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6例护理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5例的护理

可导致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分 泌增加 , 心率加快 , 使 心肌 耗氧量增加 ,呼吸 困难 ,心力衰竭加 重 。因此 ,肺 心病 患者的心理护理 非常重要 。医护人 员要 与患者建 立 良好 的护 患关系 ,多与患者交 流 ,交流时 ,语言 要温 和 , 把病人 当亲人 ,要 了解患者 的心理状态和 需求 ,以优 良 的态度 、娴熟 的技术 ,赢得患 者的信赖 ,使 他们能够 主 动地配 合治疗和护理 。对 患者提 出的 问题要 尽量给予解 释 ,多巡视病房 ,建 立起护患之 间的信任感 ,鼓励 患者 树立康 复的信心 ,解 除对 疾病 的忧虑 和恐惧 , 同时要 帮 助 患者解 决实际 困难 ,使其安心 治疗 。对患者 要认真 负 责 ,处处 为他们着想 。 22 病情 观察 慢性肺心病 患者病情重 、变化快 ,因此 . 要密切观察 患者生命体 征变化 。观察 患者体温 、脉搏 、 呼吸 、血压 、心率的变化 ,预防肺源性休 克 、失血 性休 克 的发 生。密 切观察 患者 神志 的变化 ,若患者 出现 神志 恍惚 ,表情淡 漠、嗜睡 、兴奋 、烦躁 等肺 性脑病先 兆 , 应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备好抢救 药品及 物品 ,如吸痰 器 、 呼吸机等『。注重观察 呼吸的变化 ,观察患者 呼吸深 浅、 3 】 频率、节律 的改变及缺氧症 状 ,防止 呼吸衰竭 的发 生 。 要注意患者心 力衰竭 的观察 ,若查体显示 :心界 向右扩
大 ,剑突 下收缩期 搏动 明显 ,三尖 瓣区有收缩期 吹风样 杂音 ,肝大 、肝 区压 痛、肝颈静脉 回流征 阳性等 异常现 象应及 时通 知医生 并协助抢救 。另外 ,注 意观察 患者酸 碱 平衡 失调 、 电解质 紊乱 、心律失 常、上消化道 出血、 肾功能衰竭 、 克 、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等并发症 的发生 。 休 23 急性期 的护理 - 231 保持 呼吸道通 畅 保持呼吸道通 畅是治疗肺心病 .. 最 基本的措施 。如 患者 昏迷 ,使其处于仰 卧位 ,头后仰 , 托起 下颌将 口打开 ,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和 异物 ;鼓励 患 者 咳痰 ,帮 助患者 变换体位 以利于 痰液排 出【;轻拍患 4 】 者背部 可使痰液排 出;痰液黏 稠、干结不 易咳 出者 ,配 合祛痰 药或使用超 声雾化 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 ; 对痰 多、 痰 阻严 重者 ,不宜 做雾化 吸入者 ,必须立 即吸痰 ,必要 时行气管插 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 呼吸 。 2 . 吸 氧 根据 临床症状观察 ,持续而严重 的缺氧是 .2 3 引起肺性 脑病和 呼吸功能衰竭 的重要因素 。对 于明显缺 氧, 必须立 即纠 正, 给予低浓度 2  ̄3 %, 应 4 0 低流量 1 ~ 2/ n Lmi,持续吸氧 ,根据 条件给予鼻 导管、面罩 、鼻 塞 等方式吸氧 ,同时注 意气体 的温度 、湿 度 ,严重肺 气肿 和心衰给予浓度 为 3  ̄5 %的乙醇湿化吸氧 ,可降低肺 0 0 泡 表面的泡沫张 力, 以减少肺不张 的发 生。 24 缓解期 的护理 主要 为防止感染 ,恢 复体力 ,对 患 . 者 做好饮食护 理 ,进行 生活指导 。给 患者创造一个 空气 新鲜和温 度适宜 的病 室环境 ; 要求患者取坐位或 半卧位 , 以减 少回心血量 ,减轻心脏负担 ;做好 口腔及皮肤护理 , 保 持床 褥整洁 ;长期 卧床 患者应勤翻身 , 以防止褥疮及 下肢 深静脉血栓 形成 ;给 以患者高热量 、高蛋 白、高维 生素及 易消化的饮食 ,患者如有水肿应给低盐饮食【。 5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6例护理分析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6例护理分析摘要: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此病发病率较高且极易反复发作因此使病情逐年加重,该病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高血压等造成多器官的损伤。
晚期并发症较多,多数患者会因为出现气促和发热而人院,常伴有电解质的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如果处于失代偿期还可出现肺性脑病,心力以及呼吸衰竭等现象。
因此如果能及时的积极的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采取综合性的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护理措施,这将对该类患者病情的发展、转归,以及延缓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因此做好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指定为某院在2014~2015年之间诊治的11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88例,女性患者为28例,平均年龄在63岁左右,病程为4~15年,其中由慢性支气管炎病症引起的有26例,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引起的有24例,由支气管哮喘病症引起的有3例。
把这些116例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58例,观察组为58例。
经过统计学方法处理之后,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①试验方法:结束治疗之后,对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此项情况可以通过让病例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实现。
②护理方法:对照组:对照组的病例进行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口腔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观察组的病例进行本院的综合护理,主要包括:气道管理、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感染护理、饮食护理及康复护理等。
a气道管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施行的气道管理主要分为3个部分,包括气道湿化、排痰护理及氧疗3个部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精品课件教学课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4.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由于慢性缺 氧可代偿性增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 加或核左移。
(2)肝肾功能检查: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 酐、尿素氮可增高。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3)血气分析:肺心病失代偿期可以出现低氧 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当PaO2<60mmHg, PaCO2 >50 mmHg时,提示呼吸衰竭。
1.一般护理
(1)环境:保持环境的安静和舒适,室内保持适宜的 温度和适度,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休息与活动: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 休息,协助采取舒适体位。代偿期以量力而行、循 序渐进为原则,鼓励病人进行适量活动,鼓励病人 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活动耐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
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 的异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 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 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 变引起者。
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易出现急性发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肺动脉高压是形成肺心病的主要因素。 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因素: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性酸中毒导致肺血管收
缩、痉挛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
◆肺部疾病导致肺血管炎症;肺气肿压迫肺部血管;
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血管收缩、关闭,张力增高及血 栓形成均是导致肺部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另外,慢行缺氧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 度增加;缺氧导致醛固酮分泌水平增高导致水钠潴 留,血容量增多,都会加重心脏的负荷。
1O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i c d n e o u mo a y e c p a o a h a d h a t f i u e we i h r i h l e l r u h n i t e o - e d ry g o p. n e a t n n i e c f p l n r n e h l p t y n e r a l r r h g e n t e e d ry g e o p t a n h n n l e l r u Ca d s ra
e d r y p te t . le l a in s
[ e o ( ] C r n c d s a e P l o a y h a t d s a e C m lc to I i g o i ; r a me t K y W r s h o i ie ; u m n r e r i e s ; o p ia i n D a n s s T e t n I s
T1e 1 Cl i a s r a in Ol 5 El e l a in s w i Ch rc P l o a y He r s a e i c l Ob e v to i 0 d ry P te t t n 1 h o i um n r a t Di s e
t i r v t a me t Tr a me t o c n e a t n a d o mo e u a i h e r n s o mp o e r t n . e t n f a d s r a n l w l c l r we g t h p i i wo hy f e n r c mme d d n p te t wi h e a t r o b i g e o n e i a i n s t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8例临床护理体会

口腔 的湿 润 和清洁 】 。此 外,长 期 卧床患 者应注 意勤 翻身 , 以防止褥 疮 的发 生 。严密 观 察患 者 的生命体 征 、痰液 及 排 泄物 的变 化 、药物 的临床 疗 效 以及病 情 变化 情况 ,预 防如 肺性 脑 病 、心 律 失常、心力 衰竭 、上 消化 道 出血、休 克等
老年带 状疱疹 患者 的临床护理
覃 炳 兰①
【 摘要 】 目的 : 讨老年人带状疱 疹的护理方 法和对 策。 探 方法 : 回顾分析 20 09年 6 一00 1 月本 院治疗 护理 9 例老年 带状疱疹 的 月 21年 2 5
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经实施 悉心的护理 ,注重疱疹皮肤 的清 洁与消毒 ,涂外用药、抗感 染 、心理护理及辅助物理治疗。 结果 : 通过 给予患者精
性 ,是皮 肤科常见病 、多发 病,好发于 春秋 季节。老 年人 因
①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皮肤性病 防治站
通讯作者 : 覃炳兰
广西
大新
520 330
使 其能 够配合治
有效 的控制病情 ,降低并发症 ,减少后
3 讨 论
物,或用 吸引器 吸痰等 。通 过相应处 理后可 以有效改善疾
病症状 ,提高临床疗效 。 3 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也很重 要 . 4 对于肺心病患者及家属
所 在科收治 的 7 8例 肺 心 病 患 者 的 诊 疗 情 况 及 护 理 体 会
报 道 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饮食 护理 .2 3
根据患 者病情 给予清淡、高营养 、高维 生
素且 易消 化的流 质、半流 质饮食 ,实现 既能够 补充营养,增 强抵 抗力,又能够促 进 消化吸收 r 3 l 。对于伴 有心力衰竭 的患 者还 应控制钠盐 的摄 入 ,采取低盐 饮食,避 免进食高含糖 量 的饮食。 1 . 心理 护理 .3 3 慢性 肺 源性 心脏 病患者容 易产生焦 虑 、抑 20 0 6年 1 一 0 9年 1 2月 2 0 2月笔者所在科室共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穿刺部 位出血不止, 为此, 尽量 减少穿刺次数, 争取一针 见血, 避免肌 肉注 射, 注
射后要用无菌棉球压迫针刺部位 至不 出血为止, 同时严格局部 消毒. 防止皮肤 感染 。 2 . 3 给氧 缺氧可加重颅内出血, 故应给予氧气吸人, 我们 多采用 头罩 吸氧, 氧
流量 5 — 7 um i n , 此法舒适, 患儿易于接受, 但耗 氧量较大 。 尽量做好检测, 避 免长 期高浓度给氧, 引起 氧中毒 。 2 . 4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取仰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误吸窒息或 吸 人性肺炎 的发生 。抽搐 时为防止舌根后 坠堵 塞呼吸道。 可用舌钳将舌牵 出肋 止舌根后坠。患儿有痰时, 应及时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 2 .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若患儿 出现 烦躁、 尖叫、 摇 头、 前 卤膨 起 、 喷射性呕 吐、 血压进行性升高 、 脉搏先快后慢而无力, 呼吸变慢 、 不规则等, 均提示颅 内压 升高。若患儿在上述症状基础上 出现一侧 瞳孔扩 大, 对 侧肢 体轻瘫, 说 明已并 发脑疝, 应 马上报告医生, 及时降颅压, 或行颅骨穿刺术, 以迅速缓解脑疝 。注意 观察患儿有无呕血 、 便血等消化 道出血倾 向, 观察有无 出血点 、 淤斑, 每2  ̄ 3 h 翻身一次, 可在换尿布时进行 。应定 时翻身, 若局 部皮肤破 溃, 可涂 l %龙胆紫, 保持干燥, 使创面早期愈合。 2 . 6 应用脱水剂 观察患儿 的前 囟饱满程度 , 瞳孔大小 , 可根据 医嘱给予 脱水 剂, 减轻脑水肿 。我们一般采用速尿 1 m g - k g ~ , 地塞米松 0 . 3 一O . 5 m g ・ k g 静注
参 考文献:
[ 3 3方颖,薛明 维生素 K 1预防新 生儿颅内出血的健康教 育效果分析 D 】青 岛医药卫生, 2 0 0 9 ;  ̄ ) 【 2 】 扬龙刚. 新生儿避发性 雄生素 K缺乏症颅 内出血的 C T诊 断Ⅱ 】 中国医药导报, 2 0 0 9 , ( 1 0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及出院随访效果观察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及出院随访效果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PHD) 是指由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和体质差异,容易出现肺源性心脏病,而且病情常常较为严重。
在护理和出院随访过程中,应该注重差异化护理,并严格按照医嘱和预防措施进行操作,以保证患者康复和健康。
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病情变化的动态,按照需要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健康宣教和康复训练。
特别是,在患者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的情况下,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病情。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1. 帮助患者进行基本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活动等。
2. 按时进行评估、观察和护理,包括不同的生命体征、肺泡氧气饱和度,呼吸困难难度评估,以及相关的人工气道保护等。
3.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更要加强监护,随时观察肺源性心脏病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4. 常规监测患者的饮食、体重、心率、血压等变化情况,对生理情况进行改善和调节。
5. 对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药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辅助西药治疗,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中药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出院随访是护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时了解患者康复和生活情况,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出院随访的时间因患者病情而异,一般为 1 个月左右。
随访护理内容包括:1. 制定随访计划,包括病情观察及家庭支持、饮食和锻炼等方面。
2. 定期电话、视频或家访,了解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等。
3. 对于康复不良、情绪低落等状况,及时安排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咨询治疗,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
4. 及时劝阻患者吸烟,控制环境中的烟雾和尘埃,治疗并控制慢性病症。
5. 对于病情加重或者有其他需要医疗干预的情况,指导患者及时就医,同时也应该及时通知医院。
总之,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和出院随访中,我们应该注重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对不同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进行医疗和康复指导。
呼吸内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要点
呼吸内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要点一、概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晚期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展缓慢,病程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复杂多变,常在原有胸、肺疾病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肺、心功能衰竭和其他器官损害的表现。
慢性肺心病可引起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及肺性脑病、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其中肺性肺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红细胞大多正常,部分患者发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老年患者常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
并发呼吸道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加或出现核左移,而老年患者增高不明显,甚至降低。
急性发作期,血液生化检查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等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多显示Ⅱ型呼吸衰竭,即PaO2<60mmHg,PaCO2>50mmHg。
2.痰细菌学检查合并感染时可查到革兰阴性杆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
3.心电图检查出现右心室和右心房肥大的表现,如心电轴右偏,肺型P波,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重度顺时针方向转位。
4.X线检查除原有胸肺疾病的X线征象外,还表现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征象,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右下肺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不小于0.17;中心肺动脉扩张,其高度不小于3mm右心室扩大。
5.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判断肺动脉高压,评估心功能,是目前对慢性肺心病进行早期诊断的一种无创性检查。
6.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适用于心肺功能代偿期(缓解期)患者,对早期发现肺心病、评估病情发展有一定帮助。
三、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发病情况,了解发病时间及诱因,询问发病前有无受凉、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等情况,有无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胸疾病病史,有无家族史及吸烟、酗酒等嗜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优化护理措施,提升护理质量
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 保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调整护理措施
通过查房,护士可以评估 之前护理措施的效果,及 时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 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预防并发症
查房有助于护士及时发现 潜在的并发症风险,采取 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1 2
肺部感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于长期肺部疾病导致免 疫力下降,容易引发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呼 吸衰竭。
心律失常
心脏长期负荷过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 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3
肺性脑病
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神经精神障碍 ,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 护理查房目的与意义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要点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讲解
01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病史概述
01
02
03
长期慢性肺疾病史
患者通常有多年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COPD)、支 气管哮喘、肺结核等慢性 肺疾病病史。
05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指导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通过与患者交流,观察其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困扰 。
提供心理支持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关心、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 极的心态。
介绍成功案例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办法】
用药护理(四) 镇静麻醉剂: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应防止使用,以免
呼吸抑制和咳嗽反射; 呼吸兴奋剂:观察有没有恶心呕吐、烦躁、面红、
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 使用排钾利尿剂:监测电解质改变; 洋地黄类药品:肺心病右心衰竭时使用洋地黄应持
慎重态度,注意纠正缺氧和低钾血症; 血管扩张药品:应注意观察血压、心率改变; 抗生素:注意观察感染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第4页
【辅助检验】
1.X线检验 肺纹理粗乱,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 ﹥15mm,横径与气管比值≧1.07;肺动脉显著突 出或高度﹥3mm,有心增大;
2.心电图检验 右心室肥大表现、肺型P波(直径 ≥0.23mv);
3.动脉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 平 衡 失 调 等 。 当 PaO2 < 60mmHg 伴 或 ( 不 伴 ) PaCO2>50mmHg时,提醒呼吸衰竭;
,促进心肺功效恢复。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卧位 或坐位。肺、心功效代偿期活动应量力而行,以不 引发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 2.改进睡眠 确保病人充分睡眠,限制夜间液体摄 入量。 3.皮肤护理 预防褥疮。 4.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 、清淡易消化饮食。水肿、少尿病人应限制水与钠 摄入。盐<3g/d ,水分<1500ml。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第2页
【病因】
老年肺心病病因可分为4类: 1.慢性支气管、肺部疾病最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我国肺心病最主要病因。其它如支气 管哮喘、重症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尘肺、间质性 肺疾病等,晚期也可继发慢性肺心病。 2.严重胸廓畸形如严重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 胸廓成形术,严重胸膜肥厚。 3.肺血管病变如肺栓塞,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4.其它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 和肥胖伴肺通气不足,睡眠呼吸障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6例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4T10:39:46.6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张丽[导读]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护理本科二班采取综合性的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护理措施,这将对该类患者病情的发展,以及延缓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护理本科二班 250300 摘要: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此病发病率较高且极易反复发作因此使病情逐年加重,该病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高血压等造成多器官的损伤。
晚期并发症较多,多数患者会因为出现气促和发热而人院,常伴有电解质的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如果处于失代偿期还可出现肺性脑病,心力以及呼吸衰竭等现象。
因此如果能及时的积极的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采取综合性的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护理措施,这将对该类患者病情的发展、转归,以及延缓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因此做好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指定为某院在2014~2015年之间诊治的11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88例,女性患者为28例,平均年龄在63岁左右,病程为4~15年,其中由慢性支气管炎病症引起的有26例,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引起的有24例,由支气管哮喘病症引起的有3例。
把这些116例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58例,观察组为58例。
经过统计学方法处理之后,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①试验方法:结束治疗之后,对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此项情况可以通过让病例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实现。
②护理方法:对照组:对照组的病例进行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口腔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观察组的病例进行本院的综合护理,主要包括:气道管理、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感染护理、饮食护理及康复护理等。
a气道管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施行的气道管理主要分为3个部分,包括气道湿化、排痰护理及氧疗3个部分。
气道湿化可以加强气管的促进痰液排出及纤毛运动。
排痰护理分为两种:第1种是患者意识较清楚时,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协助翻身及扣背排痰的模式对患者进行排痰;第2种是患者的意识不清楚时,护理人员需要借助导管帮助患者进行负压吸痰。
氧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措施。
b病情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形,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的过程中注意对患者的呼吸深度、呼吸频率、体温、排尿量等指标的观察。
c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进行预防。
其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心率异常、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
d心理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程长,在治疗的过程中易反复,活动也会受限,所以病患很容易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消极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进行体育锻炼,使得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增加信心。
e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施行的感染护理主要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护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指导患者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等。
f饮食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应该少食多餐,而且要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
如果患者多汗,还要多吃些含钾离子的食物,如果患者尿少,要注意限制病患的摄水量。
g康复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情况及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卧床的患者要进行肌肉收缩的运动,肺功能弱的患者要进行呼吸的训练。
1.3 疗效的评价标准
①显效:咳嗽及咳痰等症状明显好转,呼吸困难也有所好转,水肿消失,心功能有所改善,心衰得到好转。
②有效:咳嗽、咳痰有所好转,水肿减轻,心功能改善。
③无效:咳嗽、咳痰等症状无改善,心功能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研究结果的数据都是采用SPSS9.0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59%。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并且两组间的差异
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程长、易反复及治疗较难,并且,患者都是以老年人为主,在秋冬季多发病,因此,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来说,护理的过程要重于治疗的过程。
为了总结出有效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措施,笔者在本文中对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采取综合护理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接受综合护理的病例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也要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病例,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由此可以看出,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症,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桂英.12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3(8):118.
[2] 刘慧娟,张玉玲.浅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J].医学信息,2013,4(11):29.
[3] 翟晓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8(39):174.
[4] 石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12(16):135
[5] 李桂英.12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08)
[6] 孙霞,刘洪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5例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
[7] 廖晓艳.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03)
[8] 万小兵,陈宇洁,陆海英.肺心病急发期并发低钠血症101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08)
[9] 朱菊琴,左志通.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20)
[10] 王梅,汤继芹.慢性肺心病52例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6)
[11] 赵锦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J].新疆医学.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