 也 了一 系 列 负 面 影 响 ,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主 要 寻 找 能 够 解 决 根 本 问 题 的 途 径 , 者 认 为 可 以 从 两 个 方 笔 1 1 内迁 带 来 一 系 列 成 本 的 增 加 . 面进 行 思 考 。 ’
口] 中国工业 经济 ,0 9 ( ) . 8 0 ,5 . []蒋亚 杰. 4 台湾代工企业品牌升级 问题研究[] 世界经 济与政 治论 J.
坛 。 0 9。 Z . 2 0 ( )
作 者 简 介 : 笑千 (9 5 , , 徽 合 肥 , 张 18 一) 女 安 安徽 大 学 工 商 管理 学院 2 0 0 8级 企 业 管 理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力 资 源 管 研 人
1 2 2 严 苛 的 管 理 方 式 .. 富士 康 集 团 采 用 半 军 事 化 管 理 , 条 生 产 线 都 由 一 名 每
“ 长 ” 责 , 长 多 由 工 作 时 间 较 长 的 “ 工 ” 任 。 由 于 线 负 线 普 担 线 长 承 担 着 很 大 的 产 量 压 力 , 于 “ 工 ” 骂 与 罚 站 的 情 对 普 辱 况 常 常 发 生 。严 重 的损 害 了 员 工 的 自尊 。
理 。
・-・— —
1 6 -— 4 - - —
No 1 , 0 0 . 8 2 1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d dr ui s T a e n n I
21 第 1 0 0年 8期
中 国代 工 企业 内迁 的思 考
以富士康公 司为例
张 笑 千
( 徽 大 学 工 商 管理 学 院 , 徽 合 肥 2 0 3 ) 安 安 3 0 9
2 。代 工 企 业 在 内 迁 之 后 , 于 内 陆 地 区 的 物 流 系 统 不 5 由 完 善 , 致 企 业 的运 输 成 本 上 升 , 加 上 大 规 模 的工 厂 搬 迁 导 再 和 重 建 , 得 企 业 搬 迁 的 沉 没 成 本 非 常 大 。企 业 内迁 后 , 使 远 离 配 套 产 业 群 , 项 隐 性 成 本 上 升 。并 且 , 地 的 软 环 境 , 各 内 如政府运 作效率 等 , 沿海 地 区相 比 , 是 有 一定 差 距 的。 和 还 这 些 都 导 致 了 企 业 内迁 后 的 配 套 成 本 上 升 。 12 企业内部 的管理问题受到忽视 .
据报道 , 富士康 , 在 收人 的 计 算 简 单 而 透 明 。月 收 入 一 底 薪 + 加 班 费 + 津 贴 。加 班 费 = 底 薪 除 以 2 . 5天 , 除 17 再 以 8小 时 , 出每 小 时 的 薪 酬 , 乘 以 1 5 平 时 加 班 ) 2 得 再 .( 或 ( 末 加 班 ) 3 节 假 日加 班 ) 系 数 。在 涨 薪 之 后 , 士 康 周 或 ( 的 富 “ 通工 人” 普 的底 薪 为 10 2 0元 , 比深 圳 地 区 的 最 低 工 资 标 仅 准 高 出 10元 。也 就 是 说 , 名 “ 工 ” 月 加 班 10小 时 , 0 一 普 一 2 加 班 费 也 只有 8 0元 左 右 , 收入 仅 仅 只 是 2 0 0 总 0 0元 左 右 。
2 1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 方 面 , 工 企 业 由 东 部 较 发 达 地 区 向 中 西 部 欠 发 达 代 中 国 制造 的 低 成 本 优 势 , 加 速 迎 来 和 廉 价 要 素 成 本 正 尤 地 区迁 移 , 能 会 使 得 部 分 工 人 不 愿 意 跟 随 企 业 “ 乡 ” 说 再 见 的那 一 刻 。中 国 企 业 , 其 是 依 赖 廉 价 劳 动 力 的 代 工 可 返 。 尤 其 是 较 年 轻 的新 一 代 农 民工 , 们 相 对 于 那 些 怀 有 恋 土 企 业 , 要 保 持 竞 争 优 势 , 必 须 要 提 高 要 素 质 量 , 提 升 他 如 就 即 情 节 的 老 一 辈 农 民 工 而 言 , 城 市 生 活 方 式 、 市 文 化 已 经 技术层 次 、 向创新 研 发 、 而提 高产 品的 附加价 值 , 现 对 城 迈 从 实 才 有较 高的认 同感 。代 工企 业 一旦 内迁 , 追求 城 市 生活 的这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 只有 这 样 , 能 够 走 出 代 工 企 业 利 润 率 低 , 部 分 人 群 , 会 选 择 留下 , 而 造 成 了 人 员 的 流 失 。 就 从 依赖 性强的困境 。 1 1 2 节 省 人 工 成 本 的 长期 效 果 不 佳 . . 2 2 重 点 解 决 企 业 内部 的 管 理 问 题 . 根据马斯洛 的需求理论 , 个 人 的需求包 括生 理需求 、 一 由于 内地 和 沿 海 交 流 的 便 利 , 资 差 距 已 经 比 较 微 小 工 并 在 继 续 缩 小 。2 1 0 0年 7月 1 日, 陆 地 区 不 少 省 份 调 整 安 全 需 求 、 交 需 求 、 重 需 求 和 自我 实 现 需 求 。 一 个 企 业 内 社 尊 就 了 最 低 工 资标 准 , 些 地 区 增 加 幅 度 达 到 了 2 以 上 。 富 要 实 现 正 常 运 营 , 必 须 要 重 视 员 工 的 需 求 。 富 士 康 公 司 有 O 跳 事 士康 公 司 将 要 迁 入 的成 都 和 郑 州 两 地 的 月 最 低 工 资 标 准 分 前 段 时 间 出现 的“ 楼 门 ” 件 就 是 一 个 很 好 的 说 明 。 企 业 军 使 别 上 升 至 8 0元 和 8 0元 , 其 是 郑 州 的 上 涨 幅 度 达 2 , 严 苛 的 工 作 制 度 , 事化 的 管 理 方 式 , 得 员 工 的 社 交 需 求 0 5 尤 3 更 与 深 圳 10 1 0元 / 的 月 最 低 工 资 相 比 , 距 明 显 缩 小 . 此 和 尊 重 需 求 无 法 得 到 满 足 , 谈 不 上 去 满 足 员 工 的 晋 升 需 月 差 由 求 。 这 种 种 都 导 致 员 工 的心 理 压 力 过 大 , 现 心 理 问 题 , 出 最 可 以 看 出 富 士康 公 司在 人 工 成 本 的 节 省 方 面效 果 并 不 佳 。 1 1 3 内迁 后 的 配 套 成 本 上 升 . . 终 酿成悲剧 。 家 代 工 企 业 的 成 本 主 要 是 原 材 料 成 本 , 约 占 总 成 大 参 考 文献
随 着 我 国 东 部 沿 海 地 区 经 济 的 发 展 , 员 工 资 、 收 和 人 税 土 地 的上 涨 , 工 企 业 的 产 业 升 级 已 经 迫 在 眉 睫 。然 而 , 代 产 业 升 级 并 不 是 件 非 常 容 易 的 事 。 于 是 , 些 企 业 便 纷 纷 开 这 始 将 目光 转 向 土 地 价 格 更 低 、 收 更 加 优 惠 、 动 力 更 充 裕 税 劳 的 中西 部 欠 发 达 地 区 。 从 企 业 自身 角 度 来 看 , 工 企 业 内迁 能 够 降 低 企 业 的 代 人力 、 地等生 产成 本 , 够拓 展企 业 在 我 国 内陆 的市场 , 土 能 并 有 利 于 对 企 业 产 业 结 构 和 布 局 进 行 调 整 。 从 社 会 角 度 来 看 , 工 企 业 的 内 迁 能 够 解 决 我 国 内 陆 地 区 严 峻 的 就 业 压 代 力 , 动 地 方 经 济 腾 飞 , 动 沿 海 地 区 产 业 升 级 。然 而 , 拉 推 伴 随 着 代 工 企 业 内迁 的愈 演 愈 烈 , 迁 引 起 的 熟 练 工 人 流 失 、 内 企 业 配 套 成 本 上 升 等 问 题 也 开 始 层 出不 穷 。
摘 要 : 几 年 , 于种 种 原 因 , 工 企 业 内迁 现 象愈 演愈 烈 , 其 是 富 士 康 集 团 的 内 迁 事 件 , 是 引 来 社 会 上 的 广 泛 近 由 代 尤 更
关 注 。但 是 , 迁在 为 代 工 企 业 节 省 人 力 成 本 的 同 时 , 引起 了一 系列 的 负 面 影 响 。 内 迁 是 否 能 够 真 正 解 除 代 工 企 业 的 困 内 也 境 , 是 一 个值 得 研 究 的 问题 。 以 富 士 康 公 司 为 例 , 代 工 企 业 内迁 的 影 响 、 理 进 行 分 析 , 提 出相 关 的建 议 。 仍 对 机 并 关 键 词 : 工 企 业 内 迁 ; 响 ; 理 分 析 代 影 机 中 图 分 类 号 : 2 F7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0 1— 160 1 7— 18 2 1 )80 4— 1
1 1 1 熟练 工人 的 流 失 成 本 增 加 . .
一 一
本 的 5 左 右 ; O 固定 成本 , 包括机 器设 备 、 储 等大 约 占总 仓 1 O J. 2 0 ,3 . 成本 的 2 至 2 ; 力 成 本 大 约 占总 成 本 的 2 至 []刘华林. EM 的鸡肋之田[] 企业管理 ,0 9 () z 5 人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