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交换型以太网与全双工以太网组网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课件-赵瑞玉-第6章数据交换技术1

第6章 数据交换技术
在以上的章节中,我们先后学习了固定和移动电话网络,这些电话网都是针 对语音业务而建设的,并不适合数据业务。但是,随着数据业务的飞速增 长,人们对数据网络的需求也日渐凸显。本章介绍了几种数据网络的交换 方式。虽然有的技术已经时过境迁,但这些技术对以后出台的技术有着深 远的影响。
2
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对信息处理技术的一大 挑战。
13
(4)处理速度快(Velocity)。 • 现在的数据流量从PB级至EB级不等,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因
此,不仅要求网络能够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数据,而且 对提取速度的快慢也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14
6.2 分组交换技术 • 6.2.1 分组交换的概念
网,所选择的基本交换方式,也是下一代网络的主要形式。 • 分组交换方式又可分为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交换方式,如图6.1所
示。
22
23
1.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 (1) 也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释放清除三个阶段。
(2) • 由于路径是预先建好的,因此传输过程中,不再进行路由选
择。
40
• 而且,由于没有第3层,帧中继的帧直接通过交换机,也就是说,交换机在帧的尾部还 未收到之前,就可以把帧的头部发送给下一个交换机,因而被称为流水线方式。一旦出 错,网络不负责纠错、立即丢弃,由高层协议发出重传请求,然后由智能化用户端(如 计算机)负责重传。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要比X.25多,因而帧中继仅在误码率极低的 网络(如光缆)中才可行。图6.5对比 了分组交换网与帧中继的确认方式,从中可以看到: 分组交换网每传输一次数据均需反馈证实,而帧中继这省略了的未来之星 – 数据通信是以“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数据是预先约 定好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字母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 应运而生, – 以TCP/IP为基础的数据网将成为未来电信网的基础承载网 络。那么数据网中常用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 同? 3
在以上的章节中,我们先后学习了固定和移动电话网络,这些电话网都是针 对语音业务而建设的,并不适合数据业务。但是,随着数据业务的飞速增 长,人们对数据网络的需求也日渐凸显。本章介绍了几种数据网络的交换 方式。虽然有的技术已经时过境迁,但这些技术对以后出台的技术有着深 远的影响。
2
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对信息处理技术的一大 挑战。
13
(4)处理速度快(Velocity)。 • 现在的数据流量从PB级至EB级不等,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因
此,不仅要求网络能够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数据,而且 对提取速度的快慢也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14
6.2 分组交换技术 • 6.2.1 分组交换的概念
网,所选择的基本交换方式,也是下一代网络的主要形式。 • 分组交换方式又可分为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交换方式,如图6.1所
示。
22
23
1.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 (1) 也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释放清除三个阶段。
(2) • 由于路径是预先建好的,因此传输过程中,不再进行路由选
择。
40
• 而且,由于没有第3层,帧中继的帧直接通过交换机,也就是说,交换机在帧的尾部还 未收到之前,就可以把帧的头部发送给下一个交换机,因而被称为流水线方式。一旦出 错,网络不负责纠错、立即丢弃,由高层协议发出重传请求,然后由智能化用户端(如 计算机)负责重传。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要比X.25多,因而帧中继仅在误码率极低的 网络(如光缆)中才可行。图6.5对比 了分组交换网与帧中继的确认方式,从中可以看到: 分组交换网每传输一次数据均需反馈证实,而帧中继这省略了的未来之星 – 数据通信是以“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数据是预先约 定好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字母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 应运而生, – 以TCP/IP为基础的数据网将成为未来电信网的基础承载网 络。那么数据网中常用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 同? 3
以太网基础知识

终端(比如网卡等),实际上这样的地址是固化在硬件ROM里面的; 2、广播MAC地址是(全1)
3、组播MAC地址(第8位为1),这是一个(逻辑)﹤逻辑or物理﹥
的MAC地址。 例如:00-10-a4-ab-21-ca是(单波)类型的MAC地址? 10-80-00-3d-44-3a是(单波)类型的MAC地址?
. .
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目的 地址查询CAM,找到出口后,把 数据包从该出口集合发送出去。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华为文档,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23
全双工就是解放生产力!
实现全双工的物质保证: 支持全双工的网卡芯片+收发线路完全分离物理介质+点 到点的连接(HUB都是半双工的)。 全双工对以太网技术的影响 最大吞吐量达到双倍速率; 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太网的冲突问题,以太网从此告别 CSMA/CD。 支持全双工的设备 最近10年制造的网卡、L2、路由器,HUB除外。
D S AP S S AP
Ethernet_SNAP 6 目的 MAC 6 源MAC 2 报文长度 1 1 1 CTL 3 OC 2 协议类型 3 8 -- 1 4 9 2 数据 4 FCS
0 x AA 0 x AA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华为文档,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19
Ethernet_II帧结构
64到1518字节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华为文档,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15
★ 封建社会
L2的出现 1、以太网基本帧结构 2、L2的基本工作原理 3、STP(生成树)的基本思想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华为文档,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16
以太网的MAC地址
MAC地址有48位,但它通常被表示为12位的点分十六进制数。 MAC地址举例:00.e0.fc.39.80.34 MAC地址全球唯一,由IEEE对这些地址进行管理和分配。每个地址由两部分 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其中前24位二进制代表该供应商代码。剩下 的24位由厂商自己分配。 例如华为设备的MAC的前24位就是00.e0.fc 如果48位全是1,则表明该地址是广播地址。 如果第8位是1,则表示该地址是组播地址。
3、组播MAC地址(第8位为1),这是一个(逻辑)﹤逻辑or物理﹥
的MAC地址。 例如:00-10-a4-ab-21-ca是(单波)类型的MAC地址? 10-80-00-3d-44-3a是(单波)类型的MAC地址?
. .
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目的 地址查询CAM,找到出口后,把 数据包从该出口集合发送出去。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华为文档,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23
全双工就是解放生产力!
实现全双工的物质保证: 支持全双工的网卡芯片+收发线路完全分离物理介质+点 到点的连接(HUB都是半双工的)。 全双工对以太网技术的影响 最大吞吐量达到双倍速率; 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太网的冲突问题,以太网从此告别 CSMA/CD。 支持全双工的设备 最近10年制造的网卡、L2、路由器,HUB除外。
D S AP S S AP
Ethernet_SNAP 6 目的 MAC 6 源MAC 2 报文长度 1 1 1 CTL 3 OC 2 协议类型 3 8 -- 1 4 9 2 数据 4 FCS
0 x AA 0 x AA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华为文档,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19
Ethernet_II帧结构
64到1518字节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华为文档,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15
★ 封建社会
L2的出现 1、以太网基本帧结构 2、L2的基本工作原理 3、STP(生成树)的基本思想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华为文档,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16
以太网的MAC地址
MAC地址有48位,但它通常被表示为12位的点分十六进制数。 MAC地址举例:00.e0.fc.39.80.34 MAC地址全球唯一,由IEEE对这些地址进行管理和分配。每个地址由两部分 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其中前24位二进制代表该供应商代码。剩下 的24位由厂商自己分配。 例如华为设备的MAC的前24位就是00.e0.fc 如果48位全是1,则表明该地址是广播地址。 如果第8位是1,则表示该地址是组播地址。
第06章 IP交换与局域网交换PPT课件

它对应着OSI/RM中的下两层:物理 层和数据链路层。
2020/12/4共享资源: cflynn (关键字) cflynn (关键字)
8
2)互联网层功能
因特网是由大量的异构网络组合而成的,如 果两台主机处于不同的网络上,则数据需要经 过多个互连的网络完成正确的传输,这就是互 联网层完成的主要功能,通过互联网层将异构 网络连接起来。
12
IP分组格式
➢ 版本(4bit) 指IP协议的版本。通信双方进行通信时使用的IP协议版
本号必须一致,目前广泛使用的IP协议版本是第四板 (IPv4),IP协议的最新版本是IPv6。
➢分组头长度(4bit) 表示分组头长度(以4字节为1单位),该字段表示的最
大为15, IP分组头的最大长度为60字节;最小为5,最常用 的分组头长度为20。当IP分组头长度不是4字节的整数倍时, 必须使用填充字段加以填充,使得IP分组头的长度保持为4 字节的整数倍。
➢总长度(16bit) 表示IP分组的总长度,包括分组头和数据两部分,单
位是字节,因此IP分组的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2020/12/4共享资源: cflynn (关键字) cflynn (关键字)
14
IP分组格式
➢ 标识(16bit),标志(3bit),片偏移(13bit) IP分组通过数据链路层传输时,不同的数据链路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通信,保证数据传 输的顺序。 ➢UDP协议是无连接的通信,是一种尽力而 为(best effort)传输。
2020/12/4共享资源: cflynn (关键字) cflynn (关键字)
10
4)应用层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FTP ➢域名服务DNS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020/12/4共享资源: cflynn (关键字) cflynn (关键字)
8
2)互联网层功能
因特网是由大量的异构网络组合而成的,如 果两台主机处于不同的网络上,则数据需要经 过多个互连的网络完成正确的传输,这就是互 联网层完成的主要功能,通过互联网层将异构 网络连接起来。
12
IP分组格式
➢ 版本(4bit) 指IP协议的版本。通信双方进行通信时使用的IP协议版
本号必须一致,目前广泛使用的IP协议版本是第四板 (IPv4),IP协议的最新版本是IPv6。
➢分组头长度(4bit) 表示分组头长度(以4字节为1单位),该字段表示的最
大为15, IP分组头的最大长度为60字节;最小为5,最常用 的分组头长度为20。当IP分组头长度不是4字节的整数倍时, 必须使用填充字段加以填充,使得IP分组头的长度保持为4 字节的整数倍。
➢总长度(16bit) 表示IP分组的总长度,包括分组头和数据两部分,单
位是字节,因此IP分组的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2020/12/4共享资源: cflynn (关键字) cflynn (关键字)
14
IP分组格式
➢ 标识(16bit),标志(3bit),片偏移(13bit) IP分组通过数据链路层传输时,不同的数据链路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通信,保证数据传 输的顺序。 ➢UDP协议是无连接的通信,是一种尽力而 为(best effort)传输。
2020/12/4共享资源: cflynn (关键字) cflynn (关键字)
10
4)应用层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FTP ➢域名服务DNS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以太网技术基础》PPT模板课件

➢收到组播帧,向广播域中除源 端口外的属于组成员的其它所有 端口转发
➢收到单播帧,若其目的MAC不 在MAC地址表中,泛洪处理
➢收到单播帧,若(在MAC表中 )其目的MAC与源MAC在同一冲 突域,丢弃该帧
➢收到单播帧,若(在MAC表中 )其目的MAC与源MAC不在同一 冲突域,向指定端口转发
根据帧的宿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 不向源端口转发 MAC表中找不到则向其它所有端口转发
共享式以太网
• 网络中所有主机的收发都依赖于同一套物理介质,即共享介质 。
• 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主机在发送,各主机通过遵循CSMA/CD 规则来保证网络的正常通讯。
发送
监听
监听
监听
交换式以太网
扩展了网络带宽。 分割了网络冲突域,使得网络冲突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交换机作为更加智能的交换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用户所要求的功能
• The frame from station A to station C is flooded out to all ports except port E0 (unknown unicasts are flooded)
地址学习(续)
A
0260.8c01.1111
C
0260.8c01.2222
•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就将 该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的端口(不包括源端口);如果找不到,就 向所有的端口泛洪(不包括源端口 );
• 向所有端口泛洪广播帧和组播帧(不包括源端口 )。
地址学习
MAC address table
A
0260.8c01.1111
E0
C
E2
0260.8c01.2222
端口汇聚
➢收到单播帧,若其目的MAC不 在MAC地址表中,泛洪处理
➢收到单播帧,若(在MAC表中 )其目的MAC与源MAC在同一冲 突域,丢弃该帧
➢收到单播帧,若(在MAC表中 )其目的MAC与源MAC不在同一 冲突域,向指定端口转发
根据帧的宿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 不向源端口转发 MAC表中找不到则向其它所有端口转发
共享式以太网
• 网络中所有主机的收发都依赖于同一套物理介质,即共享介质 。
• 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主机在发送,各主机通过遵循CSMA/CD 规则来保证网络的正常通讯。
发送
监听
监听
监听
交换式以太网
扩展了网络带宽。 分割了网络冲突域,使得网络冲突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交换机作为更加智能的交换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用户所要求的功能
• The frame from station A to station C is flooded out to all ports except port E0 (unknown unicasts are flooded)
地址学习(续)
A
0260.8c01.1111
C
0260.8c01.2222
•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就将 该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的端口(不包括源端口);如果找不到,就 向所有的端口泛洪(不包括源端口 );
• 向所有端口泛洪广播帧和组播帧(不包括源端口 )。
地址学习
MAC address table
A
0260.8c01.1111
E0
C
E2
0260.8c01.2222
端口汇聚
0202以太网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精品PPT课件

教育培训部
总结 (续)
▪ 交换机提供设备间专用的通信通道、支持多个并发的会话、全双工 通信以及介质速率适配等功能,与网桥对比能够更好地消除网络拥 塞。
▪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分析进入的数据帧并根据目标 MAC地址进行转发、过滤或泛洪。交换机能够在2个或更多的局域 网分段间转发数据帧,它增加了冲突域的数量。
▪ 用户按照物理位置进行分组 ▪ 网络中存在更多的交换机 ▪ 交换机间使用高速的链路互连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VLAN概述
▪ 分段 ▪ 灵活性 ▪ 安全性
VLAN =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 = 逻辑网络(子网)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总结
▪ 更高的端口密度 ▪ 更大的数据帧缓冲区 ▪ 支持不同的端口速率 ▪ 快速的内部交换 ▪ 交换模式:
– 直通转发(Cut-through) – 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 – 无碎片转发(Fragment-free)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局域网交换机的特性
交换式LAN技术
以太网局域网
网络拥塞
▪ 高性能的PC ▪ 更多的网络数据 ▪ 带宽密集的应用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网桥(Bridge)
▪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 ▪ 转发、过滤或泛洪数据帧 ▪ 更少的端口 GOLDTE▪CH转| 金发科较集团慢-教育培训部
局域网交换机(LAN Switch)
设备间专用的通信通道
多个并行的会话
全双工通信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介质速率适配
交换机
▪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 ▪ 转发、过滤或泛洪数据帧 ▪ 更多的端口 ▪ 转发快速
总结 (续)
▪ 交换机提供设备间专用的通信通道、支持多个并发的会话、全双工 通信以及介质速率适配等功能,与网桥对比能够更好地消除网络拥 塞。
▪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分析进入的数据帧并根据目标 MAC地址进行转发、过滤或泛洪。交换机能够在2个或更多的局域 网分段间转发数据帧,它增加了冲突域的数量。
▪ 用户按照物理位置进行分组 ▪ 网络中存在更多的交换机 ▪ 交换机间使用高速的链路互连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VLAN概述
▪ 分段 ▪ 灵活性 ▪ 安全性
VLAN =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 = 逻辑网络(子网)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总结
▪ 更高的端口密度 ▪ 更大的数据帧缓冲区 ▪ 支持不同的端口速率 ▪ 快速的内部交换 ▪ 交换模式:
– 直通转发(Cut-through) – 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 – 无碎片转发(Fragment-free)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局域网交换机的特性
交换式LAN技术
以太网局域网
网络拥塞
▪ 高性能的PC ▪ 更多的网络数据 ▪ 带宽密集的应用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网桥(Bridge)
▪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 ▪ 转发、过滤或泛洪数据帧 ▪ 更少的端口 GOLDTE▪CH转| 金发科较集团慢-教育培训部
局域网交换机(LAN Switch)
设备间专用的通信通道
多个并行的会话
全双工通信
GOLDTECH | 金科集团-教育培训部
介质速率适配
交换机
▪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 ▪ 转发、过滤或泛洪数据帧 ▪ 更多的端口 ▪ 转发快速
【精品课件】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

5.3.3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
1. 基本的硬件设备
•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与普通的以太网组网方法基本 相同。要组建快速以太网,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 设备:
• 100 Mbps集线器或100 Mbps以太网交换机;
• 10 Mbps集线器;
• 10 Mbps以太网卡、100 Mbps以太网卡或10/100 Mbps以太网卡;
3. 智能大楼概念的提出
• 随着建筑物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应用,近几年来出现 了一个新的概念,这就是智能大楼。智能大楼的概 念是随着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 人们对信息共享的强烈需求而产生的。它是将计算 机通信、信息服务和大楼安全监控集成在一个系统 中。最早的智能大楼可以追溯到1984年。当时,美 国的哈特福特市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改造,他们 在这幢大楼内安装了局域网,同时对大楼的空调、 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等设施采用计算机进行监 控。在设计大楼传输线路时,他们将局域网布线系 统与大楼安全监控的信息传输线路集成在一起。这 项工程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此世界上许多国
• 1000 Mbps以太网交换机;
• 1000 Mbps以太网卡;
• 100 Mbps以太网交换机或100 Mbps集线器;
• 10 Mbps以太网卡、100 Mbps以太网卡或10/100 Mbps以太网卡;
• 双绞线或光缆。
• 1000 BASE—T标准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双绞线 长度可以达到100 m;1000 BASE—LX标准使用单 模 光 纤 , 光 纤 长 度 可 以 达 到 3000 m ; 而 1000 BASE—SX标准使用多模光纤,光纤长度可以达到 300~550 m。
• (3) 楼宇自动化系统(BA)
• 楼宇自动化系统采用传感器、监控设备、计算机, 对大楼的电力、空调、电梯、供水与排水、防火及 防盗等设施,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与管理。它包 括楼宇自动化管理、出入管理、身份卡识别系统、 防盗保安系统、防火系统以及各种设备监控系统。 对现代化大楼来说,这些系统都是必备的。楼宇自
1. 基本的硬件设备
•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与普通的以太网组网方法基本 相同。要组建快速以太网,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 设备:
• 100 Mbps集线器或100 Mbps以太网交换机;
• 10 Mbps集线器;
• 10 Mbps以太网卡、100 Mbps以太网卡或10/100 Mbps以太网卡;
3. 智能大楼概念的提出
• 随着建筑物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应用,近几年来出现 了一个新的概念,这就是智能大楼。智能大楼的概 念是随着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 人们对信息共享的强烈需求而产生的。它是将计算 机通信、信息服务和大楼安全监控集成在一个系统 中。最早的智能大楼可以追溯到1984年。当时,美 国的哈特福特市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改造,他们 在这幢大楼内安装了局域网,同时对大楼的空调、 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等设施采用计算机进行监 控。在设计大楼传输线路时,他们将局域网布线系 统与大楼安全监控的信息传输线路集成在一起。这 项工程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此世界上许多国
• 1000 Mbps以太网交换机;
• 1000 Mbps以太网卡;
• 100 Mbps以太网交换机或100 Mbps集线器;
• 10 Mbps以太网卡、100 Mbps以太网卡或10/100 Mbps以太网卡;
• 双绞线或光缆。
• 1000 BASE—T标准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双绞线 长度可以达到100 m;1000 BASE—LX标准使用单 模 光 纤 , 光 纤 长 度 可 以 达 到 3000 m ; 而 1000 BASE—SX标准使用多模光纤,光纤长度可以达到 300~550 m。
• (3) 楼宇自动化系统(BA)
• 楼宇自动化系统采用传感器、监控设备、计算机, 对大楼的电力、空调、电梯、供水与排水、防火及 防盗等设施,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与管理。它包 括楼宇自动化管理、出入管理、身份卡识别系统、 防盗保安系统、防火系统以及各种设备监控系统。 对现代化大楼来说,这些系统都是必备的。楼宇自
以太网

Dest.
Src. Len
address (6B) Address (6B) (2B)
数据字段 (LLC)
Pad
FCS (4 B)
10
以太网
目的地址 (6B)
源地址 Len
Data field
(6B) (2B) (Logical link control)
Pad
FCS (4 B)
3) 两个地址 §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都允许为2字节或6字节,但在
以太网
一、 IEEE 802.3标准及以太网
§ 802.3协议使用于1-持续的CSMA/CD局域网 § 以太网使用CSMA/CD技术、采用总线结构
以太网的发展简史
ü 1980年9月提出以太网蓝皮书,DIX以太网1.0规范
ü 1981年6月IEEE802.3委员会成立
ü 1983年推出IEEE 10BASE-5规范
01-80-C2-00-00-00
5
以太网
三、以太网(Ethernet)特点
§ 占统治地位的有线局域网 § 第一个广泛使用的局域网形式 § 比令牌网、 ATM更简便且价廉 § 网速覆盖了10 Mbps – 10 Gbps
Metcalfe提出的 以太网草稿
6
以太网
1. 不可靠、无连接的服务 § 无连接:收发双方之间不存在握手协议 § 不可靠:接收方不发送确认或否认信息
1) 前导字段
§ 7个字节的10101010,实际上下一个字符也是前导字段, 只是最后的两位为1,表示紧接着的是真正的MAC帧
§ 7个字节的10101010的曼切斯特编码将产生10MHz,持 续5. 6 s的方波,周期为0.1s,可用于时钟同步
2) 数据字段长度和校验和
交换技术教学课件PPT网络实用技术教学PPT

12
STP
干预STP选举根网桥,通过修改设备的优先级达 到指定设备成为根网桥,可以把SW2选举成根网 桥。
登录SW2进行如下操作: SW2>en SW2#conf t SW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设置在STP协议中valn 1的优先级为4096,在这 里没有配置vlan所以用vlan 1. SW2(config)#exit SW2#sh spanning-tr
7
配置实例(续二)
配置R1: R1(config)#int fa0/0 //进入接口fa/0 R1(config-if)#no sh //开启fa0/0 R1(config-if)#exit //退出接口模式 R1(config)#int fa0/0.10 //接入子接口fa0/0.10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 //封装802.1Q协议,并将子接口
SW1(config-if)#exit //退出接口 16
配置实例(续二)
SW2配置: SW2(config)#spanning-tr portfast bpdu SW2(config)#spanning-tr backbonefast SW2(config)#int fa0/0 SW2(config-if)#no spanning-tr portfast SW2(config-if)#exit SW2(config)#int fa0/1 SW2(config-if)#no spanning-tr portfast SW2(config-if)#end
dot1q SW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SW1(config-if-range)#no sh SW1(config-if-range)#end
STP
干预STP选举根网桥,通过修改设备的优先级达 到指定设备成为根网桥,可以把SW2选举成根网 桥。
登录SW2进行如下操作: SW2>en SW2#conf t SW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设置在STP协议中valn 1的优先级为4096,在这 里没有配置vlan所以用vlan 1. SW2(config)#exit SW2#sh spanning-tr
7
配置实例(续二)
配置R1: R1(config)#int fa0/0 //进入接口fa/0 R1(config-if)#no sh //开启fa0/0 R1(config-if)#exit //退出接口模式 R1(config)#int fa0/0.10 //接入子接口fa0/0.10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 //封装802.1Q协议,并将子接口
SW1(config-if)#exit //退出接口 16
配置实例(续二)
SW2配置: SW2(config)#spanning-tr portfast bpdu SW2(config)#spanning-tr backbonefast SW2(config)#int fa0/0 SW2(config-if)#no spanning-tr portfast SW2(config-if)#exit SW2(config)#int fa0/1 SW2(config-if)#no spanning-tr portfast SW2(config-if)#end
dot1q SW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SW1(config-if-range)#no sh SW1(config-if-rang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