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T0028-2014《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要求》详细解读

合集下载

密码模块分级检测申请材料

密码模块分级检测申请材料

密码模块分级检测申请材料(通用产品类)产品名称:申报等级:认证委托方:年月日声明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拥有对本材料及其中内容的全部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未经本中心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本材料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向第三方分发。

凡侵犯本中心等知识产权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定期检查本材料的内容,在后续版本中会有必要的修正。

本材料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中心。

目录1 产品简介 (2)2密码模块规格 (3)2.1密码模块类型描述 (3)2.2密码边界 (3)2.3工作模式 (6)3密码模块接口 (9)3.1密码模块接口通用要求 (9)3.2接口定义 (11)3.3可信信道 (17)4角色、服务和鉴别 (18)4.1角色、服务和鉴别通用要求 (18)4.2角色 (18)4.3服务 (19)4.4鉴别 (22)5软件/固件安全 (26)6运行环境 (28)6.1运行环境通用要求 (28)6.2可修改运行环境的操作系统要求 (28)7物理安全 (32)7.1物理安全实体 (32)7.2通用物理安全要求 (33)7.3物理安全实体的物理安全要求 (35)7.3.1 单芯片密码模块 (36)7.3.1 多芯片嵌入式密码模块 (37)7.3.3 多芯片嵌入式密码模块 (38)7.3.4 环境失效保护/测试 (39)8非入侵式安全 (41)9敏感安全参数管理 (41)9.1敏感安全参数管理通用要求 (42)9.2随机比特生成器 (43)9.3敏感安全参数的生成 (45)9.4敏感安全参数的建立 (45)9.5敏感安全参数的输入和输出 (46)9.6敏感安全参数的存储 (47)9.7敏感安全参数的置零 (48)10自测试 (49)10.1自测试通用要求 (49)10.2运行前自测试 (51)10.3条件自测试 (53)11生命周期保障 (56)11.1生命周期保障通用要求 (56)11.2配置管理 (57)11.3有限状态模型 (57)11.4开发 (60)11.5厂商测试 (61)11.6配送与操作 (62)11.7生命终止 (63)11.8指南文档 (63)12对其他攻击的缓解 (63)材料编写说明1、请结合GM/T 0039-2015《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和GM/T 0028-2014《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要求》使用。

TJ/JW 001G-2014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技术条件

TJ/JW 001G-2014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技术条件
II
TJ/JW 001G—2014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 系统) 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 系统)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的术语和定义、 环境条件、系统组成及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装车试验等。
本文件适用于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 系统)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的设计、生产、 试验和检验,可作为铁路产品认证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15865-1995 摄像机(PAL/SECAM/NTSC) 测量方法 第 1 部分非广播单传感器摄像机 GB/T 21563-2008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IEC 61373:1999,IDT) GB/T 25119-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IEC 60571:2006,MOD) 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TB/T 1484.1-2010 机车车辆电缆 第 1 部分:额定电压 3 kV 及以下标准壁厚绝缘电缆 TJ/JW 001-2011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 系统)总体暂行技术条件
1
TJ/JW 001G—2014
可与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乘务员状态预警提醒模块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终端、板卡等。 3.4
6A 系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 6A system grou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用于统一管理 6A 系统中央处理平台及各子系统所有的设备状态数据、报警内容数据、报警监测数 据、过程记录数据,实现上述数据的统一导入、统一存储、统一分析,并将数据上传至铁路总公司规定 的数据服务器。

密码模块分级检测申请材料

密码模块分级检测申请材料

密码模块分级检测申请材料(通用产品类)产品名称:申报等级:认证委托方:年月日声明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拥有对本材料及其中内容的全部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未经本中心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本材料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向第三方分发。

凡侵犯本中心等知识产权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定期检查本材料的内容,在后续版本中会有必要的修正。

本材料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中心。

目录1 产品简介 (2)2密码模块规格 (3)2.1密码模块类型描述 (3)2.2密码边界 (3)2.3工作模式 (6)3密码模块接口 (9)3.1密码模块接口通用要求 (9)3.2接口定义 (11)3.3可信信道 (17)4角色、服务和鉴别 (18)4.1角色、服务和鉴别通用要求 (18)4.2角色 (18)4.3服务 (19)4.4鉴别 (22)5软件/固件安全 (26)6运行环境 (28)6.1运行环境通用要求 (28)6.2可修改运行环境的操作系统要求 (28)7物理安全 (32)7.1物理安全实体 (32)7.2通用物理安全要求 (33)7.3物理安全实体的物理安全要求 (36)7.3.1 单芯片密码模块 (36)7.3.1 多芯片嵌入式密码模块 (37)7.3.3 多芯片嵌入式密码模块 (38)7.3.4 环境失效保护/测试 (40)8非入侵式安全 (41)9敏感安全参数管理 (42)9.1敏感安全参数管理通用要求 (42)9.2随机比特生成器 (43)9.3敏感安全参数的生成 (45)9.4敏感安全参数的建立 (45)9.5敏感安全参数的输入和输出 (46)9.6敏感安全参数的存储 (47)9.7敏感安全参数的置零 (48)10自测试 (49)10.1自测试通用要求 (49)10.2运行前自测试 (52)10.3条件自测试 (53)11生命周期保障 (56)11.1生命周期保障通用要求 (56)11.2配置管理 (57)11.3有限状态模型 (57)11.4开发 (60)11.5厂商测试 (62)11.6配送与操作 (62)11.7生命终止 (63)11.8指南文档 (63)12对其他攻击的缓解 (63)材料编写说明1、请结合GM/T 0039-2015《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和GM/T 0028-2014《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要求》使用。

电子证照系统加密机和认证网关培训文档

电子证照系统加密机和认证网关培训文档

电子证照系统加密机和认证网关培训文档2021年4月23日1前言1.1技术标准➢GB/T 25064-2010《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电子签名格式规范》➢GM/T 0029-2014《签名验签服务器技术规范》➢GM/T 0002-2012《SM4分组密码算法》➢GM/T 0003-2012《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GM/T 0004-2012《SM3密码杂凑算法》➢GM/T 0005-2012《随机性检测规范》➢GM/T0006-2012《密码应用标识规范》➢GM/T 0009-2012《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GM/T 0010-2012《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GM/T 0015-2012《基于SM2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格式规范》➢GM/T 0016-2012《智能IC卡及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规范》➢GM/T 0017-2012《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数据格式规范》➢GM/T 0018-2012《密码设备应用接口规范》➢GM/T 0019-2012《通用密码服务接口规范》➢GM/T 0028-2014《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要求》➢GM/T 0034-2014《基于SM2密码算法的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1.2技术术语2技术方案2.1需求分析目前,“用户名+口令”的认证方式普遍存在各个信息系统,基于用户名口令的认证方式是一种弱认证方式,由于其具有容易被猜测、字典攻击、非法拦截、责任认定无法到人等系列弱点,已经无法满足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CA认证系统,来完成数字证书的申请、审核、发放等生命周期管理,为最终用户提供唯一、安全、可信的网络身份标识。

其次,需要提供一套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应用支撑平台,通过PKI密码技术实现强身份认证、信息保密性、信息完整性以及敏感操作的抗抵赖性等各项安全功能,同时,作为安全应用支撑平台,还应该面向众多的信息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功能,实现SSO单点登录功能,满足应用级的授权管理需要。

密码测评建设方案1

密码测评建设方案1

1密码应用方案1.1建设背景政务信息系统是现代政务信息治理和信息科技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一旦遭到破坏将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民生改善造成严重损失。

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背景下,政务信息系统融合了大量跨部门、跨平台的数据,易遭受网络攻击,存在用户假冒、数据篡改、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

如何为政务信息系统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是当前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隔离、数据加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密码技术措施也是解决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问题的基础技术手段,与其它类型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手段相比,密码技术具有最有效、最可靠和最经济的特点。

2018年印发的《金融和重要领域密码应用与创新发展工作规划(2018-2022年)》(厅字〔2018〕36号)把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中的密码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明确指出要规范电子印章、电子文件、电子证照和移动政务办公中的密码应用,推进安全可靠应用和电子凭证网上报销中的密码应用,加强政务网络、政务云、政务大数据中心、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密码保护,为推进“三融五跨”,构建全国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密码支撑保障。

当前,我国对于信息系统中如何应用密码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其中,GB/T 39786《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给出了面向通用信息系统的商用密码应用基本要求,《商用密码安全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对重要领域网络和信息系统中如何开展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工作做出了规定。

但是,对于政务信息系统中如何落实相关标准要求和管理规定,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文件。

目前,政务信息系统密码应用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够规范的现象,很多单位对于如何采用密码技术来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仍不够了解,密码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T 0039-2023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

T 0039-2023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

GM/T 0039-2023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引言本文档旨在说明密码模块安全检测的要求,旨在确保密码模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密码模块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广泛应用于密码算法的加密、解密和签名等场景中。

密码模块的安全性对于保护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测。

1. 概述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制定密码模块的安全检测要求,以确保密码模块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并能够保证密码模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生产、销售或使用密码模块的各方,包括但不限于密码模块制造商、密码模块的用户和评测机构。

2. 安全检测要求2.1 功能要求2.1.1 加密算法安全性检测对于密码模块中使用的加密算法,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密钥长度和生成算法的安全性检测。

•加密算法的安全强度检测,如抗差分攻击、抗线性攻击等。

•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管理安全性检测。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对生成和管理安全性检测。

2.1.2 密码算法实现安全性检测密码模块中实现的密码算法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密码算法代码审计,确保代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密码算法的抗攻击性能测试,如抗差分攻击、抗线性攻击等。

•密码算法的防侧信道攻击能力测试,如抗旁路攻击、抗时序攻击等。

2.2 硬件要求2.2.1 安全认证和标识密码模块需要通过相关的安全认证和标识,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密码管理机构的安全认证。

•安全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如FIPS等。

2.2.2 安全接口密码模块需要具备安全接口,以保护密码模块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通信安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信息泄漏和篡改的通信安全协议的支持,如SSL/TLS等。

•安全接口的物理安全性检测。

2.3 测试要求2.3.1 安全性测试对密码模块进行全面的安全性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密码模块的抗攻击能力测试,如抗侧信道攻击、抗键盘记录攻击等。

密码模块安全测评标准的演进_现状_困境与趋势

通过对近 20 年来 FIPS 140 系列标准安全要求演变的分析 , 结合密码分析与应用技术的发展以及密码新技 术在密码模块中的应用 , 探讨 F IP S 140 系列标准应对密码模块技术发展的结构性与技术性改进以及当前陷于困 境的可能原因 。 此外还总结了 F IPS 140 系列标准的几个显著特点 , 以期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有些许参考价
收稿日期 :2011-04-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317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2064)
1 10
成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第 26 卷
值 ;同时 , 展望了 F IPS 140-3 的发布将会对学术界和产业界可能产生的影响 。
表1fips140系列标准的安全要求包含的11个领域fips1401fips1402fips1403dr密码模块密码模块规格密码模块规格模块接口模块端口和接口模块端口和接口角色服务与认证角色服务与认证角色服务与认证软件安全设计保障软件和固件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物理安全物理安全物理安全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非入侵式攻击下的物理安全性密钥管理密钥管理敏感安全参数管理自检自检自检有限状态模型有限状态模型生命周期保障密码算法对其它攻击的防御对其它攻击的防御可以看出fips140系列标准近20年的制定与修订基本上延续了fips1401的安全领域划分着信息安全与软件技术的发展密码攻击手段的多样化以及安全检测水平的提升在各个安全领域或多或少的进行了范围或者检测手段的调整见表1中用下划线标记的安全领域
FIPS 140-1
表 1 FIPS 140 系列标准的安全要求包含的 11 个领域
FIPS 140-2
FIPS 140-3D R
密码模块 模块接口 角色 、服务与认证 软件安全

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GMT 0126-2023《HTML密码应用置标语法》等25项密码行业标准的公告

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GM/T 0126-2023《HTML密码应用置标语法》等25项密码行业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布日期】2023.12.04•【文号】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第45号•【施行日期】2024.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保密正文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第45号现发布GM/T 0126-2023《HTML密码应用置标语法》等25项密码行业标准,自2024年6月1日起实施,具体标准编号及名称如下:GM/T 0006-2023 密码应用标识规范GM/T 0009-2023 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GM/T 0010-2023 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GM/T 0011-2023 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支撑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GM/T 0014-2023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协议规范GM/T 0015-2023 数字证书格式GM/T 0016-2023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规范GM/T 0017-2023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数据格式规范GM/T 0018-2023 密码设备应用接口规范GM/T 0019-2023 通用密码服务接口规范GM/T 0020-2023 证书应用综合服务接口规范GM/T 0021-2023 动态口令密码应用技术规范GM/T 0022-2023 IPSec VPN技术规范GM/T 0023-2023 IPSec VPN网关产品规范GM/T 0024-2023 SSL VPN技术规范GM/T 0025-2023 SSL VPN网关产品规范GM/T 0026-2023 安全认证网关产品规范GM/T 0033-2023 时间戳接口规范GM/T 0126-2023 HTML密码应用置标语法GM/T 0127-2023 移动终端密码模块应用接口规范GM/T 0128-2023 数据报传输层密码协议规范GM/T 0129-2023 SSH密码协议规范GM/T 0130-2023 基于SM2算法的无证书及隐式证书公钥机制GM/T 0131-2023 电子签章应用接口规范GM/T 0132-2023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实施指南以下18项密码行业标准自2024年6月1日起予以废止:GM/T 0006-2012 密码应用标识规范GM/T 0009-2012 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GM/T 0010-2012 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GM/T 0011-2012 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支撑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GM/T 0014-2012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协议规范GM/T 0015-2012 基于SM2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格式规范GM/T 0016-2012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规范GM/T 0017-2012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数据格式规范GM/T 0018-2012 密码设备应用接口规范GM/T 0019-2012 通用密码服务接口规范GM/T 0020-2012 证书应用综合服务接口规范GM/T 0021-2012 动态口令密码应用技术规范GM/T 0022-2014 IPSec VPN技术规范GM/T 0023-2014 IPSec VPN网关产品规范GM/T 0024-2014 SSL VPN技术规范GM/T 0025-2014 SSL VPN网关产品规范GM/T 0026-2014 安全认证网关产品规范GM/T 0033-2014 时间戳接口规范国家密码管理局2023年12月4日。

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26项密码行业标准,自2021年7月1日起实施

/Veivs •市场观察信安标委:发布《信息安全技术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实施规 范》征求意见稿2020年5月,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信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实施,描述了工业企业新建/存量工业控 息安全技术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实施规范》已形成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实施流程及实施过程中需考虑的13个 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准规定了工业控制方面,制定了信息安全防护效果核验及对标方法。

工业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获批2020年8月12日,ISA 和IEC 批准了工业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标准。

该ISA / IEC 62443系列标准共同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规范 性要求,这些要求适用于工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生命周期的各个 阶段,从规范和幵发到实施到操作和支持。

目标受众包括资产所有者、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法规遵从性机 构。

此次正式批准的IEC 62443-3-2标准定义了一组工程措施, 指导组织评估特定的工业控制系统风险,识别和应用安全对策, 降低安全风险到可接受的水平。

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26项密码行业标准,自2021年7月1日起实施据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发布GM /T 0012-2020《可信计算 可信密码模块接口规范》等26项密码行业标准,自2021年7月1 曰起实施,具体标准编号及名称如下:1. GM /T 0012-2020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模块接口规范2. GM /T 0078-2020密码随机数生成模块设计指南3. GM /T 0079-2020可信计算平台直接匿名证明规范4. GM /T 0080-2020SM 9密码算法使用规范5. GM /T 0081-2020SM 9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6. GM /T 0082-2020可信密码模块保护轮廓7. GM /T 0083-2020密码模块非入侵式攻击缓解技术指南8. GM /T 0084-2020密码模块物理攻击缓解技术指南9. GM /T 0085-2020基于SM 9标识密码算法的技术体系框架10. GM /T 0086-2020基于SM 9标识密码算法的密钥管理系统技术规范11. GM /T 0087-2020浏览器密码应用接口规范12. GM /T 0088-2020云服务器密码机管理接口规范13. GM /T 0089-2020简单证书注册协议规范14. GM /T 0090-2020标识密码应用标识格式规范15. GM /T 0091-2020基于口令的密钥派生规范16. GM /T 0092-2020基于SM 2算法的证书申请语法规范17. GM /T 0093-2020证书与密钥交换格式规范18. GM /T 0094-2020公钥密码应用技术体系框架规范19. GM /T 0095-2020电子招投标密码应用技术要求20. GM /T 0096-2020射频识别防伪系统密码应用指南21. GM /T 0097-2020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统一名称解析服务安全技术规范22. GM /T 0098-2020基于IP 网络的加密语音通信密码技术规范23. GM /T 0099-2020开放式版式文档密码应用技术规范24. GM /T 0100-2020人工确权型数字签名密码应用技术要求25. GM /T 0101-2020近场通信密码安全协议检测规范26. GM /T 0102-2020密码设备应用接口符合性检测规范GM /T 0012-2012《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模块接口规范》自2021年7月1日起予以废止。

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第24号――关于批准《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等14项密码行业标准的公告

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第24号――关于批准《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等14项密码行业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密码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2.11.22
•【文号】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第24号
•【施行日期】2012.11.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
(第24号)
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等14项密码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标准编号及名称具体如下:
GM/T 0008-2012 《安全芯片密码检测准则》
GM/T 0009-2012 《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
GM/T 0010-2012 《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
GM/T 0011-2012 《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支撑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
GM/T 0012-2012 《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模块接口规范》
GM/T 0013-2012 《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模块符合性检测规范》
GM/T 0014-2012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协议规范》
GM/T 0015-2012 《基于SM2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格式规范》
GM/T 0016-2012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规范》
GM/T 0017-2012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数据格式规范》
GM/T 0018-2012 《密码设备应用接口规范》
GM/T 0019-2012 《通用密码服务接口规范》
GM/T 0020-2012 《证书应用综合服务接口规范》
GM/T 0021-2012 《动态口令密码应用技术规范》
国家密码管理局
2012年11月2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于硬件和固件模块,7.7中规定的物理安全和7.8中 规定的非入侵式安全要求应当适用。
• 对于混合模块,软件和固件部件应当满足7.5中规定 的软件/固件安全和7.6中规定的运行环境中的所有 适用要求。硬件部件应当满足7.7中规定的物理安全 和7.8中规定的非入侵式安全中的所有适用要求。
7.2.3.1 密码边界 通用要求
1 范围
• 本标准针对用于保护计算机与电信系统内敏感信 息的安全系统所使用的密码模块,规定了安全要 求。
• 本标准为密码模块定义了4个安全等级,以满足 敏感数据以及众多应用领域的、不同程度的安全 需求。
• 针对密码模块的11个安全域,本标准分别给出了 四个安全等级的对应要求,高安全等级在低安全 等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7.2.2 密码模块类型 1/2
• 硬件模块
密码边界规定为硬件边线。固件和/或软件,其中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可以被包含在硬件密 码边界内。
• 软件模块
密码边界为执行在可修改的运行环境中的纯软件部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软件部件)划定界 线。软件密码模块的运行环境所包含的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在定义的密码边界之外。
• 混合固件模块
密码边界为固件部件和分离的硬件部件(即固件部件不在硬件模块边界中)的合成划定界线。 固件运行的环境所包含的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在定义的混合固件模块边界之外,但是与混 合固件模块明确绑定。
7.2.2 密码模块类型 2/2
• 对于运行于可修改环境中的软件模块,7.7中规定的 物理安全和7.8中规定的非入侵式安全要求是可选的。
5.5 安全四级 1/3
• 安全四级是本标准中的最高安全等级。该等级包括较低等级 中所有的安全特性,以及一些扩展特性。
• 安全四级的物理安全机制应当在密码模块周围提供完整的封 套保护,其目的是无论外部电源是否供电,当模块包含敏感 安全参数时,检测并响应所有非授权的物理访问。
• 从任何方向穿透密码模块的外壳都会以很高的概率被检测到, 并将导致所有未受保护的敏感安全参数立刻被置零。
• 安全四级的密码模块应有效防止电压、温度超出模块正 常运行范围对密码模块安全性的破坏。密码模块应当设 计有环境保护特性,专门用以检测环境异常并置零关键 安全参数,从而提供一个合理的保障,确保不会因环境 异常破坏模块的安全性。
•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安全四级的非入侵式攻击缓 解测试指标,测试密码模块中实现的、7.8中规定的针对 非入侵式攻击的缓解方法。
• 混合软件或混合固件模块接口(HSMI或HFMI)
定义为用于请求混合固件模块服务的命令全集,请求服务 的命令中包括输入到密码模块或者由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模块输出的参数。
• 密码边界内的某些硬件、软件和/或固件部件可以从本标准的要求中 排除。被排除的硬件、软件或固件部件的实现应当不干扰或破坏密 码模块核准的安全运行。应当阐明被排除的硬件、软件或固件(附 录A)。
7.2.3.2 密码边界的定义
a)硬件密码模块的密码边界:
硬件部件集合,可包括: ✓ 在部件之间提供互联的物理配线的物理结构,包括电路板、基板或其他表面贴装; ✓ 有效电器元件,如半集成、定制集成或通用集成的电路、处理器、内存、电源、转换器等; ✓ 封套、灌封或封装材料、连接器和接口之类的物理结构; ✓ 固件,可以包含操作系统; ✓ 上面未列出的其他部件类型。
7.2.4 工作模式
• 密码模块可以有核准的工作模式和非核准的工作模式。核准的工作 模式是指密码模块在该工作模式下只能使用核准的安全功能提供安 全相关服务。
• 非核准的密码算法、安全功能和过程或其它未规定于7.4.3中的服务 不应当被操作员用于核准的工作模式中,除非非核准的密码算法或 安全功能是核准的过程的一部分,而且与核准的过程的安全无关。 例如,使用非核准的密码算法或非核准的方式生成的密钥,混淆数 据或关键安全参数,结果也被视为未受保护的明文,且不能提供安 全相关功能。
• 拆卸存迹的封条或防撬锁应安装在封盖或门上, 以防止非授权的物理访问。
• 当物理访问模块内的安全参数时,模块上拆卸存 迹的涂层或封条就必须破碎。
5.3 安全二级 2/2
• 安全二级要求基于角色的鉴别。密码模块需要鉴别 并验证操作员的角色,以确定其是否有权执行对应 的服务。
• 安全二级的软件密码模块可以运行在可修改的环境 中,该环境应实现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或自主访问 控制,但自主访问控制应当能够定义新的组,通过 访问控制列表(ACL)分配权限,以及将一个用户分 配给多个组。
• 密码模块软件部件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可以 定义为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
7.3.2 接口类型
• 硬件模块接口(HMI)
定义为用于请求硬件模块服务的命令全集,请求服务的命 令中包括输入到密码模块或者由密码模块输出的参数。
• 软件或固件模块接口(SFMI)
定义为用于请求软件或固件模块服务的命令全集,请求服 务的命令中包括输入到密码模块或者由密码模块输出的参 数。
5.4 安全三级 3/3
• 安全三级的密码模块应提供非入侵式攻击缓解技 术的有效性证据和测试方法。
• 对于软件密码模块,并没有在本标准的所有条款 中给出安全三级的要求。因此,软件密码模块能 够达到的最大整体安全等级限定为安全二级。
• 安全三级的密码模块增加了生命周期保障的要求, 比如自动配置管理、详细设计、底层测试以及基 于厂商所提供的鉴别信息的操作员鉴别。
• 固件模块
密码边界为执行在受限的或不可修改的运行环境中的纯固件部件划定界线。固件密码模块的 运行环境所包含的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在定义的密码边界之外,但是与固件模块明确绑定。
• 混合软件模块
密码边界为软件部件和分离的硬件部件(即软件部件不在硬件模块边界中)的集合划定界线。 软件运行的环境所包含的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在定义的混合软件模块边界之外。
5.1 密码安全等级 概述
• 密码模块是指实现密码运算、密钥管理等功能的 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其组合。
• 为了保护密码模块和密码模块中包含和控制的敏 感安全参数,本标准规定了4个要求递增的安全 等级。
5.2 安全一级
• 安全一级提供了最低等级的安全要求。例如:
• 模块应当使用至少一个核准的安全功能或核准的敏感安全参数建立方法。 • 软件或固件模块可以运行在不可修改的、受限的或可修改的运行环境中。 • 安全一级硬件密码模块除了需要达到产品级部件的基本要求之外,没有其
• 本条规定了符合本标准的密码模块应当满足的安全要求。这 些安全要求涵盖了密码模块的设计、实现、操作以及废弃相 关的域。
• 密码模块应当针对各个域的要求进行测试。密码模块应当在 每个域中独立地进行评级。
• 密码模块在这些域中获得的评级反映了模块在该域中所能达 到的最高安全等级,即密码模块必须满足该域针对该等级的 所有安全要求。
• 密码边界应当由定义明确的边线(例如,硬件、软件或固件部件的 集合)组成,该边线建立了密码模块所有部件的边界。密码边界应 当至少包含密码模块内所有安全相关的算法、安全功能、过程和部 件。非安全相关的算法、安全功能、过程和部件也可以包含在密码 边界内。
• 密码模块的名称应当代表密码边界内的部件构成,不应代表大于实 际范围的构成或产品。密码模块应当至少具有代表每个互不相同的 硬件、软件和/或固件部件的特定版本信息。
• 安全四级要求模块的设计应通过一致性验证,即验证前 置和后置条件与功能规格之间的一致性。
6 功能性安全目标
✓ 使用并正确实现核准的安全功能,以保护敏感信息; ✓ 防止非授权地操作或使用密码模块; ✓ 防止非授权地泄露密码模块的内容,其中包括关键安全参数; ✓ 防止对密码模块和密码算法进行非授权或检测不到的修改,包括非授权地
他特殊的物理安全机制要求。
• 安全一级密码模块的例子有:
• 个人计算机中的硬件加密板卡 • 运行在手持设备或通用计算机上的密码工具包
• 当模块外部的应用系统已经配置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管理过 程等控制措施时,安全一级的模块就非常适用(经济性)。
5.3 安全二级 1/2
• 安全二级在安全一级的基础上增加了拆卸证据的 要求,例如使用拆卸存迹的涂层或封条,或者在 封盖或门上加防撬锁等手段以提供拆卸证据。
• 访问控制措施应防止非授权地执行、修改以及读取 实现密码功能的软件。
5.4 安全三级 1/3
• 除了安全二级中要求的拆卸存迹物理安全机制外,安全三级 还要求更强的物理安全机制,以进一步防止对密码模块内敏 感安全参数的非授权访问。
• 这些物理安全机制应该能够以很高的概率检测到以下行为并 作出响应,这些行为包括:
b)软件密码模块的密码边界:
✓ 构成密码模块的可执行文件或文件集; ✓ 保存在内存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密码模块的实例。
c)固件密码模块的密码边界:
✓ 构成密码模块的可执行文件或文件集; ✓ 保存在内存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密码模块的实例。
d)混合密码模块的密码边界:
✓ 由模块硬件部件的边界以及分离的软件或固件部件的边界构成; ✓ 包含每个部件所有端口和接口的集合。 ✓ 混合密码模块除了分离的软件或固件部件,模块的硬件部件还可以包含嵌入式的软件或固件。
• 安全三级要求手动建立的明文关键安全参数是经过加密的、 使用可信信道或使用知识拆分来输入或输出。
• 安全三级的密码模块应有效防止电压、温度超出模块正常运 行范围对密码模块安全性的破坏。攻击者可以故意让密码模 块的环境参数偏离正常运行范围,从而绕过密码模块的防护 措施。密码模块应当设计有环境保护特性,用以检测环境异 常并置零关键安全参数,或者能够通过环境失效测试从而提 供一个合理的保障,确保不会因环境异常破坏模块的安全性。
GM/T 0028—2014
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要求
详细解读
李勃 2018年11月20日
引言
• 密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取决于实现它们的密 码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