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微波武器

合集下载

杀敌于无形的波武器(二):高功率微波弹

杀敌于无形的波武器(二):高功率微波弹

杀敌于无形的波武器(二):高功率微波弹作者:来源:《大众科学》2021年第02期创想来自氢弹的电磁脉冲效应除了可重复使用的高功率微波武器,还有一类重要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即一次性使用的高功率微波弹。

高功率微波弹的研制创想从氢弹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杀伤效应衍生而来,以炸药和化学燃料的爆炸能为能源,并用高功率脉冲发生器替代核爆炸产生的局部强力电磁脉冲破坏电子设备。

这种武器早已在实战中投入使用:海湾战争中,美军将数枚高功率微波炸弹和其他武器配合使用,使巴格达指挥系统一度中断。

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结构上讲,高功率微波弹比较简单,易于实现。

电磁脉冲炸弹的产生源于美苏发展氢弹的实践。

氢弹作为核武器家族的重要成员,其爆炸不仅会产生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和放射性污染,还会产生电磁脉冲效应。

这是因为氢弹爆炸会产生密集的α射线和γ射线,这些射线会从大气中电离出大量高速运动的电子,继而在空中产生强大的电场。

在爆炸中心附近几千米内的电场强度可达到数万伏/米,不断变化的电场又会激励出磁场,瞬间产生的电磁场会以光速传播并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从而导致地面上的电器产生感应电磁场,将电子设备烧毁。

它的作用范围随着爆炸高度的增加而扩大。

爆炸当量为1000吨TNT的氢弹如在40千米高空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可影响整个欧洲。

然而,在全球反核武器的巨大声浪下,军事强国对使用核武器的后果十分忌惮,因为其对地球带来的毁灭性影响令世人难以承受,且可能遭到对手的核报复。

因此,他们希望找到一种以非核爆形式产生高能电磁脉冲的方法。

这一“创想”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成果,即高功率微波弹。

1985年,美国在制定“星球大战”(SDI)计划时,就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其空间武器发展的主攻项目,重点研究电磁武器的杀伤机理。

1993年,美国进行了代号为“竖琴”的电磁脉冲武器试验,通过天线群向电离层发射电磁脉冲,试验成功阻断了通信并摧毁来袭的导弹。

非核机理的微波武器在打击威力上不亚于核爆炸的电磁脉冲效应,但不会带来核武器那样的大规模杀伤力。

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探析

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探析

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探析发布时间:2022-11-21T06:35:51.32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4期作者:汪中华[导读] 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关键技术也进行了跨越式的发展汪中华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遵义 563000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关键技术也进行了跨越式的发展,集群作战、分布式作战等作战模式成为未来战场环境的必然发展趋势。

面对未来战场环境的变化,高功率微波武器应运而生,本文以未来我国边海防面临无人机、巡航导弹等低空蜂群进攻危险为牵引,归纳了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战效能以及国外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发展现状,旨在对我国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发展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功率微波;无人机蜂群;战场形态0 引言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牵引着军事装备的设计水平和复杂程度的提升。

随着未来战场智能化和集群化的发展,无人机、巡航导弹、预警机等低空作战单元集群作战已经开始逐渐改变战场形态,蜂群作战成为未来战场的一种态势,传统武器装备因其攻击目标单一、成本高等特征,较难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作战形态。

而高功率微波武器具备点杀伤、面杀伤、成本低、反应快等特征,将其集成到地面武器装备上,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困境。

但是我国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针对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战效能以及国外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具备极大的现实意义。

1 高功率微波武器在美国的研究现状美国作为世界公认的军事强国,自1999年起定向能管理局投入400万亿美元在高功率微波源、、超宽带天线、先进概念和材叫物理等项目的研究,且在美国河军协会的2002年大会上,针对高功率武器与无人机或巡航导弹综合作战的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

在该演习任务中将高功率微波武器装备在无人飞行器上,实现了针对防空导弹、探测雷达、地面作战装备等敌方武器关键装备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毁伤,这种无人飞行器能突防到敌方防空区域进行精准打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因攻击距离远所需发射的微波能量,且提升了作战人员在战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该技术于2012年进行装备使用[1]。

第四章第七节新概念武器

第四章第七节新概念武器

新概念武器一、高能激光武器二、高功率微波武器三、粒子束武器四、动能武器五、非致命武器六、其它新概念武器新概念武器的工作原理与杀伤机制不同于传统武器,具有独特作战效能、正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尚未大规模用于战场的一类新型高技术武器。

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非致命武器、气象武器、基因武器等。

美国的新概念航空武器一、高能激光武器美国、俄罗斯、西欧各国和以色列的高能激光武器研究试验早已进行了多年,将在2010年前后成为反导弹、反卫星的重要手段。

(一)高能激光武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高能激光武器的基本概念–又叫强激光武器或激光炮。

是利用高能激光束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主要由激光器、精密瞄准跟踪系统和光束控制与发射系统组成;–激光器连续束流功率在2万瓦以上。

美国研制和装备的车载激光武器2、高能激光武器的分类(1)按军事用途分类➢战术激光武器--打击距离在数公里至20公里之间,用于地基、车载、舰载或机载,对付战术导弹、低空飞机、坦克等战术目标。

➢战略激光武器--一般具有天基部件(距地面1000公里以上的太空),主要用于远程战斗,打击距离近则数百公里,远达数千公里。

主要用于破坏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以及反洲际弹道导弹。

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美国空军设想的天基激光武器系统(2)按部署方式分类➢天基高能激光武器--空间防御和攻击➢地基高能激光武器--地面防御和攻击➢机载高能激光武器--空中防御和攻击➢舰载高能激光武器--海上防御和攻击➢车载高能激光武器--攻击敌人的坦克群或者火炮阵地。

美国80年代“星球大战”计划中的激光武器车载高能激光武器(二)高能激光武器的特点1、攻击速度快2、命中精度高3、稳定性能好4、污染程度低5、抗干扰能力强6、使用成本低美国空军正在研制的机载高能激光武器(三)高能激光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主要采用化学激光器2、战术上主要用于防空和反导3、战略上主要用于反导和反卫星美国空军机载激光武器美国用于激光反卫星试验MSTI -3卫星二、高功率微波武器(一)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基本概念又称射频武器,指峰值功率在100兆瓦以上,频率在1--300吉赫之间,利用高功率微波发射机和高增益定向天线发射高强度、能量集中、具有方向特征的微波射束来毁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一种定向能武器。

高功率微波武器与雷达的对立及统一

高功率微波武器与雷达的对立及统一
被形 象地 称 为“ 二原 子弹 ” 第 。
H M武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 的武器 , P 其发展现
状及 前 景如何 , P 武器 对 于雷 达 而言 是挑 战还是 HM
机遇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 的课题。
1 HP 武 器 及 其 现 状 M
虽 然 核爆 炸 能诱 发 高 功率 电磁 脉 冲 , 然而 常 规 战争 中更 有 价 值 的 是 基 于非 核 手 段 的 H M 武 器 。 P
XU n g Ya - uo,HU e c e g Xu - h n
( a n eerhIstt o l t ncT cn l yN mig 10 9 C ia N migR sac tue f e r i eh o g , a n 0 3 , hn ) n i E co o 2
H M武器利用峰值功率在 10M 以上 、 P 0 W 工作频率 为 1 30G z — 0 H 的大功率微波波束来达到杀伤效果 , 它通常由脉冲功率 源、 能量转换 装置、 P 源和定 HM 向辐射天线组成 , 中最为关键的是 H M源 。 其 P
H M 武器 基本 原理是 : 级 能源 经 脉 冲功 率 源 P 初

要: 高功 率微 波武 器是 当前 受重 点关 注 的新概 念 武 器之 一 , 其对 于雷 达 而言 是挑 战 , 时也 是 同
机遇 。首先对 高功率微波武器进行介绍, 然后分析高功率微波武器对于雷达的威胁 , 最后探讨 了高 功 率微 波武 器与 雷达一 体化 设计 的 问题 。对 于确定 此类 武 器的发展 方 向及 处理 与雷达技 术 的关 系
1 l 8
方 面具有 一定 的参 考价值 。
关键 词 : 定向 能武 器 ; 高功率微 波 ; 一体 化设 计 ; 源相 控 阵 阵面 有 中 图分类 号 :N 5 T 98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359 (0 10 -1-4 17 -62 2 1 )2170

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思路与重点

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思路与重点

专 题
主动拒止系统1号样机和2号样机
21世纪初,“9·11”事件改变了美军的军事战略,反恐作战成为美军的首选,随着这一巨大军事需求的出现,美国各军火公司与军事研发部门共同努力,相继发展了能够用于反恐作战的反人员的主动拒止系统、用于机场防御的“警惕之鹰”以及扫雷等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

此后更发展了能够对小型装备进行拒止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

2008年以来,随着美军事战略的变革,再平衡战略成为主流,以空军为代表的高功率微波研发主体发展了能够进行远程精确打击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无不体现了美军军事战略所强调的“全球打击”与“先发制人”等要求。

与此同时,近年来美国提出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概念,改革美军采办系统,加紧发展定向能武器、电磁炮技术、作战机器人、太空及网络战武器系统,以保持美军在全球的技术优势。

第三次“抵消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发展,运用非对称手段抵消对手优势,增加对手军力发展成本,特别是全面破解对手“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以确保美国在大国军事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而对于具有电磁打击能力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通过打击现代战争中的关键节点,可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进而打开整个战争网络的战略缺口,从而为后续的火力打击赢得重要的战略机遇,这正是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的关键优势所在。

美军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思路鉴于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在电
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大脑— 国防部副部长沃克
美军微波武器天线
美军长程声波设备主要用于驱散人群
磁打击领域的显著作用,美军对其击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将是美军。

国外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研究

国外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研究

DOI :10.19297/ki.41-1228/tj.2018.05.002国外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研究赵鸿燕(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 471009) 摘 要:高功率微波武器作为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概念武器,一直是国防科技前沿跟踪的热点,其具有攻击速度快、转向灵活、作战成本低、全天候适用、目标信息化程度越高打击效果越好等特点,可用于毁伤雷达、预警飞机、军用计算机、战术导弹与隐身飞机的电子设备,使其性能下降甚至不能工作,从而破坏敌方武器的作战能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洲各国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阐述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对抗技术途径。

关键词:高功率微波武器;微波炸弹;微波导弹;发展研究;对抗途径中图分类号:TJ99;TN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048(2018)05-0021-080 引 言高功率微波(HPM)武器可在极短时间内通过高增益天线定向辐射高功率微波,使微波能量聚集在很窄的波束内,形成功率高、能量集中且具有方向性的微波射束,以极高的强度照射目标,干扰或损坏目标设备的电子元器件,使其失效或失能。

高功率微波武器工作频率为300MHz ~300GHz,脉冲峰值功率在100MW 以上(一般大于1GW),以光速传播、瞄准精度要求较低、可同时杀伤多个目标。

其利用电效应、热效应和生物效应等毁伤效应对各类目标实施软、硬杀伤,通过前后门耦合进入敌方系统,干扰或损坏重要传感器,毁坏关键电子元器件,使计算机、通信系统受到干扰或遭到毁坏,对雷达、导航、通信系统、战场感知系统等武器装备有很大威胁,是信息对抗中的重要攻击武器[1-2]。

按平台不同,高功率微波武器分为地基/海基、空基和天基三种类型。

地基/海基高功率微波武器以车辆、坦克或舰船为平台,目前主要用于反精确制导武器等近程防御,未来发展目标是反卫星;空基高功率微波武器以巡航导弹或无人机为平台,主要用于攻击空中/地面电子信息系统;天基高功率微波武器以卫星为平台,主要用于反卫星或临近空间目标,战略应用价值很高[3]。

一种新型电子战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

一种新型电子战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

一种新型电子战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
高喜景
【期刊名称】《舰船电子对抗》
【年(卷),期】2004(027)002
【摘要】高功率微波武器具有作用距离远、频谱覆盖范围广、发射波束宽、功率大、全天候作战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战武器,兼具软、硬杀伤作用.介绍了其性能特点、作战应用及对其的防御措施.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高喜景
【作者单位】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23所,扬州,22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99;TN97
【相关文献】
1.电子战武器的发展及高功率微波武器 [J], 林峥
2.高功率微波武器——一种新概念电子战武器 [J], 龚金楦
3.俄罗斯开发出新型定向能电子战武器 [J],
4.杀敌于无形的波武器(一):可重复使用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J],
5.高功率微波武器即将进入武器库 [J], 黄裕年;任国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奥尼达斯”反无人机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

“莱奥尼达斯”反无人机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

“莱奥尼达斯”反无人机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
在美国陆军协会(AUSA)举办的年会上,通用动力公司陆地
系统分部展示了一款新型反无人机系统,“莱奥尼达斯”
(Leonidas)。它采用“斯崔克”装甲车作为底盘,搭载伊庇鲁斯公
司研制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在底盘上有一部高功率微波相控阵天
线。
据研制方称,“莱奥尼达斯”系统能有效应对蜂群无人机,填补
当今地面部队急需的近程防空能力缺口。系统的软件化程度比较高,
能根据目标无人机的变化和新数据不断更新,扩展攻击能力。在最近
的一次演示中,该系统成功击落了单架无人机和无人机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武器 概述 微波武器,也称射频武器。一般由微波发生器、天线、定向微波发射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微波发生器用于发射微波电磁脉冲,天线将微波波束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窄波束,定向微波发射装置将电子束的能量或爆炸的化学能量转换为微波能量。微波武器通常在远距离上对军事目标和武器的光电设备进行干扰,在近距离上实施杀伤有生力量,引爆各种装药或直接摧毁目标。由于其威力大、速度高、作用距离远,而且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与离子束武器、激光武器并称为三大定向能武器,因此,微波武器也被军事专家誉为高技术战场上的“无形杀手”。

1. 研发背景 微波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东西方技术竞赛。1962年7月,美国进行了当时最高当量,代号为“海星一号”的高空核试验。当天夜里11点零9秒(夏威夷时间),一枚140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在太平洋中部400千米的高空被引爆。爆炸产生的大量高密度带电粒子沿着地球磁场向外迸发。它们的回旋运动产生了一束微波脉冲,导致测量仪器失准。爆炸所产生的极光带在洋面上空闪烁,照亮了整个夜空。在距离爆点1 300多千米外的檀香(Honolulu),脉冲不仅导致防盗警报器此起彼伏,路灯也纷纷熄灭,最后连供电线路也跳闸瘫痪了。当时冷战双方的军事决策层,发现了这次实验中电磁脉冲的破坏潜能,并展开了一场利用这种潜力制造非核武器的竞赛。随后,美国、苏联、英国等都做了大量的微波武器研制工作。

2.作用机理 从杀伤机理上看,高功率微波武器具有电效应、病效应和热效应,既能杀伤人畜,又能破坏武器的电子设备,即具有软/硬杀伤能力。 2.1 对电子电气设备的破坏机理 高功率微波辐射效应从低到高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级。第一级, 类似于超级干扰系统, 高于当前战场使用的干扰系统功率, 能完全压制敌方通信和雷达系统; 第二级, 功率达到足够破坏敌方电子系统中的微型电路; 第三级, 类似于家用微波炉,功率高到能够加热目标。 高功率微波脉冲对系统及器件的破坏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压击穿。电磁能接收后转化成高电压或大电流, 由此引起结点、部件或回路间击穿; 2)器件烧毁。包括半导体器件的结烧蚀、连线熔断等; 3) 微波加温。微波可使金属、含水介质加温, 使器件不能正常工作; 4) 电涌冲击。脉冲高电压、大电流进入系统、设备, 电路像电涌一样烧毁器件、电路; 5) 瞬间干扰。当进入的功率较低,导致电路出现干扰, 不能正常工作。 表一 电磁脉冲对各种电子器材的影响 表二 高功率微波对计算机及其系统的破坏阈值 表三 对军用设备干扰破坏所需功率密度 2.2 对人和其他生物的杀伤效应

高功率微波对人和其它生物的杀伤作用主要是通过微波生物效应起作用的。微波的生物效应可以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 前者指的是当较弱的微波能量照射后, 造成人类出现神经紊乱、行为失控、烦躁、致盲或者心肺功能衰竭;造成动物活动能力变差, 甚至失去知觉等行为现象。克拉拉多大学的科学家经过实验证明: 在每平方厘米上小于100 毫焦、持续时间为011~ 100毫秒的单脉冲微波, 可以暂时改变神经细胞的活动。对于人体而言: 接收微波功率密度达10~50mW/ cm2 时, 会造成作战人员神经混乱、行为错误、痉挛甚至失去知觉; 当接收功率密度达到100mW/ cm2 时, 人的心肺功能会衰竭。对于动物而言: 如1979 年苏联在苏捷边境的科希城堡进行的动物试验表明, 高功率微波可以在1Km 内杀死山羊, 使2Km 外的山羊神经混乱或者丧失活动能力; 在微波的照射下, 猴子的好动性减退程度正比于微波强度和照射时间, 老鼠会产生痉挛甚至失去知觉等现象。 热效应类似于微波炉加热原理, 它是由高功率微波能量照射引起的。当接收的微波功率密度达到015 W/ cm2 时, 人体皮肤会受到灼伤; 当达到20 W/ cm2 时, 2 秒内将使人体达到三度灼伤; 当功率密度达到80 W/ cm2 时, 1秒内可以将人烧死。因此在上述无论哪一种情况下, 都会因操作人员或者飞行员无法正常操纵计算机、雷达、飞机而导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3.军事应用 3.1 干扰、破坏各种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使其丧失作战效能 高功率微波武器可采用与电子干扰系统相同的工作方式,对敌方通信和雷达系统等电子设备进行干扰,产生足以暂时扰乱或致盲敌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微波功率,起到超级干扰机的作用。 当使用能量密度为0.01-1μW/cm2的微波波束照射目标时,就会使在相应频段上的雷达、通信设备和导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当能量密度达到0.01-1W/cm2时,可导致探测系统、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C3I)系统以及武器系统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及小型计算机系统的芯片失效或烧毁。当使用能量密度为10-100W/cm2的强微波波束照射目标时,其辐射形成的电磁场可以在金属的表面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天线、导线、电缆和各种开口或缝隙耦合到卫星、导弹、飞机、舰艇、坦克等武器系统的电子设备电路当中。破坏各种敏感元件,如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使电路功能紊乱、产生误码、中断数据或中断信息传输,抹掉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如果感应电流很大,则装备外壳开口与缝隙处可以被电离,从而变成良导体,烧毁电路中的元器件,使电子装备和武器系统失效,整个通信网络失控。当能量密度达到103104W/cm2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目标受高热而破坏,甚至能够提前引爆导弹中的战斗部或炸药。 3.2 高功率微波武器对精确制导武器的杀伤作用 当使用能量密度为1-10kW/cm2,的强微波波束照射目标时,能在瞬间摧毁目标,引爆导弹、炸弹和核弹等武器。下面介绍高功率微波武器对几种精确制导武器的杀伤作用: (1)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通常在500-1000km以外发射,根据预定航线采用惯性制导、GPS定 位制导、地形匹配以及最后的景象匹配制导,以精确的命中率摧毁预定目标。高功率微波武器能够在200-500km处干扰和破坏其GPS定位和地形匹配对航线的修正,使之不能按预定的航线飞行:在50M00km内使其导航系统的电子线路失效,在4-lOkm内使引信失效或自行引爆。但高功率微波武器需与组网的雷达、红外侦察配合使用,方可达到良好的摧毁效果。 (2)反辐射导弹 反辐射导弹根据截获的辐射源信号,自行引导直至命中辐射源。而高功率微波武器功率非常强,任何反辐射导弹一旦截获其信号即自行飞向该武器,不等它飞近,在距离高功率微波武器1-2km处就会自行引爆。 (3)反舰导弹 利用舰载高功率微波武器,在反舰导弹末制导主动寻的雷达开机时,即可发射微波,在10-15km处使雷达完全丧失功能,在4-5km处使其导引头的电子元器件全部受损,在1-2km处使其战斗部自行引爆。因此,高功率微波武器比炮弹的作用距离远、威力大、反应时间长,只要波束对准导弹的来袭方向,即可在一定距离上将其摧毁。 (4)激光、红外制导炸弹 高功率微波武器在距飞机100-500km范围内,可干扰破坏飞机上的雷达,使飞机无法飞向被保卫的目标,在5-10km处可使光电导引头致盲、失效,在1-2km,处引爆其炸药。 3.3 高功率微波弹 高功率微波武器可以制成高功率微波弹,较小的可由巡航导弹、炸弹携带:较大的可制成炸弹形式,用装备有导航攻击系统、能够投放GPS制导武器的战术飞机投放。 由导弹、炸弹运载的高功率微波弹通过在导弹或炸弹战斗部上加装电磁脉冲发生器和辐射天线的方式构成,利用炸药爆炸压缩磁通量的方法产生高功率的电滋脉冲。在海湾战争中,美海军普用“战斧”巡航导弹运载实验型高功率微波弹。最近开发成功的装于常规炸弹和滑翔炸弹上的GPS卫星导航制导组件,为投放这种武器提供了非常高的精度。美国空军将配备GPS制导的 GBU-29/30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和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滑翔炸弹,可用于高功率微波弹投放。其他国家也正在开发研究这种技术。 在新世纪,高功率微波弹将成为西方国家作战使用的标准武器,每一种能够投放标准制导武器的飞机也将成为投放高功率微波弹的载机。 3.4 用作无人作战飞机的攻击武器 美军的无人机(UAV)有捕食者、全球鹰、猎狗、黑星等,这些无人机由于在最近的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大放异彩而让人耳熟能详。虽然这些无人机的任务互不相同,但是每一种都具有侦察和监视能力,如果在这些无人机上搭载HPMW,那么它们将变成无人战斗机(CUAV)。目前美-国正在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用于装备波音公司的x-45 Block30无人作战飞机,攻击那些电子系统易受攻击的目标。它的摧毁机制远比激光快得多,只要几秒钟就能摧毁目标。这种小型无人机可从较大的无人机或载人飞机上空投,能产生宽带射频。其强大的射频脉冲足以使许多电子器件瘫痪而停止工作。这种微波射频武器可做得非常小,只有几英尺长(1英尺:0.3m),重几百磅(1磅=0.454kg),能够安装在翼展约0.6m的小型无人战斗机上,将巨大的电磁能量投放到离敌人天线几百英尺的位置。这种微波武器的作用范围要比一枚普通炸弹大100倍,但又不会伤及实体结构或人员。装备这种微波武器的UCAV的最大能力是每次任务发射100000个高能微波脉冲,平均对每个目标发射约1000个脉冲,可攻击约100个目标。同时,这种微波武器系统还可用来保护无人机免遭敌人导弹的攻击。作为防御系统,这种微波武器可以抵挡红外和雷达制导导弹的攻击,装上相控阵天线后可以重新快速捕获目标。 3.5 直接杀伤人员 这一杀伤机理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非热效应指当微波照射强度低时,使导弹和雷达的操纵人员、飞机驾驶员以及炮手、坦克手等的生理功能紊乱 (如烦躁、头痛、记忆力减退、神经错乱以及心脏功能衰竭等)。热效应指在高频率微波照射下,人的皮肤灼热,眼白内障,皮肤内部组织严重烧伤和致死等。当微波功率密度达到13mW/cm2时,武器操纵人员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使武器系统操作失灵:微波功率密度为0.5W/cm2、单个脉冲释放的能量达到 20J/cm2时,会造成人体皮肤轻度烧伤:功率密度为20W/cm2时照射2s,可造三度烧伤:功率密度为80W/cm2时,仅ls就可使人丧命。另外,只要目标的缝隙大于微波的波长,微波就可以经过这些缝隙进人目标的内部,还可通过玻璃或纤维等不良导体进入驾驶舱内,杀伤里面的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