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3章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1.如图4-Z-1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图4-Z-1描述正确的是(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缸里的水如果长期不换会变绿,是因为水中有大量苔藓植物生长B.被子植物是高等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C.银杏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D.苔藓植物密集的植株间隙能蓄积大量的水分,所以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3.银杏和法桐是常见绿化树种,这两种植物的最大区别是( )A.有无输导组织B.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C.能否产生种子D.能否进行有性生殖4.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豆腐和玉米粥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①种皮②胚芽③子叶④胚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探究根的生长时,如图4-Z-2所示对根尖等距离划细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细线间距离最大的是( )图4-Z-2A.①B.②C.③D.④6.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A.叶片表皮的气孔B.根尖的成熟区C.根、茎、叶内的导管D.根、茎、叶内的筛管7.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结果如图4-Z-3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Z-3A.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B.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C.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氮、磷、钾等无机盐8.做“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时,应选用带叶的枝条,才能观察到红墨水在导管内的运输情况,这是因为(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B.蒸腾作用是茎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叶片供给的9.大樱桃以其艳丽的外观、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花生播种前常要松土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需要( )A. 充足的空气B. 适宜的温度C. 适量的水分D. 一定的光照2.小麦、玉米等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它们的茎内没有()A. 树皮B. 木质部C. 形成层D. 韧皮部3.正常情况下,一只西瓜里面的种子数取决于()A. 一棵植株上有多少雌花B. 一朵花里面有多少雌蕊C. 一个子房里有多少胚珠D. 一个花药中有多少精子4.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有()A. 种皮和胚乳B. 种皮、胚和胚乳C. 胚和胚乳D. 种皮和胚5.木材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量,可以将水烧开,把饭煮熟。

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A. 太阳光能B.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C. 电灯光能D.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6.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主要来自()A. 电能B. 阳光C. 水分D. 食物7.环剥树皮后,不久切口的上方会形成节瘤,这说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是A. 韧皮部里的导管B. 韧皮部里的筛管C. 木质部的导管D. 木质部里的筛管8.苹果树与松树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苹果树为灌木,松树为乔木B. 苹果树的叶为卵圆形,松树为针形C. 苹果树的根、茎、叶不发达,松树的根、茎、叶发达D. 苹果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而松树种子是裸露的9.在做“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一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 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B. 使叶片中的淀粉贮存起来C. 降低温度D. 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10.低温以及适当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延长果蔬的贮藏期,这主要是因为该环境()A. 能使呼吸作用旺盛B. 能使呼吸作用减弱C. 能够调节光合作用强度D. 使细菌等微生物不能生存11.下列关于抽样检测某袋种子的发芽率的做法,你认同的是( )A. 选用三五粒种子即可B. 尽量挑选个大的种子C. 随机抽取少量种子作样本,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D. 整袋种子都用上12.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在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内在绿色植物体上摘下相同的绿叶,然后脱色;滴加碘酒,蓝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摘取的叶片( )A. 深夜B. 清晨C. 傍晚D. 三个时间相同13.下列日常现象中,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A. B. C. D.14.用蕨类植物做的盆景宜放在背阴处,且要经常洒水,是因为其( )A. 不开花B. 只有根、叶、茎C. 适应在阴湿环境中生长D. 无果实和种子15.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A. 不能开花.结果B. 生殖离不开水C. 体内无输导组织D. 没有根、茎、叶分化16.孢子是植物的( )A. 生殖细胞B. 一种种子C. 一种器官D. 植物的幼体17.要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 )A. 氧气的释放量B. 二氧化碳的释放量C. 有机物的形成量D. 水的消耗量18.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 )组别种子数量(粒)温度(℃)光照空气水分①5020无光通风适量②5020有光通风少量A. 水分B. 空气C. 光照D. 温度二、填空题(共7题;共34分)19.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区。

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4章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4章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点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2.下列关于导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导管属于输导组织B.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C.根和叶脉中有导管,但是这些导管是不相通的D.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3.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正确的是()A.根毛细胞→成熟区导管→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B.伸长区细胞→成熟区导管→茎导管→叶导管C.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D.成熟区导管→成熟区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知识点2植物的蒸腾作用图14.如图1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徒手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要把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用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切割叶片。

选取最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2)图中的[1]和[3]合称,它们的细胞排列紧密,这样的特点使它们有作用,属于组织。

(3)图中的[2]是叶片的主要部分,里面含有大量的,而使叶片呈现绿色,多数植物体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其主要原因是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数量多。

(4)蒸腾作用水分的散失是通过一对半月形的[4]形成的[6]来完成的。

5.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取新鲜的植物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③右手紧捏并排的两片刀片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A.⑤④③②①B.①⑤④③②C.①③②④⑤D.①③②⑤④6.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浸在盛有70 ℃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这说明()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7.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C.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D.气孔缩小或闭合时,蒸腾作用减弱知识点3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8.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主要是通过()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吸收作用D.运输9.[2020·鸡西]“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阻碍了生物圈的水循环B.绿色植物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C.绿色植物对水循环只是参与作用D.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减少了地下水10.[2020·赤峰]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气孔、导管、根毛B.根毛、筛管、气孔C.筛管、根毛、气孔D.根毛、导管、气孔11.[2020·荆门]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器的是()。

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溶酶体答案:B.2.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的过程B. 细胞分裂可以产生相同的细胞C. 有丝分裂只发生在单细胞生物中D. 有丝分裂由前期、中期、后期和间期组成答案:C.3.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 动物细胞含有细胞壁B. 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C. 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D. 植物细胞含有线粒体答案:C.二、填空题1. 细胞的基本单位是()。

答案:细胞2.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组成。

答案:纤维素3. 细胞分裂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增长和修复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答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负责各种生物活动。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什么区别?答案: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间期四个阶段。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按一定步骤进行复制、排列和分离,产生相同的细胞。

无丝分裂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分裂方式,没有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区分,直接把细胞质和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细胞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1. 细胞是如何进行物质的运输和转化的?答案: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主要通过细胞膜的活动实现。

细胞膜上有许多运输蛋白,可以帮助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内的物质转化则主要通过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完成,如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高尔基体参与合成和分泌等。

2. 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什么?答案:细胞分裂具有生长和繁殖的意义。

细胞分裂可以使生物体增大,维持体积的平衡。

同时,细胞分裂也是繁殖的方式,通过分裂可以产生相同的细胞,用于繁殖新个体。

细胞分裂还可以修复受损细胞,保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六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六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六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D.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2.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域往往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的() A.呼吸作用较强,产生的水分多B.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C.光合作用较弱,利用的水分少D.根吸水较少,消耗的水分少3.如图所示,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当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时,气孔的变化情况分别是()(第3题)A.关闭、打开B.打开、打开C.打开、关闭D.关闭、关闭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需要注意的是()A.将叶片的上下表面全部对应遮盖B.遮盖叶片的上表面C.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D.遮盖叶片的下表面5.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是为了()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减少固体的垃圾污染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D.避免传播人类疾病6.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图)。

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

主要是因为()A.氧气太多B.缺乏二氧化碳C.缺水D.温度太高(第6题) (第7题)7.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在上述实验中,种子和植物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映了光合作用对于自然界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到关键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吸收水分、释放氧气B.吸收水分、合成有机物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D.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8.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测试试题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活中一些现象或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 在树干上乱刻乱划会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可能是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B. 种子萌发时需要空气,其根本原因是种子在不停地进行呼吸C. 人的性染色体不仅存在于体细胞中还存在于精子、卵细胞中D. 妈妈一直注意给小莉加喂钙粉,可医生诊断小莉缺钙,原因是在服用钙粉时没有补充维生素B【答案】D【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

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得不到营养根会渐渐死亡,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A正确;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是需要能量的。

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从外界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子的正常萌发,B正确;人体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共有46条(23对),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为23条,精子内23条,卵细胞内也是23条。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受精卵含有的染色体是46条(23对),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来的各种正常有核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都是46条,C正确;维生素D能够促进鈣、磷的吸收.题中小莉缺钙,加服了钙片却还是缺钙,说明了不能吸收钙,应该是缺少维生素D,D错误。

2.高大乔木根部吸收的水分之所以能向上输送到植物的顶部,其主要动力是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输导作用D. 蒸腾作用【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根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和筛管有输导作用,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A、B、C不符合题意;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3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3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第三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独立的两个过程B、先吸收水分C、先吸收无机盐D、吸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2、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3、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秆的生长和发育4、1500年前,贾思勰任高阳郡太守时曾因枣树数年不结果而“打”枣树,他用斧背狠敲枣树树干,树皮被打得伤痕累累,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枣子。

这种做法的道理是()A、可以加速水分的运输从而提高产量B、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而提高产量C、减少了有机物的向下运输而提高了产量D、增加了无机盐的向上运输,而提高产量5、关于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毛区细胞→根毛区导管→茎导管→叶导管B、根毛区导管→根毛细胞→根导管→茎导管C、根毛细胞→根毛区导管→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D、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6、移栽幼苗时,采取的下列措施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A、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B、去掉一部分枝叶C、移栽后遮阴D、要尽量带土移栽7、家庭养花可以美化环境。

从外观上看,我们对以下哪种情况下的花草应及时浇水()A、植株硬挺B、花瓣娇艳C、叶片舒展D、叶片萎焉8、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生长作用9、某同学在做环割枝条树皮的实验时,将一棵小树主干的树皮割掉了一圈,一段时间后,这棵小树的变化是()A、没有变化,正常生活B、伤口上方形成以环瘤状物C、伤口下方形成以环瘤状物D、死亡10、河南省兰考县曾是焦裕禄带领人们治理风沙和盐碱地的地方,在盐碱地未治理之前,种的庄稼很难生长,其根本原因是()A、盐碱地中缺乏水分B、盐碱地中缺少无机盐C、盐碱地中缺乏空气D、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过大11、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12、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气孔、根毛B、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D、生长点、叶肉13、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植物细胞中,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A.细胞膜B.叶绿体C.细胞核D.线粒体2.在细胞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各种物质的稳定和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3.在动物细胞中起保护作用的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壁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5.炒苋菜时汤会变红,红色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的()A.细胞膜B.细胞壁C.液泡D.细胞核6.下列哪种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A.洋葱表皮细胞B.西红柿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D.血管内表皮细胞7.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A.液泡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壁8.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相当于发动机的结构是()A.叶绿体B.液泡C.线粒体D.有机物9.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放下的原因是()A.防止水溢出B.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C.防止出现气泡D.防止盖玻片受损10.根据细胞内部各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结构相当于边防检查站的是()A.细胞质B.细胞膜C.细胞壁D.线粒体11.一个细胞连续分裂四次后,最多可以形成多少个细胞()A.4个B.8个C.16个D.32个12.在生物的遗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13.细胞结构中能进行能量转换的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线粒体14.人体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细胞核15.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哪个操作步骤不符合要求()A.净片B.滴水C.盖片D.染色16.下面关于细胞有关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功能的基本单位B.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C.烟草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细胞膜上D.遗传信息载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17.组织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之一,下列哪种组织是人和动物体不具有的()A.上皮组织B.输导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18.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19.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④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⑤滴加碘液染色⑥盖上盖玻片A.①③④⑥⑤B.②③④⑥⑤C.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20.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D.换凹透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二、填空题2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二至第三章测试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座号________ 评分A、独立的两个过程B、先吸收水分C、先吸收无机盐D、吸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2、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3、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秆的生长和发育4、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甲~丁四项中,正确的项目共有甲: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乙:结构①中的精子与④结合形成受精卵丙:结构③发育成果皮丁:胚珠内的细胞数决定果实内的种子数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5、关于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毛区细胞→根毛区导管→茎导管→叶导管B、根毛区导管→根毛细胞→根导管→茎导管C、根毛细胞→根毛区导管→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D、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6、移栽幼苗时,采取的下列措施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A、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B、去掉一部分枝叶C、移栽后遮阴D、要尽量带土移栽7、养花可以美化环境。

从外观上看,我们对以下哪种情况下的花草应及时浇水A、植株硬挺B、花瓣娇艳C、叶片舒展D、叶片萎焉8、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生长作用9、如下图是南瓜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从1到2的生理过程是传粉B.图中4是由2中的胚珠发育来的C.图中5所示的生理过程,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子叶D.图中6示植株生长过程,其根的生长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10、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幼苗,幼苗能长成植物体。

从种子到植物体的变化过程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有机物质量变化的是A. B. C. D.11、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12、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气孔、根毛B、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D、生长点、叶肉1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A、水和无机盐B、有机物C、维生素D、适宜的温度14、蚕豆幼苗的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15、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①带土移栽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③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16、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能降低植物体温度的原因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蒸发作用17、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B.一些根毛和幼根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能力C.没有及时浇水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无机盐的吸收18、为验证植物茎的输导作用,应选用带叶的枝条,这是因为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B、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叶片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叶片供给的19.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A.蒸腾作用B.构成细胞C.光合作用D.呼吸作用20.蒸腾作用时,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失的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都不是2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A.根、茎、叶B.叶、叶柄和幼嫩的茎C.所有器官D.花、果实、种子2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A.保卫细胞 B.气孔 C.叶片 D.根毛23.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B.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C.蒸腾作用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表现D.蒸腾作用晚上要比白天旺盛24.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C.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25.26. 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

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 B.提高呼吸作用的效率 C.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 D.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27、油菜是我市的重要油料作物。

春天里,金黄色的油菜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列是有关油菜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油菜播种后,等长出幼苗,再移栽,进行合理密植,能提高油菜总产量B.油菜在生长过程中要灌溉浇水,油菜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来油菜的光合作用C.在移栽油菜时,要施足肥且保持土壤湿润,这说明了油菜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D.油菜花是虫媒花,其花期若遇春雨连绵,为增加产量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措施28. 下列关于植物中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是根冠 B.茎通过导管运输水分C.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9. 调节蒸腾作用、控制气孔开闭的细胞是A.叶的表皮细胞 B.叶表皮上的保卫细胞 C.叶肉细胞 D.气孔细胞30. 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这说明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 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二、非选择题。

1. 在探究“植物体水分散失”时,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B、C三个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

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入一段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

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mL处,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

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1)在六天当中,每个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都是不一样的,由此推断气温最高的是第____天。

(2)探究天竺葵通过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的对照组是_______。

(3)量筒C第六天通过茎散失的水分是____mL,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_______mL。

(4)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个量筒六天测量数据的_______,然后进行比较。

(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 下图是菜豆的种子和幼苗,据图回答问题。

(1)菜豆种子(甲图)的胚由图中标号[ ]组成。

(2)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一颗种子属于一个________。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3)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比,最明显的区别是图中的__________的数目不同。

(4)丙图中结构A由甲图中[]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3. 右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请分析回答问题:(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______装置.(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_装置.(3)通过上述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可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大气的湿度.(4)若C装置中,锥形瓶内的水滴有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可发现枝条纵切面上被染红的部分是______;红墨水在该部位的运输方向是______.4. 下图为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 ]中填序号)(7分)(1)在根尖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____。

(2)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 ]___________。

(3)根细胞不断伸长的部位是[ ]___________ 。

(4)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_____。

当该区细胞中细胞液浓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

(5)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5. 右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1、3 属于植物的______组织。

(2)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图中(填图中序号)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该生理过程所需的原料C02主要通过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序号)进入叶片。

(3)北方地区早春播种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________。

(4)在农业生产上,既要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要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因此栽培作物时应该______。

6. 根据黄瓜开花与结果的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①黄瓜属于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黄瓜花是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图A中,黄瓜花中只含有雄蕊,不能结果实,叫______花.②图C中的黄瓜是图B中的______发育而来的,它的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种子,是因为______.③黄瓜是双子叶植物,其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贮存于______中.④很多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总结出了______是黄瓜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之一;除此以外,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还包括______和______.⑤如果黄瓜种植过稀,没有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造成浪费;种植过密,植株叶片互相遮挡,会影响植株的______作用.因此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______.第三单元第三章测试题一、1-5 DDBAC 6-10 DDCDC 11-15 BCADB16-20 BBBAB 21-25 BBACC 26-30 CBABC二、1、 (1)三 (2)A和B (3)2.8 29 (4)平均值(5)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有叶和嫩茎,但是主要是叶。

2. (1)1、2、4、5(缺一不可)(2)C(3)子叶 (4) 4 胚芽3.(1)A;(2)C;(3)叶;提高(或增加);(4)导管;自下而上(1)B装置中,花盆土壤中的水分在阳光下可以通过蒸发进入塑料袋内,因此不能能说明塑料袋内的水珠是蒸腾作用形成的还是土壤蒸发的;A装置由于在植物的茎处扎紧,花盆土壤蒸发的水分不能进入塑料袋内,因此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只能是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形成的.故可以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A装置.(2)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而C、D两个装置中,C的叶多,D没有叶,因此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C.(3)由以上现象可以得出: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可以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4)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的.因此枝条纵切面上被染红的部分是木质部(或导管),红墨水(无机盐、水)在该部位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4. (1)【 4 】根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