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7

年3月到2013年1月间120例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良反应以皮肤、消化、心血管等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25.8%、22.5%和18.3%,涉及7种喹诺酮类药,经针对性综合治疗后本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选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喹诺酮;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043-02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从而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呈现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血药浓度高、性能稳定,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各国

的重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加广泛。但是,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的增多,不良反应的报道也相应增加,其中多数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有的也会造成严重后果。为做到合理和

安全使用此类药物,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与相关原因,以期为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3月到2013年1月间门诊、住院患者中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病例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20~75岁。患者原发病:呼吸道感染46例,泌尿系统感染36例,消化道感染16例,妇科感染14例,外科手术术后预防感染8例。

2发生不良反应的喹诺酮类药物类别

120例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共7个品种,包括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均为注射剂,其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为加替沙星39例,其次为左氧氟沙星31例。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统计,见表1。

表一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药品名称例数比率(%)

加替沙星39 32.5

左氧氟沙星31 25.8

诺氟沙星2420.0

环丙沙星11 9.2

氟罗沙星86.7

洛美沙星43.3

培氟沙星 3 2.5

3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编写的《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中规定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进行统计。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二。

4结果

经过针对性综合治疗后12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

应患者全部治愈。

表二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累及系统及器官主要临床表现例数比率(%)

皮肤及其附件皮疹,红斑,瘙痒3125.8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胃出血,食欲下降2722.5 心血管系统胸闷,心悸22 18.3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1714.2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失眠13 10.8

局部反应静脉炎,结膜水肿7 5.8

泌尿系统蛋白尿,尿潴留 3 2.5

5讨论

5.1 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化学合成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合成第一代喹诺酮药物以来,人们对喹诺酮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使得该类药物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对呼吸道、胃肠道、生殖系统感染有很好效果,还可用于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不能耐受的患者。其优异的性能,低廉的价格使其应用量逐年上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喹诺酮类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多。

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Desoxyribonucleicacid

gyrase)的合成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其作用特点如下:大多吸收良好,组织分布较好且能保持较高浓度,蛋白结合率低,体内消除较慢;②抗菌谱相对较广,抗菌活性强,有明显的抗菌后效应(PAE);③给药方便,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且比疗效相当的抗菌药价格低;④不良反应较少.耐药发生率较低。

5.2不良反应

据有关报道显示,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6.2%。主要有:①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②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失眠、头痛、头

昏,重者出现幻觉、谵妄、精神错乱、诱发癫痫等;③皮肤及光敏毒性,以皮疹较多;④肝肾毒性,多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及间质性肾炎;⑤关节病变,主要对幼龄动物的软骨损伤,儿童应避免常规应用;⑥血液系统。如白细胞降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⑦其他在心血管方面也有毒副作用发生。

5.3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①对喹诺酮类过敏者禁用,有其他药物过敏史者慎用;②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脑动脉硬化者、癫痫患者应避免应用;③避免过度日光或人工紫外线照射,特别是在应用洛美沙星、司氟沙星和培氟沙星时;④原已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未能纠正低钾血症者。急性心肌缺血者,正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胺碘酮、索他洛尔)的患者应避免应用;

⑤不宜与已知可使QT间期延长的药物(如西沙比利、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⑥由于耐药严重,最好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⑦用药期间多饮水,以防结晶尿的发生;⑧静滴时不要过快,最好控制在1 h以上,以免静脉炎的发生,剂量不可过大;⑨糖尿病患者应用时应注意观察血糖变化。

总之,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适应证,根据患者年龄、患者需要及肾功能来确定剂量及疗程,注意相互配伍禁忌。尽量避免主观用药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充分认

识该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其不良反应,权衡利弊,以达到正确合理选择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郁晖,王丽娜. 160例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及安全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1):57-58.

[2]杨积顺,徐立平.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J]人民军医,2011,54(10):919-9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