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

合集下载

一条红线 九大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勾勒改革发展“路线图”

一条红线 九大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勾勒改革发展“路线图”

一条红线九大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勾勒改革发展“路线图”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张旭东、刘铮、罗博)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并令人瞩目提出了做好工作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

正在审议和讨论报告的代表委员们表示,今年政府工作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清晰勾勒出中国改革发展“路线图”。

释放动力:一条“深化改革”红线贯穿九大任务“一条红线、九大任务”,翻阅政府工作报告,这样一幅“改革任务图”跃然而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深化改革将贯穿全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这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条红线。

政府工作报告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列在了“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的首要位置,鲜明指出“改革是最大红利”,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报告中的众多改革举措令人振奋,这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沁新说,这凸显出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也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走向。

“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这在九项重点工作中排名第一位,其中的“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这五大类改革举措,可谓力度空前。

“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报告中发出了这样清晰信号。

从报告第二项至第九项,“改革”二字也始终贯穿其中。

从“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到“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从“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到“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到“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些囊括政府、产业、企业、个人等不同领域的系列改革举措在报告中明确,一幅清晰的“改革任务图”也由此清晰凸显。

设定区间:一个“合理区间”确保经济稳中向好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

当前在国内外经济复杂背景下,改革和发展如何共同推进引人关注。

2014年十大教育政策盘点

2014年十大教育政策盘点

2014年十大教育政策盘点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5年第01期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注定会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一年,不管是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还是教育领域的专项改革,都将对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将保证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1.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政策回顾: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意见提出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进一步促进机会公平。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规范考试加分、自主招生,改进录取方式,拓宽多种形式学习通道。

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五是在少数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12月17日、18日,教育部相继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4个配套文件,对考试招生改革的关键环节做出详细规定,为招生改革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其中,对于饱受争议的高考加分问题,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5部门联合发出意见,对目前的高考加分项目进行大“瘦身”,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浙江省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省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主要工作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转型升级主线,守住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底线”,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重大举措,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抓改革、增活力。

大力推进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

制定实施省市县政府权力清单,省级部门行政权力从万项精减到4236项,其中直接行使1973项。

制定实施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开展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启动“零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改革。

制定实施省市县政府责任清单,明确省级部门主要职责543项。

制定实施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出台省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费的具体办法,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由235个整合为54个。

建设并开通集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浙江政务服务网。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实际执行的行政许可事项从1266项减少到32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40多个部门全部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

积极推进嘉兴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试点。

在富阳市开展权力清单制度改革试点,在嘉兴市、舟山市等地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在全省各市县推进市场监管体制和商事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领域相关改革。

全面推进海宁市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绍兴市柯桥区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试点并总结推广,切实抓好德清县城乡体制、平湖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开化县和淳安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宁波市保险综合创新、台州市小微金融等改革创新试点,创新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启动年:2014年,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关键年:2015年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小学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小学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博汇小学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区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加快教育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

我校将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为契机,以“办有内涵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校长、做有品位的教师”为载体,巩固深化“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培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教育成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以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为主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要以深化教改和加强教科研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让社会和家长满意、让师生自豪的特色鲜明的学校、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文明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他们学习的殿堂、文明的圣地、成长的乐园。

工作目标:1、三至学龄前幼儿入园率90%以上,学前一年级儿童教育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2、市级规范化学校复验顺利通过,在取得“省级绿色学校”的基础上,创建“市级花园式单位”称号,争创“市级教学示范校”;3、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参加中央教育科学院现场观摩会议,并提供李杰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优质课堂中新课导入教学设计的研究》,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4、落实学校操场塑胶跑道建设,充实学校体育卫生艺术设施;5、全校师生平安、校园安宁、群众满意;6、根据上级建设“健康校园”工作的有关要求,全面推进我校“健康校园”建设工作。

工作重点与措施:一、学校管理1.加强学校的民主、科学、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

学校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2.完善领导班子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校班子的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和谐力、凝聚力、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进取,开创和谐共事、人心思进、生机盎然的新局面。

3.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狠抓落实,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确保师生安全。

2014年12月31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4年12月31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年12月31日国内外时事新闻一、国内热点新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2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工作。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巩固改革良好势头,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日前发布的《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成果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为858.1万公顷,5年间增加131.9万公顷,年均增长3.6%,增长速度总体呈逐渐放缓趋势。

报告指出,2009—2013年城镇土地面积增速放缓,土地利用区域结构向中西部偏移。

全国大规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用地增量大,而小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

各规模等级城市建设用地均呈现增长量持续减小的趋势,增长速度呈现出“小城市快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持平,特大和超大城市慢于其他等级城市”的特征。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2015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8.07亿人次,比2014年增长3.4%,其中道路24.2亿人次,增长2.5%;铁路2.95亿人次,增长10%;水运4430万人次,增长2%;民航4750万人次,增长8%。

2015年春运将从2月4日开始至3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

节前的旅客出行重点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节后出发城市则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武汉、南昌、合肥、阜阳等城市。

城市公交将增加班次,延长运行时间,及时集疏运旅客,特别是安排好高铁车站和夜间的公交运力。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2015-10-29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与2013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47%、氨氮排放量下降2.90%、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0%、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6.71%。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16.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0.3亿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94.6万吨,其中,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11.3万吨、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102.4万吨、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64.4万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38.5万吨。

其中,工业源氨氮排放量为23.2万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75.5万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138.1万吨。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74.4万吨。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40.4万吨、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3.9万吨。

全国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2078.0万吨。

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404.8万吨、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5.1万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27.8万吨。

全国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1740.8万吨。

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56.1万吨、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为227.1万吨、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为57.4万吨。

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6亿吨,综合利用量20.4亿吨,贮存量4.5亿吨,处置量8.0亿吨,倾倒丢弃量59.4万吨,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

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633.5万吨,综合利用量2061.8万吨,贮存量690.6万吨,处置量929.0万吨,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81.2%。

2014年 主题教育

2014年 主题教育

2014年主题教育2014年,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在这一年里,主题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一年的主题教育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2014年的主题教育重点关注了人民的利益。

在中国历史上,主题教育一直是为了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人民幸福指数的目标而展开的。

而在2014年,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题教育的重点更加聚焦于人民的利益。

例如,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公平、公正、优质的公共服务。

另外,政府还加强了对绿色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生活在更加美好的环境中。

所有这些举措都是基于主题教育的导向,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2014年的主题教育以创新为核心。

在当年,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主题教育把创新作为核心内容,鼓励人们敢于尝试新事物、新方法,开创未来的繁荣。

政府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支持和投资,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创新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激发人们的创新激情,让创新成为社会的主流和动力。

2014年的主题教育为中国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2014年的主题教育强调了信任和诚信的重要性。

在一个社会中,信任和诚信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因此,主题教育倡导人们在经济交往和社会交往中要守信用、讲诚信。

政府加强了对市场秩序的监管,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的行为,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商业诚信和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打造了一批诚信示范企业和行业,倡导人们守约、守信,提高了社会的信任度和公信力。

2014年的主题教育使中国社会的诚信意识逐渐增强,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最后,2014年的主题教育注重了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一项项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批批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激发改革动力,凝聚发展力量。

一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不断用思想理论武装头脑
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始终是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

进入2014年以来,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紧跟学术前沿,注重成果运用,建强人才队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把研究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增强对讲话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促进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梦、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民主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安全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研骨干研修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研修班,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有力推进……
此外,为推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精心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自2014年6月23日出版后,短短一周时间,全国就发行了200万册,引起了各地各部门、专家学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一年来,一批批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成果问世,不断用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更好地服务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全方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实践证明,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社会唱响“三个倡导”24个字,深入持久进行宣传教育,精心设计开展主题活动,在工作内容、领域、载体、对象上抓好贯穿结合融入,全方位推进、全领域覆盖,做到具体化系统化,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加深理解认同。

——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重点,坚持教育引导与依法监管相结合,坚持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建设媒体公信力;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活动。

如河南省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组织“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推出《永远的焦裕禄》《大河儿女》等一批新作佳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艺术享受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倡导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从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机关抓起,大力培育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切实抓好党员干部“三严三实”教育,大力开展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以及“记录时代,记录你我”全国新闻记者公益广告展播活动,同时大力宣传推广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
一年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识。

着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走稳走快走好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直接关系到主流舆论阵地的发展壮大,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既是战略任务,也是紧迫任务。

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机制
创新为动力、重点项目为抓手、队伍建设为基础,弘扬社会正能量,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以中央主要媒体为龙头,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整合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方式,开创媒体融合发展新局面;
——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和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融合发展;
——在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弘扬网络正能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调整和完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
一年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呈现出走得稳、走得快、走得好的良好局面。

特别是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积极适应融合之路,不断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014年以来,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文化大改革大发展大繁荣。

中宣部等部门专门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旨在让广大文艺工作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鲜明的群众观点、强烈的时代观念、正确的价值理念。

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文艺工作者采撷文化养分、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创作文艺精品,推出更多打动人心、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送去文化服务,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播撒文化种子,通过教、学、帮、带,培养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

截至目前,仅文化部直属艺术单位今明两年就已安排100批次、超过3000人次陆续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活动。

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播撒文化种子的同时,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收获了感动与满足,心灵受到洗礼。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普遍表示,要牢牢把握中国精神这个
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打造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

与此同时,一年来,一个个新政策、新思路激发影视、出版、演艺、游戏、动漫等各领域不断涌现创新模式与成果,以促融合、重质量、求实效为特点的文化事业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用中国好声音塑造好国家形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已经成为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理顺内宣外宣体制,以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对外战略为基本任务,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加强重大主题对外宣传,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权威性。

——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方式,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整合力量资源,切实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化发展。

——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使中国的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大力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创新成果,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一年来,一个个来自中国的好声音、好故事在国际社会上唱响,生动准确地介绍着中国道路和中国梦,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中国实际。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党和国家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新期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孙铁翔)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05日 01 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