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2024年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2024年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光现象》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光纤通信和激光应用等。

重点聚焦于光的传播原理、反射和折射定律、色散现象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使学生了解光的色散原理,以及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的应用,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学演示仪、光纤通信模型、激光笔。

2. 学具: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到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复习光的反射现象。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定律。

(2)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3)介绍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进行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现象。

4. 小组讨论(15分钟)(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定律。

2. 光的色散原理。

3. 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定律。

(2)解释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论述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定律:光的传播是直的,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光的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的。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光现象章节复习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槽、光线演示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光现象的图片,如太阳光、彩虹、镜子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回顾(5分钟)简要回顾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巩固已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本质;(2)了解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现象;(3)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与波长的关系。

2.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光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和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光的传播方式、光的本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衍射、光的干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光现象,如阳光照射进屋子、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概念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光的传播方式、光的本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衍射、光的干涉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实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实验探究:以光的折射为例,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准备一块玻璃板,用一个玻璃杯中装满水,将玻璃板竖直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引出光的折射规律,并让学生自己总结。

4.同步练习:通过选择题、判断题和应用题等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并在做题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5.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的例子,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6.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各种现象,并进行简洁的归纳概括。

四、教学评价:1.做题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解题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实验评价:通过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评价:通过学生在拓展应用中的观察和操作情况,评价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的含义及种类,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能说出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会做反射光路图,能识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理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会处理平面镜成像相关的作图。

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能判断常见的折射现象。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过程,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学习梳理总结知识的方法,能将本章内容系统化。

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养成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学习心得,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通过合作探究养成学生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善于观察、总结的学习能力。

通过复习养成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1.光现象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路图解决问题。

易错点:1、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常判断为与镜面或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中误认为像的大小规律是近大远小。

3、“倒影”与影子混淆。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课件展示精美图片:这些美轮美奂的风景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然地引出本节复习内容——第四章光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精美图片,回顾光现象这一章的几个重要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总结方法【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专题一知识点聚焦:(小组抢答比比谁记得准、答得快)1.光源: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根据成因分为光源和光源。

例如:太阳、萤火虫、水母属于天然光源;蜡烛、霓虹灯、白炽灯属于人造光源;月亮_________(是或不是)光源。

2024年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教案

2024年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教案

2024年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1.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1.3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2.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

3.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1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1.2光的色散现象。

2.难点:1.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实验观察。

1.2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分析。

三、教学过程1.引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光现象,谁能举例说明?2.光的传播(1)讲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的基本特性。

(2)举例:阳光穿过窗户、月光照在地面上等。

(3)讨论: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会发生什么现象?3.光的反射(1)讲解: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光线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3)案例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4.光的折射(1)讲解: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3)案例分析:透镜成像原理。

5.光的色散(1)讲解:光的色散是指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颜色的现象。

(2)实验:演示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原理。

(3)讨论:光的色散在生活中的应用。

6.综合应用(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你能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吗?(2)讨论:如眼镜的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1)回顾: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这些知识有什么疑问或建议?(3)解答: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复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的相关知识。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查找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分析其原理,并写成小论文。

光现象复习教案(4)光的折射---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光现象复习教案(4)光的折射---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光现象复习教案(4)光的折射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在设计这堂光的折射复习课时,我希望能够回顾和巩固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特别是光的折射概念。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探索和实验中复习和加深对光的折射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光的折射的基本概念,掌握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能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理解。

难点: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棒、玻璃杯、水、激光笔、白纸。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一、引入:1. 利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棒,让学生观察到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 逐渐将塑料棒倾斜,观察到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引入光的折射的概念。

二、探索光的折射: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玻璃杯,装入水,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入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光的折射现象。

三、学习折射定律:1. 引入折射定律的内容,讲解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2.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折射定律的应用。

四、实践活动:1. 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折射定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图。

1. 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折射的现象和折射定律。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理解。

难点: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折射定律。

在课后,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如透镜成像、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第四章《光现象》的复习课,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光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忆起光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投影片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如镜子、彩虹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知识回顾(10分钟)教师简要回顾第四章《光现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光现象相关的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课堂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镜子的工作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六、板书设计(5分钟)七、作业设计(5分钟)1. 请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请举例说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请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镜子的工作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作业答案: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界面反射回来。

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光的色散:光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复习光现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的原理和现象;能够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平面镜、透镜、光源等)、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教材。

四、活动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镜子、透镜等)为例,引导学生回顾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板书,详细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眼镜、照相机、望远镜等,引导学生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

4.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平面镜反射、透镜折射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现象。

5.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与光现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活动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相关的课题研究,如自制望远镜、研究光的传播速度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
O
O1
A1

A
对比记忆:
折射规律
反射规律
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
线在同一平面内
线在同一平面内
2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 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 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 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 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五、光的色散 1.红、橙、黄、绿、蓝、靛、紫色的光叫
单色光。 2.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太阳
光就是复色光。 3.将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
色散。利用三棱镜可以对白光进行分解成各 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 红、黄。、蓝
4.看不见的光 (1)什么是光谱?
把太阳光分解成的七种不同的色光按 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起来就是光谱。
(2)什么是红外线?用什么来验证它的存在?
2.入射角增大,反射角_增__大___; 入射角减小,反射角___减__小__。
3.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4.光照射到表面光滑的物体上时发生 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5.光照射到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时发生 的反射是漫反射。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特点: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平行光反 射,只能从某个方向看到反射光,且比较耀眼。 漫反射特点:反射面凹凸不平;平行光入射反射光 线却向各个方向射出,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反射光, 且不耀眼。
二、光的反射法线N源自入射角 反射角ir O 入射点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线共面)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分居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 =∠r (两角相等)
光的反射定律
1.法线的双重作用:法线既是反射面的 ___垂_线___,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的角_平__分_线__。
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2.像与物 等大 (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虚像
平面镜成像作图 1.程序:
(1)过发光点A作平面镜的垂线,垂足为O; (2)延长AO,截取OA1等于OA; (3)标出像点A1.
A
O
A1
2.规则:连线、反向延长线、虚像画 虚 线.
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缩小的虚像.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应用: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观察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
应用:太阳灶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 变成平行光 应用:手电筒,汽车灯, 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四、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红光以外的部分的能量辐射叫做红外线, 人眼虽看不到,但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
它们的存在,属于不可见光。
(3)红外线的应用有哪些? 加热物体。 医学上做拍片诊断。
进行遥控、遥感。
(4 )什么是紫外线?
定义:在光谱的紫光以外,也有 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主要特征和作用是:化学作用强;生 理作用强;荧光作用强。
光现象
1.光源
天然光源,如 。
人造光源,如




条件:

(1)光的直线传播 光速:真空中

应用:
反射定律:

反射分类:
、 都遵守

2.光的传播规律 (2)光的反射 应用
平面镜
成像特点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球面镜:凸面镜 凹面镜
(3)光的折射
折射规律: 现象举例:
。 、
3.物体的颜色
白光的组成 色光的三基色
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
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 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若将AO向ON 靠 近,则OB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外线有以下三个特征: 1.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是热作用强。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 3.红外线可用来遥感。
紫外线有以下特征: 1.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剂量大时伤 害人体。 3.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相底片感光。
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作图专题
1、有关平面镜反射作图光路法
400 r=500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
S
作出由A发出经平面镜 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
如图是S'两条反射光线,请 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3、如图所示是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 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S
S’
练习一:1.小红同学家住在偏远 的山区。他每天早晨起来,都到村 边的河里挑两桶水给军属张大妈家 送去。若小红家、张大妈家与河岸 的位置如图的所示。则小红应怎样 走路径最短?
小红家
张大妈家
小河
小红家 A
张大妈家 B
O
小河
A1
2、某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
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
的实际时间是(
。 。颜料的三原色
。 。
4.看不见的光:紫外线 、红外线
一、光 的 直 线 传 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恒星等 人造光源:电灯 火把等
2.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影子 日食 月食 激光准直 小孔成像 瞄准射击
4.相关成语: 立竿见影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5.光速: 真空中 v=3.0×108m/s =3.0×105km/s 6.V真空> V空气>V水>V玻璃 7.光年: 长度单位
C)
A.10:21 B.21:10
C.10:51
D.12:01
:
:
情景一:
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 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 响学习,请你帮他想想解决问题的 方法吧。
情景二:
夏天,小明到河边去玩,发 现河水很浅、很清,禁不住就 进去洗澡,可当他走进去时才 发现,河水可不象看到的那么 浅。请你给他解释一下原因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