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栽培

合集下载

中国谷子栽培学书籍

中国谷子栽培学书籍

中国谷子栽培学书籍
关于中国谷子栽培学的书籍:
《中国谷子栽培学》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编写,农业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谷子的种植技术等内容。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则由纪广农、王永斌编著,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介绍了谷子的生长环境、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更多书籍:
1.《谷子优质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 王玉安
2.《谷子种植技术》 - 赵亚萍
3.《谷子种植与加工技术》 - 李建华
4.《谷子种植新技术》 - 韩启洪
5.《谷子高效种植技术》 - 郑向阳
这些书籍主要涵盖了谷子的种植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收获后抢耕 , 抢种 , 力争早播 , 使之在霜冻前成熟。
4 . 2 播 种 方式
谷子多采用耧播 , 留沟不耱 , 顺沟镇压 , 使种子与土壤 紧
厚, 排水 良好 ,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 , 并合理轮作倒茬 。
2 整地施肥
密接触 , 亦有提墒作用 。谷子种子较小 , 覆土深度宜 浅 , 播深
苗 整 齐 健壮 。
3 . 2 . 3 拌种
和 白发 病 。 4 播 种
用0 . 5 %的多菌灵可 湿性 粉剂拌种 , 防治黑穗病
1 0 %吡虫 啉 2 2 5 ~ 3 0 0 g / h m 对水 6 0 0 k g喷雾 。在谷子灌浆期
至成熟期 防鸟害和倒伏 。 7 适时收获 当谷子 穗变 黄 , 籽粒 变硬 , 谷 子 叶片发黄 , 即可适 时 收 获 。收获后堆放 7 1 0 d脱粒 , 以利后熟 , 提高产量 。
No n g Ye KeJ i Yu Xi n Xi
M O D E R N S E E D I N D U S T R Y. ■■I l 学 术 交 流 ■
旱地 谷子 高产栽培 技术
冯 彩 金
( 甘 肃省 甘 南藏 族 自治 州舟 曲县农 业技 术推 广站 , 甘 肃舟 曲 7 4 6 3 0 0 )
3 . 2 . 1 晒种
把种 子摊在地 上 ( 忌水泥 地 ) , 厚度 2  ̄ 3 c m, 翻
晒两三天可以提高种子发芽 率和发芽势 , 还能借助 阳光 中的 紫外线 杀死部分 附着在种子表 面的病菌 。 3 . 2 . 2 选种 用风选 、 水选 或 1 0 %的盐 水选 ( 选后 用清水 冲
中图分类号 : ¥ 5 1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3 — 6 9 9 7 ( 2 0 1 3 ) 1 6 — 0 0 2 3 — 0 1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51 防治力瘠 薄 ,干旱 缺 水 , 苗难度 大。 采取 “ 耕蓄墒 、 保 应 秋
压 地提 墒 、耙 耱 保 墒 ”整 地 方 法 ,使 土
壤 达 到细 、透 、平 ,上 虚 下 实 ,无 较 大 残株 、残 茬 ,保证 播种 后 出苗整 齐 。
利于 形成 壮苗 。
5 病 害 防治
521 为 害症 状 。谷 子 黑穗 病 也 叫乌 霉病 、 黑疸 , ..
受 害穗 最初 为灰 绿色 ,后期 变 为灰色 ,穗 直立 , 不 下 垂 。病 粒 较 大 ,成 卵 圆 形 , 内部 充 满 黑 褐 色 粉
末 ,外包灰膜 ,不易破裂 。病株抽穗稍迟 ,株高略低 。
51 谷 子 白发病 .
511 发 生 规律 。病 原 菌 以卵 孢 子混 杂 在 土 壤 中、 .. 粪肥 里或粘 附在种 子表 面越 冬 ,卵 孢 子在 土壤 中可
2 施足 基肥
51 . 农业 防 治 。种 植抗 病 品种 。轻病 田块 实行 .. 1 2
2年 以上 轮 作 ,重 病 田块 实行 3年 以上轮 作 ,适 于
轮 作 的作 物 有 大豆 、高 粱 、玉 米 、 小麦 和 薯 类 等 。
施用净 肥 ,不用 病 株残 体沤 肥 ,不 用带 病谷 草做 饲
耕 作 和松 软 肥沃 的砂 壤土 ,且 要 轮 作 倒
茬 ,忌重 茬 。谷 子 种 植 的地 块 大 部分 是
白发病 的发生 与栽 培条 件和 品种 抗 病性 也有 密 切关系 。连作 田土壤或肥料中带菌数量多,病害发 生 严重 ;而 轮作 田发病 较轻 。播 种 过深 ,土 壤墒 情 差 , 出苗慢 ,发病 较 重 。
31 播 种 期 。为 防止 “ 里 旱 ” “ . 胎 、 卡 脖旱’ ,播种 一般 以 5月上 中旬 为宜 。

金苗K1谷子栽培技术简介

金苗K1谷子栽培技术简介

名优新特E-mail:**************电话*************本栏编辑:郭 雪金苗K1是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从优质农家品种“黄金苗”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的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登记编号GPD 谷子(2018)150216号。

该品种自2018年引入辽宁省建平县,经示范、推广已成为建平县谷子种植区域的主栽品种。

一、特征特性金苗K1在建平县平均生育期116天。

幼苗叶片黄绿色,纺锤形穗,平均株高125厘米,平均穗长20.5厘米,平均单穗重24~25克,出谷率73.4%。

白皮黄米,千粒重2.8克。

果穗后期灌浆快。

抗除草剂,抗倒伏,抗谷锈病、白发病。

平均产量250~350千克/亩,高产地块可达450千克/亩。

金苗K1在2019年全国第十三届优质食用粟米评选中,被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评为一级优质米。

二、栽培技术1. 精细整地选择非谷子上茬地,深翻20~30厘米,打碎土块,做到“松、平、碎、净”,使地块达到待播种状态。

2. 科学施肥每亩一次性施用优质发酵农家肥2 000千克、长效复合肥40千克,不追肥。

化肥要深施,注意种肥隔离5厘米以上。

3. 精量播种①地膜栽培全膜、半膜精量穴播,每亩7 500~8 000穴,每穴留苗1~3株,每亩用种量150~200克。

②常规条播栽培条播栽培行距50厘米。

当栽培1.2万株时,株距11厘米;1.5万株时,株距9厘米;2万株时,株距7厘米。

每亩用种量300克。

根据种植水平、土壤肥力、管理水平进行合理密植。

4. 除草防虫新技术在5~7叶期时,每亩使用12.5%烯禾啶乳油100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对水40~50千克充分混匀后均匀喷洒,对除去杂草和防治粟叶甲幼虫舔食及粟灰螟幼虫蛀茎效果明显。

5. 田间管理一是及时间苗定苗。

去除弱小苗、病苗、自生苗、异品苗和行间苗。

二是预防、缓解低温冻害。

避免早播、保障底墒、中耕松土、追施速效氮肥和喷施芸苔素液肥。

张杂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张杂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张杂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谷子是“五谷”之首,有着几千年的种植历史。

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被誉为北方“袁隆平”,他育成的张杂谷子这一项目先后取得了13 项科研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杂交谷子是“光温敏”两系杂交选育而成的,比常规谷子增产50%,最高亩产810kg ,现在我国已推广50 万亩,而且品质相当好,也能节水。

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为“张杂3 号”、“张杂5 号”和“张杂8 号”,我县种植主要以“张杂3 号”为主。

“张杂3号”生育期115d,适合积温2600C以上春播地区推广应用,在涿鹿县大堡镇原来亩产150〜200kg的地块种植杂交谷子一般亩产在250〜450kg。

成为我县旱作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我作为农技工作人员,总结出一套张杂系列谷子春播高产栽培技术:一、种植张杂系列谷子必须倒茬、选地整地种植张杂系列谷子忌连茬,应年年倒茬,以豆类、薯类和玉米等茬为好。

杂交谷子增产潜力大,要充分发挥它的增产潜力,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排水良好、易耕作和疏松肥沃的沙性土壤为好,整地时要求土地平整,上虚下实,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无较大的残株、残茬。

春季整地要做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

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3000〜4000kg、磷酸二铵25〜30kg,施肥深度15〜25cm效果为佳。

二、种植张杂系列谷子必须做到适时播种1. 播期。

5 月上中旬播种,墒情、天气不好时要根据墒情、天气情况调整播期。

2. 播量。

精量播种,一般每亩播量0.5 〜0.7kg 左右,不要盲目加大播量,以免间苗费工费力。

3. 播种方式。

可采取三种播种方式。

一是耧播,用两腿耧播种;二是机播,用玉米播种机调整行距进行播种;三是撒播,先开沟,人工顺沟撒籽,然后覆土镇压。

播种深度3〜4cm,春季风大、干旱重时播种不宜过浅,视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深度,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紧贴土壤,以利种子吸水发芽。

播种过晚影响产量;播种偏早,开花期赶上雨季,易造成花粉破裂,影响授粉,秕粒较多,影响产量。

山西省沁县谷子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山西省沁县谷子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山西省沁县谷子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县谷子的栽培问题,首先文章开头对山西省沁县的情况做了简单介绍,之后又提出了沁县谷子栽培过程中的难题。

在最后文章详细的给出了几种解决措施,从谷子种植时期的前中后入手,层层深入,有效的解决谷子的种植难题。

一、山西省沁县谷子种植现状我县是谷子的盛产地,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被誉为中国名米的沁州黄远近闻名。

虽然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县的谷子栽培面积在逐年扩大,但是在谷子的栽培上还是有很多的难题亟待解决。

本文在这里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通过这些栽培经验可以用来其他沁县地区谷子栽培技术难题的解决。

在日后的发展中,沁县的谷子种植技术会越来越完善,产量也会大幅度的增加。

二、山西省沁县谷子种植问题1.选种播种不合理在我县谷子栽培种植技术上出现了幼苗和种谷选取不当的问题。

在种植之前,对谷子幼苗和种谷的选取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以后种植出来的谷子的质量问题。

谷子的幼苗要进行脱毒培养,培育出健康耐生存的品种,但是由于山西省沁县一直保留旧的栽培模式,没有专业的人员对当地种植谷子的农民进行指导。

以致选取了不健康不抗毒的幼苗,种植后容易死亡。

种谷的选择也应合理适当,选取了优质的种谷培育出的谷子幼苗也是优质的,所以优质种谷的选择很重要。

但现实却是我县的谷子栽培户并不具备科学选种的农业知识,因此导致了沁县谷子种植技术上选种播种不合理的问题。

2.田间管理不善田间管理工作对于谷子栽培是十分重要的。

人们常说好的田间管理就会有好的收成,那么田间管理包括哪些呢?笼统的来说田间管理就是在播种了谷子之后对谷子的管理工作。

从谷子出苗到长成谷子的这个过程里,谷子种植户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对谷子进行管理。

管理内容包括,对谷苗的保护,施水施肥不能少,同时要对谷苗的长势进行监视。

在病虫害暴发高峰期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

但是在我县的谷子种植技术上对田间管理缺少重视,导致田间管理不善。

3.病虫害的侵害谷子的常见病虫害有粒黑穗病、白发病、谷瘟病等等。

无公害高产高效谷子栽培技术

无公害高产高效谷子栽培技术

无公害高产高效谷子栽培技术谷子是一种传统的夏季水稻间作作物,具有栽培期短、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等特点。

然而,由于传统的栽培模式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无公害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一、科学施肥技术谷子根系发达,喜光和热,需要充足的营养来顺利生长。

根据当地土壤状况和气候水分条件,科学施肥,进行合理化肥配比,促进谷子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1.基施底肥。

田间肥料应采用有机肥料和磷、钾等基础肥料。

施肥量为每亩优质熟饼2500kg,硫酸铵50kg,钙镁磷肥50kg,复合肥250kg,有机肥2000kg。

2.追肥。

谷子生长发育期需要适时追肥。

追肥时可采用缓释肥、有机肥和化肥有机结合等方式进行,有规律地补充一定量的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

二、适当的灌溉技术谷子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适度。

适当节水,利用滴灌技术进行适量、适时的供水,能够满足谷子的生长需求,同时可保证耕地水分的合理利用。

三、种植适宜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谷子品种,是谷子高产的重要保障。

传统品种作物品质不稳定,高产的同时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危害。

而新型的优良品种,经过育种研究发掘,具有生长发育快、生产量高、耐逆性好、品质稳定等特点,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生长环境,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

四、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谷子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保持田间卫生,加强预防措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保障谷子高产的重要保障。

可以采用循环利用芽孢杆菌等生物防治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

同时,也可以适当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并且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五、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是确保谷子高产的关键。

田间管理包括规范的农药使用、及时的病虫害防治、优质肥料的使用、科学灌溉及合理的排水等。

加强这些管理工作是提高谷子品质和增加产量的必要手段。

六、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技术包括机械化种植、无人机测绘技术、智能化照明和植保等,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和精度,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这对减轻劳动强度、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出都有很大的帮助。

谷子育种方法

谷子育种方法

谷子育种方法谷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育种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谷子育种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一、遗传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谷子的遗传资源非常丰富,包括野生种和栽培种等。

育种工作者需要收集不同地区和种类的谷子种子,并进行保存和鉴定。

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的遗传变异来进行育种工作,并且可以防止遗传资源的丧失。

二、品种选育品种选育是谷子育种的核心工作。

首先,育种工作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环境的特点确定选育目标,如提高产量、改良抗病性等。

然后,通过采用不同的育种方法,如自交系选育、杂交选育等,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谷子品种。

自交系选育是指通过连续自交和姐妹交配,选育出纯系谷子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品种的稳定性和纯度。

而杂交选育则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谷子品种进行杂交,产生的杂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性。

通过杂交选育,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谷子品种。

三、遗传育种遗传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对谷子进行育种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分析谷子的遗传特性和遗传效应,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和选育。

同时,还可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加快育种进程。

四、细胞和分子育种细胞和分子育种是利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对谷子进行育种的一种方法。

例如,利用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技术,可以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增加谷子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快速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谷子品种。

五、栽培管理栽培管理也是谷子育种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栽培管理还包括适时的播种、追肥、杂草防治等,能够有效地提高谷子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六、抗病育种谷子的抗病性是谷子育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筛选和选育具有抗病性的亲本,可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的谷子品种。

同时,利用遗传育种和分子育种的方法,也可以增加谷子对病害的抵抗力。

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谷子种植区划
•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种植方式,全 国谷子产区划分为四个栽培区。
• .东北春谷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东部。地处北纬40-48,海拔20-400m。无霜期 120-170d, 年 平 均 气 温 12~16℃, 降 雨 量 400~700mm。
• 华北平原夏谷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等省。 地 处 北 纬 33~39 之 间 的 平 原 地 区 , 海 拔 高 度 在 50m 以 下 , 无 霜 期 150~250d 。 年 平 均 气 温 12~16℃,年平均降雨量400~900mm。
谷子栽培
表1 几种主要粮食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mg/100g)比较
粮食 小米
蛋氨酸 色氨酸 赖氨酸 苏氨酸 苯丙氨 异亮氨 亮氨酸 缬氨酸


301 184
182 338
510
405 1205 499
大米 147 145
286 277
394
258
512
481
玉米 149 78
256 257
407
• 据1996-2000年中国农业 统计资料统计,全国谷子 种植面积125万~152万hm2, 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的 1.2%~1.4%; 总 产 量 213 万~357万t,占全国粮食总 产量的0.5%~0.7%;平均单 产 1604~2359kg/hm2 。 谷 子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 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黑 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古、河北、山西、山东、 河南、陕西、甘肃、宁夏 等省(自治区)。
(三)分蘖
• 幼苗4~5片叶时,地下2~4个茎节上开始发生分 蘖。分蘖多少与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关。分蘖性 强的品种分蘖可达10个以上。
(四)叶的生长
• 谷子叶为长披针形。叶由叶片、叶舌、叶枕及 叶鞘组成,无叶耳。一般主茎叶为15~25片,个 别早熟品种只有10片。基部叶片较小,中部叶 片较长,长20~60cm,宽2~4cm,上部叶片逐步变 小。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单叶数目及 叶面积亦有变化。
第二节 谷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一、谷子的生育进程 • 谷子生育进程包括三个生长阶段,即营养生长
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和生殖生 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指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拔 节期为止,春谷为45~55d,夏谷为22~30d;营养 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指从拔节到抽穗期为 止,春谷为25~28d,夏谷为18~20d;生殖生长阶 段指抽穗期到子粒成熟期,春谷为物~60d,夏谷 为42~50d。
• (3)枝梗分化期。植株长出15~16片叶时,在伸 长的生长锥上出现6排乳头状的突起,而后逐渐 发育成为1级分枝。1级分枝原始体膨大呈三角 形的扁平圆锥体,在扁平圆锥体上出现互生两 行排列的2级分枝原始体突起。在2级分枝原始 体上,以垂直方向分化出第3级分枝原始突起。 枝梗分化约需13d,枝梗分化期是决定谷子穗码 大小、小穗与小花多少的关键时期。
• l.穗的结构穗为顶生穗状圆锥花序,由穗轴、 分枝、小穗、小花和刚毛组成。主轴粗壮,主 轴上着生1~3级分枝。小穗着生在第3级分枝上, 小穗基部有刚毛3~5根。每个小穗内有2两个个 颖片,内有两朵小花,上位花为完全花,下位花 退化。
• 由于穗轴一级分枝长短不同,以及穗轴顶端分 叉的有无,构成了不同穗型。常见的穗型有纺 锤形、圆筒形、棍棒形、鞭形、鸭嘴形和龙瓜 形等。
三、谷子的起源与分类
• 谷子起源于我国。据对西安半坡遗址、磁山遗 址、裴李岗遗址等出土的大量炭化谷子考证, 谷子在我国有5000~8000年的栽培历史o
• 依据生育期划分,早熟类型(春谷少于110d,夏 谷 70~80d) 、 中 熟 类 型 ( 春 谷 111~125d, 夏 谷 (81~91d),晚熟类型(春谷125d以上,夏谷99d 以上)。
308
981
428
小麦 140 135
280 309
514
403
768
514
高粱米 253 —
233 337
661
463 1520 567
二、谷子生产概况与种植区划
• (一)谷子生产概况 • 谷子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六七千
年前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一带就大量种植,殷 商时期已是人们的主食。谷子在世界上分布很 广,主要产区是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中亚等 地,以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尼泊尔、俄罗 斯、马里等国栽培较多。
2.幼穗分化过程
• (1)生长锥未伸长期。生长 锥未伸长,仍保持营养生长 时期的特点。基部是最初的 叶原基,顶部为光滑元色的 半球形突起,长宽比1:1。
• (2)生长锥伸长期。当谷苗 长 出 12~13 个 叶 片 时 ( 春 谷 , 中晚熟品种),茎顶端生长点 开始伸长,长度大于原来半 球形突起时的宽度。生长• (一)种子萌发与出苗 • 谷子发芽的适宜温度15~25℃、最低温度6℃、
最高温度30℃。谷子种子发芽需水较少,吸水 约 占 种 子 重 量 的 25% 。 适 宜 的 发 芽 含 水 量 为 30%~35%,种子发芽最适宜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为 50%左右。
(二)根的生长
• 谷子为须根系,由出生根与次 生根组成。种子萌发时,首先 长出一条种子根(胚根)既初 生根,初生根再生侧根。初生 根入土较浅、一般为20~30cm, 深的可达40cm以上,向四周扩 展,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幼苗 生长。幼苗4叶时,主茎地下 6~7节处发生次生根,入土深度 可 达 100cm 以 上 , 水 平 分 布 达 40~50cm,主要分布在30cm耕层 内。
• 内蒙古高原春谷区包括内蒙古、河北省 的张家口地区、山西省的雁北地区。地 处 北 纬 40-48。海 拔 150m 以 上。 无 霜 期 125~140 。 日 照 时 数 14h 以 上 。 年 平 均 2.5~7℃,年降雨量250mm。
• 黄河肿中、上游黄土高原春夏谷区包括 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 地处北纬30-40,海拔600~1000m,无霜期 150~200d,日附照时数14h左右,年平均气
(五)茎的生长
• 谷子茎直立,圆柱形。茎高60~150cm,茎节数 15~25节,少数早熟品种有10节。基部4~8节密 集,组成分蘖节。地上6~17节节间较长。节间 伸长顺序由下而上逐个进行。下部节间开始伸 长称拔节。初期茎轩生长较慢,随着生育进程 生长加快,孕穗期生长最快,1日可达5~7cm。
(六)幼穗分化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