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调查及分析

合集下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专业,主要是以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

而在英语课堂上,学生的沉默现象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

这种沉默现象往往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文将从沉默现象的原因、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沉默现象的原因1. 缺乏自信心:一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信心,害怕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选择保持沉默。

2. 语言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无法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 文化差异:部分学生由于文化差异,在英语课堂上难以理解和表达一些观点,因此选择沉默。

4. 教学方法不当: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和灵活性,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动力。

二、沉默现象对学生的影响1. 降低语言表达能力:长期沉默会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影响,影响他们在商务英语领域的交流能力。

2. 错失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主要场所,沉默会使学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语言实践机会。

3. 影响学习成绩:学生在课堂上不参与讨论和交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对商务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沉默现象对教师的影响1. 教学效果受限:学生的沉默会使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2. 难以检验教学效果:学生的沉默会使教师难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难以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3. 课堂氛围受影响:学生的沉默会使课堂氛围显得比较冷清,影响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

四、对策1.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和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使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2. 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商务场合更加自如地进行交流。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在英语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沉默不作答的现象。

这种沉默现象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探讨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了解问题的原因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沉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教师需要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

1.沉默是因为缺乏自信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担心被同学嘲笑或批评。

他们害怕犯错,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之处。

2.沉默是因为语言障碍有些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他们对课堂上的问题无法做出回答,因为他们不理解问题或者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3.沉默是因为缺乏兴趣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英语可能并不是他们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对课堂上的内容不感兴趣,因此不愿意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

二、解决沉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自信。

教师可以通过分享个人经验或者有趣的故事来打破冷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鼓励学生表达意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的表达进行鼓励和称赞。

教师也要说出一些正确的意见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提供语言支持针对语言障碍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语言支持,例如提供一些词汇和句型的提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的反馈和纠正。

4.增加互动活动通过增加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5.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案例,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或实例,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概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沉默的现象,即在课堂上学生不愿或不敢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

这种沉默现象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许多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原因以及对策,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引起沉默现象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导致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沉默的原因,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沉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学习动机不足: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或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不愿意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

2. 自信心不足: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怕犯错或被同学嘲笑而不敢开口,导致沉默。

3. 语言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因为英语水平较差,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回答问题,因此选择沉默。

4. 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不活跃,缺乏互动和讨论的氛围,导致学生沉默。

应对沉默现象的对策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故事或者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氛围,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因为犯错而感到羞愧。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言辞和行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观点和回答是被尊重和鼓励的。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果学生因为英语水平不足而选择沉默,那么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口语练习或者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制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制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氛围,让学生感到课堂是一个互动和讨论的平台。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一、引言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掌握好英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在英语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开口,沉默不语。

这种沉默现象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旨在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沉默现象的原因了解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非常重要。

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出现沉默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恐惧心理许多学生不敢开口是因为他们害怕犯错,害怕被同学嘲笑,害怕老师的批评。

学生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不够好,害怕在开口时出现语法错误、发音不准确等问题,从而选择了沉默。

这种恐惧心理是导致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缄默不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缺乏信心许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愿意开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

他们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好,害怕一开口就会被揭穿,于是选择了沉默。

缺乏信心是导致学生不敢开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不熟悉话题有些学生害怕开口是因为他们对所要讨论的话题不够熟悉。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表达清晰、连贯,于是选择了沉默。

不熟悉话题也是导致学生沉默的原因之一。

4.缺乏与学习伙伴的互动在英语课堂上,一些学生可能缺乏与学习伙伴的互动,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感到孤独,从而选择了沉默。

以上就是产生沉默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制定对策,帮助学生克服沉默现象,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对策1.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一些轻松的教学方法,比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开口说英语。

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来提升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是指在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表现为缄默、不愿意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中比较普遍,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背景介绍部分将主要探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现状和特点,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的存在。

独立学院大学的英语课程普遍设置为必修课程,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学生背景多样化,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或自信心的情况。

在独立学院大学中,学生通常处于青春期或青年期,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或焦虑情绪,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沉默现象。

独立学院大学的英语课堂通常注重口语交流和互动,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要求较高,这也会增加学生的沉默现象。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寻找解决的有效方法。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探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重要性所在。

沉默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独立学院这种小班教学环境下更为突出。

了解和分析该现象的存在与影响,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通过深入研究沉默现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创设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和互动的课堂氛围。

对学生本身的认知和学习态度也有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术环境,提高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该现象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研究沉默现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改进方法。

通过研究学生在课堂中沉默的原因,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改善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愿意开口发言,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一、了解原因了解学生不愿意开口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考虑到可能原因有多种,教师需要花时间进行分析和了解。

例如,学生可能会出现语言恐惧、语言障碍、缺乏自信、诈骗等问题。

了解这些原因,教师可以更好地制定对策。

二、营造良好的类固醇课堂上的气氛是影响学生是否喜欢开口的一大因素。

如果课堂气氛不良,学生会感到压力很大,可能会更加沉默不语。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放松,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制定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故事演讲等。

三、通过贴切的问题或任务开展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非常有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贴切的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

这样的任务对学生来说很有意义,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鼓励个人表达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积极参与。

对于沉默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一种耐心的态度,帮助他们逐渐学会自信表达。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支持性的话语,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后的成就感。

五、促进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

遇到困难时,同学也可以相互帮助,一起解决问题。

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角色中走出来,更自信地表达。

总之,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来解决沉默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加英语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变得更有意义,更具有创造性。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对策探讨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们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出现了沉默的现象。

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上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教师的提问总是沉默不语。

这种沉默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还会对课堂教学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原因及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沉默现象的原因1.学习压力大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学生们要应对各种考试和学业任务,他们对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学生会因此而感到焦虑和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而选择保持沉默。

2. 自信心不足英语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自己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或者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遇到了挫折,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缺乏表达自己观点的信心。

他们担心自己的语法使用错误,或者发音不准,所以选择了沉默。

3. 思维不活跃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因为对所学知识不够理解,或者缺乏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导致他们无法及时给出回答或者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们将会更倾向于选择沉默而不是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对策探讨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改变学生的沉默现象,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会更愿意敞开心扉,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展示自己的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会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可以适时组织一些口语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同时也会对学习充满信心。

4. 细心指导,鼓励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和鼓励。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摘要:英语课堂沉默是指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参与课堂讨论或发言的现象。

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沉默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解决方法一、引言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学好英语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英语课堂上,很多学生都表现出沉默的现象,即不敢或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或发言。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也限制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探讨独立学院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研究为了了解独立学院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情况,本文对一所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课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了96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认识、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等。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85%)认为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

沉默现象主要集中在课堂讨论或发言环节,学生在这些环节往往表现出不太愿意参与的态度。

关于沉默现象的原因,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主要原因包括缺乏自信、害怕被批评、语言能力不足、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等。

对于如何解决沉默现象,学生的意见相对一致,他们认为提升自信心、改善课堂氛围、加强听力口语训练是有效的方法。

三、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独立学院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缺乏自信心: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自信心,害怕犯错误或被批评,因此不敢发言或参与课堂讨论。

2. 课堂氛围不够活跃: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表现出沉默的态度。

3. 语言能力不足: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期往往语言能力较弱,不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不愿意发言。

4. 害怕被批评:有些学生害怕被批评或嘲笑,担心自己的发言会遭到他人的不理解或嘲笑,因此选择沉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调查及分析发表时间:2014-11-27T09:51:43.187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6月上旬供稿作者:黎俊[导读] 学生应该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改变学习态度和习惯,尝试培养学习兴趣,积极、乐观地对待英语学习。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Reticenc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黎俊LI Jun(湖北科技学院,咸宁437100)(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437100,China)摘要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表明师生间的互动失败,学生对抗、排斥英语学习的消极心理。

它严重制约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发现湖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状,从学生内在因素剖析其成因,探讨消除课堂沉默现象的新办法。

Abstract: Reticenc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indicates an interaction failur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negativeattitudes of resisting and rejecting English learning, which extremely restraint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glish abilities and teachers'teaching improvement.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out the reticenc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in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students' interior factors, in hope of exploring the new approaches of eliminating it.关键词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调查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class reticence;investigation中图分类号院H319.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231-020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为外语教育学者和专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大家纷纷探讨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可能的严重后果及相应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现存教学模式存在的“费时”、“低效”、“哑巴英语”等弊端,进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交际能力长期停滞不前(孟凡韶2009)。

课堂沉默现象归结为以下因素:认知因素(学前经历、背景文化、心理倾向)、教育因素(教学风格、课程对学生在课堂参与方面的要求、发言的机会)、情感因素(焦虑、动机、冒险)、社会文化因素(面子问题、通过沉默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以认真听讲为好学生的传统)、语言因素(目的语的熟练程度、沟通交流能力、口音)(刘骏钟坚2005)。

乔春华、王扬(2013)认为学生课堂沉默的形成因素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及环境因素。

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失败,学生对抗、排斥英语学习的消极心理,严重制约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国内研究分析较多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但少有针对学生内部因素进行细致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主要参与者也是学生。

有必要从学生内部因素着手调查这一现象成因,以便更有效地改善、甚至消除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1 研究方法1.1 调查对象湖北科技学院2011 级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和临床医学四个本科班共158 个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1.2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以大学英语课堂沉默问卷调查(李黎2010)为基础,使用Likert 五级量表形式,分别赋予选项A、B、C、D、E 1、2、3、4、5 的分值。

得分越小,课堂上越积极;得分越大,课堂上越沉默。

问卷调查针对学生大学英语课堂表现提问(15 个问题),内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克朗巴赫系数为0.903,说明该问卷所有项目的内在一致性高。

1.3 定性研究定性研究采用一对一的结构式访谈,随机抽取2011 级临床医学班和工商管理班共92 名学生访谈。

访谈围绕学生内在因素(不考虑使用教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化、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探讨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沉默的最重要原因。

1.4 数据收集与分析发放大学英语课堂沉默问卷调查180 份,回收有效答卷158 份,问卷调查有效率为88%。

采用SPSS12.0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然后,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归纳访谈结果,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2 结果和讨论2.1 对大学英语课堂沉默问卷调查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被调查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沉默总分范围在29-70之间,平均得分为50.71 分,标准差为8.56。

30 分以下1 人,31-40 分16 人,41-60 分124 人,61-70 分17 人。

158 个被调查学生只有一人经常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或参与课堂活动;140 人偶尔用英语表达观点;17 人很少或从不在课堂上说英语。

以上数据表明,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依然是处于被动位置,严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不轻易开口说英语;教师仍旧是“主体”,独角戏的表演者,课堂提问和活动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

这与现如今的大学英语改革趋势背道而驰,大部分学生鲜有课堂表现和锻炼机会,何以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2 对大学英语课堂沉默原因的访谈调查从学生内在因素出发,针对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访谈2011级临床医学班和工商管理班共92 名学生。

访谈结果显示,33%的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沉默,是因为缺乏自信,胆怯,自卑,紧张,不敢参与课堂活动;2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不善于用英语表达观点,无法参与课堂活动;2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英语基础差;12%怕回答错误、怕出丑。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从不或很少主动回答问题。

当被教师提问时,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表现出紧张、焦虑、害怕。

Tsu(i 1996)对香港中学的38位教师进行了调查,70%以上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害羞、缄默,并指出此现象与情感焦虑有关。

这种不良心理状态无疑反作用其课堂表现。

他们往往表现为局促不安、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继而完全放弃回答,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学生越是自我效能感低,在课堂上就越沉默;课堂上越沉默,就越缺乏学习主动性,逐渐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二,英语语言知识匮乏。

平时忽视消化书本知识,缺乏反复操练,导致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储备不足,学生上课时无从开口或词不达意。

第三,面子问题。

学生害怕出错,被他人嘲笑,抬不起头。

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在课堂上少发言甚至从不主动回答问题。

2.3 男女生在课堂沉默得分上的差异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 检验,比较男女生在课堂沉默问卷调查得分的差异。

经T 检验,男女生在课堂沉默总分得分有差异(T=2.166,p=0.03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课堂上,男生比女生沉默。

这个结果符合二语习得理论,女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对语言变化更敏感。

因此,女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比男生更主动,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任务,也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我,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得到更大的提高;相反,男生由于受各方面内外因素影响,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 年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关于个人能力的判断,是自信心在某项任务中的具体体现,它影响着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付出的努力程度以及对活动的坚持程度(仲彦、王微萍2008)。

除此之外,大部分男生英语基础知识匮乏,对大学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毫无学习目标和动力,或是纯粹为通过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不得不学。

他们认为考前狂背单词,采用题海战术,能通过考试就行,完全放弃课堂学习和课堂表现。

2.4 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课堂沉默得分上的差异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的课堂沉默总分做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显示,p=0.346,方差齐。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背景的学生,在课堂沉默总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F=0.936,P=0.394)。

结果表明,不论学生是来自城市、城镇还是农村,与大学英语课堂上是否沉默关系不大。

3 结论要想改善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找出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而不是一味地全盘否定自己,使学生逐渐恢复自信;同时针对学生听力、语音、词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策略指导,多渠道设计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学生应该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改变学习态度和习惯,尝试培养学习兴趣,积极、乐观地对待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院[1]孟凡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课堂沉默现象预防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2009(4):71-74.[2]刘骏,钟坚.留美中国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探析[J].现代外语,2005(4):393-402.[3]乔春华,王扬.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5):49-50.[4]李黎.基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焦虑的英语沉默现象的实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5]Tsui, A. B. M. 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A]. In K. M. Bailey & D. Nunan (eds.). Voices from theLanguage Classroom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仲彦,王微萍.多媒体环境下非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实证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6):142-144.基金项目院2012 年湖北科技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大学英语课堂沉默与学习动机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简介院黎俊(1980-),女,湖北通城人,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