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第一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分解
国开作业《现代汉语专题》 (16)

题目:以上绝对品质人次人才办法办理明天逐渐什么前方打击答案:题目:努力()曾经()突然()刚刚()彻底()忽然()果然()到底()必然()一直()当然()统统()万分()干脆()迅速()简单()简直()赶快()果断()永远()偶然()非常()偶尔()竭力()答案:努力→ 形容词, 曾经→ 副词, 突然→ 形容词, 刚刚→ 副词, 彻底→ 形容词, 忽然→ 副词, 果然→ 副词, 到底→ 副词, 必然→ 副词, 一直→ 副词, 当然→ 副词, 统统→ 副词, 万分→ 副词, 干脆→ 形容词, 迅速→ 形容词, 简单→ 形容词, 简直→ 副词, 赶快→ 副词, 果断→ 形容词, 永远→ 副词, 偶然→ 形容词, 非常→ 副词, 偶尔→ 副词, 竭力→ 副词题目:勇敢()激情()智慧()战场()可爱()勇气()伤感()腐烂()腐朽()关心()智力()感动()伤心()好感()战争()愿望()战斗()盼望()感激()感染()热爱()爱心()聪明()恒心()答案:勇敢→ 形容词, 激情→ 名词, 智慧→ 名词, 战场→ 名词, 可爱→ 形容词, 勇气→ 名词, 伤感→ 形容词, 腐烂→ 动词, 腐朽→ 形容词, 关心→ 动词, 智力→ 名词, 感动→ 动词, 伤心→ 形容词, 好感→ 名词, 战争→ 名词, 愿望→ 名词, 战斗→ 动词, 盼望→ 动词, 感激→ 动词, 感染→ 动词, 热爱→ 动词, 爱心→ 名词, 聪明→ 形容词, 恒心→ 名词题目:a.来了一位代表。
b.我代表全家人感谢你。
答案:a.名词,受物量词修饰。
b.动词,后面带有宾语。
题目:a.他态度很端正。
b.要注意端正自己的态度。
答案:a.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
b.动词,带宾语。
题目:a.我们非常感谢。
b.特别感谢大伙儿对我的帮助。
答案:a.动词。
b.动词。
受程度副词修饰同时可以带宾语,不是兼类词。
题目:a.导演一部电影。
b.他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解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座课件

义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以及从事新闻出 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人员,在履行职务时 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立法目的
❁ 第三,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 理。
主要管理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 和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主要特点
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对于违反该法第二章各条款的行 为,法律明文规定了处罚范围和处罚方式。
第四章“附则”规定该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006年5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并于2006年7月 1日起施行。
立法目的
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 第一,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规范汉 字作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 家,有56个民族,近百种语言,30多种现行文 字。处理好语言文字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立法目的
❁ 第二,用法律形式确定公民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方面的权利,以及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义务。
二、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 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我国现行语言文字的通用范围有所不同,分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 地方通用语言文字两个层次,普通话、规范汉字是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 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一)什么是普通话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 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定名为“普 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
现代汉语专题(第一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分解

㈡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规定了通用语言文 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 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 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㈢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 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 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⑸字形标准
3.什么是三大语文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发生在20世纪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 话文运动。这三大运动各有自己的目标,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形成了 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 ⑴切音字运动 切音字运动指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 运动。切音就是拼音,也叫合声,切音字就是泛指在这一运动中产生的 各种各样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切音字运动中,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纷纷 被推出,字母形式和拼写对象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据有关方面统 计,在切音字运动中一共推出了27个方案。这些方案,从拼写对象看, 有以北方官话为拼写对象的,有以各地方音为拼写对象的。在字母形式 上,有采用汉字楷书笔画式字母的;有采用汉字独体篆隶笔画式字母的; 有采用速记符号式字母的;有采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数码式字母 的;有采用独体古文(蝌蚪文)作为字母的;有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 的,真正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ppt

四、规范与使用
4.10可以保留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情 形
(一)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二)历史名人、革命先烈的手迹; (三)姓氏中的异体字; (四)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五)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四、规范与使用
(六)已注册的商标用字; (七)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八)涉及港澳台与华侨事务需要使用的; (九)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老字号牌匾、手书招牌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的,
四、规范与使用
4.9企业、商品名称的使用 企业名称、商品名称的用语用字应当以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不得使用繁体字 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需要使用外国 语言文字的,应当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 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严禁单独使用外国 语言文字。 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标志、说明等应当 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在境外销售的商品的 包装、标志、说明等确需使用繁体字的,可以 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繁体字。
人员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3)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甲等或一
级乙等水平; (4)旅游、对外贸易等行业的职工应达到二级
乙等水平; (5)商业、交通、工交、卫生等服务行业的职
工应达到三级乙等水平。
五、普通话的等级要求
5.3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评定及其标准 一级甲等 (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应当在适当位置设置使用规范汉字的副牌。
五、普通话的等级要求
5.1普通话的等级 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 从高到低为: 一级,甲等、乙等; 二级,甲等、乙等; 三级,甲等、乙等。
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

《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一、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1.规范汉字就是书写正确的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是北方话。
错。
规范汉字是国家主管部门公布推行的法定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2.国语运动引发了切音字运动的产生。
错误。
是切音字运动引发了国语运动,音位切音字运动在确定记音标准时认识到了确定语音标准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汉民族共同语语音标准的讨论,引发了国语运动。
3.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能得到推行的根本原因是字母设计合理。
错误。
根本原因是王照的合声字母拼写影响很大的京音官话,符合社会上统一民族共同语的潮流。
4.老国音是指汉语北方话语音系统。
错误。
老国音是指由读音统一会确定的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标准语音。
5.新国音是指读音统一会议定的共同语语音系统。
错误。
新国音是指由国语统一筹备会确定以以北京普通读法为标准的语音。
6.京国之争反映了人们对语音标准的不同看法。
正确。
就是语音标准应该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还是要兼顾其它方言语音,最后统一了认识。
7.国语运动的经验是必须统一语言。
不对。
国语运动的经验是认识到了确定民族共同语标准的重要性。
8.普通话就是北京话,语音系统是相同的。
不对。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是指以北京音系作为标准,不是所有北京音,比如一些具体词语的方音读法,普通话就没有吸收。
9.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
对。
这是因为北方话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比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
10.普通话要以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不对。
白话文著作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所以正确说法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11.词汇和语法规范的主要对象是书面语。
正确。
因为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12.文学作品的传播对语言的扩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
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全国的传播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13.北方话词汇系统中所有的词普通话都要吸收。
现代汉语专题(第一章)概论

5.我们语言文字工作任务是什么? 1997年12月23日,又一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召开。此次会议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任务明确 为四条:
⑴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大力推广普通话; ⑵坚持汉字简化方向,努力推进全社会用字规范
化;
⑶加大中文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力度,逐步实现 中文信息技术产品的优化统一;
⑷继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扩大使用范围。
⑵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是指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推行把 以北京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运动。国语即我们今天所说 的普通话,明清时期称为官话,由于汉语方言复杂,客观 上要求有一种通用的交际语,由于北方话从历史发展看, 影响最大,所以人们就采用北方话作为共同语,而最需要 共同语的在当时主要还是官吏阶层,所以就把这种共同语 称为官话。在清朝末年,国家意识抬头了,于是提出以国 语取代官话。
3.什么是三大语文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发生在20世纪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 话文运动。这三大运动各有自己的目标,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形成了 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 ⑴切音字运动 切音字运动指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 运动。切音就是拼音,也叫合声,切音字就是泛指在这一运动中产生的 各种各样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切音字运动中,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纷纷 被推出,字母形式和拼写对象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据有关方面统 计,在切音字运动中一共推出了27个方案。这些方案,从拼写对象看, 有以北方官话为拼写对象的,有以各地方音为拼写对象的。在字母形式 上,有采用汉字楷书笔画式字母的;有采用汉字独体篆隶笔画式字母的; 有采用速记符号式字母的;有采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数码式字母 的;有采用独体古文(蝌蚪文)作为字母的;有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 的,真正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1现代汉语讲解

他”和“六弦琴”、“大夫”和“医生”、“讲 演”和“演讲”等,这种完全同义词多了必然增 加学习和使用(包括自动化加工)的负担。
另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 拉伯语
思考与练习
• 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它是怎么形成 的?
• 你自己的话属于哪一种方言?与普 通话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第二节 国家对语言文字的重视
一、历史的回顾
早在50年代初就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当时确立“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 实现汉语规范化”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 务。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 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 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
从广义上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从狭义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 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 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语音规范的标准:以北京话为语音标准
并不是所有北京语音都可以作为标准,以下 几种情况要分析对待。
北京话几种不利于语音规范化的情况: a.北京土音 “忒不是东西” b.异读(不同于多音字) 比较、复杂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绪论 语音 文字 词汇 语法 修辞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 第二节 国家对语言文字的重视 第三节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一、判断正误(20分,每小题2分)1.普通话就是北京话。
(x)2.北京话的语音等于普通话的语音。
(x)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通用语言,因而方言不允许使用。
(x)4.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5.湘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x)6.海南省近邻广东省,属于粤方言区。
(x)7.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x)8.分布范围最广的方言是北方话。
(✓)9.如果不要求标注声调,“仰望”的正确拼音是“yangwang”。
(✓)10.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给“一个”注音应该拼写为“yīgè”。
二、读图回答问题(20分,每小题10分)11.下面是现代汉语方言示意图。
其中有一种方言,由于被多个方言区包围,周边受不同方言区影响很大,因而自己的特点不够突出,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方言区没有独立为一种方言的资格。
请你仔细读图,观察这个方言区是哪一个?它的周边都有哪些方言区?现代汉语主要方言区示意图参考答案:这个被周边其他方言包围最多的方言区赣方言区,按照东南西北顺序看,赣方言依次被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北方方言等五种方言包围。
12.阅读下面现代汉语方言地图,根据图中的色块代表的方言区,点击下方每一个色块的右侧的黑三角,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正确的方言。
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北方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兄弟民族语言三、分析题(20分)纠正下面的音节拼写中的错误(不要求标注声调)。
haian(海岸)jueduei(绝对)luenchuang (轮船)yunu(渔女)laoho(恼火)tiananmen (天安门)luxuen(鲁迅)tian mimi(甜蜜蜜)shuo hao(说好)参考答案:angyiang(昂扬)hal'an(海岸)juedui(绝对)lunchuan(轮船)yunü(渔女)naohuo(恼火)luxun(鲁迅)tian'anmen (天安门)shuohao(说好)tianmimi(甜蜜蜜)ang yang (昂扬)四、问答题(40分,每小题10分)14.普通话对方言的强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第一,进一步扩大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二,逐步渗透,普通话的语言成分直接进入方言区,特别是一些新词,大多数是以普通话语素和结构方式构成,直接进入各个方言区;第三,全面覆盖,普通话与方言并存并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什么是三大语文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发生在20世纪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 话文运动。这三大运动各有自己的目标,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形成了 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 ⑴切音字运动 切音字运动指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 运动。切音就是拼音,也叫合声,切音字就是泛指在这一运动中产生的 各种各样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切音字运动中,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纷纷 被推出,字母形式和拼写对象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据有关方面统 计,在切音字运动中一共推出了27个方案。这些方案,从拼写对象看, 有以北方官话为拼写对象的,有以各地方音为拼写对象的。在字母形式 上,有采用汉字楷书笔画式字母的;有采用汉字独体篆隶笔画式字母的; 有采用速记符号式字母的;有采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数码式字母 的;有采用独体古文(蝌蚪文)作为字母的;有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 的,真正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4.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什么?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推普 工作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的。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 确定了“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工作方针, 经过几十年的推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普通话已经深入 人心。于是在改革开放后,国家根据推广普通话形势发展 的需要,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在1992年9月21日发布的《关 于进一步做好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的通知》中将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 高”,把推广普通话的工作重心由提倡和推行转移到普及 和提高上来,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可以说上了一个新台阶。
5.我们语言文字工作任务是什么? 1997年12月23日,又一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召开。此次会议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任务明确 为四条:
⑴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大力推广普通话; ⑵坚持汉字简化方向,努力推进全社会用字规范
化;
⑶加大中文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力度,逐步实现 中文信息技术产品的优化统一;
现代汉语专题
第一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
第一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介绍
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包括总则、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和监督、附则共4章28 条。
二、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
㈠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 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 展。
国语运动50年,成绩斐然,最直接的成果我们认为有 两项值得一书:一是议定并推行了国语注音字母。二是使 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的国语深入人心。
⑶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 的旨在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的运动,是一场书面语 的变革。白话文运动实际上与国语运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国语运动树立起了“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两面 大旗,其中的“言文一致”就是指在书面上以现代白话取 代古代的文言,使口头语与书面语高度一致,即学者所宣 称的“我手写我口”、“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 话”。白话文运动应和着国语运动,掀起了书面语变革的 热潮,促进了我国文体的改革,在汉语书面语发展史上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⑷继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扩大使用范围。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对于推广普通话 有什么作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对于普通话的推广 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以法的形式明确 提出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进一步推行 就有了法律依据。其次,把普通话由过去的指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确立为指国家通用语言,提升了普通 话的地位,扩展了普通话的使用范围,更有利于普 通话推广工作的开展。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公布实施以前,提到普通话主要是指它是现代汉民
⑵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是指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推行把 以北京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运动。国语即我们今天所说 的普通话,明清时期称为官话,由于汉语方言复杂,客观 上要求有一种通用的交际语,由于北方话从历史发展看, 影响最大,所以人们就采用北方话作为共同语,而最需要 共同语的在当时主要还是官吏阶层,所以就把这种共同语 称为官话。在清朝末年,国家意识抬头了,于是提出以国 语取代官话。
㈡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规定了通用语言文 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 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 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㈢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 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 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问 1.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一词是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 化学术会议上确定指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在那次文字改革会议上, 教育部部长张若奚作了《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的报 告,在报告中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首次提出了普通话的定义,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 著作为语法规范。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中教育部确定了这一定义:“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整理简化的汉 字和未整理简化的汉字,并且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 推行,是我国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法定文字。
经过整理简化的汉字是由国务院或国家有关主管部 门以字表等形式正式公布的,其规范标准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⑴简化字
⑵异体字
⑶生僻字
⑷计量单位名称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