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思考和练习一P7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整理]级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

[整理]级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

三年级《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教学建议第一课傅雷家书傅雷一、授课进度共10-12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傅雷对儿子在艺术和人生等方面的教育。

2、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的关系3、傅雷在艺术方面的深厚修养与深入思考4、傅雷对如何做人的看法5、傅雷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傅雷的生平、创作情况2、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1、2、5、6、7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翻来覆去大惊小怪前因后果重蹈覆辙自知之明滔滔不竭夜以继日(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1、排比2、婉曲五、《练习》(1、除讲授课文时已完成的题目,其余大部分均可安排在练习课上处理。

2、第二题“用指定词语或句式完成句子”中各指定词语的用法均要求掌握。

3、千字文的写作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老师应评讲。

4、阅读理解(一)必须完成。

其中的简答题老师应侧重讲解回答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如何概括文章)及答题的形式要求。

5、阅读理解(二)建议让学生自学。

建议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①对于文章后面的简答题先要求学生自己自学后回答。

②上课讲解练习题时教师再明确答案,并稍加讲解,要求学生了解答案内容。

③教师划出文中有关这方面文化知识的常用的关键词语,要求学生了解。

(各课要求同此)第二课寻找贝多芬肖复兴一、授课进度共8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作者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认识的变化过程。

2、作者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理解。

3、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名人?(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贝多芬和他的音乐的资料。

(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上练习参考答案第三课 苏州园林序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上练习参考答案第三课   苏州园林序

第三课苏州园林序一、解释加点语素的意义,并模仿例子组成新的词语。

1.精品.( 物品)极品上品次品2.建筑界.(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 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3.函购.( 买)团购网购代购4.相.识( 互相)相_见相_爱_相_会_5.佳作.( 作品)代表作处女作杰作6.设计者.( ……的人)创作者设计者建设者7.近景.( 景物)远景全景中景8.满.眼(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满腔满_怀满_身二、选择句中画线词语的正确解释,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老 A.经常 B.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C.很、极 D.很久(1) 我俩可是几十年的老邻居、老相识了。

( B )(2) 你最近怎么了,怎么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 A )(3)这一段时间老没见到你,忙什么呢?( D )(4) 他老远就开始跟你打招呼,可你一直没看见。

( C )2.新鲜 A.刚生产出来,未变质的 B.(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1) 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其实很简单,坚持健身,还有就是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 A )(2) 跨国婚姻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 B )3.开放 A.(花)展开 B.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C.思想开通,不受拘束(1) 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了三天,今日才重新开放。

( B )(2) 画面上只有一朵尚未开放的小莲苞。

( A )(3)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开放,很快就能接受新事物。

( C )4.功夫 A.本领 B.武术 C.时间(1) 就写这么几句话,花了我半天的功夫。

( C )(2) 她从小喜欢中国文化,尤其对少林功夫有浓厚的兴趣。

( B )(3) 坚持多年,他终于练出了一身真功夫。

( A )三、选词填空。

鉴赏完美败笔生平阅历雷同繁华蔓延时节简略1.古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是说,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2.各地均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这次流感的进一步蔓延。

3.故宫举办的文物鉴赏培训班,吸引了众多的文物爱好者。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练习参考答案第八课 春的驿站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练习参考答案第八课  春的驿站

第八课春的驿站一.选择适当的成语填空。

置若罔闻走投无路暴露无遗不可同日而语昙花一现倒行逆施此起彼伏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1912年清帝退位,从而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但政权很快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一心想恢复帝制,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不久,称帝之心就暴露无遗。

不过此时民心已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人民向往共和。

但袁世凯对民众的呼声置若罔闻,于1916年元旦登上皇帝宝座。

袁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各地的讨袁斗争此起彼伏,袁世凯走投无路,只好在3月22日宣布退位,83天的皇帝梦昙花一现,一场闹剧即告收场。

6月6日,在一片声讨声中,这个民族的罪人终于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二.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1.虽然我们的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但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之后,各地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呈现)2.在北京常有这样的感觉,季节转换非常快,两个季节之间似乎根本没有过渡阶段。

(过渡)3.刚确定论文题目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写,经过老师的认真指导,我的思路才渐渐清晰起来。

(清晰)4.吃饭的时候不能偏食,饮食品种不能单一,否则对身体没有好处。

(单一)5.他因为不守信用,而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很多人都不愿意与他一起工作。

(信任)6.当月球与太阳重合时,月球将太阳辐射全部遮挡住,这就是日全食。

(重合)7.A:你选电脑的时候考虑哪些因素?B:首先是考虑电脑的性能,其次才是外观如何。

(外观)8.她的歌声中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深深打动了我。

(饱含)9.晚会上我想给大家表演一段相声,现在正在物色和我一起表演相声的人,你有没有兴趣?(物色)10.和平仅仅是昙花一现,战争很快又降临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昙花一现)11.孩子的特征与寻人启事上说的完全吻合,于是我认定眼前的这个孩子就是寻人启事上要找的那一个。

(吻合)12.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为了准确翻译一个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因为要在两种语言中找到意义完全对应的词是很困难的。

三年级下册汉语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汉语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在、春、天”等生字,学会“坐、长”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丽。

2. 认识生字,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 理解生字在课文中的含义。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课文朗读录音3. 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春天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在哪里吗?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春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

二、学习生字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2. 学生跟读生字,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组词造句,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

3. 教师挑选学生朗读,给予评价。

四、理解课文内容1.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春天的阳光、花朵、小草等美景。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4.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所以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五、背诵课文1. 教师带领学生背诵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2. 学生分组背诵课文,互相监督。

3. 教师挑选学生背诵,给予评价。

六、绘画活动1. 教师分发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引导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2.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

七、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心中的春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朗读等方法,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春天的美丽。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课程类型:汉语综合课授课对象:汉语言专业本科生所用教材: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本课程为《高级汉语综合》(下),属于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汉语基础课,共108学时,6个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高级汉语综合课是来华留学生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必修课,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汉语现代范文的讲解学习,辅以适当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使之对中国语言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汉语专业理论与中国基本人文知识。

作为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任务,除了继续上学期的虚词学习、同义词辨析外,还增加了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学习。

此外,根据课文涉及到的内容适当增补一些人文社会历史知识,扩展学生汉语学习的视野,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在高级汉语综合(下)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初级汉语综合(上、下)、中级汉语综合(上、下)以及高级汉语综合(上),在语言知识点及课文长度、难度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高级汉语综合(上)主要讲解部分为课文内容及以虚词为主的词语例释、以同义词辨析为主的词语学习,适当增加了复句的学习运用。

本课程在高级汉语综合(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修辞内容,在学生汉语准确表达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生言辞或文句表达艺术效果的学习,提高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高级汉语综合(下)以马树德主编《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为主要教材,辅以以下参考书目:1.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3.赵新等:《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4.张斌等:《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一课傅雷家书一、教学目的通过对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书信集《傅雷家书》选辑的学习,掌握课文主要生词的用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练习参考答案第四课《等》(答案)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练习参考答案第四课《等》(答案)

第四课等马瑞芳练习一.选择适当的成语填空。

堂堂正正茕茕孑立腰缠万贯黯然销魂肝肠寸断一息尚存耳濡目染望穿秋水青云直上布衣蔬食天南地北不近人情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我们兄妹就是在她的严格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耳濡目染,我们也渐渐学会了如何严格自律。

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是短暂的,大学毕业后,我们兄妹天南地北,都不在母亲身边,家里只留下了茕茕孑立的母亲。

母亲盼儿,望穿秋水;儿念慈母,常在心怀。

然而母子们却从未为长久的相聚而作过丝毫的努力。

这在常人看来,是不近人情的行为,但在我们家里,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舍小家而为大家,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报效国家、民族,这是祖训。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才能平庸却青云直上的人,也有靠欺瞒诈骗而腰缠万贯的人,然而我们从不羡慕,依旧安于布衣蔬食的生活。

我们知道,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是人生第一要务。

如今,母亲已经离去,每当想到她一生的期盼,一生的等待,我们就肝肠寸断。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惟愿母亲的灵魂在真主的天国里安息!二.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1.她刚出国的时候,我们经常联系,但后来我给她写信,就没有回音了。

(回音)2.她总想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做点事情,所以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

(志愿)3.A:他们为什么分手了?B:两人都说不能忍受对方的坏脾气。

(忍受)4.在中国有尊老的传统美德,老人即使说得不太在理,也不要当面顶撞他。

(顶撞)5.给别人提意见应该讲究方式,委婉地告诉他哪里错了是最好的方式。

(委婉)6.他是这个项目的主管,出了问题,应该由他负责。

(主管)7.当别人批评他时,他总是抱怨别人对他不公平。

(抱怨)8.我们这个研究小组的合作非常愉快,从来没有发生出了问题互相指责的情况。

(指责)9.当我们的车坏在半道上时,我们盼望救援的车快点到来,真是望穿秋水。

(望穿秋水)10.看到租房广告上的内容符合自己的要求,我立刻打电话联系,没想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和练习三(148页)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法意义,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二、用“△”号把下面一段话里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类小类分别填在表里。

(重复的可只写一个,并用数码表示重复的次数)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碧蓝碧蓝的△,不沾一丝云彩,一股带着△清凉和△花香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

早起的△飞燕掠过小白杨树的△头顶,找食去了△。

多嘴的△小麻雀刚睁开眼睛,就吵吵嚷嚷地△讨论早饭该吃什么。

牵牛花、向日葵的△花瓣沾满了△露水,给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得△闪闪发光,颜色变得△格外鲜艳了△。

一只花喜鹊从△村子里飞来,她还没站稳脚跟,就对△小白杨树们说:“喂!小白杨树,村子里的△人们就要来修大路啦△。

”介词给从对连词和助词结构助词的(8)地(2)得(2)动态助词着(2)了(沾满了)语气词的(碧蓝碧蓝的)了(“……去了”“……鲜艳了”)啦三、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①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甲{②我去过●上海。

例①“过”动词,在句子中作动语。

例②“过”是动态助词,表示曾经有的经历。

③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乙{④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例③“的”是起强调、肯定作用的语气词。

例④“的”是结构助词,放在“修房子”后边一起组成“的”字短语,这个“的”字不可缺少。

⑤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丙{⑥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例⑤“了”时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发生了变化。

例⑥“了”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既表动作完成,又表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已经实现了。

四、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__解决了。

“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__解决问题时不容易的。

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应填“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教学建议第一课傅雷家书傅雷一、授课进度共10-12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傅雷对儿子在艺术和人生等方面的教育。

2、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的关系3、傅雷在艺术方面的深厚修养与深入思考4、傅雷对如何做人的看法5、傅雷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傅雷的生平、创作情况2、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1、2、5、6、7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翻来覆去大惊小怪前因后果重蹈覆辙自知之明滔滔不竭夜以继日(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1、排比2、婉曲五、《练习》(1、除讲授课文时已完成的题目,其余大部分均可安排在练习课上处理。

2、第二题“用指定词语或句式完成句子”中各指定词语的用法均要求掌握。

3、千字文的写作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老师应评讲。

4、阅读理解(一)必须完成。

其中的简答题老师应侧重讲解回答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如何概括文章)及答题的形式要求。

5、阅读理解(二)建议让学生自学。

建议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①对于文章后面的简答题先要求学生自己自学后回答。

②上课讲解练习题时教师再明确答案,并稍加讲解,要求学生了解答案内容。

③教师划出文中有关这方面文化知识的常用的关键词语,要求学生了解。

(各课要求同此)第二课寻找贝多芬肖复兴一、授课进度共8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作者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认识的变化过程。

2、作者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理解。

3、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名人?(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贝多芬和他的音乐的资料。

(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1、2、3、5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屡见不鲜一往情深浑然一体灯火辉煌(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1、拟人2、移用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第三课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蒯大申一、授课进度共8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由具体实例引出探讨的问题的论说结构。

2、绘画中的虚实关系3、中国画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它体现了什么哲学观念?(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中国绘画常识及其特点的资料2、查找并欣赏一些体现“以虚为实”这种创作方法的绘画作品(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2、4、5、6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应有尽有别出心裁(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比喻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第四课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周国平一、授课进度共10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对于技术的本质,海德格尔与通常看法的不同。

2、为什么说技术本质在现代的统治是全面的?3、现代技术的危险是什么?有无出路?4、文章的观点与论述层次(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现代技术对人类影响的资料(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1、2、4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此起彼伏目空一切千篇一律(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设问与反问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第五课华罗庚理由一、授课进度共12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华罗庚在成为清华教师之前的主要经历(1)童年时期的华罗庚(2)青年时期(18岁)的华罗庚(为什么说是“喜事连着喜事、打击接着打击”?)(3)他是如何自学成材的?(4)他是如何走进清华的?(5)走进清华之后的华罗庚2、由华罗庚的经历总结一个人的成功所需要的条件。

(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华罗庚的资料(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4、5、6、7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因材施教寥寥无几喜出望外好景不长真才实学循循善诱不可思议熙熙攘攘(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1、夸X2、拈连3、仿词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第六课鹤陆蠡一、授课进度共10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我”和弟弟养“鹤”的原因、经历2、在豢养“鹤”的过程中“我”与“鹤”彼此之间的感情3、得知真相后“我”的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鹤”的结局及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5、“我”对自身行为的反省6、对“我”不知真相时的精心豢养与得知真相后的狠心抛弃,你有什么看法?7、人与动物之间应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应如何对待动物?8、鹤的象征意义(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鹤及其象征意义的资料2、查阅有关人与动物关系的资料(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2、3、4、5、6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不知不觉兴高采烈惊魂未定原封不动(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对偶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第七课都江堰余秋雨一、授课进度共10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及其所起的作用2、李冰的历史功绩及其给后人的启示3、作者对李冰和都江堰的评价(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都江堰的资料2、查阅有关作者余秋雨的生平与创作情况的资料(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2、3、4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众目睽睽改恶从善通情达理风调雨顺(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1、借代2、双关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第八课藏北牧民的自然崇拜马丽华一、授课进度共10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藏北的自然环境对牧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影响2、藏北牧民自然崇拜的对象和XX仪式及其XX意义3、藏北牧民自然崇拜意识产生的根源4、自然崇拜意识对牧民人生观与生死观的影响5、文章是如何层层递进地介绍藏北牧民的自然崇拜信仰的?(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介绍XX概况的资料2、查阅有关自然崇拜这种XX信仰的资料3、查阅有关XXXX方面的资料(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1、4、5、6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自给自足如愿以偿孤陋寡闻无济于事津津乐道(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对比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第九课教化的困惑黄平一、授课进度共10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近代以来的教育给人带来的误区及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2、不同文明之间(东西方、城市与农村)没有优劣、先进与落后之分3、属于不同文明的人之间如何进行沟通?4、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观点:说到适应艰苦的生存环境的能力,现代的所谓文明人其实“是很脆弱的”。

(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查阅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资料(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1、2、3、4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潜移默化大声疾呼念念不忘不可同日而语如数家珍自以为是眼花缭乱(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引用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第十课祝福鲁迅一、授课进度共14 学时,其中2学时为练习课。

二、课文(一)重点内容:1、小说的结构与写法:倒叙;叙事与议论相结合2、祥林嫂悲惨的一生3、造成祥林嫂一生悲惨的原因(社会、思想、人性)4、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及持这种态度的原因5、对鲁四老爷和柳妈这两个人物的理解6、“我”对祥林嫂的态度及对造成祥林嫂不幸的原因的思考7、如何理解下面几段话:(1)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

(2)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3)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它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4)祥林嫂被婆婆抓走后和卫老婆子来赔罪时,鲁四老爷连说两次的“可恶!然而……”是什么意思?(二)建议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1、查阅有关小说《祝福》的研究文章2、查阅有关妇女社会地位的资料(三)《思考题》的处理可作为课堂上的口头回答题,也可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第2、7、9、10、11题建议作为书面写作训练题。

三、词语(一)《词语释例》中的所有词语要求掌握用法(二)要求掌握用法的成语:吞吞吐吐价廉物美宽宏大量精明强干异乎寻常七手八脚(三)同义词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辨析每组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各课要求同此。

四、重点讲解的语言点修辞举要反语五、《练习》要求同第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