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环境科学发展史
环境科学导论3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 保护会议。 背景1:全国污染告急,经济损失和人民健康受到威胁。
大连湾海水污染,北京官厅水库污染和松花江污染
背景2: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
会议成果
1.向全国人民、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不仅认识到存在环境 污染,且已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中国有决心去治理污染。
(三)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中国环境保护(1992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这项举措实质上是对12种主要污染物(烟尘、粉尘、SO2、 COD、石油类、汞、镉、六价铬、铅、砷、氰化物及工业 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进行总量控制。
2.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环境科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Enviromental
Science
第三节: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50年代之前: 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处理和利用固体废弃物, 排除噪声干扰。
70年代中期: 认识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80年代末: 健康的经济和健康的环境 是完全相互依赖的。
2002年1月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确定国家环境保护的“十五”规划,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创新世纪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环保投资
当一个国家的环保投资占其同期 GDP 的 1%~2%时 , 才能大体上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 环保投资占 GDP 的3%~5%时,环境质量会发生明显 好转。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用于环保 的投资占其GDP 的 0.5%~3%,其中,发达国家为 2%~3%,发展中国家为 0.5%~1.2%。[2] 环保投资总量的不足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最 主要的障碍。我国近年来环境保护的投资总量不断上 升, 占 GDP 的比例达到了 1.3%~1.4%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 1. 环境规划的提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 境会议上,在《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中 明确指出“合理的计划是协调发展的需 要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需要相一致的”, “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须加以规划”、 “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取得社 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 “必须委托适当的国家机关对国家的环 境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或监督,以期提 高环境质量”。
伦敦 英国 1952.1 2 烟雾事 伦 敦 件 市
大气污 染
居民取暖 燃煤中含 硫量高, 排放大量 SO2 和 烟 尘
胸闷、咳嗽、 喉痛、呕吐; 5 天 内 死 亡 4000 人,历年 共发生 12 起, 死亡近万人
阅读材料: 八大公害事件
事件名 称 发生 时间 发生地 点 污染类 型 海洋污 染 汞污染 ( 二 次 污染) 污染源/ 物 氮肥厂含 汞催化剂 随废水排 入海湾 鱼、贝类 摄入,并在鱼 体内富集,当 地居民食用含 甲基汞的鱼而 中毒 重金属粉尘和 SO2随煤尘进 入肺部 受体(人) 反应/后果 口齿不清、步态 不稳、面部痴呆 、耳聋眼瞎、全 身麻木,最后精 神失常;截至 1972 年 有 180 多 人患病; 50 多人 死亡, 22 个婴儿 生来神经受损 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肺气肿 ; 患 者 500 多 人 ,其中 36 人因哮 喘病死亡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 1. 环境管理的提出 1972年,在 《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保护和改善人 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 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 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提出 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定适当的国家 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控制 环境恶化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 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 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简介

9
(6)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计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算与编程能力; 算与编程能力; (7)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 技术获取相关知识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 技术获取相关知识信息的基本方法, 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 (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 )掌握一门外国语, 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
学期( 第4学期(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学期 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08107040 通识必修课 13108040 04105080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4 大学英语 大学体育4 大学体育 工程制图基础
学分 4.0 2.0 2.5 3.0 3.5 2.0
学时 64 32 40 48 64 2周 周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Jinan
2、培养规格(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 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 )了解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 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 )掌握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 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的能力; 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的能力;
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历史论文

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历史论文环境科学是一个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关的跨学科领域,旨在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
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学科,由于其涵盖的广泛范围和重要性,环境科学专业在当今的学术界和社会中越来越受重视。
环境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人类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进行认识和利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环境的观念。
然而,环境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
在那个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
因此,环境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当时社会的迫切需求。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环境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相关的国际会议相继召开。
在这些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科学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相关专业和学科也逐渐成熟。
环境科学涉及的学科包括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环境地理学、环境政策和环境经济学等,这些学科的迅速发展为环境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因此,未来环境科学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环境科学专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环境观念到现代的跨学科领域,其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为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相信在全球范围内,环境科学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有赖于对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探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环境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例如,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包括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在环境数据收集和分析中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环境状况评估。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应用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应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就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环境科学起源于20世纪中叶,当时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而环境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而诞生的。
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对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逐渐形成了环境科学的理论体系。
1962年,瑞秋·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这也是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
197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会议上,人们开始共同研究环境科学,探讨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后,环境科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推广。
二、环境科学的重要意义1. 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环境保护与修复。
通过对环境的调查、评估和分析,环境科学家能够找出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环境修复措施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2. 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科学在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新技术,环境科学能够指导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科学的发展为城市和区域环境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环境科学家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4. 环境监测与预警:环境科学在环境监测和预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和使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环境科学家能够实时监测环境质量,提前预警环境灾害的发生,保护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环境科学的应用案例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科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于洪亮鞍山市千山区环境保护局辽宁鞍山114041摘要:随着国际上环境保护形态的变化,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果。
从新中国成立到国家环境保护部成立,环境保护方针政策、行政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都不断完善和进步,并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果,30多年环保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环境保护;发展;历程Abstract: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administrative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rogress in such aspects as laws and regulations,and the joy of achievement,more than30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so for our country'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id a solid foundation,has also made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ause of worl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Development;course.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中国环境保护的萌芽和起步阶段(1970年至1978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环境科学进展和成就

环境科学进展和成就章申20世纪环境科学的发展是欣欣向荣的,有许多重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上个世纪环境科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研究进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环境科学为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科学发展的时间很短,概括来讲可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里程碑。
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只有一个地球》一书,该书集中了各国环境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对当时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指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行动建议;第三个阶段,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人类认识环境问题不同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很好的认识环境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
两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是指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
这次会议唤起了全世界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此时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
在这次会议以后,世界各国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破坏的防治上都作了很多工作,因此这次会议是环境科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里程碑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讨论了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找到了环境问题的根源。
并在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上达到了共识,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
这也是环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世界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同时,我国在环境科学发展与研究中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环境科学产生及发展

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重点是污 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为人类健康生活服 务;
4、研究区域环境治理改造技术及管理政策。
环境科学
环境学 基础环境学
环境社会学 环境数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化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声学 辐射污染及其控制 热污染及其控制
应用环境学
环境控制学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水污染防治工程
应用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防治工程技术及理由 固体废物治理及利 用工程
噪声及热污染控制 工程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环境规划 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水利工程
环境经济学 环境医学 环境法学 环境工效学(研究环境因素及工作效率的关系)3 环境科学作用思维模式 融入环境
行为准则 改造环境
思考:
(1)生态学和环境学的主体是什么? (2)提问灾害、公害的区别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 (4)全球性环境问题?
学习参考: 切尔.卡逊(R. Carson).《寂静的春天》
The Silent Spring
我们过去所走道路的终点将是地 球的灾难,我们需要寻找另外一 条我们还没有走过的路,以保护 我们的地球和人类自身。
2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1、探索环境演化规律及其内在机制,了解人 类环境变化的基本过程和特性,研究环境结构及其 对人类生活、生存的影响;
2、揭示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 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关系(及生态学交叉);
环境科学产生及发展
1 环境科学的产生及发展 环境学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国家先后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和“公害”的概念形成,首次把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同自然因素所 造成的“灾害”区分开来,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作为一个独立学科 开始形成,并将环境污染问题作为该学科的重 点研究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发展史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科学研究工作随着发展起来,逐渐形成环境科学这样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然而,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
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他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
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地区性的环境破坏。
古代经济比较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许多地方,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成了荒芜不毛之地。
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那时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西汉末年和东汉时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可是由于滥伐了森林,水源不能涵养,水土严重流失,造成沟壑纵横,水旱灾害频仍,土地日益贫瘠。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
城市里人口密集,房屋毗连。
炼铁、冶铜、锻造、纺织、制革等各种手工业作坊与居民住房混在一起。
这些作坊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
13世纪英国爱德华一世时期,曾经有对排放煤炭的“有害的气味”提出抗议的记载。
1661年英国人J.伊夫林写了《驱逐烟气》一书献给英王查理二世,指出空气污染的危害,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产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工矿企业排出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使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当时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污染状况。
1873年12月,1880年1月,1882年2月,1891年12月,1892年2月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19世纪后期日本足尾铜矿区排出的废水毁坏了大片农田。
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在逆温条件下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农业生产活动也曾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
1934年 5月美国发生一次席卷半个国家的特大尘暴,从西部的加拿大边境和西部草原地区几个州的干旱土地上卷起大量尘土,以每小时 96~160公里的速度向东推进,最后消失在大西洋的几百公里海面上。
这次风暴刮走西部草原3亿多吨土壤。
芝加哥在5月11日这一天,降下尘土 1200万吨。
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
尘暴过后,美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环境保护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发生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美国洛杉矶市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自40年代后经常在夏季出现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
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另一种类型严重的烟雾事件,短短四天内比常年同期死亡人数多4000人。
1962年出版了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写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详细描述了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破坏。
这本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
日本接连查明水俣病、痛痛病、四日市哮喘等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都起源于工业污染。
在荒无人烟的南、北极冰层中,监测到有害物质含量不断增加;北欧、北美地区许多地方下降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环境问题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6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兴起了“环境运动”,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到了70年代,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除了环境污染问题外,地球上人类生存环境所必需的生态条件正在日趋恶化。
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森林的过度采伐,沙漠化面积的扩大,水土流失的加剧,加上许多不可更新资源的过度消耗,都向当代社会和世界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在此期间,联合国及其有关机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探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来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1974年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了世界人口会议,同年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大会。
1977年在马德普拉塔召开世界气候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
1980年3月5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在许多国家的首都同时公布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呼吁各国保护生物资源。
这些频繁的会议和活动说明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上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技术问题。
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环境科学是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到目前为止,这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还处在发展之中。
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有关学科分别探索早在公元前5000年,中国在烧制陶瓷的柴窑中已按照热烟上升原理用烟囱排烟。
公元前2300年开始使用陶质排水管道。
古代罗马大约在公元前 6世纪修建地下排水道。
公元前 3世纪中国的荀子在《王制》一文中阐述了保护自然的思想:“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人类在同自然界斗争中,也逐渐积累了防治污染、保护自然的技术和知识。
19世纪下半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地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和一些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学者分别从本学科角度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德国植物学家C.N.弗拉斯在1847年出版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一书中论述了人类活动影响到植物界和气候的变化。
美国学者G.P.马什在1864年出版的《人和自然》一书中从全球观点出发论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森林、水、土壤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呼吁开展保护运动。
德国地理学家K.里特尔和F.拉策尔探讨了地理环境对种族和民族分布、人口分布、密度和迁移,以及人类聚落形式和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但是他们过分强调地理环境的控制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这种理论的错误,并且根据许多科学家包括弗拉斯的调查材料,指出地球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是生物同它的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在 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以无可辩驳的材料论证了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生物的进化同环境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达尔文把生物和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叫做生存斗争或者叫适者生存。
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H.海克尔提出了物种变异是适应和遗传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创立了生态学的概念。
1935年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目前生态学的研究大多是围绕着生态系统进行的。
声、光、热、电等对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从20世纪初开始研究,并逐渐形成了在建筑物内部为人类创造适宜的物理环境的学科──建筑物理学。
公共卫生学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逐渐由注意传染病进而注意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早在1775年英国著名外科医生 P.波特发现扫烟囱工人患阴囊癌的较多,就认为这种疾病同接触煤烟有关。
1915年日本学者山极胜三郎用试验证明煤焦油可诱发皮肤癌。
从此,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
在工程技术方面,给水排水工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技术部门。
1897年英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
1850年人们开始用化学消毒法杀灭饮水中病菌,防止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流行。
消烟除尘技术在19世纪后期已有所发展,20世纪初开始采用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
这些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进展,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原理和方法。
环境科学的出现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后开始的。
当时许多科学家,包括生物学家、化学家、地理学家、医学家、工程学家、物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等对环境问题共同进行调查和研究。
他们在各个原有学科的基础上,运用原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
通过这种研究,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等,在这些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孕育产生了环境科学。
最早提出“环境科学”这一名词的是美国学者。
当时指的是研究宇宙飞船中人工环境问题。
1964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议设立了国际生物方案,研究生产力和人类福利的生物基础,对于唤醒科学家注意生物圈所面临的威胁和危险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际水文10年和全球大气研究方案,也促使人们重视水的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
1968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设立了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70年代出现了以环境科学为书名的综合性专门著作。
1972年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杜博斯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的委托,主编出版《只有一个地球》一书,副标题是“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主编者试图不仅从整个地球的前途出发,而且也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来探讨环境问题,要求人类明智地管理地球。
这可以被认为是环境科学的一部绪论性质的著作。
不过这个时期有关环境问题的著作,大部分是研究污染或公害问题的。
70年代下半期,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是排放污染物所引起的人类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问题。
在控制环境污染技术方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60年代中期,当时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许多国家的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法令,采取政治的和经济的手段,主要搞污染治理。
6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阶段。
美国于1970年开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70年代中期,强调环境管理,强调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利用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环境科学迅速发展起来。
环境科学的现状和展望环境科学从提出到现在,只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
然而,这门新兴科学发展异常迅速。
许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的出现,是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推动了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各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比如从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去探索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认识自然。
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除了自然界本身的因素外,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自然界对人类的反作用也日益显示出来。
环境问题的出现,使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把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从而给这些学科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它们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