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船舶制造业运行情况分析
船舶制造业调研报告

船舶制造业调研报告一、前言船舶制造业是一项关键的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船舶制造业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趋势。
二、市场概况1. 行业规模根据调研数据,船舶制造业规模逐年增长,产值已经达到xx亿元。
预计未来几年,行业规模会继续扩大。
2. 主要市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主要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同时,出口也是船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船舶出口量居全球领先地位。
三、竞争格局1. 企业竞争船舶制造业存在激烈的企业竞争。
目前,国内船舶制造企业众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xx船舶集团、xx造船集团等。
这些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以及服务水平来提升竞争力。
2. 国际竞争国际船舶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主要来自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
这些国家在船舶制造领域具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我国船舶制造企业要加强技术攻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四、技术创新1. 智能制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成为船舶制造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实现船舶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 绿色制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船舶制造业也需要朝着绿色制造的方向发展,包括减少碳排放、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开发环保型船舶等方面的努力。
五、发展机遇与挑战1. 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旅游和娱乐船舶的需求增长。
这些都为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发展挑战船舶制造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船舶制造企业需要加强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六、发展建议1. 加强技术创新船舶制造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船舶2018年财务状况报告-智泽华

中国船舶2018年财务状况报告一、资产构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中国船舶2018年资产总额为4,527,024.3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947,143.56万元,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存货、预付款项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49.17%、22.88%和11.8%。
非流动资产为1,579,880.78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50.16%、24.05%。
资产构成表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52.64%,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流动资产构成表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8年总资产为4,527,024.34万元,与2017年的5,232,657.1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3.49%。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预付款项增加94,421.58万元,应收账款增加44,958.7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32,241万元,其他应收款增加16,044.71万元,在建工程增加15,732.04万元,应收票据增加7,797.7万元,应收利息增加4,428.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617.6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加886.34万元,共计增加218,128.48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应收股利减少186.42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减少646.91万元,长期投资减少24,466.87万元,无形资产减少56,757.82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123,556.39万元,货币资金减少150,352.19万元,存货减少228,402.69万元,固定资产减少339,099.39万元,共计减少923,468.67万元。
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资产总额下降705,340.19万元。
主要资产项目变动情况表二、负债及权益构成1、负债及权益构成基本情况中国船舶2018年负债总额为2,465,099.69万元,资本金为137,811.76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061,924.65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4.45%。
舰船网络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舰船网络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
而舰船也不例外,网络技术在舰船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阐述舰船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舰船网络技术现状现如今,通过数字化系统来实现舰船通信、导航、武器控制、数据传输等方面的自动化,使现代化军舰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然而,为了让这些系统可以实现稳定运转,建立的网络架构必须极其稳定可靠,且具有高安全性。
此外,舰船网络技术的发展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设备。
在硬件方面,应选用适合海洋环境的高品质网络设备以保证系统稳定性。
同时,为了支持更快的数据传输,需要使用高速硬盘和处理器。
2. 软件系统。
作为关键的网络技术应用,软件系统也需要稳定可靠,极大程度上减少网络故障的发生。
因此,网络中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需要不间断的更新完善,并得到相应的改进,以解决海上环境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所带来的新问题。
3. 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一直是企业信息系统、互联网和其他广泛采用的 IT 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舰船网络技术领域中,网络安全问题如不安全连接、防护漏洞、黑客攻击等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要在海上环境中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采取多个安全措施。
二、舰船网络技术发展趋势虽然现在舰船网络技术已经实现了许多技术突破,但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还可以看到以下的一些变化。
1. 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在舰船的操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AI 模型通过分析舰船数据并根据数据结果做出自主推荐或执行相关指令,将在舰船网络技术中发挥巨大作用。
2.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海上网络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数据处理中。
推广云计算技术到舰船网络中,可以实现海上数据的全局共享与访问,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在使用云计算技术。
3. 自适应网络技术。
基于这种技术,系统会分析船上的工作环境和运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来实现自动适应性调节,做到最优化的情况,以充分发挥网络系统的效能。
当前船舶业发展的困难和存在问题及对策-产业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当前船舶业发展的困难和存在问题及对策-产业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福安船舶业发展概况福安市是福建省四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是百亿船舶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修造作为闽东及福安市主导产业之一,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
(一)发展优势较为明显。
福安市海岸线长145公里,水域面积550万平方米;其辖内赛岐港距上海港438海里,距温州港158海里,距香港554海里,距基隆港173海里,面对台湾、毗邻港澳、北承长三角经济区、南接珠三角经济区,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白马港内水深浪平,潮差6~8米,赛江沿岸基岩坚实,是建设船坞、船台,发展船舶产业的首选地。
(二)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福安船舶修造产业起源于唐代,初期曾盛极一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安船舶修造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规模,现有船舶造、修(改)、拆企业37家,其中船舶拆解企业2家、在建船舶企业1家、船舶上下游关联企业1家。
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船舶修造专业施工队近30家,专业技师,尤其是焊接技师国内闻名。
(三)产品品牌较为突出。
福安船厂可建造技术成熟的船型包括:3万吨以下I级成品油轮、万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8.2万吨及以下散货轮、2万吨及以下滚装货轮、万吨出口驳船、9600马力深海拖轮和液化汽船等,也可修造12万吨及以下各种船型。
十五以来,全行业共建造各类船舶3600多艘,其中建造出口万吨散货轮、万吨油轮、2000马力以上深海拖轮、万吨及以下集装箱货船400多艘;修理外籍船舶1200多艘,最大吨位达到12万吨。
(四)产业配套相对完整。
全行业现有船台60座,年造船能力100万载重吨;船坞18座、总坞容量54.8万吨,其中10万吨级干船坞2座;码头33座(包括浮码头),船厂两岸相邻伫立,配套厂商聚集,供应商可在30分钟内送货上门,满足船厂的配件需求。
船舶科研所、船舶院士工作站、船务担保公司、船舶学院、船舶交易中心、船舶交易网站、船舶设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检验检测公司等产业服务平台较为健全。
2018年贸易战对航运业影响分析报告

2018年贸易战对航运业影响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日美贸易战时期进出口的变化 (6)1、日美贸易战回顾 (6)2、日本出口情况 (8)3、日本进口情况 (9)4、美国进口情况 (10)5、全球贸易情况及航运市场表现 (12)二、中美贸易战对航运需求的直接影响 (13)三、对航运业短中长期的判断 (18)1、长期:看好航运长周期向上 (18)(1)需求端:中国正在推动中低端制造业转移,中美贸易战或将加速这一趋势 (19)(2)供给端:在手订单占比处于历史低位,环保政策、贸易战或将推动运力退出212、中期:2019-2020 年集运、干散货有望延续复苏,油运见底回暖 (25)(1)集运市场 (25)(2)集运市场供求预测 (27)(3)干散货市场 (27)(4)干散货市场供求预测 (28)(5)油运VLCC市场 (28)(6)油运VLCC市场供求预测 (30)3、短期:三季度集运旺季表现良好,期待四季度油运、散货旺季表现 (30)(1)集运市场,旺季表现良好,美线运价大幅攀升 (31)(2)干散货市场,Q3运价继续攀升,市场继续趋势向上 (32)(3)油运VLCC市场,Q3运价已经同比转正,美国制裁伊朗或将刺激旺季行情 (33)(4)美国制裁伊朗或将刺激旺季行情 (33)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当场宣布将有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中美贸易战正式爆发。
从3月23日以后航运市场的运价走势来看,上海至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运价、国际干散货运价、国际原油运价暂时都未受到负面影响,反而都处在上升通道。
目前贸易战仍在进行当中,后续会对航运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对上一轮日美贸易战以及此次中美贸易战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船舶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船舶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一、船舶制造业面临的问题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航运业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船舶制造业作为航运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环境污染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技术创新不足船舶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
传统造船技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创新的思维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这限制了我们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
2.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物流行业对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船舶作为其中重要环节,其排放量所带来污染是不容忽视的。
此外,大量废旧船只和不合格产品导致了二次污染,给水域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船舶制造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然而,在许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包括薪酬福利待遇低、职业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路径等。
这导致了企业难以留住人才,并且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抑制,给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威胁。
二、解决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船舶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首先,船舶制造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提高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政府也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研发,并给予一定支持。
2. 推动绿色船舶制造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船舶业对环境的污染,船舶制造企业应鼓励并推广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如使用低污染材料、提高燃油效率等措施。
同时,加强废旧船只回收利用和再生产,有效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
政府可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相应奖励政策以引导企业改善环境表现。
3. 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待遇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应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2023年船舶制造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船舶制造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船舶制造行业是指在船舶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相关产业。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海事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制造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行业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船舶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一、市场规模目前,全球船舶制造业规模约为2万亿元,中国是全球船舶制造业产值最大的国家之一,2018年全年船舶制造业产值为万亿元,同比增长%。
过去几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国船舶制造业经历了一段寒冬期,但随着国际贸易需求的复苏和我国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船舶制造业逐渐回暖。
二、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材料学、工程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船舶的功能、性能、效率等各方面都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和个人需求。
因此,各国船舶制造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领先,开发出新型船型和高科技船舶设备,以增强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
2.绿色化、环保化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以及各国政府严格环保法规的出台,船舶制造业也在加强环保和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例如,近年来涌现出的绿色船舶和电动船舶等,成为了各国船舶制造企业研发的方向之一。
3.服务化模式由于消费行为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船舶制造业逐渐从单纯的船舶制造向服务化方向发展,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咨询、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等,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行业竞争1.国内竞争激烈中国船舶制造市场竞争激烈,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多、技术含量较高,但规模不大;国有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
同时,国际大型船舶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增加了竞争压力。
2.国际竞争全球船舶制造市场竞争激烈,船舶制造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对手的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国际船舶制造业的竞争,如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
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船舶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品质质量以及完善售后服务,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我国船舶进出口形势分析

MARINE EQUIPMENT / MATERIALS & MARKETING船舶物资与市场 92018年我国船舶进出口形势分析2018年,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但全球航运市场仍然缺乏活力,船舶市场仍处于寒冬。
不过,在国家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下,经过全国船舶工业行业的大力拼搏,我国船舶出口仍然取得较好的成绩,2018年出口总额25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与特点船舶出口总额持续增长2018年1-12月,全国船舶出口25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出口结构优化使平均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2.4%。
出口船型方面,长期以来居我国船舶出口额前三名的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的格局依然保持不变,比重分别为23%、22%和14.5%。
■ 文/李雅君序号年度出口额(亿美元)出口同比(%)12012388.20-11.122013290.07-25.332014250.91-1342015278.3110.952016221.55-20.462017227.27 2.672018250.3610.2表1 近年来我国船舶出口情况数据来源:国家海关总署亚洲占比近六成并保持增长亚洲整体经济形势的稳步发展,使得我国船舶出口占比持续增长,以59.2%的份额保持最大出口目的地的地位,同比增长24.1%。
欧洲市场占比14.3%,占比下降18.9%。
拉丁美洲占比12.7%,同比增长109.6%。
而由于当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社会稳定状况欠佳以及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等原因,使得我国出口船舶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占比出现了下滑的态势。
对美国出口船舶由前几年的占比4%、5%的比例下降到目前占比0.6%左右。
具体到出口国家或地区,2018年1-12月,我国内地出口到香港的船舶总额84.5亿美元,占比33.8%;出口到新加坡30.3亿美元,占比12%;出口到巴西22.6亿美元,占比9%。
船舶进口总额仍然较小,增幅较大2018年我国进口船舶1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国船舶制造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8年,世界造船完工8012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完工3471万载重吨,占比43.3%,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
造船行业表现良好,三大造船指标两增一降,即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增加,造船完工量下降。
船舶工业总产值、船舶出口产值、企业经济效益均同比下降7%-9%。
散货船仍是我国船企的主要船型,船舶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部分细分航运市场有所复苏,但运力总量过大,运力过剩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航运市场供过于求。
面对新船需求的新常态,只有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做好去产能工作,船舶行业才能真正走出低谷实现复苏。
12018年全球造船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占造船市场世界份额继续保持领先:2018年,中国在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但优势十分微弱,在新承接订单方面,韩国已经超过中国跃居世界第一。
全球三大主流船型分时段均有所表现:2018年,各主流船型分时段均有所表现,1-2月份,散货船市场延续上年的良好趋势,3-5月份,原油船市场大幅增长;7-8月份,液化天然气船连续上涨;9月份,大型集装箱船市场呈现良好态势。
全球造船完工量持续下降:近两年新承接订单大幅减少的影响,2018年全球造船完工量8012万载重吨。
22018年我国造船行业发展情况
全国三大造船指标“两增一降”:2018年,全国造船完工34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0%;承接新船订单36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
2018年,全国完工出口船31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6%;承接出口船订单32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9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1.5%、87.4%和89.1%。
散货船仍是我国船企的主要船型:2018年1-11月份,造船完工量中,散货船占比48.2%,油船占比24.3%,集装箱船占比21.8%,其他船型占比5.7%;新承接订单中,散货船占比77%,油船占比9%,集装箱船占比7.5%,其他船型占比6.5%;手持船舶订单中,散货船占比58.8%,油船占比20.2%,集装箱船占比12.1%,其他船型占比8.9%。
船舶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我国前十家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70%,有六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十;我国前十家企业新承接订单量占全国79.5%,有五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十;我
国前十家企业手持订单量占全国64.7%,有五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十。
3.2019年发展预测
2019年,全球新造船市场面临的环境依旧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船队增速持续低于海运贸易增速,全球航运市场进入缓慢复苏状态。
这为新造船市场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叠加国际环保新规即将进入密集生效期,部分老旧船舶大概率因经济性较差被迫提前拆解,有望给造船企业带来订单。
初步预计,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35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约3000万载重吨,年底手持订单约8500万载重吨。
4.建议
4.1全面开放
2018年,《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发布,文件取消了船舶(含分段)设计、制造与修理须由中方控股的要求,此举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
船舶工业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对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4.2骨干企业持续走优势路线
骨干船舶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政策文件精神,推动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发展;同时要紧跟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的要求,打造品牌船型,继续保持在主力船型上的领先优势。
4.3信贷差异化
船舶工业集中度逐年提升,新船订单向骨干企业集中的特点越发明显,金融机构根据船舶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管理,贯彻落实“一企一策”的授信政策,帮助优质企业渡过难关。
4.4加强整体布局,战略性能源运输需求
我国能源消费对外依存度超过很高,而海上运输具有成本低、接驳接收站便捷、有利于加强储备调峰等特点,国家相关部门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统筹布局天然气气源项目谈判、天然气船队运输、天然气装备建造和天然气消费终端等协同发展。
4.5化解海工装备库存问题
鼓励海工装备建造企业创新处理库存海工装备的同时,重点引导海工建造企业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实现装备处置目标。
将库存海工装备以租赁的方式用于当地油气开发,同时给予油气公司收购相关装备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