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医学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网络的医学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华北煤炭医学院图书馆,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文章阐述了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介绍了医学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提出了医学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服务;
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C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2—0153—02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方式,也促进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开放和转变。网络环境下的医学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优良、馆藏数字化、服务网络化,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区域信息服务的学术中心。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根据用户的专业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独特要求等开展的信息服务,它是针对不同层次用户需要而进行的一种主动、对应式的服务。
1 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
1.1 体现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社会化服务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实施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体现,也是其社会化服务职能的体现。目前大多数医院和医疗机构自有的信息资源相对缺乏,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国内
外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而一项医学研究要取得成功,在每一过程都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信息,这些社会需求长久以来一直被忽视,社会用户迫切需要拥有大量相关资源的医学高校图书馆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1.2 是医学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内在需要
图书馆基于用户的个性化服务的开展,可以使其传统单一的信息服务得以改变。扩展服务内容与项目,深化服务层次与水平,增强信息服务开放性、自主性、针对性和互动性,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从而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
1.3 有助于推动图书馆间的业务合作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开展中,通过对各类型用户需求的分析研究,主动引导用户信息意识与行为,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与共享,进而带动与校内各院系甚至同类院校馆际间在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协作联合,达到优势互补,进而推动整个区域内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2 医学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2.1 层次性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对象包括医学院校的教师、学生和区域内的医生及研究人员等,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用户的信息需求侧重点不同,所需提供的信息服务也要有所差别。
2.2 交互性
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增强系统与用户、馆员和用户及用户间的交互性;
提供足够的弹性实现用户自己创建自己的信息集合功能;
实现医学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同步交流模式,使用户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分析、评价信息的价值上。
2.3 特色性
每所图书馆在馆藏与服务方面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图书馆的方面,这正是所谓特色。拥有高质量的特色资源,就等于拥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医学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是提升其形象和社会地位的关键所在。
3 医学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
利用信息技术和现有网络,在整合信息资源的前提下,整合各种服务方式,建立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方便用户获得信息服务,满足其获取信息的需求。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进程中,各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方式个性化信息服务。如:文献传递、信息推送服务、页面定制服务、检索查新、信息专题服务等,这些信息服务方式都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的特点。
3.1 信息查询和检索
实际工作中,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最多的功能还是信息查询及检索.特别是对电子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图书馆可以针对用户的检索课题及用户使用网络的特点提供信息检索帮助服务,告诉用户如何使用网上资源,如何查找网上信息,存检索过程中如何运用检索策略,
修改检索提问等,使用户了解数据库结构及各种数据库的特点,让用户容易进入并搜索数据库中自己需要的资料,为用户提供一个容易查找的起始点。
3.2 文献传递服务
文献传递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区域范围内的文献传递网,帮助用户获取教学和科研急需的国内外文献,克服各医疗机构自有文献资源的局限性,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文献信息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面向区域范围内的医生和相关研究人员,服务内容包括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传送图书、学术论文、科研报告、标准、专利等文献。
3.3 课题检索服务
课题研究一般分为立项、开展、结题等几个阶段,而对信息的需求贯穿始终,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往往需要专业检索人员的帮助。图书馆应围绕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始终担任跟踪服务的角色。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专业检索技能,围绕课题开展专题服务、定题服务、回溯检索、课题查新以及专利审查的查新等工作。为科研人员多方面、多角度地提供全景式、综合性、立体化的个性信息服务,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和效率。
3.4 信息推送
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是指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及根据用户专业、兴趣爱好等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向用户及时、主动地推送用户需要的且以往没有获得的知识资源。医学院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资源库中反映出来的临床教师的潜在需求和个性,对馆藏和网络文献信息内容进行
开发,或对已有专业数据库进行再利用,将有关文献信息推送出去。改“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
另外馆员还应进行跟踪服务,持续关注和搜索相关的动态信息,更新档案,直至读者主动终止服务。信息推送是以服务为主导、资源和服务相结合的综合体系,并通过用户检索和获取服务和信息推送的一系列过程,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
3.5 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
利用数字资源与网络信息技术.面向校内师生和校外用户,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在网上发布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育通知,定期安排讲座,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网络远程视频教学,现场讲授与交流等多种形式,介绍图书馆多种馆藏文献资源.指导用户利用中外文各类型全文数据库、专题资源库进行信息检索,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和检索能力。
3.6 信息资源共享
用户对知识资源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获取途径也是多样化的,而每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有限的。图书馆有义务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现有的资源,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方便用户间的学习交流。这样用户在研究中发现好的知识资料时.就可将其推荐到平台中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随着用户对共享益处认识的增强.将会有更多的用户参与到资源推荐的行列中来。
4 结束语
整合多种资源,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校内外各层次用户提供有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