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体认识
汽车的认识500字

汽车的认识500字汽车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历史环境、人类性格,而不同国家的汽车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期间,文化的历史传承性非常重要。
早期的汽车工业造一辆车是非常细腻的工艺过程,在那种手工的琢磨中,历史传承的文化渗透都微妙而绵长。
随着工业流水线的出现,汽车工业规模化了,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个性和内涵。
中国车市的事实表明,美国式的汽车消费正在成为中国模仿的对象。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对于汽车消费的认识。
虽然现在汽车开始从奢侈品向正常品或必备品过渡,但爱面子和大即是好的传统观念依然对购车者有着很大的影响。
虽然从本质上说,小汽车的拥有是一种个人的消费行为,不应受到限制,但事实上,汽车的运行会带来污染增加,使道路变得拥挤、降低其他运载工具行驶速度,干扰和影响步行者的行为等,从而使社会成本远远大于私人成本。
1 汽车构造汽车(motor vehicle):是由动力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货物及一些特殊用途。
汽车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
1.发动机:汽车的动力,现代汽车发动机主要采用的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负责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它一般由机体组件、曲柄连杆机构、换气系统、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组成。
2.底盘: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传递和分配,并按驾驶员要求进行行驶(加速、减速、转向、制动等)。
它一般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等组成。
3.车身:是驾驶员操作和容纳乘客及货物的场所。
一般由车身本体、开启件(各种门、窗、行李箱和车顶盖等)、附件(各种座椅、内外饰、仪表电器、刮水器、洗涤器、风窗除霜装置、空调等)和安全保护装置(保险杠、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组成,货车及专用车辆还有货箱及专用设备。
4.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汽车外观件认识总结

汽车外观件认识总结
1、汽车的外部零件包括:前后盖、车门、前后保险杠、前后车灯、前后砂板、车顶、玻璃、装饰条等。
2、外观部分是站在车外就能看到的部分,车身外观的修饰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快速简单的改变车身外观的方法就是安装空气动力学套件,俗称大袋,基本包括进气格栅、侧扰流板、后围板和后扰流板流道。
3、增加空气动力学套件不会使车辆跑得更快。
一个好的套件通常会降低车辆的速度,使车辆具有更稳定的性能。
4、一般外观改装主要包括贴纸、车身涂装、车标、前后杠、大围板、高尾、打孔发动机罩、车窗遮阳帘、HID氙气大灯、大灯饰板、前后镜、降低车身。
外观件就是站在车子外面能看见的零件包,括了前后盖、车门、前后保险杠、前后灯具、前后沙板、车顶、玻璃、饰条等,这些都属于外观件。
每一个汽车车辆都有识别代码,具有全球通用性,最大限度的信息承载性和可检索性,已成为全世界识别车辆的唯一“身份证”。
从VIN中可以识别出车辆的生产国、制造公司或厂家、车的类型、品牌、车型系列、车身形式、发动机型号、车型年款、安全防护装置型号、检验数字、装配工厂名称、出厂顺序号码等。
汽车结构认识实验报告心得

汽车结构认识实验报告心得引言汽车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性能对于每个驾驶员和乘客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要深入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保养汽车非常重要。
本次汽车结构认识实验就是为了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汽车内部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
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汽车底盘、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汽车底盘部件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对于汽车的构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明白各个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了解变速器和传动轴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汽车运行中的重要性。
实验步骤及心得1. 观察汽车底盘结构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对汽车底盘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底盘是汽车的支撑和连接部分,它承载着车身和各个部件,对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底盘主要由前悬架、后悬架、车轴、车架等组成。
2.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驱动汽车运行。
在实验中,我们拆解了一个发动机,并对其中的各个部件进行了学习。
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包括气缸、活塞、曲轴、燃烧室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燃油与空气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运动,通过曲轴转动驱动车轮。
3. 认识变速器和传动轴变速器和传动轴是汽车动力传输的关键部分。
在实验中,我们拆解了一个变速器,并对其中的各个齿轮和离合器进行了学习。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理解了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不同齿轮的组合可以改变引擎输出转速和扭矩,以适应不同速度和负载条件。
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使汽车前进。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汽车作为一种复杂的机器,由许多部件协同工作才能正常运行。
熟悉汽车各个部件的名称、位置和功能,有助于检修和保养汽车。
理解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轴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利用汽车的动力和实现平稳的行驶。
谈我对汽车认识

谈我对汽车认识在选课前,我是一名车盲,对汽车也不是那么的感兴趣,只是抱着扩大个人知识面的想法选修了这门“汽车概论”。
然而出乎意料,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汽车的历史汽车的用途汽车的种类以及同学们与我们一起分享的汽车商标的意义、由来以及香车美女的介绍等等,都是如此的有趣和贴近生活。
真没想到,汽车竟然有这么丰富的文化知识。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我了解了汽车的相关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也慢慢的对汽车产生了兴趣。
日后我会继续学习汽车的知识。
人类使用汽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车辆一直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直至18世纪发明了动力机械后,才出现了机动车。
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迅速推广,揭开了工业革命的篇章。
1769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蒂·古诺把蒸汽机装在一辆木质的三轮车上,制成了最早的机动车。
这也是最早的机动交通工具,成为古代交通运输与近代交通运输的分水岭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制造出往复活塞四冲程内燃机,并为现代汽车内燃机发展奠定了四冲程工作循环的理论基础。
当时热效率大12%-14%,之后人们放弃了热效率只有3%左右的煤气机而使用奥托内燃机。
18世纪真正的汽车诞生了。
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一个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和一辆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获得了专利。
1886年德国工程师哥特里布·戴维斯将自制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装在一辆改装的马车上,也制成了汽车。
奔驰和戴维斯随后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小规模的批量生产内燃机和汽车。
他们二人首先把汽车与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并把汽车推向了历史舞台,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绩。
从那时起,汽车迅速跃升为道路的主角,很快便淘汰了马车。
汽车的基本组成均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及附属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汽车介绍

发动机进气方式 ●自然吸气 我们一般常见的发动机多数为自然吸气式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利用汽 缸内产生的负压力,将外部空气吸入,跟人类吸取空气一样,这种吸气方式的发 动机称为自然吸气发动机。 自然吸气发动机特点是: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不会因为转速的变化而出现骤然 的猛加速,而且使用寿命更长,维修更为简便。 ●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依靠涡轮增压器来加大发动机进气量的一种发动机,涡轮增 压器(Turb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 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 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当发动机 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 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手动变速器(ManualTransmission,简称MT)又称机械式变速器,即必须用 手拨动变速杆(俗称“挡把”)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 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轿车手动变速器大多为四挡或五挡有级式齿轮 传动变速器,并且通常带同步器,换挡方便,噪音小。手动变速在操纵时必 须踩下离合,方可拨得动变速杆。 手动变速器是与自动变速器相对而言的,其实在自动变速器出现之前所有的 汽车都是采用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是利用大小不同的齿轮配合而达到变 速的。最常见的手动变速器多为5挡位(4个前进挡 、1个倒挡),也有的汽 车采用6挡位变速器。
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已经与当今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汽车在 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化,人们对了解汽车各项相关专业知识的渴望也日益迫切。 首先我们介绍汽车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的。汽车主要由发动机(engine)、底 盘(chassis)、车身(body)、电气设备(Elec.)四个部分组成。
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可再生能源或非传统燃料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让我对它们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性。
传统燃油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使用的是清洁能源,基本上不产生尾气污染物,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完全不产生尾气排放,是目前最环保的交通工具之一。
其次,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性。
石油资源日益减少,我们急需找到替代能源。
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能为动力源,电能可以通过新能源发电设施(如水电、风电、太阳能)进行充电,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转化为机械能。
相比之下,传统燃油汽车的燃烧效率较低,能量转化效率不高,浪费了很多能源。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性能够减少能源消耗,有助于实现能源的永续利用。
此外,新能源汽车具有综合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电力的成本相对于汽油和柴油更低,而且电动汽车的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传统燃油汽车因为发动机组成复杂、易损件多,维护保养费用较高。
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比较简单,不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部件也较少,因此综合运营成本较低。
虽然新能源汽车购买价格较高,但是长期来看,由于节能和维护成本的优势,能够节约很多开销。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对于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燃油汽车受到能源限制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制约,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推广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减轻对石油和其他传统能源的依赖,也有利于培育新的产业链条和就业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的进步和转型升级。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充电设施的不足和不完善。
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才能行驶,因此充电站的建设至关重要。
目前,充电桩的建设仍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数量。
其次,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也是一个难题。
认识汽车中班科学教案

认识汽车中班科学教案引言:现代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对于儿童来说,认识汽车和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中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教案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汽车,探索汽车的原理和功能,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教案名称:认识汽车的外部结构目标:通过观察汽车的外部结构,让孩子们了解汽车的形态、部件以及功能。
步骤:1. 给孩子们展示汽车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汽车的外观特征。
例如颜色、形状、车轮等。
2. 引导孩子们用手指指向汽车的各个部位,告诉他们这些部位的名称。
例如车门、车窗、车轮、车灯等。
3. 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鼓励他们尝试用语言描述汽车的外部结构,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案名称:探索汽车的运行原理目标:引导孩子们思考汽车是如何运行的,让他们了解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
步骤:1. 提问:孩子们是否知道汽车是如何运行的?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2. 引导孩子们思考:汽车需要什么来运行?鼓励他们提出与发动机、燃料和电池相关的问题。
3. 通过故事、图片或模型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
例如,汽车的引擎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动力,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三、教案名称:认识交通信号灯目标:让孩子们了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颜色含义,并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步骤:1. 展示交通信号灯的图片或模型,并向孩子们解释其作用。
告诉他们红灯代表停,黄灯代表准备停止,绿灯代表可以通行。
2. 引导孩子们参与角色扮演,模拟交通信号灯的提示。
可以让一部分孩子扮演汽车司机,另一部分孩子扮演交通信号灯。
通过模拟交通信号灯的操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其中的道理。
3. 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孩子们明白在道路上,遵守交通信号灯是非常重要的。
四、教案名称:制作简单的小汽车模型目标:通过制作小汽车模型,激发孩子们对汽车原理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步骤:1. 准备材料:纸板、轮子、材料粘合剂等。
汽车构造认识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汽车构造认识实训,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掌握汽车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汽车的认识和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汽车维修、保养和驾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X汽车实训中心四、实训内容1. 汽车总体构造认识2. 发动机构造与原理3. 传动系统构造与原理4. 行驶系统构造与原理5. 悬挂系统构造与原理6. 转向系统构造与原理7. 制动系统构造与原理8. 车身及电气系统构造与原理五、实训过程1. 汽车总体构造认识在实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汽车总体构造进行了认识。
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发动机负责提供动力,底盘负责支撑车身和传递动力,车身负责保护乘客和货物,电气系统负责为汽车提供电能。
2. 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我们重点学习了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发动机主要由气缸体、曲轴、连杆、活塞、气门、点火系统等部件组成。
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3. 传动系统构造与原理传动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我们学习了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半轴等部件组成。
通过离合器、变速器等部件的配合,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和停车。
4. 行驶系统构造与原理行驶系统负责支撑车身和传递动力,我们学习了行驶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行驶系统主要由车轮、轮胎、悬挂系统、减震器等部件组成。
悬挂系统负责吸收路面不平带来的震动,提高行驶舒适性。
5. 悬挂系统构造与原理悬挂系统是行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重点学习了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稳定杆等部件组成。
悬挂系统通过弹簧和减震器的配合,吸收路面不平带来的震动,提高行驶舒适性。
6. 转向系统构造与原理转向系统负责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我们学习了转向系统的构造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