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歌词 李娜

合集下载

【怀念李娜

【怀念李娜

【怀念李娜2013-04-10 23:19:39| 分类:生活杂谈|字号订阅(2008-09-25 04:22:11)【(原创) 岁月留痕-你可怀念?】-(二)文/主持人明辉提起“李娜”,我的感触实在太深,她是我最喜欢的歌手,MP3里永远不会删除的一首歌就是来自李娜演唱的《人在旅途》....在主持电台的节目中我还专程为“李娜”做过一期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唱会专场与回顾....等等,我一直在寻找她的影子.....知道李娜,源于她那首《嫂子颂》。

第一次听它,我便被歌曲的旋律和歌手多变的唱腔所吸引,它时而空旷、深远,时而浑厚、低沉,时而又亮丽、细腻,把我深深地震住了,我想不到,一首歌竟然可以唱得如此这般美妙。

从此,我便喜欢上了李娜的歌。

李娜不是那种俗气的歌星,也不是那种千面一词的所谓歌唱家,她只是为歌而生,是一个真正的歌者,一个本身就是一首歌的歌者。

李娜的歌声饱含深情,婉转流畅,时而像大河,汹涌澎湃,时而如清溪,涓涓而流,李娜的歌也是风格多变:《嫂子颂》、《出塞》、《唐明皇》深沉宏壮,给人一种跨越时空的沧桑感;而《走进西藏》、《青藏高原》、《沙啊里哟》则清新亮丽、高亢动听,让人仿佛看到了雄伟的大山、广阔的高原、寂寥的草地;而《山远水远》、《咱爸咱妈》、《咱哥》、《武则天》则集两者于一身,时而清丽,时而低沉,时而轻柔,时而钢劲,似秋风吹过麦田,小河流过潭底,鸿雁飞过头顶,羊儿走过草原;另外还有轻松活泼的《老门牌》、《女人是老虎》,温馨感人的《好人一生平安》、《为人民服务》等等等等。

李娜是戏剧科班出身,豫剧唱得出奇地好,嗓音基础更是没得说,对于某些所谓歌手来讲,调子稍高点就要用假声,而李娜的声音却可以在上八度和下八度之间自由穿梭,游刃有余。

李娜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她创造了一个歌唱神话,她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歌神。

然而,在我刚刚开始痴迷于李娜的歌时,她却已经准备剃度出家。

我好恨,恨自己不能阻止她的离开。

在这个歌手无数,歌坛无涯的年代,我没有偶像,因为李娜走了,而李娜只有一个......李娜是无人可替代的......忽然某个时候,心一颤,想起李娜的时候,我便想将来也去做个歌者,不是歌星,不是歌唱家,就是李娜的那种。

《阿姐鼓》案例描述

《阿姐鼓》案例描述

《阿姐鼓》案例描述李存1.一、案例背景《阿姐鼓》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西藏的故事。

西藏位于我们祖国的西南部,那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

从整个世界角度看,西藏也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

1.西藏地球离太阳最近的地方2.藏民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3.那里又是亚洲三大古文明的集结地:中国、印度、巴比伦4.四大崇拜:图腾、动物、宗教、山水5.五种丧葬方式:天葬、土葬、火葬、水葬、塔葬6.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唻吽这是李老师对西藏总结出的六个特点,充分说明李老师在上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有关西藏民俗风情的资料。

这节课之所以能够感动所有的人,这背后是李老师不仅在这些知识上投入了很多精力,而且更多的投入了情感,也表现出李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阿姐鼓》的故事发生在我国西藏,李老师的课从西藏本土文化出发,围绕西藏藏民的生活方式来选材,强化学生对西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西藏音乐的主动性,深入了解这个故事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引发了学生对西藏文化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的思考。

以下是对这堂课的描述。

二、情景描述这节课的题目是“走进西藏”。

老师问学生都知道哪些西藏的歌曲?对西藏地区的了解有多少?是否知道西藏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了解西藏的历史?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议论和思考,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一首藏歌出发,开始走进西藏。

老师播放了才旦卓玛演唱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这首作品是用藏文演唱的,我们听着她的歌声,配以MTV的画面,似乎亲身来到了西藏的大山下,看到了藏民们辛勤劳动的身影。

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但李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给学生播放这首,他选用的是一个男声用藏文以原生态的方式演唱的版本。

李娜演唱的那个版本高亢嘹亮,歌颂了西藏大山巍峨的气质,古老的文化。

而这首作品在用这样的方式演唱,另有一番风味,更加贴近藏民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李娜歌曲为人民服务伴奏 [听李娜唱《为人民服务》]

李娜歌曲为人民服务伴奏 [听李娜唱《为人民服务》]

《李娜歌曲为人民服务伴奏 [听李娜唱《为人民服务》]》原本不忍心再去惊扰她日益宁静的世外生活,可是她总在不断地惊扰着我原本不宁静的尘世行程…… 夜,在清冷的海滨大道上不经意地吞噬着时光。

车里,音响倾诉着一首委婉的歌:《为人民服务》。

这是李娜当年为电视专题片《孔繁森》录制的片尾曲…… 听过了《青藏高原》,听过了《走进西藏》,听过了《嫂子颂》,听过了《拥抱吉祥》……李娜不论走多远,到哪里,好像都在专注地唱着一个旋律:为人民服务…… 独自一人的夜。

风呼呼地从耳边掠过。

不是在欣赏,是人与自然的心灵交错…… “为人民服务是真诚的付出;为人民服务是忘我的投入;为人民服务是用生命注解的书;为人民服务是用心灵开拓的路……” 这是一首像哈达一样洁白无瑕的高原小夜曲。

只是今晚行走在黑夜里,看不到它那明亮的光泽。

听李娜唱歌,今夜是如此的迷茫,迷茫中有些失意。

为人民服务,一个并不古老的话题,却渐渐为现实所抛弃。

那是因为,已很少有人相信它是真的。

海誓山盟的政治誓词,往往不靠谱。

还在朗朗学语的时候,为人民服务,便在心灵深处镌刻下了永不消逝的烙印。

“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

那时候,我们一个个背着小手,摇晃着脑袋,端坐在课堂上,毫无意识地反复背诵着这个光辉的日子。

这一日,毛泽东在延安为一个因烧木炭而牺牲的普通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他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悼词。

从那时起,为人民服务便成了你的立身之本。

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全中国对你的信任;为人民服务,也为你赢得了整个中华民族。

为人民服务,“人固有一死”;为人民服务,“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为人民服务……如果西花厅的灯还没有熄灭,也许人们还能透过窗户看见端坐在办公桌前的那个人胸前的徽章和徽章折射出的专注;如果新华门还没有关闭,也许人们还能避过警卫战士威严的目光,看到大红影壁上那几个烫金的大字。

《走进西藏》

《走进西藏》
检查课前学生的预习情况
引起学生听曲兴趣
展示学生喜欢的歌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曲子
多媒体播放画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游戏的方法渲染课堂气氛并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丰富学生的音乐常识
拉进学生与西部人民的距离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也更加热爱祖国的西部。
巩固本节课所学歌曲
板书设计
《西部放歌》是作曲家印青近年来的又一力作,曲调运用了燕乐徽调式,全曲分为ABA三段体。
A段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式的山歌高腔,一开始就把人带到了充满生机的黄土高原。
B段则运用了道情式的旋律,深情地诉说了祖国西部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听后使人百感交集、热血沸腾。在结束的A段中,则用被称为“男高音的极限高音”向人们展示了西部光辉灿烂的明天。
新疆手鼓与蒙古马头琴的图片。
师:播放三首歌曲:
师:今天我们在西部音乐之旅中欣赏的这几首西部歌曲,都是具有西部少数民族特色的通俗歌曲,这说明了什么呢?
师:我们在歌曲中不仅感受到了西部人的热情奔放、爽朗的个性,还感受到了西部的美丽和音乐表现力的丰富。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西部各地区都在召唤着我们,西部将日益繁荣,更加辉煌,让我们携手高歌,畅想西部,祝福西部吧。
藏的功绩和他为西藏人民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歌曲采用了宫调式,单二部曲式结构;运用了藏族民歌的素材和通俗歌曲的创作手法。第一部分节奏自由,旋律高亢悠远、豪放宽广;第二部分旋律优美明朗,带有舞蹈性。
此歌音域较宽,这对正处在变声期的初中生来说,演唱有困难,第一部分可用领唱,第二部分齐唱,高音处用假声演唱。
西部畅想
——让我们一起走进西部
1、演唱歌曲:《走进西藏》
2、欣赏:《西部春色》:青海地区多媒体投影区

我很怀念李娜唱的那首震撼心灵的《青藏高原》

我很怀念李娜唱的那首震撼心灵的《青藏高原》

我很怀念李娜唱的那首震撼心灵的《青藏高原》1997年5月19日,李娜唱罢一曲惊天动地的《青藏高原》之后,秘密离开北京,来到张家界市的著名风景区天门山。

不久李娜就迁户张家界,并在天门山修了屋。

然而,8月10日,上海一家大报捅出爆炸新闻:说李娜已离开天门山,去浙江天台山出家为尼了!......我很怀念李娜唱的那首震撼心灵的《青藏高原》1997年5月19日,李娜唱罢一曲惊天动地的《青藏高原》之后,秘密离开北京,来到张家界市的著名风景区天门山。

不久李娜就迁户张家界,并在天门山修了屋。

然而,8月10日,上海一家大报捅出爆炸新闻:说李娜已离开天门山,去浙江天台山出家为尼了! 这个消息,震动了中国歌坛,许多歌迷为此流泪、惋惜、哀叹。

为了辨别真伪,记者几经周折与李娜的密友北京红绿蓝影视广告中心总经理杜禹等人取得联系,才知道上海报导有误:李娜出家是真,但不在浙江天台山,而在山西五台山。

记者又赶到山西五台山,五台山方丈却说并没有李娜,只有个曾经破格录取的释昌圣,而现在她学业已成,云游它方去了。

但云游何处就只有找释昌圣自己了。

最近,为了寻找李娜的踪迹,记者再次拨通了北京杜禹的电话,杜禹回答说:前一段听说她住在广州某一寺院继续进修,最近可能出国,你直接到当地公安局查一查。

记者有了线索,马上直驱张家界永定区公安局,出境登记卡上填着:释昌圣,女;出生:1963.07.25;发照日期:1998.03.24;出境事由:短期出境;目的地:美国;一行人数:0。

为了证实释昌圣是不是李娜,记者又赶往市公证处,接待人员出示公证书,上写:根据湖南张家界永定区户籍管理机关档案记载,兹证明李娜(女,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一九九八年二月更名为释昌圣(法号名称)。

签证时间是5月28日。

真相终于大白:李娜的确出家,现在已是取得法号的法师。

而且,独身一人去了美国。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唱得大红大紫、事业如日中天的一代影星,为何遁迹空门?这不是一盏青灯古佛,毁了一生前程么?为了破译这个密码,我们再次登上孤耸巍峨的天门山,努力寻遁李娜的足迹。

高中 高一 独特的民族风

  高中  高一  独特的民族风

高一音乐鉴赏独特的民族风独特的民族风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

2、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起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了解《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

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相关准备多媒体设备、《独特的民族风》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辩一辩,他们分别是哪一个民族维吾尔(艾尔肯新疆姑娘)、藏族(李娜青藏高原)、蒙族(戴青塔娜寂静的天空)二、新课导入(一)引入课题“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独特的民族风””(二)展示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风格。

2.学习了解,长调与短调音乐体裁,囊玛音调、新疆维吾尔艺术形式,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3.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三)新课讲授1.了解各民族服侍特点(1)蒙古族(具有华丽、美观的特点。

首饰、长袍、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

因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又喜爱骑马,袍服就成了蒙古族人民的喜爱)(2)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服饰色彩艳丽,纹饰多样,服饰形式清晰,工艺精湛,有着悠久的历史。

)(3)藏族(长袖、宽腰、大襟是他们服饰的特点,这和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关。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拔在4千米以上。

我们都知道,海拔越高,温度就越低。

因此,即使夏天的时候,藏族人民也是厚厚的藏袍不离身。

)2.了解各民族的传统乐器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潮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扎木聂:札木聂是藏族弹拨弦鸣乐器。

藏语“扎木”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声音悦耳的琴。

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

2023年歌曲青藏高原歌词

2023年歌曲青藏高原歌词

2023年歌曲青藏高原歌词2023年,该曲入选由中宣部评出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本文库店铺为伙伴们精心整理了4篇《2023年歌曲青藏高原歌词》,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歌曲青藏高原歌词篇一当我掉入了一场低谷后,我突然醒悟了很多事。

站在代低谷找悬崖,只能永久的遥望。

记得我和一个伙伴闹了一场很在的矛盾,就整日闷闷不乐,躲在阴暗的屋子里不出来。

怎么也笑不起来,看着别人高兴的笑脸,心里满是羡慕。

看着打篮球漫步的同学如此悠悠自乐,心中难过得要命。

我甚至在心中骂与我闹矛盾这个人:真是烦人!好心情都被她给搅乱了。

简直是王八婆!把痛苦都注入我的心里。

我在心中郁闷了好些天,直到看到她――一个单纯的女孩子。

她站在树阴下张开双臂说:“怎么太阳照不到我呢?怎么会没有太阳呢?”旁边的几个好生笑着回答:“谁叫你不站在太阳照到的地方来啊?是啊!怎么不站在太阳照着的地方呢?我心中豁然开朗。

站在愤恨哀痛中找欢乐,欢乐就像山那边的东西,你永久看不到终点。

而站在活泼欢快中找欢乐,欢乐就像重重叠叠的山脉,永久的围绕在你的身边。

我将苦闷的脸换成了微笑的样子。

我向每一个路过的人微笑,别人亦对我微笑。

感觉世界都在冲我笑呢!我从阴暗中走到阳光下,呼吸一口,真爽!我举着双手,向身边的伙伴呐喊:“我会站在青藏高原上晌太阳!”站在青藏高原上像站在欢乐上,即可以触摸到悬崖又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何乐而不为呢?歌曲青藏高原歌词篇二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总体地震活动总体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分布面广,并伴有少量火山活动;二是地震活动强度高,近50年间,青藏高原7级以上地震多达40余个,历史最高震级达8.5级(1950年察隅地震);三是地震密集发生在青藏高原和天山两大特殊构造区,壳内强震活动基本位于地壳厚度大于35千米的。

地区;四是有两个中深源的地震活动中心,分别是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和缅甸地区,最大震源深度383千米。

(完整版)西藏歌(带拼音)

(完整版)西藏歌(带拼音)

(完整版)西藏歌(带拼音)西藏是中国的重要地区,也是一个富有独特文化的地方。

西藏的音乐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西藏歌曲以其独特的音调和悦耳的旋律而闻名。

下面介绍几首经典的西藏歌曲,并附有拼音,希望能带你走进这个神秘的文化之地。

1. 《格桑花》(gé sāng huā)《格桑花》是一首流传广泛的西藏民歌,它表达了西藏人民对自由、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歌曲的旋律婉转动人,歌词充满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每当人们在山间高原上演唱这首歌曲时,都能感受到西藏人民的深情。

2. 《藏地的铃声》(zàng dì de líng shēng)《藏地的铃声》是一首描绘西藏风情的歌曲,用悠扬的旋律和细腻的歌词展示了西藏壮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和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

这首歌曲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辽阔的高原之上,感受到西藏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所散发出的独有魅力。

3. 《拉萨的姑娘》(lā sà de gū niang)《拉萨的姑娘》是一首以拉萨人民生活为题材的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描述了拉萨姑娘们善良、美丽的形象,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这首歌曲让人们感受到拉萨这座古老城市的宁静与温馨。

4. 《唐古拉山下》(táng gǔ lā shān xià)《唐古拉山下》是一首描绘唐古拉山地区风景的歌曲,以其清新脱俗的旋律和美丽动人的歌词,展示了西藏壮丽的山川景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首歌曲让人们感受到唐古拉山地区的神奇与美丽。

西藏的音乐文化丰富多样,这里只简单介绍了几首歌曲。

希望通过这些歌曲的赏析,大家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西藏的音乐之美。

---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