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分析(下)
浅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

浅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在建的上海中心,即将成为三足鼎立的态势,也将成为上海的新标志。
下面就来谈谈我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的一些看法。
我们知道: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为超高层建筑,高度为492m,地下3层,地上101层,是国内目前最高的建筑。
在结构方面,它采用了外围为巨型桁架筒与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的筒中筒结构。
外围全部采用幕墙结够。
其实,我想谈的最主要的还是它的外形,因为这是这栋建筑所争议的焦点所在。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由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森海外株式会社与日本三十三家银行、保险、商社等企业联合成立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投资株式会社”全额出资兴建,建筑设计则由美国KPF设计事务所承担。
上图为设计效果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的外形如同两把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人使用的三八大盖刺刀,两把刺刀的刀剑顶着一轮红日,有人这样说到:这两把深深地刺痛了我和众多至今仍痛恨着那段耻辱史的中国人的心脏!!!按照设计方的解释。
整个大厦包含中国人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含义,上部圆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园林中月亮门洞的造型。
同时,直径50米的圆孔和不远处东方明珠的球体遥相呼应。
后来在在众多非议之后2003年大厦再次开工,上海市有关方面和投资方、设计方讨论修改了部分设计。
在2005年最新的工地效果图上,设计做了较大修改。
天不再是圆的了,太阳也下山了!我想说的是,无论从外形,还是整体的美观性,原有的设计比之现在的外形更加趋于完美,不是说我不爱国,而是事实却是如此,其实,真正的设计者并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国人,他的设计理念完全被我们所曲解了,金融中心的设计灵感原本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的理解,正是天圆地方的意思。
而且,50米直径的“圆洞”就是不远处“东方明珠”第二个球的大小,空心圆洞与实心球体正好形成一虚一实、遥相呼应的艺术美感。
但这样的构思在华人看来,同时也表现出了另一种形象,首先是一位新加坡华人给上海市建设局写信称,楼顶的大远地看太像日本的太阳旗。
环球金融中心

环球金融中心
环球金融中心一般指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为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一栋摩天大楼,东临浦东新区腹地,西眺浦西及黄浦江,南向张杨路商业贸易区,北临陆家嘴中心绿地。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占地面积14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1600平方米,拥有地上101层、地下3层,楼高492米,外观为正方形柱体。
裙房为地上4层,高度约为15.8米。
大楼楼层规划为地下2楼至地上3楼是商场,3~5楼是会议设施,7楼至77楼为办公室,其中有两个空中门厅,分别在28~29楼及52~53楼,79~93楼是酒店,将由凯悦集团负责管理,90楼设有两台风阻尼器,94至100楼为观光、观景设施,共有三个观景台,其中94楼为"观光大厅",是一个约7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及观景台,可举行不同类型的展览活动,97楼为"观光天桥",在第100
层又设计了一个最高的"观光天阁",长约55米,地上高达474米,超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的观景台,超过杜迪拜的迪拜塔观景台(地上440米),成为未来世界最高的观景台。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分析

高层讨论课指导教师:***房建一班一组:朱锐马健李海星杨肖戴雅倩徐耀项彦曹亚凯时间:2015年6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分析施工中的环球金融中心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一、基本信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是上海的世界金融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外观造型新颖的建筑物中提供最顶尖的办公环境同时有机地配置了酒店、观光设施、会议设施、商铺等的多业种商业设施。
总投资超过8亿美元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为多功能的摩天大楼,建筑物的规模为:总建筑面积:381,600㎡、地上 101 层、地下 3 层、高度达 492m。
二、结构分析结构分析分为三部分:基础、抗侧力体系、防风措施1、基础该大楼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
由于受到现有桩基的制约,结构方案采用周边剪力墙、交叉剪力墙和翼墙组成的传力体系,以求讲核心筒剪力墙承受的荷载传递到主楼的四角(图1)。
在大厦的基础部设置了由外周墙和核心墙组成的井字形“基础墙”,“基础地板”以及打入地下最深达78米约2200根钢管地下桩基支撑着建筑物(图2)。
1、抗侧力体系图1 图2桩筏基础(1)核心筒和建筑结构由巨型的柱、桁架、斜撑组成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的钢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以及连接双方结构体的伸臂桁架(如图3),这三个系统确保了大模结构非同一般的抗震和抗强风性。
(2)带状桁架带状桁架位于每个避难/设备层的四周,高度为一层楼高。
带状桁架由焊接箱形截面和热轧宽翼缘型钢组成。
带状桁架将荷载从较小的周边柱子传递到巨型柱,同时也减少了相邻柱之间垂直位移的差异,并为结构提供多重内力传递途径(图4)。
图4图3(3)巨型斜撑巨型斜撑为钢管混凝土结构。
其箱形截面由二块大型竖向翼缘板和两块水平连接腹板组成。
翼缘板将能承受节点处的所有设计荷载,因此所有需与斜撑相连的构件可仅与其翼缘板相连接,大大简化了连接节点的设计。
箱形钢管中的混凝土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和阻尼,也节省了浇注时的模板,还能防止构件中薄钢板的屈曲。
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是由美国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总建筑面积381,600㎡,建筑高度492米,总用钢6.7万吨。
主楼地上101 层,裙房地上5 层,地下3 层,是目前国内最高的超高层建筑。
平面施工区段划分:因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先施工,外筒钢结构在平面上分为2 个区段:先安装巨型柱与混凝土核心筒相连的区段,然后安装巨型柱与巨型柱之间的区段, 混凝土核心筒刚度大,与之相连的巨型柱通过楼层主梁与次梁固定,在校正完成后形成三角形的局部稳定体,并且同时解决了工作面拥挤、机具屯放无序、校正约束力过大等弊端,方便组织流水作业。
立面施工区段划分:本工程钢结构立面施工分为4 个区段,从上到下依次为:核心筒内埋结构及预埋件安装区段;外筒钢结构安装校正区段;外筒钢结构焊接、压型钢板铺设及栓钉焊接区段;内筒钢结构安装区段。
各安装区段随核心筒的施工同步向上转移。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SRC结构)、钢结构(S结构)。
地下部分埋有2,271根桩基,上面铺设4.5米厚的耐压板,以支撑巨大的建筑物。
桩基最长的约78米,重达17吨,这些桩基所用的钢管总重量约为2万吨。
在松软深厚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时,若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即使整板基础亦往往不能满足上述要求,而桩基础则以其巨大的承载潜力和抵御复杂荷载特殊能力以及对各种地质条件的良好适应性,而成为高层建筑的理想基础形式。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可以抵御强度8至9级的地震,建筑内安装有摆式探测装置,当探测到地震时,会根据需要让电梯紧急停止在最近的楼层,以安全疏散电梯内人员等。
作为超高层建筑,大楼特别设计了全方位的防雷电功能设施,连玻璃幕墙也有防雷作用。
为减轻因强风所造成的建筑物摇晃,大楼在90楼(约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使用感应器测出建筑物遇风的摇晃程度,及通过电脑计算以控制阻尼器移动的方向,减少大楼由于强风而引起的摇晃,以确保强风时建筑物内的居住性和舒适性。
上海陆家嘴三件套 解读

“上海陆家嘴三件套”解读
“上海陆家嘴三件套”指的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和金茂大厦。
这三座建筑是上海陆家嘴地区的地标性建筑,高度分别为492米、632米和420.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三座建筑之一。
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设计灵感来源于“天地融合”,将自然、建筑、科技完美融合在一起。
该建筑外观独特,玻璃幕墙和钢结构的外立面,使得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内部设有观光厅、商业中心、会议中心等设施,是集办公、商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2.上海中心大厦
设计灵感来源于“东方之珠”。
该建筑外观线条流畅,采用玻璃幕墙和铝合金等材料,营造出一种现代感和科技感。
内部设有写字楼、商业中心、酒店等设施,是一座多功能的高层建筑。
3.金茂大厦
设计灵感来源于“塔中之塔”。
该建筑外观采用玻璃幕墙和钢结构的外立面,呈现出一种稳重和大气的感觉。
内部设有写字楼、酒店、商业中心等设施,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
上海陆家嘴三件套不仅代表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建筑水平,也展示了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这些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代科技的先进水平。
国内5个办公楼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5个办公楼室内设计案例分析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Tower)是中国第一高楼,楼高632米,共有127层。
其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办公楼的需求和标准。
整个设计采用了现代简约的风格,以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环境。
办公区域的布局合理,使得每个员工都能拥有充足的空间,并且设计了大量的休息区和会议室,用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国际贸易中心(Beij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是一座现代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该项目的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灵活利用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例如,大型企业可以选择开放式办公区域,以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小型企业可以选择私人办公室,以提供更私密的工作环境。
此外,设计师还注重了细节的处理,如舒适的家具、柔和的照明和宜人的色调,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宜人的工作环境。
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Guangzhou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是一座综合性商务楼,楼高432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室内设计力求创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商务空间,以吸引客户和租户。
设计师在每个楼层都设置了大型接待区,以展示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并提供独特的会议室和展示区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此外,整个办公楼采用了现代、高科技的设计元素,如灯光效果、材料选择和装饰品的摆放,给人一种时尚、高端的感觉。
4.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verseas Chinese Town Creative Culture Park)是一个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罗湖区。
该园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文化氛围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创意人才和企业入驻。
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灵活性和创意的表达。
例如,各个办公区域设置了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会议室和休息区,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分析

高层讨论课指导教师:王鼎房建一班一组:朱锐马健李海星杨肖戴雅倩徐耀项彦曹亚凯时间:2015年6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分析施工中的环球金融中心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一、基本信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是上海的世界金融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外观造型新颖的建筑物中提供最顶尖的办公环境同时有机地配置了酒店、观光设施、会议设施、商铺等的多业种商业设施。
总投资超过8亿美元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为多功能的摩天大楼,建筑物的规模为:总建筑面积:381,600㎡、地上 101 层、地下 3 层、高度达 492m。
二、结构分析结构分析分为三部分:基础、抗侧力体系、防风措施1、基础该大楼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
由于受到现有桩基的制约,结构方案采用周边剪力墙、交叉剪力墙和翼墙组成的传力体系,以求讲核心筒剪力墙承受的荷载传递到主楼的四角(图1)。
在大厦的基础部设置了由外周墙和核心墙组成的井字形“基础墙”,“基础地板"以及打入地下最深达78米约2200根钢管地下桩基支撑着建筑物(图2)。
1、抗侧力体系图1 图2桩筏基础(1)核心筒和建筑结构由巨型的柱、桁架、斜撑组成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的钢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以及连接双方结构体的伸臂桁架(如图3),这三个系统确保了大模结构非同一般的抗震和抗强风性。
(2)带状桁架带状桁架位于每个避难/设备层的四周,高度为一层楼高.带状桁架由焊接箱形截面和热轧宽翼缘型钢组成。
带状桁架将荷载从较小的周边柱子传递到巨型柱,同时也减少了相邻柱之间垂直位移的差异,并为结构提供多重内力传递途径(图4)。
图4图3(3)巨型斜撑巨型斜撑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其箱形截面由二块大型竖向翼缘板和两块水平连接腹板组成。
翼缘板将能承受节点处的所有设计荷载,因此所有需与斜撑相连的构件可仅与其翼缘板相连接,大大简化了连接节点的设计。
箱形钢管中的混凝土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和阻尼,也节省了浇注时的模板,还能防止构件中薄钢板的屈曲。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设计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设计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座超高层建筑,是中国金融业的重要标志和地标性建筑之一、其结构设计是该建筑的核心部分,对于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整体的建筑美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设计。
一、整体结构类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采用的是钢结构-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这种结构类型能够更好地满足超高层建筑的要求。
核心筒由混凝土构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提供稳定的支撑。
而钢结构则用于组成建筑的外部立面和内部空间,钢结构具有轻量化、延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二、结构特点1.大跨度设计: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层高为6.9米,整个建筑共有128层,总高度达632米,大跨度结构设计成为必然选择。
大跨度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空间,给予租户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2.倒悬结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华表,该建筑以三支倒悬的桅杆状结构为特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觉形象。
这种设计不仅使建筑具有辨识度和艺术感,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的空间利用率。
3.多层式空间划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采用多层空间划分的设计,在大厅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了多层楼梯和空中走廊,使建筑内部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布局。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空间利用率,还增加了建筑的感官冲击力。
4.抗震设计:由于上海区域地处东亚地震带,抗震设计对于超高层建筑尤为重要。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采用了一系列的抗震措施,包括加强主结构的抗震能力、采用阻尼器技术减小地震对建筑的影响、增加剪切墙等。
这些措施能够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结构施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和施工经验。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于结构节点的处理,以确保节点的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系统,以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结构效果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在视觉上更加独特、优美,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火设计
Fire Protection Design
Design & Create by
楼层避难层规划
避难层
避难层
避难层
空 中
避难层
门
厅
避难层
空
中
避难层
门
厅
避难层
避难层
101F
观光区
89F
酒店区
78F
办公区
54F
办公区
30F
办公区
商店和美术馆6F
停车场
B3F
避难层布置平面图
环球金融中心
101层应设置7个避难层。 为了保证建筑内人员安
电梯配置
电梯配置
根据STEPS计算机疏散模拟, 火灾时如果只通过楼梯疏散建筑 内的全部人员, 需要时间128min, 而利用电梯辅助人员疏散, 时间可减少至101min。经过计算分析, 环球金融中心设置8 部消防电梯, 其中4部从地下3层直通89层, 2部从89层通至96 层, 2部从96层通至100层; 另设置13部辅助安全疏散的客梯, 分别服务于4个不同的避难层, 其中3部为地面一层直通89层 避难层的双层轿厢穿梭电梯( 火灾时疏散仅用下层轿厢) , 2 部为从地上一层直通78层避难层的单层轿厢穿梭电梯, 4部为 地上二层直通54层避难层的双层轿厢穿梭电梯( 火灾时疏散 仅用上层轿厢) , 4部为地上一层直通30层 避难层的双层轿厢电梯( 火灾时疏散仅用下层轿厢) 。辅助 疏散用的电梯设计有防火、防烟、防水功能, 两路供电, 且在
空调水系统原理图
锅炉房系统图
锅炉房设在B3F靠外 墙处,有直接通向室 外的泄爆口;锅炉生 产的饱和蒸汽一部分 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 动力和供洗衣房直接 使用;一部分由系统 蒸汽主管输送至各设 备层
冷热源系统
(1)地下二层冷冻机房设置: 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1500RT×7台(其中预留2台) 蒸汽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1500RT×3台合计供冷能力12000RT (42195KW),将来增至15000RT(52744KW)。 (2)地下三层锅炉房设置: 燃气蒸汽锅炉:9.6T/h×6台合计供热能力:57.6T/h (3)空调冷水系统冷冻水系统分低层、中层1、中层2、高层4个区 低层区(B3~5F)由一次冷冻水经B2F板式换热器热交换成二次冷 冻水系统间接供给。 中层区1(6~42F)由一次冷冻水经6F、18F、30F板式换热器热交换, 组成3个二次冷冻水系统间接供给。 中层区2(43~89F)一次冷冻水经42F板式换热器热交换成二次冷 冻水后,划分为43~58F、59~77F、78~89F三个区段间接供给。 高层区(90F以上)中层区2的二次冷冻水经89F板式换热器热交换成 三次冷冻水间接供给。 热水每12层划分为一个水系统,由汽-水热换器供给各区水系统。
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方案
精选,王伍仁,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S]. 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消防安全 管理和应急手册[M]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 局. 中国消防手册第三卷, 第四 篇,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M球金融中心
About SWFC
Design & Create by
造型与立面 设备与建筑设计 防火设计 参考文献
目录
contents
造型与立面
Modelling And Facade
De型 立面材料
造型与立面
Modelling And Facade
设备设计
Equipment Design
Design & Create by
空调设计条件 空调系统布置及原理图 锅炉房系统 冷热源系统 通风与排烟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
设备设计
Equipment Design
空调设计条件
室外气象条件
夏季空调计算 干球温度 34°C 冬季空调计算相 对湿度75%
冬季空调计算 干球温度 - 4°C 夏季通风计算干 球温度32°C
设计方案推导
概念生成
天圆地方
传统文化提倡“天 人合一”。“圆则 杌棿,方为吝啬”。 “圆”,指天;杌 棿,指动荡不定; “方”,指地, “吝啬”,指收敛。 “圆则杌棿,方为 吝啬”,就是说: 天圆则产生运动变 化,地方则收敛静
止。
最终造型
立面材料
SWFC塔楼外墙 装饰采用单元式 玻璃幕墙,玻璃 形式为夹胶中空 或中空Low-E玻 璃,玻璃外表面 配有水平铝合金 分格条。裙房外 墙装饰采用单元 式玻璃幕墙,不 锈钢板幕墙、干 挂花岗岩幕墙相 嵌组合,达到建 筑装饰的表现效 果。
通风及排烟系统
通风及排烟系统
注: ·第一种通风方式:机械送风;机械排风 ·第五种通风方式:机械排烟; 自然补风 ·第二种通风方式:机械送风;自然排风 ·第六种通风方式:自然排烟; 自然补风 ·第三种通风方式:自然送风;机械排风 ·第七种通风方式:正压送风 ·第四种通风方式:机械排烟;机械补风
自动控制系统
下沉广场
环球金融中心设置有下沉式广场, 既用于地下大面积空间的 防火分区分隔、通风排烟、透光照明, 也用于地下人员的安 全疏散, 紧急情况下地下一层的人员也可利用下沉式广场进 行疏散。环球金融中心下沉式广场长27m、宽18m, 与地下一 层的商场和美食街相通, 并设有直通地面的楼梯, 在发生火灾 等紧急情况下, 地下一层商场的人员可利用下沉式广场进行 疏散, 大大提高了地下空间人员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空调系统控制采用中央集中监视系统(BAS) 与就地控制相结合方式。 (2) 冷热源及其辅助设备实行台数控制,联锁和监 视。 (3) 定风量、变风量空调系统实行温度及风量控制 和监视。 (4) 风机盘管实行室温控制。 (5) 各种通风设备由BAS系统监控。 (6) 防排烟系统由消防控制中心监控
夏季空调计算 湿球温度 28.2°C 冬季通风计算干 球温度3°C
空调系统布置
空调系统 (1) 办公室空调区采用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方式,周边区另设4管制立式风 机盘管。 (2) 每12层设置集中式新风系统(含新风加热装置)和排风系统,向各层空 调系统补充新风并且排风,排风系统火灾时兼作排烟系统。 (3) 入口大厅、店铺通道采用地板送风空调方式。 (4) 宾馆公共部分各区域设定风量空调系统,周边区另设4管制卧式风机 盘管。 (5) 会议室采用单风道变风量空调方式, 周边区另设4管制卧式风机盘管。 (6) 宾馆客房采用4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管理部采用4管制风 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 (7) 厨房采用采用全新风空调送风系统。 (8) 警备室、锅炉监控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防灾中心采用 分体柜式空调系统。 (9) 电气室、电梯机房采用通风换气加供冷专用空调机。 (10) 观光设施采用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周边区地板下有冬季防冷气流用 的暖气片。
5.筑龙网,土木工程网
参考文献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电梯机房设置有火灾报警系统。通常情况下这些电梯为穿梭 客梯, 火灾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使穿梭电梯迫降于建筑 的首层和二层, 然后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消防安全员( 电梯操作 人员) 将其驶往需要救助的避难层实施人员疏散。
安全通道
安全通道是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重要途径。环球金融中心在 地下2层至地上5层的商业楼层, 采用耐火极限为2. 0h的实体 隔墙设置安全疏散通道, 与商铺商场进行防火分隔; 在商铺与 中庭回廊之间则采用防火玻璃和加密喷淋相结合的措施进行 防火分隔, 室内人员从回廊经过安全通道疏散至防烟楼梯间。 为提高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办公区楼层的 办公室内设有机械排烟系统, 在2. 0h耐火极限实体隔墙构成 的安全疏散通道内不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还设置了加 压送风系统, 其加压送风的余压值低于防烟楼梯间前室, 形成 安全疏散通道、防烟楼梯前室、防烟楼梯间的送风加压余压 值依次梯进的态势, 由此把安全疏散出口前移,办公室内人员 只要疏散至安全通道就进入了安全区域。
全疏散和避难逃生的安 全性, 实际每隔12层设置 一个避难层, 在6、18、 30、42、54、66、78、 89等楼层设置8个避难层, 其中前6个避难层主要为 办公区服务, 后2个避难 层主要为宾馆酒店区和
上部的餐饮观光层服务。
避难层的设计严格按照 消防技术标准执行。
防火分区规划
防火分区规划
疏散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