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免费下载】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

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孟宝(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四川宜宾644000)摘要:受人众旅游及自身发展环境的影响,蜀南竹海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存在诸多不足。
未来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要把元生态性作为基础与关键所在,体现生态化、人性化及可持续化的完美结合。
同时,打造独具特色的深度旅游产品项目及旅游纪念品,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和加人宣传力度。
关键词:蜀南竹海,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深度旅游产品,元生态性中图分类号:1592.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 (2011) 07-0091-04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54'11" -105004'54",北纬28033'17" -28026'46"。
作为全国唯一以竹类资源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蜀南竹海凭借独特而丰富的竹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川南地域文化历史的熏陶被国内外游客广泛青睐。
早在1988年就蜀南竹海评为“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1999年公布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2001年批准为“国家首批AAAA 级旅游区”;2003年正式通过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成为我国第一个以竹类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又获评“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蜀南竹海游客数量和门票旅游收入逐年递增,己成为四川旅游重点推介的十四个主要旅游景区之一。
但受我国旅游业发展大环境和地方发展软硬件环境的制约,蜀南竹海旅游产品开发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立足大众旅游,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生态性体现不够,游客参与性不强,旅游接待能力和景区管理水平滞后,客源市场有限等。
概括而言就是由于忽视深度旅游产品的开发导致创新性缺乏,地域特色体现不够。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深度旅游产品开发关于深度旅游产品的开发,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
虽然对此概念的严格界定存在这分歧,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深度旅游产品开发是针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而提出的。
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何晨曦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10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竹林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竹林旅游的开发主要是依靠竹林的自然资源,将不同种类的竹类植物的可观赏性与历史悠久的竹文化进行充分结合,为推进我国各地竹林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在1983年由国外学者谢贝洛斯·拉斯喀瑞第一次提出。
他认为生态旅游必须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旅游开发的要素是自然景物,另一方面要确保自然景物不会因为旅游开发而被破坏。
笔者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包括:生态旅游资源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构成,开发生态旅游要以不能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游客通过生态旅游可以获得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不同的感官体验。
二、蜀南竹海生态旅游的优势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长江上游,该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蜀南竹海景区内的竹林覆盖率达到87%以上,各类竹类多达20余种。
蜀南竹海景区除了竹林景观以外,还包括瀑布、溪流、湖泊以及历史古迹等。
尤其是景区内特有的深丘台地丹霞地貌,数十里的红色丹霞崖与绿色的竹林互相映衬,成为蜀南竹海享誉国内外的一大景观。
蜀南竹海作为全国唯一以大面积竹景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期所具备的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为期开发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自景区开放以来,每年都有上万名游客前来景区旅游。
三、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一)景区管理存在问题首先,未做好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规划,各个景点之间距离比较远,而且景区没有设置统一的电瓶车,游客只能步行进行游览,耗费较多体力却获得不高的旅游体验;其次,尚未对景区内的农家乐和家庭旅馆进行完善管理,有些经营者的素质不高,会出现宰客现象,使游客对蜀南竹海整个景区的感受非常差;再次,景区淡季时,没有安排充足的工作人员做好游客引导,由于景区面积较大,人流量较少,使游客出于对自身人身安全的考虑,不能安心的进行游览,影响了整体的旅游体验。
建设美丽乡村,蜀南竹海在战斗

建设美丽乡村,蜀南竹海在战斗蜀南竹海管理体制半年以来,市竹海管理局以打造宜宾名片为使命,直面问题、锐意进取,紧紧围绕“竹翠、水清、花艳、景美”大美竹海建设总目标,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闻鸡起舞正当时”的状态,敢涉险滩、敢动奶酪,勇破难题、勇闯难关,坚决打好违建整治、景观改造、生态环保“三大战役”,着力将蜀南竹海打造成为美丽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紧盯“毒瘤顽疾”,坚决打好违建整治“攻坚战”欲壮志凌云,必先脚踏地。
对于志在打造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球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蜀南竹海来说,“违规建设野蛮生长”已经成为制约蜀南竹海发展的“毒瘤”。
市竹海管理局直面问题不回避、铁腕整治不手软,以责无旁贷的担当,重拳出击、依法推动,违建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全覆盖”清理。
组织工作力量,对景区内农房违建情况进行再摸底、再核实,确定景区违建农房共311处(户),涉及违建面积88669.77㎡,确保建法建设清理不重不漏、准确无误。
二是“法制化”推进。
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按照“未批先建、少批多建、建新未拆旧、临时建筑”等进行分类,建立工作台账。
同时,委托市规划院专家进行现场勘验并提出鉴定处理意见,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拟整体拆除3处、风貌整改28处、行政处罚280处。
三是“无死角”治理。
对查实的违建以区域和类别进行划分,把处置任务细分到四个执法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别建立处置进度台账,按工作方案制定的时间进度表,倒排工期,逐户处置、逐户消账,确保违规建设“百分百”整治到位。
截止目前,已完成违建处罚281户,面积65103.65㎡;发出限期自行拆除通知76份,拆除临时违建面积2851.2㎡;对2家违建酒店分别送达责令限期自行拆除违法建设公告和限期拆除违法建设催告书,并于3月12日依法向长宁县人民法院执行提起强制执法申请,预计于4月底自行拆除到位,其余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正快速有序推进。
蜀南竹海生态旅游资源发展

蜀南竹海竹林生态旅游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竹林旅游开发已在我国南方的许多产竹省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竹林旅游以优美的竹林生态环境为基础,把竹类植物的观赏性与中华悠久的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其特色鲜明而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我国竹林生态旅游的现状1。
1竹林旅游景区现状据统计,我国浙江、四川、重庆、湖南、贵州等17个省(市)充分发挥各自竹类资源优势,形成了特色各异、大小不等的景区、景点近40个。
其中包括国家4A级景区蜀南竹海、安吉竹博园等。
国家森林景区浙江安吉中国大竹海、莫干山、贵州赤水竹海、重庆永川茶山竹海等。
省级景区桃花江竹海、重庆百里竹海、江苏宜兴竹海等。
与其他省(市)相比,浙江、四川两省的竹林旅游在规模和管理经验方面更为成熟。
1。
2竹林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类型(1)竹海。
以大面积的竹林资源为基础,形成较大规模的竹林景观。
如浙江安吉竹海、重庆南川金佛竹海、贵州赤水竹海、江苏宜兴竹海、四川长宁蜀南竹海、安徽九华山阂园竹海等。
( 2)竹种观赏。
以培育珍稀竹种,供流人观赏为主要功能。
如北京紫竹院、江西}t 奉特大毛竹、广西兴坪方竹林、湖南沉陵沐妃竹、重庆金佛山方竹、安徽池州罗汉竹、四少11江安人面竹等。
(3)竹博物馆。
为人们提供一个科普郭育和竹文化体验的基地,如安吉中国竹子博物馆、四川中国竹艺城、蜀南竹海博物崔深受人们欢迎。
( 4)竹类引种园。
为各种珍贵竹种提积避难所和繁育基地,如四川长宁世纪竹园、福建省华安竹类植物园、昆明世博竹种园、云南西双版纳竹园等。
此外,还有许多伴随竹景观而开发的休闲度假游,如浙江双溪竹海漂流、重庆茶山竹海品茶赏竹、白云竹海人家休闲体验、湖北星星竹海温泉等,满足人们在嘈杂的都市生活寻找清新淡雅休闲感觉的愿望。
2蜀南竹海竹林生态旅游开发现状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江安两县境内,西距长宁县城13km,宜宾市63km;东距江安县城43km,距泸州市80km。
风景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风景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针对我国大部分风景区旅游资源雷同,难以吸引和留住旅游者的情况,本文以宜宾蜀南竹海为例,通过分析其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提出景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策略。
标签:风景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蜀南竹海本文以宜宾蜀南竹海为例,从景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出发,对景区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而留住旅游者,提高旅游景区效益。
一、蜀南竹海旅游现状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南缘、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境内,方圆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44公里,是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绿竹公园”,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
近年来,蜀南竹海旅游发展较快,近三年,旅游人次数从47.4万人次增加到58.02万人次,年均增长7.46%;旅游收入从1316万元增加到1827万元,年均增长12.94%。
二、蜀南竹海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1.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旅游产品单一。
由于受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蜀南竹海的旅游开发始终缺少创新,缺乏推陈出新,多年来还停留在初级观光阶段,旅游产品单一,不能适应旅游发展及游客新的需要。
2.旅游产品没能突出资源特色。
作为观光风景区,蜀南竹海面临激烈竞争,单是川内就有5处世界遗产型景区。
而竹海的旅游产品没有突出丰富的竹类生态产品特色,仅靠观光产品难与其他景区抗衡。
3.旅游产品组合不合理。
目前蜀南竹海景区内共有小景点134处,主要景点63处,产品组合不当,加之景点间距离太远无法步行,一般游客到达六七个大致雷同的景点后,产生疲劳,使游客认为蜀南竹海无特色、不值一游而缺乏回游动机。
另一方面游客来去匆匆,停留时间短,消费少,旅游地收益低,景区旅游收入主要是门票收入。
4.受区位因素影响,客源渠道狭窄。
蜀南竹海位于我国西部四川的南部边缘,远离四川旅游的中转枢纽——成都,与乐山-峨眉山没能形成旅游环线,也没有直达的航空、铁路班线,致使到川游客以遗产地景区为主而忽略蜀南竹海,其客源以临近地区为主,客源渠道狭窄。
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及其环境保护

昌寺、回龙寺、龙君寺、龙吟寺、仙寓洞等,构成了川南的佛山圣地。 ( 三 )延续 中国 自古 以来竹文化与食 文化 。竹编 历史可追 溯到奴隶 社会初期 。而从古迄今 ,蜀南竹海 的扇子素享盛名 ,别具一格 。 蜀南竹海特有 的美食包括竹叶黄笆 、长裙竹荪 、竹荪 蛋 、新笋 、竹 花 ( 又名竹燕窝 )等等 ,其中竹荪 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 、浓香 扑鼻的菌 类 ,其菌身披挂着 白色 网状裙衫 ,俏丽无 比。清朝宫廷把竹荪 的裙衣配 鸽蛋烹制 的宫廷菜称之为 “ 纱窗映月”,这道名菜色 、形 、味 、香俱 佳。 此外 ,还有特色美食宜宾燃面 、南溪豆腐干 、竹筒 黄酒、鸡丝豆腐 脑 、怪味鸡 、葡萄井凉糕 、沙河豆腐 、筠连水粉 、蝶式腊猪 头和兰香斋 熏 肉等 等 。 ( 四) 丰富的竹工艺品。蜀南竹 海 的竹 工艺久 负盛 名 ,时至今 日包 括竹筷、竹簧、竹根雕 、竹筒 、 竹家具 、 竹编、竹建筑在 内的数种工艺品。 四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现 状 ( 一) 景观遭破坏甚至消亡。蜀南竹海超 负荷开 放 ,素质败 坏的游 人过多 ,以及当地居 民的无 规划 建设 ,乱砍滥 伐等 使林 地 面积剧 烈减 少 ,景 观 遭 破 坏 甚 至 消 亡 。 ( 二) 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严重。风景 区 内推行 铲土式护林 法 ,以 及居 民为 了利益大肆砍伐 ,造成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急剧 下降 ;景 区内 的餐饮业 的污水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造成水体严重污染。 ( 三) 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风景 区原被称 为 “ 二楠 山” ,即楠 竹和 楠木混生 ,共同生长繁荣。随着人 口的大量流人 ,楠木遭 大量砍伐 ,至 今 已绝迹 ,因此原本的混合林变成 了单一竹林 。同时 ,林下植 被严遭破 坏 ,致使鸟类和草食性动物缺 乏食物 和保护屏 障而逐 渐减少甚 至绝迹 , 而反过来 ,动物 的锐 减使植 物 的授粉 媒介 减少 ,进 一步 加剧 植物 的减 少 ,进而产生恶性循环 ,使生态环境 日趋恶化 。 五 、生 态 保 护 举 措 ( 一) 合理采伐、持 续利 用。采 伐量应 控制 在大年 新竹量 的 4 J 0 %, 定期对竹林进行垦复除去乱 石和杂 草 ,垦复深 度不宜 太深也不 宜太浅 , 应控制在 1 5 —— 2 0 c m内 ,而每年 6 —8月是进行垦 复的最佳 时期 ,同时 尽 量 保 留冬 笋 ,不 挖 上 林 竹 笋 。 ( 二 )完善景 区管理制度 ,落 实景点保 护措施 。景区 内应建 立环境 监 测 中 心 ,适 时 监 测 风 景 区 的 环 境 质 量 ,开 展 风 景 区 的 环 境 治 理 技 术 措 施并指导实施 、监督执行 。健全环卫机构 ,完善环卫设施 ,并 因地制宜 修建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 ,完善排水系统 ,实行雨污 分流 ,严格控 制排放标准 。 ( 三 )控制景 区居住人 口,提高服务人 员素 质 ,强化环保 意识。蜀 南竹海从业人员多为 当地农 民,素质较差 ,往往只注重经 济效益 ,缺乏 环保意识 ,造成 了植被的一些破坏 ,所以有关部门应有计划 的对 他们进 行短期培训 ,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让其明 白保护蜀南竹海旅游 资源是各 位公 民的责任和义务 ,使之文明经营 ,自觉维护竹海资源。 ( 四)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除了对 公 民进 行培训 外 ,制定相关 法律 法规 ,约束公 民们 的种 种行为 ,也 是一项 强有效 的措施 。 ( 作者 单位 : 西南大学 ) 参考文献 : [ 1 ] 鄢和琳. 蜀 南竹 海 的 生 态环 境 问题 及 其 综合 整 治 1 0 0 1 —3 6 4 4 ( 2 0 0 0 ) [ 2 ] 练东明.蜀南竹海翡翠长廊
蜀南竹海营销策划方案

蜀南竹海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 概述: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国内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2. 目标市场:主要以国内游客为主,尤其是自由行客群和年轻游客。
3. 竞争对手:类似的自然景区很多,如黄山、张家界等。
因此,需与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
4. SWOT分析:- 优势:自然景观优美,竹海独特,交通便利。
- 劣势:知名度相对较低,注重度假体验的配套设施不足。
- 机会:国内旅游需求持续增长,年轻人对自然景区的热情高涨。
- 威胁:竞争激烈,其他类似景区也在不断提升。
二、品牌定位1. 目标:将蜀南竹海打造成知名度高、景区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旅游品牌。
2. 定位:以竹海自然景观为核心,强调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和休闲度假。
3. 品牌理念:蜀南竹海,享受大自然的怀抱。
三、营销策略1. 建立在线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宣传渠道: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向年轻人群传播蜀南竹海的美丽风景和独特魅力。
2. 与旅游平台合作:与在线旅游平台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优惠价格和特色套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蜀南竹海。
3. 建立品牌形象:设计专属的LOGO和形象标识,使其与蜀南竹海的特色形成差异化。
4. 加强景区设施建设:增加游客停车场、餐厅、咖啡馆等配套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5. 举办特色活动:举办竹文化节、摄影比赛、亲子游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高游客忠诚度和品牌记忆度。
6. 发布旅游攻略和游客点评:通过发布详细的旅游攻略和游客点评,向游客传递真实的游览体验和建议,增强口碑传播效果。
7. 加强传统媒体宣传: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蜀南竹海的知名度。
四、营销实施计划1. 建立官方网站和在线预订平台,提供详细信息和在线预订服务。
2. 加强与旅行社和OTA的合作,推广蜀南竹海的旅游产品。
3. 与知名博主和摄影师合作,邀请他们前往蜀南竹海进行推广,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4. 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大型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升知名度。
浅议蜀南竹海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议蜀南竹海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作者:韩卫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1期摘要: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宜賓市长宁、江安两县交界之处,凭借其独有的竹资源蜀南竹海于1988年被批准为第二批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
关键词:蜀南竹海;旅游开发;问题及对策一、蜀南竹海的开发现状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竹林旅游开发在我国南方诸多省份的产竹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蜀南竹海也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竹林旅游开发景区。
2009年蜀南竹海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竹林景区,同年又成功列入第二批“中国双遗产”预备名录,标志着蜀南竹海旅游业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据分析,蜀南竹海的旅游开发已取得较好成绩,交通便捷,游客兴旺,尤其是从近两年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蜀南竹海的开发建设日趋发展迅速,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蜀南竹海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今天的蜀南竹海虽然开发和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但也出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知名度不高,宣传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色文化发掘力度不够;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景区管理不到位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改善。
(一)知名度不高,宣传不到位。
目前国内较为知名的“竹海”有大大小小近十个,而蜀南竹海在众多“竹海”中想要出类拔萃,似乎显得有些吃力。
从到访的省内外游客中了解,大部分游客在没到过蜀南竹海之前,对蜀南竹海的了解知之甚少,其中大部分的游客是从各类旅游信息网站的旅游路线里得知蜀南竹海这一景区,很少一部分游客是通过电视宣传广告了解到蜀南竹海的。
总的来说蜀南竹海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但仍不及黄龙九寨、峨眉山、乐山大佛等著名景区,在省外蜀南竹海的知名度明显不足。
与此同时在旅游宣传上,除了省内各大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中常有包含蜀南竹海之外,在省内的其他市、州很少有见到关于蜀南竹海的宣传内容投放。
相较于省外,蜀南竹海的宣传力度更是明显不够,蜀南竹海出现在央视媒体和其他省市媒体的旅游宣传广告中的几率微乎其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蜀南竹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原始绿竹公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
因此,我们要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将蜀南竹海的竹林生态游文化完整的展现在旅游者的眼前。
但在景区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生态游的资源概况,还有在蜀南竹海生态旅游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浅述,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再根据蜀南竹海自身的资源特点提出合理建议,使其蜀南竹海生态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一、生态旅游的资源概述(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旅游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有学者说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内涵,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具有明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参与性强、品位高雅,能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旅游体系。
它以协调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追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生态旅游的内涵体现在:1.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包括人文旅游资源。
2.生态旅游能使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3.生态旅游强调对旅游对象的保护。
4.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分析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方式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且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通过运用swot分析理论的概念,着重运用swot分析探讨蜀南竹海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1.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1)旅游资源优势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长江上游,该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春日融和,夏无酷暑,秋不凋零,冬少霜雪。
年平均气温14.5~17℃,年平均日照900~1100小时,年降水量1100~2000mm,无霜期334~356天。
该景区的自然景观以竹为主,是我国唯一以大面积竹景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旅游发展政策优势该景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各级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制定了保证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
根据国家旅游业发展计划,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在大型旅游活动的宣传中发挥作用,重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分析地理环境、景区交通的复杂性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多山和多高原为其这要特点,这一方造就了四川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也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部分山区的景点虽然资源本身的垄断性较强,但是却着实很难进入,虽然这几年四川的公路交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也在全力改善旅游景区交通建设,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全部景点交通的畅通无阻和完全的通达性。
蜀南竹海景区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通条件,但是景区内的山路多,导致游客感觉到交通上的混乱及不方便。
3.蜀南竹海生态游的机遇分析(1)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形象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结构配置合理,具有深层次开发的巨大潜力。
该景区的自然景观以竹为主,是我国唯一以大面积竹景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竹海还具有独特的深丘台地丹霞地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景观条件,延绵数里的红色丹霞崖与翠竹相映衬,形成了竹海又一特色景观。
还可以深度的挖掘竹文化内涵,举办与竹文化有关的节庆活动等。
(2)四川旅游者收入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9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达40%左右,也就是进入小康社会,旅游向享受性层次递进。
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以世人瞩目的速度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饮食消费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97年的46.6%下降到2005年的31.4%,跌破了40%这一大关。
2007年四川省gdp占全国gdp比重已提高到4.6%。
在西部地区中,四川gdp 总量居第1位,占西部12个省市区的22%。
(3)省内交通条件日益改善我国的公路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达几千公里。
四川省交通工作会议指出止2005年底,四川公路总里程达11.5万公里,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59公里。
2010年全省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13.6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160公里以上,二级以上公路1.8万公里,新改建公路5000公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适应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90%的乡、50%的村通油路(水泥路),实现98%的行政村通公路。
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游客出游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4.蜀南竹海生态游的挑战分析(1)交通安全问题汽车驾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再和旅游相结合,其中的危险因素就更为突出。
蜀南竹海景区内的盘桓山路多,再遇下雨天后,路面湿滑,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如果旅游者是自己前往,往往是在不熟悉的道路上行驶,旅游者缺乏对旅游目的地的全面了解,在这样的路况下,容易造成车祸,并且旅游者通常都不具备简单的维修车辆的能力,在路面遇到车辆损坏的情况,会不知所措,结果不仅影响旅游兴趣,有时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而对于使用旅游车的游客,在景区山区绕行的路况上,也会感觉到不舒服,产生疲惫的感觉。
(2)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制不完善蜀南竹海景区内的景点比较分散,相隔的距离也比较远。
如果游客是第一次去的话,比较迷茫,没有一个系统的领导。
通往景区的标识和景区介绍很少,如果是淡季去,游客较少,而又不熟悉景区内游览的路线,会让游客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并且,景区内没有设立像观光游览车一类的设备,给游客也带来了不便。
三、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的现存问题分析(一)存在景区的管理问题根据市场调查分析,蜀南竹海的景区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景区内的管理也比较混乱,各利益体关系未处理好。
旅游景区内的景点规划很分散,交通十分的不方便。
而景区对于交通的设置又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没有设有环保电瓶车,旅客常常一天下来疲于奔命,也没有规划户外宿营地。
景点之间的远距只能用汽车代替,而大量的车流也给景区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景区内的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素质参差不齐,主要由本地人出租摩的和面包车,经常出现宰客现象。
在淡季时,景区内的游客比较少,很多景区都看不到什么人,更看不到工作人员,游客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里。
就导致了有些景点游客不敢前往而错过了游览的体验。
例如,某位游客在淡季的时候去蜀南竹海旅游,由于是第一次。
在到达景区时,十分的迷茫,游客没有看到健全系统的景区管理进行领导。
而是在处于景区外的一些农家乐对游客进行邀约,称其能将游客带进景区进行游览。
对于第一次到蜀南竹海的游客,这样不规范的管理制度会让游客心中产生疑虑,对景区的印象也会降低。
(二)景区产品单一,缺乏创新说到蜀南竹海,大家就会联想到因为竹子的多,才会被称为竹海。
但是景区内却并没有很好的对竹文化进行深度的开发,没有很好的挖掘竹文化的内涵(三)市场促销不力,宣传不够高品味的旅游资源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市场促销手段与市场进行沟通,才能及时的向游客传递旅游信息。
近几年,蜀南竹海的知名度有所提高,但是根据调查,大多数的游客都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才得知的这处旅游地。
在电视、杂志、报纸上基本没有看到此类的宣传。
并且对于蜀南竹海的“竹文化节”,大多数的游客并不了解知晓。
四、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策略分析(一)改善经营体制,进行景区的治安整顿只有在改善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整顿景区的治安,完善旅游环境,才能为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哦资源的规划、组织等制度指明方向,从根本上建立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机制。
笔者认为应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确定统一的管理部门,加大实施力度。
加强对当地居民私自进行领客进游览区这样的行为进行严惩,并且对于景区内的交通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立出明确的指示牌,明确客人乘车游览的价钱,防止消费者出现被宰的现象。
在景区内,特别是淡季时,安排工作人员对景点进行一定的监督,方便客人进行询问以及游览。
(二)明确市场定位,注重产品特色开发蜀南竹海虽然是全国唯一以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但国内同类的自然景观也不少,如贵州赤水竹海、重庆永川茶山竹海、重庆梁平百里竹海等,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旅游地形象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蜀南竹海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旅游形象,对于景区内的竹工艺品,要尽量的突出景区生态资源的特点。
景区内应采取一定赋有创造性的活动,加强与游客的互动,使得游客对景区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无形中加大对景区的好感以及对景区的消费。
确立其在国内旅游市场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拓生态旅游市场良好的沟通是为营销的整体战略服务的。
蜀南竹海想要打好生态旅游这张牌,就必须要立足于整体形象与产品主题,深入挖掘生态旅游、竹文化的内涵,突出产品品牌上的吸引力,并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宜宾的各地级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可以通过拓展生态旅游的宣传方式和渠道来宣传生态旅游常识以及蜀南竹海生态旅游特色,从而提高知名度,激发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在电台、电视台开设相关的生态旅游节目;可以印刷图文并茂的生态旅游指南;可以创建精美的蜀南竹海生态旅游网站。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明星效应,聘请明星作为该景区的形象大使,增加关注。
五、总结综上,只有选择适合的开发管理模式,做出特色,才能使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市场能够健康发展,才能使蜀南竹海生态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才能使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参考文献[1]杨晓霞,张明举.蜀南竹海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j〕2002(2)[2]扶志宏,李荔,毛竹,张萍.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3]鄢和琳.蜀南竹海旅游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0[4]鄢和琳.论生态旅游促进蜀南竹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9[5]黄河.蜀南竹海的再生性旅游开发研究.第9期no.9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university[6]李景明.浅谈我国的生态旅游长春职业技术学院[7]鄢和琳.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整治1001- 3644(2000)[8]刘雄,罗洁.论蜀南竹海旅游振兴——基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of yibinuniversity[9]练东明蜀南竹海翡翠长廊景区自然景观恢复措施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宜宾644000[10]除守常执笔蜀南竹海楠竹林枯死问题综合考察报告蜀南竹海楠竹枯死问题综合考察组[11]张设华,张云霞,唐讯.蜀南竹海设市与塑造蜀南竹海——旅游品牌之构想第4期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university[12]沈蓉,冯有胜.发挥竹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荪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