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合集下载

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南城县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南城县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性 的加 工 企业 。 通 过 “ 司 +基地 +农 户 ” 公 的发 展模 式 , 射 带 动 农户 大 力 发 展 绿 色食 辐
二是 积极 引进 新 技术 新 品种 发展 规 模生 产 。通 过招商 引资 引进拥有 新技术 、 品 新
品种 、 养产业 。逐 步提高全县绿色食品加工 业的组织化、 规模化、 市场化进程 , 以拉动整
工 业 做 大做 强 。 ◆ ( 约编 辑 : 国昕 ) 特 刘
龙”“ 、引外龙”“ 、育新龙” 等多种形式 , 外引内
工原 料专 业 生产 基地 。 围绕 以上 六 类产
品 建基地 扩 大生 产 规模 ,实 行标 ; 隹化生
产 , 加工 企业提供 优质 、 富的原材 料。 为 丰
联, 培育一批辐射力强、 牵动面广 , 具有带动
水 平 ,提升产 品科技含量 , 高市场竞 争 提
力, 创立产品品牌 , 打响绿 色品牌 。应加 大 对 我县 创品牌工 作的投入 ,充分利 用各种 媒体和 多种 形式进行 宣传 , 可设立食品节 ,
举 办 交 易 会 、 销 会 、 贸 洽 谈 会 , 立 高 展 经 建
4壮大龙头企业。将麻姑 实业、 、 洪门集 团、 丰食品、 锦 阿颖淮 山等一批企业打造成
等相 关产业 的发展 。
点对粮食、 蔬果、 畜禽、 水产、 由 中草药六大 菊 、 类主导产业及其它特色产业作出详细加工计
划 , 目标 , 明确 制订措 施 , 绿色 食品 加工企 引导 业 向园区聚集 , 成产业集 群。成 立县 绿色食 形 品加 工产 业领 导 小组 , 企业 发 展 品牌 、 在 科技
攻关等方面给予更大的奖励扶持。 2 创建原料基地 。 、 建立我 县主 抓品种 的生 产基 地 。一 是确 保 建立传 统 农 产 品 粮食 、 蔬果 、 畜禽 、 水产 、 茶油 、 中草 药等加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意见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意见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意见1998年以来,我县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

但根据县委安排,农业产业结构调研组,进行全面调研后,就总体而言,农业生产发展还不能适应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质量较低,专门用于加工的农产品不足,产加销各环节联结不紧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健全、加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为切实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全面完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实现县第十次党代会和第十四届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将“八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现提出建设意见,望认真研究落实。

一、充分认识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的重要意义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并开展农产品加工,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及加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进步,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在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逐步实现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关注农产品供给向关注农民增收转变;从短期经营农业向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变;从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推动工作向依靠市场营造环境的转变。

(二)发展目标。

经过5年的发展,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并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重要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使农产品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农业总产值年递增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5%,达到2050元。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一、基地建设的目标。

咱为啥要搞这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呢?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种出、养出那些超级健康、环保、美味的农产品,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具体时长]内,把咱们这个基地打造成一个在本地响当当,甚至在外面也有点名气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地。

不仅要产量可观,而且质量得是杠杠的,符合各种绿色标准,就像那些参加选美比赛还能拿冠军的农产品一样优秀。

二、基地选址。

1. 环境要求。

这个地方啊,得是那种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就像世外桃源一样。

周围不能有那些污染企业,什么冒黑烟的工厂啊,排污水的作坊啊,统统都不能有。

空气得清新得像刚下过雨的森林里一样,土壤要肥沃得像巧克力蛋糕一样松软(不能真的是巧克力味啦),水源呢,得干净得像从深山里冒出来的矿泉水。

2. 交通便利性。

虽然咱们要找个环境好的地方,但也不能太偏僻。

路得好走,这样咱们的农产品才能顺利地运出去,就像运动员在跑道上冲刺一样顺畅。

要是路不好,农产品运出去都颠坏了,那可不行。

最好是离大路近一点,方便大卡车进出,就像给咱们的农产品准备了一条高速公路直达市场。

三、种植和养殖规划。

1. 作物选择。

咱得种那些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的作物。

比如说,如果咱们这儿阳光充足,那就种些需要大量阳光的果蔬,像西红柿、辣椒之类的。

这些作物就像小太阳一样,在地里茁壮成长。

而且要多种一些受欢迎的品种,不能种那些大家都不认识、没人吃的东西,不然种出来只能自己看着发愁。

2. 养殖种类规划。

要是搞养殖呢,也要选那些好养又受欢迎的动物。

比如说鸡,那可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

咱们就养那种散养的土鸡,让它们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吃虫子、吃草籽,这样的鸡下的蛋肯定又大又营养,鸡肉也特别香。

再比如养鱼,可以养草鱼、鲫鱼这些大众爱吃的鱼,把池塘弄得干干净净的,让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

四、绿色生产技术与管理。

1. 土壤改良。

土壤就像农作物的床一样,床不舒服,农作物怎么能长得好呢?咱们得给土壤加点“营养套餐”。

2024年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计划(二篇)

2024年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计划(二篇)

2024年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计划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优质农业,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可追溯、监控评估预警体系,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新跨越,特制定本推进计划。

一、基本原则(一)产业化原则。

充分发挥我县特色农产品优势,以建设产业链为纽带,培育主导产业,推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二)标准化原则。

以农产品龙头企业为重点,按照目标市场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建设一批能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操作、有效控制并合理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实行种植养殖过程全程监管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三)品牌化原则。

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步伐,积极申请农产品商标注册,培育我县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

(四)市场化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我县农产品现状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快发展一批外向度高的出口农产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任务目标力争到____年,全县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____万亩,优质林产品生产基地____万亩,优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____万吨,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达到____万亩;全县新增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____个,"三品"认证____个,新增认证基地面积____万亩,新注册商标____个;新增专业村____个,新增专业乡镇____个,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____个。

三、工作重点(一)调查摸底。

对全县现有优质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需求基地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明确基地位置、面积、作物种类等内容。

(二)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既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又要发展新的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的建议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的建议

如下是一篇关于“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的建议”的文章: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于农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更是关注备至。

如何打造绿色、有机的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此,笔者将就此主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现状分析在我国,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养殖方式由于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出现了很多隐患。

农畜产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担忧。

打造绿色、有机的农畜产品输出地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建议1. 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的绿色有机。

2. 建设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在先行示范市中选取一些地区,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基地,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和培训,使这些基地成为绿色有机生产的模范。

3. 强化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增加消费者宣传和教育通过增加农畜产品的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提升消费者对绿色有机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加对这类产品的需求。

5. 政府支持和扶持政策政府应给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者相应的扶持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更多的生产者投身到这一产业中来。

四、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们有望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

这不仅将有利于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也有助于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和管理上的工程,更是一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只有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才能实现农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和供应。

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我县拟实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批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生态农庄,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生态旅游服务,提升我县农业竞争力。

二、项目范围本项目涵盖我县20个乡镇的农田和农庄。

具体包括:1. 农田改造和管理:对农田进行绿化、整治和管理,确保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

2. 农庄建设:建设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农庄,包括农产品加工厂房、会议室、陈列室、餐饮区、休闲区等。

三、项目目标1. 建设一批农田绿化示范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供应。

2. 打造一批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生态农庄,提供生态旅游和休闲服务。

3. 培育一批富有农业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6个月):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报批。

招聘项目管理团队,制定工作细则。

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

2. 农田改造和管理阶段(12个月):对所有农田进行土壤改良和绿化。

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田管理数字化。

3. 农庄建设阶段(18个月):设计和规划农庄的建筑和景观。

建设农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

选购必要的设备和工具。

4. 农庄运营和管理阶段(持续):开展农产品生产和加工。

实施农庄经营管理,包括销售、宣传、会员管理等。

开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服务。

五、项目风险分析1. 自然灾害风险:特别是洪涝和干旱等灾害对农田和农庄的影响。

2. 市场需求风险:如果市场对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需求不足,项目的经营收入可能不稳定。

3. 技术风险:如果项目中引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不适用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影响农作物质量和生态农庄的运营效果。

六、项目经费和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计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改造、农庄建设、设备采购等各项支出。

资金筹措主要通过政府拨款、信贷贷款、社会投资等方式。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优质农产品基地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但是目前我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产品基地规模不足、管理不规范、技术不到位等。

为了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加大对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农产品基地建设还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很多地方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农业部门补贴,这导致基地规模小、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

需要加大对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吸引各类投资主体,促进基地建设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第二,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

当前很多地方农产品基地的规划和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一些基地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管理混乱,导致基地内种植面积不大,配套设施不全,管理水平低下。

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基地的规划和管理,做好基地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基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提高农产品基地的技术水平。

当前很多农产品基地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依靠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保证。

为了提高农产品基地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强对基地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提高基地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第四,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品牌建设。

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品牌建设对于提高基地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当前很多农产品基地仍然处于无品牌、小品牌的状态,产品销售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基地的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宽产品销售的渠道和范围。

第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还需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一、基地建设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大家对吃的东西要求越来越高啦,都想吃绿色、健康、无污染的农产品。

可是市场上那些打着绿色旗号的产品,鱼龙混杂的。

咱们就想着,干脆自己建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给大家提供真正的绿色好货。

二、建设目标。

1. 产品质量目标。

咱们基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那得是一等一的好。

就像参加选美比赛的冠军一样,不仅外表水灵灵的,内在品质也要杠杠的。

农药残留?不存在的!重金属超标?想都别想!咱的目标就是达到国际最严格的绿色农产品标准,让消费者吃着放心,安心,舒心。

2. 产量目标。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咱也不能小气。

要让基地的产量能满足市场的一定需求。

这就好比是开饭店,菜得好吃,还得够大家吃才行。

初步计划,在基地建成后的[X]年内,逐步提高产量,达到每年[具体产量数字]的农产品产出。

三、基地选址。

1. 土壤条件。

找块好地儿可不容易。

这土壤就像孩子的床,得松软、肥沃、透气性好。

我们得找那种土壤酸碱度适中,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就像给农产品找个舒服的家,这样它们才能茁壮成长。

经过一番考察,[具体地名]那块地就不错,土壤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很符合咱们绿色农产品的生长需求。

2. 水源条件。

水可是农产品的生命源泉啊。

水源要充足,还得干净无污染。

咱们可不能让农产品喝脏水,就像咱们自己也不愿意喝脏水一样。

那地方附近有个天然的小湖泊,经过检测,水质清澈,富含矿物质,是非常理想的灌溉水源。

3. 周边环境。

周边环境也很重要。

不能挨着那些有污染的工厂,周围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最好是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就像住在风景区一样。

这样的环境下,农产品也能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

四、生产规划。

1. 农作物种植种类规划。

咱们得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种啥。

比如说,当地气候比较温和,适合种蔬菜,那咱就种些受欢迎的绿色蔬菜,像西兰花、菠菜、生菜之类的。

再种点特色的瓜果,像香甜可口的草莓、水分十足的西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我县优质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县委、县政府:近日,我们农业局获悉县政协提出的《关于我县优质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局领导非常重视,按着鲁县长、徐县长的批示,对报告的内容做了大量分析和研讨,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内涵,突出重点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项目开发,为解决我县农产品就地生产、加工、转化、销售的瓶颈问题;保障满足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加工原料的问题;打造农产品高端品牌、提高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问题;组建农民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产品基地规模化生产经营,解决流转后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合理规划我县农产品基地区域布局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因此,合理调整农产品种植业的结构,科学规划农产品基地布局,是实现我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一)从全县优质绿色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出发,要发挥本地优势,依据自然资源、生态状况进行合理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展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

重点实施“一园带六区”的思路,即以桦南县工业园区的绿色食品产业园为中心,带动水稻、玉米、白瓜、大豆、畜禽养殖、林下经济蔬菜产业六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建设。

1、依托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金宇米业、鑫海阳物流建立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面积50万亩,主要分布梨树乡,大八浪乡,闫家镇,土龙山镇。

2、依托宏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绿色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面积50万亩,主要分布在桦南镇、土龙山镇、明义乡孟家岗镇、阎家镇五个乡镇46个村。

3、依托新曙光牧业、黑龙江家和食品有限公司、腾达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绿色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面积50万亩,主要分布在大八浪乡,闫家镇,桦南镇,孟家岗镇、明义乡,金沙乡,土龙山镇,驼腰子镇八个乡镇55个村。

4、依托隆发饮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10万亩绿色白瓜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主要分布在大八浪乡,闫家镇,桦南镇,孟家岗镇、明义乡,金沙乡,驼腰子镇,石头河子镇。

5、依托新曙光牧业集团、绿健畜禽专业合作社,天生乳业有限公司建立畜禽养殖园区,养殖绿色生猪300万头,奶牛5,000头;建设肉鸡小区50个,养殖肉鸡1,500万只,主要集中在桦南镇,土龙山镇,大八浪乡,桦南县种畜场,驼腰子镇等地。

6、依托孟家岗镇正方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黑龙江家和食品有限公司、小兴安岭山葡萄酿酒公司、桦南县蜂蜜协会建立林下经济蔬菜园区,发展食用菌万袋;绿色人工经济林5万亩;山葡萄基地1万亩;养蜂箱年产蜂蜜公斤。

主要分布在石头河子镇、驼腰子镇、孟家岗镇、林业局、金沙乡,建立绿色瓜菜基地5万亩,主要分布在大八浪乡、桦南镇、土龙山镇和梨树乡。

(二)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对具有一定基础规模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要符合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的要求。

如: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对接的梨树乡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三)对区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统筹规划,发展订单农业,实现种养殖业专业化布局。

如:驼腰子镇的大榛子种植基地、大八浪乡新村的山葡萄种植生产基地。

(四)大力提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各乡镇根据自己地域内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每个乡镇要拿出本乡镇的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的重点产业。

如:孟家岗镇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大八浪乡的绿色甜瓜生产基地。

二、注重实效,努力提升我县农产品基地生产水平我县三、加快流转,不断扩大我县农产品基地生产规模(一)强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市场运作手段,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给种田能手或龙头企业,提高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奠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建立以企业自建基地为核心圈,不断向周边区域延伸和扩展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增强科技兴农意识,注重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种养大户代表的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起他们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先导作用,提高发展农业生产基地的科技支持。

四、加大扶持,助推壮大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五、完善体系,增强我县农产品基地技术管理支撑六、打破瓶颈,切实解决我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七、塑造品牌,提高我县农产品消费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调动企业自觉提高管理水平,争创各种农业品牌。

建立创名牌奖励机制,将一定比例的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龙头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产品质检中心,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农业类、科技成果、产品质量认证和国际国内名牌的龙头企业,鼓励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开展品牌经营,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努力建设农产品品牌大县。

支持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开展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著名商标等注册。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仿冒品牌,维护好品牌信誉,尤其要积极发展好维护好我县的干红酒等地域品牌。

调整利益分配,使农民在品牌创建中得到实惠,增强农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自觉性。

八、招商引资,拓宽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中心环节,其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规模、稳定性和成效。

抓好企业晋档升级,充分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115项目行动”,重点实施好14个县级标志性项目,扶持发展前景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龙头作用明显的企业。

针对我县农业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和县本级财政投入,逐步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九、促农增收,建立健全我县农产品产业化新机制我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产业化发展方面的差距,实际上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差距。

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要建立六项新机制。

(一)建立以工业思维抓农业的机制。

工业化理念是指现代工业科学的工艺流程、企业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等等,是现代先进生产力在工业上的具体运用和表现;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使农业与工业日趋融为一体。

运用现代工业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与现代工业的有效对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

要以组织现代工业的方式和方法来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加速形成与现代工业相一致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协作网络。

(二)建立大产业机制。

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各产业形成交融发展格局。

必须把农业产业置于整个产业系统发展之中,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在整个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三)建立一体化机制。

农业产业化是一体化、系统化的经营,其内涵是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济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这几化不可缺少任何一化。

要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利于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延伸拓宽,纵向上使农民能够参与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链条,横向上使农民能够参与一、二、三各个产业领域。

(四)建立外向型、质量型发展机制。

用超越的、发展的眼光探索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律,走外向型、质量型路子,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培育做大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五)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充分挖掘和保护传统农业的生态功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建立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机制。

积极引进县外资金、技术、优良品种、先进开发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建好农业产业化招商项目库,拓宽产业的领域;采取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来我县从事开发型农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发展一批规模大、技术起点高、外向程度高的出口创汇龙头企业,提高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依托园区做大产业文章,努力促进生产要素和项目向优势产业集聚,打造整体竞争优势,提升强县富民的“加速度”。

通过不断的“蓄水”和“放水养鱼”,全县六大工业园区内,已初步形成以30家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为龙头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即以华夏、朗格斯、地王、茅台为龙头的酒葡萄深加工体系;以玉龙淀粉、顶大食品、神腾粉丝、四季雪面粉为龙头的粮油食品加工体系;以禄权水产、团林水产公司为龙头的海产品加工体系;以金山、利国为龙头的缝纫机零件加工体系。

在黄金海岸工业园和东部工业园内,已形成了以干红酿造为龙头,以索坤玻璃、嘉好印业、朗格斯橡木桶为产业链的干红生产基地;后双缝纫机零件工业园区入驻企业30家,年创产值1.3亿元,已初具产业集群规模。

专业合作社问题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突出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域经营,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功能,扩大经营规模。

以农产品主产地为依托,完善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

培育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