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初一是中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是中学学习的正式起步阶段,那么关于七年级的生物我们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器官系统- 正确答案:A.细胞2. 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组成物质的是:-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核酸- D.植物细胞壁- 正确答案:D.植物细胞壁3. 植物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A.有紧密的细胞膜- B.有显著的细胞刚毛- C.有大中央空腔- D.有细胞壁- 正确答案:D.有细胞壁4. 下列器官对人体的排毒作用不正确的是:- A.肺- B.心脏- C.肝脏- D.肾脏- 正确答案:B.心脏5. 可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正确答案:D.哺乳动物二、判断题1. 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功能不同。
- 正确答案:是2. 人体细胞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
- 正确答案:是3. 植物与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膜和细胞核。
- 正确答案:是三、填空题1. 我们的身体由 __细胞__ 组成。
2. __细胞膜__ 是细胞的保护层。
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多了一个 __细胞壁__。
4. 植物通过 __光合作用__ 吸收和利用阳光能量。
5. 我们的身体内有 __多个器官系统__,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人体的排泄器官。
- 答: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肺、肝脏和肾脏。
肺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肝脏通过分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将其排出体外。
而肾脏则通过尿液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剩的水分。
2. 人类与植物的排泄方式有何不同?- 答:人类的主要排泄方式是通过呼吸系统、肾脏和皮肤来进行排泄。
而植物则通过气孔呼吸、根系排泄和叶片排泄来进行代谢废物的排出。
3. 请简要介绍胎盘在哺乳动物中起到的作用。
- 答:胎盘是哺乳动物独有的特殊器官,它通过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联系,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传递、排泄物的排出等功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
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2.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3.地衣生长在岩石上,而地衣分泌的岩石酸又能使石头裂解,这说明
()
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4.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
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5.下列叙述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钟乳石慢慢长大
B.禾苗茁壮成长
C.汽车在奔驰
D.机器人在演奏
6.眼虫细胞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环境中又能从外界摄取有机物.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依赖生物
7.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C、生物都能生长繁殖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2、我国每五年对森林资源进行一次清查,应当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调查B、观察C、逐一记录D、问卷3、“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4、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②珊瑚③黑木耳④智能机器人⑤青苔⑥流星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⑥5、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雨露滋润禾苗壮”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1)营养物质(2)空气(3)阳光(4)适宜的温度(5)一定的生存空间(6)水A、(1)(3)(2)(5)(6)(4)B、(6)(1)(2)(3)(4)(5)C、(4)(5)(3)(6)(1)(2)D、(3)(6)(4)(5)(2)(1)7、下列食物链不正确的是()A、青虫山雀雀鹰B、牧草野兔狐狸B、水草小虾黑鱼 D、草蝗虫山雀雀鹰8、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杂草B、猫和老鼠C、人和猪D、蚂蚁和蚱蜢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一条河中所有的鱼10、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森林可以保持水土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11、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A、生长现象B、应激性C、繁殖D、呼吸12、目前餐桌上流行的营养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13、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分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14、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A、草B、野鼠C、牛羊D、狼15、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当这水域被排放了难分解的有毒物质——汞后,一段时间,体内汞的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浮游植物B、剑水蚤C、小鱼D、大鱼16、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片比陆地植物的叶片小,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素的影响()A、水B、温度C、土壤D、阳光17、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 ( )A、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B、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8、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A、一个变量因素B、二个变量因素C、多个变量因素D、综合因素19、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 A、A→B→C→D→E B、E→D→C→B→AC、D→A→B→C→ED、C→E→B→A→D20、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鸭、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苍蝇、蟋蟀、田鼠、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学校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
(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 B. 阳光 C. 土壤 D.空气2.下列不能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沐川竹海中的动植物 B.沐川湿地公园C. 沐川舟坝水库 D.沐溪河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C.喜欢雨后晒太阳 D.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5. 蚂蚁在地下形成一个百万只蚂蚁生活的巢穴,说明生活在地下的蚂蚁可以没有()A. 营养物质B. 适宜的温度C. 一定的生存空间D. 阳光6. 下列现象中,属于影响和改变环境的例子是()A.荒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 B.在土壤中活动的蚯蚓,使土壤疏松C.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D.枯叶蝶的体色与落叶颜色基本一致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A. 水B. 光C. 空气D. 土壤8.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 草→狼→兔→细菌B. 昆虫→蛇→鹰→鼠C. 阳光→草→狼→兔D. 草→昆虫→青蛙→蛇→鹰9.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B. 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湿地生态系统C. 生物圈中制造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D.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10.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 蛾类夜间活动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 候鸟的迁徙D. 山顶的旗形树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12.假设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狐是消费者B. 若将狐捕杀干净,草场可能会被破坏C.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阳光→草→兔→狐D. 若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积累最多的是草13.蜜蜂找到蜜源后,会在空中跳“8”字舞或圆圈舞,指引同伴到相应地点采蜜,这体现了蜜蜂之间的()A.捕食关系 B.寄生关系 C.合作关系 D.竞争关系1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 B.缺氮时植株矮小C.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 D.鹿遇敌害时快速奔跑15.沐川县森林覆盖率高,降雨较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D.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16.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总分:100分一单选题(共20题,总分值60分)1. 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A. 温度B. 水C. 土壤D. 光2.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河流中的水B. 一个湖泊C. 河岸上吃草的羔羊D. 河流中的动物3.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个现象说明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影响环境C. 生物彼此之间相互影响D. 生物改变环境4.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 朵朵葵花向太阳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5.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恐龙化石B. 不断长高的钟乳石C. 馒头发霉长出的毛D. 流动的水6. 洞庭湖水域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这种现象说明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 生物能适应环境C.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 生物能影响环境7. 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鼠妇如图所示。
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
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地点鼠妇只数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24种花的湿花盆底下18干草地中 2A. 阳光充足B. 阴暗潮湿C. 空气新鲜D. 高温干燥8.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15℃适宜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30℃适宜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9. 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
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A. 水蚤、鱼B. 藻类、水蚤C. 藻类、鱼鹰D. 鱼鹰、藻类10. 下列生物中属于生物的是A. 钟乳石B. 珊瑚C. 小草D. 机器人11. 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B. 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D. 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12. 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走,公野马与母野马和小野马的关系是A. 种内互助B. 种内斗争C. 种间互助D. 种间斗争1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1章 认识生物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 1.1认识生物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蜻蜓、蚂蚱、小鸟、蘑菇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 都能进行呼吸B. 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 都能生长和繁殖 D. 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2.雨点打在含羞草的小叶上,叶片会立刻合拢,叶柄下垂,这一生命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需要呼吸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机器人在工作B. 电脑病毒 C. 植物开花结果 D. 会“长大”的石头4.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 智能机器人B. 石头上的青苔 C. 变形金刚 D. 不断变大的钟乳石5.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阳光②松树③空气④细菌⑤金鱼⑥水⑦病毒⑧土壤⑨珊瑚虫⑩藻类A. ①③⑤⑦⑨B. ②④⑥⑧C. ②④⑤⑦⑨⑩D. ①③⑥⑧6.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 生长和繁殖B. 能排出代谢废物 C.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D. 具有细胞结构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恐龙骨骼 B. 珊瑚 C. 珊瑚虫D. 钟乳石8.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 人B. 蘑菇C . 青蛙D. 电脑病毒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生长 C.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 生物能呼吸10.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这种现象是生物的什么特征的表现()A. 生长B . 繁殖C . 应激性D . 新陈代谢11.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A. 夏季炎热,人出汗了B. 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C. 秋季植物落叶了D. 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12.“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鸣蝉等生物的基本特征()A. 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反射 D.繁殖13.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二、填空题14.右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蝗虫身体是由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腹部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
上网搜索资料B。
去图书馆查阅书刊C。
进行人口普查D。
用放大镜看蚜虫答案:D2.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答案:A3.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水稻、玉米、高粱等归为一类,鸡、鸭、鹅等归为一类,狗、猫等归为一类。
他们分类的依据为()A。
生物的个体大小B。
生物的用途C。
生物的生活环境D。
生物的数量答案:B4.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
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
阳光、温度B。
土壤、水分C。
水分、温度D。
空气、阳光答案:B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D。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答案:C6.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
小林同学细心地观察到这一现象,并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A。
发现并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C。
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记录D。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答案:B7.我们经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种现象说明()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能影响环境C。
大气影响植物的生存D。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答案:B8.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记录的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A。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答案:C9.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每小题1分,共25分。
)
1.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
A.大气圈的上部
B.大气圈的底部
C.整个水圈
D.岩石圈的上层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陆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3.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4.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
A.阴暗、明亮
B.潮湿、干燥
C.温暖、寒冷
D.食物多、食物少
5.影响小麦产量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
A.阳光和温度
B.植物高度和开花时间
C.水分和土壤肥力
D.害虫和田间杂草
6.骆驼背上的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驼峰的形成说明( )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的结构与环境没有关系
7.决定沙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土壤
8.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9.“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
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B.空气C.温度D.阳光
1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阳光、空气、水分等[来源:Z_xx_] 11.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一水蚤一鱼一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生物B.水蚤C.鱼D.鱼鹰
1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假设这
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
则可能引起()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13、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A、生长
B、都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能排出代谢废物
14.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1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1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①②
1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D.环境制约生物
18.如果要知道某山上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应该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B.调查C.测量D.分析
19.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人B.杨树C.蘑菇D.艾滋病病毒
20.根特别发达的植物,最可能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
A.干旱地区B.湿润地区C.寒冷地区D.温暖地区
21.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然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
22.“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分
23.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数量将()
A.迅速上升B.保持相对稳定
C.缓慢上升D.先上升,而后下降
24.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实施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表达交流→实施计划→获得结论
25.、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6.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多方面的,如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需要吸人氧气,呼出_________;生物能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_________作出反应;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7.人们在沙漠中植树时,必须选用耐干旱的树种,否则难以成活;当沙漠上的树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使一定区域内的气候有所改善。
请分析回答:(1)影响树成活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该事实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
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正常生存。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__。
28.下列是某生态系统的生物,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所有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兔、狐
等属于,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
菌等属于。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
是,毒素最多的生物
是。
狐和兔是关系。
三、连线题(6分)
29.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合作关系猫捉老鼠竞争关系蚂蚁搬家捕食关系草
鼠
蛇狐
兔
鹰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海葵与寄居蟹
四、实验题(5分)
30.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
为什么?。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 . B 3. B 4 .A 5. B 6.C 7.C 8.D 9.C
10.C
11.D 12.A 13.B 14.A 15.D 16.B 17.A 18.B 19.D
20.B
21.B 22.C 23.D 24.B 25.C
二.26.二氧化碳刺激细胞
27.①水适应环境②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8.①5 草→鼠→蛇→鹰
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③草鹰捕食
三. 29.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海葵与寄居蟹
四.30.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光照不可以实验需排除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