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目标监视系统发展综述
无人水下航行器声呐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人水下潜航器(UUV)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在发展初期,UUV主要用于深水勘探、沉船打捞、水下电缆铺设及维修等民用领域,后逐步扩展应用于水下声源探测、协助潜艇深水避雷、港口战术侦察等军事领域。
近十几年来,随着平台、推进器、导航、控制系统以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加上现代战争追求人员零伤亡的理念,UUV的军事应用得到高度重视,其在水下侦察、水下通信和反潜、反水雷作战、信息作战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空前发展。
美国国防部于2007~2013年间前后发布了4版《无人系统(一体化)路线图》,其中针对UUV的4个级别将任务按优先级扩充为17项,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级别UUV任务需求优先级美海军于2000年和2004年分别发布两版《海军无人水下潜航器总体主规划》,将UUV(不分级别)的任务按优先顺序归纳为9类:①情报/监视/侦察(ISR);②水雷对抗(MCM);③反潜战(ASW);④检查/识别;⑤海洋调查;⑥通信/导航网络节点(CN3);⑦载荷投送;⑧信息作战;⑨时敏打击。
不论是《海军无人水下潜航器总体主规划》,还是《无人系统(一体化)路线图》,这几版文件中对于所有级别的UUV,情报/监视/侦察(ISR)、检查/识别和水雷对抗(MCM)这3项任务的排序都十分靠前,这也印证了在当今复杂国际环境下美国海军对于这3项UUV任务执行的迫切需求。
UUV执行各项任务无一不需要声呐的配合,尤其是对于ISR、检查/识别和MCM,声呐性能的优劣,往往是任务完成度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功能的不同,UUV声呐装备主要分为三大类:通信声呐、导航声呐和探测声呐,如图1所示。
图1 UUV主要声呐装备通信声呐主要用于UUV与协同行动的其他UUV、母船(艇)或通信浮标之间的信息链接;导航声呐为UUV的安全航行和执行作业任务提供其位置、航向、深度、速度和姿态等信息;探测声呐主要用于警戒、探测、识别水中或沉底目标信息,对水下地形、地貌、地质进行勘察和测绘。
世界潜艇综合声呐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潜艇综合声呐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潜艇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不管是进行海底探测、寻找目标或是执行任务,潜艇都离不开声呐系统。
声呐技术一直是潜艇制造和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声呐系统发展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竞争和发展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世界潜艇综合声呐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潜艇综合声呐系统发展现状综合声呐系统是潜艇的重要装备之一,由各种声呐设备组成,包括主动声呐、被动声呐、副声呐等。
主动声呐是用来发射声波,将声波反射回来之后收集数据的设备,主要用于在水下测量距离、探测环境以及记录海底地形。
被动声呐与主动声呐相反,它是用来接收来自水下环境或敌对目标的声波信号。
而副声呐则是在主要声呐设备损坏或失灵时替代的备用系统。
从整体上看,世界各国的潜艇综合声呐系统发展都比较成熟。
美国和俄罗斯的声呐系统表现较为亮眼。
美国研制的AN/BQQ-10声呐系统拥有极高的侦测范围和准确度,而俄罗斯的MGK-600声呐系统则具备良好的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二、潜艇综合声呐系统发展趋势1、数字化数字化是潜艇综合声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数字化声呐系统可以将水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凭借超高的处理速度和精确度,实现水下复杂环境的检测和定位。
2、网络化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潜艇综合声呐系统也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化。
将各个声呐设备进行互联,实现设备之间的资源共享、消息传递和联合作战,可以增强声呐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潜艇作战的有效性。
3、智能化智能化是未来声呐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一,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声呐系统的自主感知、决策和控制。
智能化的系统可以深度分析声波信号,识别出敌对目标并进行定位、追踪和攻击。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潜艇的作战效率和作战能力。
总之,潜艇综合声呐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可预期的是潜艇综合声呐系统会更加精确、高效、灵活,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侦察监视技术现状_军事理论教程_[共7页]
![二、侦察监视技术现状_军事理论教程_[共7页]](https://img.taocdn.com/s3/m/67bf56c9c5da50e2534d7fc5.png)
111 第 4 章 军事高技术不同,可分为光学、电子和声学侦察监视三类。
二、侦察监视技术现状(一)地面侦察监视技术地面侦察监视,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侦察监视行动。
其手段除熟悉的光学侦察外,还有无线电技术侦察、雷达侦察和地面传感器侦察等。
1.无线电技术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是指使用无线电技术器材搜集和截收对方无线电信号的侦察。
它可以截收和破译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配置、使用情况及战术技术性能,以此判明敌人的编成、部署、指挥关系和行动企图。
无线电技术侦察具有隐蔽性好、获取情报及时、侦察距离远,不受气象条件限制和不间断地对敌进行侦察等优点,但也受到敌无线电通信距离、器材性能和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所制约。
无线电技术侦察的方式,主要包括无线电侦收、无线电侦听和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侦察,是使用无线电收信器材接收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从中获取情报的方法。
无线电侦听,是使用无线电收信器材收听敌方无线电通话,从中获取情报的方法。
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测向设备确定正在工作的无线电台的方位。
2.雷达侦察雷达侦察,是使用雷达设备,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测定目标距离、速度、方位和运动速度的侦察方法。
它具有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侦察方法。
雷达的种类很多,按任务或用途可分为警戒雷达、引导雷达、武器控制雷达等。
比如对空情报雷达,主要包括对空警戒雷达、引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是用于搜索、监视和识别空中目标的雷达。
对海警戒雷达,安装在各种水面舰艇或海岸、岛屿上,是用于对海面目标进行探测的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是预警飞机的专用雷达,它可以探测、识别各种高度上的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引导已方飞机作战等;弹道导弹预警雷达,主要用来发现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射,并测定其瞬时位置、速度、发射点、弹着点等弹道参数,为预警、防御和反导提供必要的信息。
3.地面传感器侦察地面传感器,是指对地面目标运动所引起的电磁、磁、声、地面震动、红外辐射等变化量进行探测,并把它转换成人能识别与分析的图像及电信号的设备。
侦察监视技术(三)

《孙子· 谋攻篇》
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一、侦察监视技术概述 二、现代战争中的侦察监视手段 三、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的影响 四、侦察监视技术发展趋势
一、侦察监视技术概述
(一)基本概念
1、侦 察
2、侦察监视技术
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1、侦
察
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特别是战 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而采取
像自动分类和识别技术,提高 处理速度。 E-3A预警机,可同时跟踪600 个目标,同时识别200个目标, 同时处理300~400个目标信息。
视频15.mp4
手段综合化
研制新的红外、激光、微波 遥感器,使用多种遥感器同 时观测,既能获得多种信息, 又能增加侦察监视效果。
系统一体化
将侦察监视系统与武器装备有机地
的措施。
视频1
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侦察目的: 探测目标
发 现 ——确定在某个地方有目标。 发 现 监 视 ——严密注视目标的动向。 监 视
跟 踪 ——对目标的连续不断的监视。 跟 踪 定 位 ——确定出目标的位置。 定 位 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识 别 ——确定目标的真假和区分真目标的类型。 识 别
2、侦察监视技术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就是指为了发
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
进行定位所采取的各种技术。
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分
类
视频3.mp4 视频4.mp4
根据目标的性质、范围、和作用的不同,可分 为战略侦察和战术侦察;
视频2.mp4
根据运载工具及其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地 (水)面、水下、空中和空间四个侦察系统; 根据遥感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可见光、多光谱、 红外、微波、声学侦察等。 视频5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思想》: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思想》:侦察监视技术的发
展趋势
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提干考试培训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考点提干考试大纲
1、空间立体化
由空间、空中、地(水)面、水下组成的“四合一”系统,在侦察与监视的地域、时间、周期以及对情报的处理和利用方面,可以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互相印证。
2、速度实时化
借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遥感图像自动分类和识别技术,提高处理速度。
E-3A预警机,可同时跟踪600个目标,同时识别200个目标,同时处理300-400个目标消息。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3、手段综合化
研制新的红外、激光、微波遥感器,使用多种遥感器同时观测,既能获得多种信息,又能增加侦察监视效果。
4、系统一体化
将侦察监视系统与武器装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合理的整体,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而且可以及时摧毁目标。
张为臻博客
5、系统安全化
精确制导武器、反卫星武器等各种反侦察武器的出现,对侦察监视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提高整个侦察监视系统自身的生存能力,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因素。
观察型水下机器人ROV系统配置极其实际应用

观察型⽔下机器⼈ROV系统配置极其实际应⽤⑸机械臂ROV在完成⽔下⽬标观察的同时,⼀般还需要装配⼀到两个机械⼿(臂),以便执⾏诸如海底取样、线缆切割等⽔下作业任务。
机械⼿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由度、物理尺⼨、抓取能⼒以及钳⼝扭矩等。
⒉潜⽔器与推进系统⼀台ROV通常有三组推进器,分别⽤来推动潜器在横向、纵向和垂向三个⽅向的运动。
推进器的数量与功率需根据ROV 的⾃⾝重量和作业⽔域环境等因素确定。
⽬前,ROV的推进系统主要有槽道推进型和⽮量推进型两⼤类。
槽道推进型需要三组推进器,分别负责潜⽔器在前后、左右和上下三个⽅向的运动,故也称三轴推进。
槽道式推进器的推⼒⽅向固定并通过潜器重⼼。
⽮量推进器通过调整推⽔⾓度和转速,从⽽获得额外操纵⼒矩,输出指定⽅向的推⼒,在垂直⾯分解后垂直⽅向的⼒⽤于调节纵倾,⽔平⽅向的⼒⽤于保持速度,因⽽,也称为全⽅向推进。
与槽道式推进器不同,⽮量推进器的推⼒可调且不⼀定通过潜⽔器的中⼼。
⽮量推进具有航⾏阻⼒⼩,动⼒效率⾼,可⾼速低耗⾏驶的优点,代表了推进技术的主流发展⽅向。
使⽤⽮量推进器替代槽道推进,还可以使潜器更加轻量化、⼩型化,改善潜器内部布置,更好地满⾜其操纵性能的要求。
从另⼀⾓度来看,由于槽道式推进的三组推进器可以独⽴执⾏前后、左右和上下三个⽅向的运动,在静⽔区域完成⾼精准的动作有⼀定优势。
如果能使⽤以⽮量推进技术为主、槽道式侧推为辅的混合式推进系统,可能会进⼀步改善ROV的操控性能。
⒊动⼒定位技术与定深定向动⼒定位系统成本较⾼,⼜考虑⽔下定位精度、时间延迟以及运载潜器的随动性等因素,观察型ROV⼀般不配备动⼒定位系统。
但是,⾃动定向和⾃动定深功能是观察型ROV系统必须具备的性能,否则将为ROV的系统操控带来极⼤的不便。
⒋⽬标观察系统作为观察型的ROV的重要性能指标之⼀,⽬标观察系统⼀般分为光学和声学两⼤类。
⑴光学成像系统①像场与景深受⽔体清晰度等条件影响,通过光学⼿段观察海底⽬标时,⼀般都需要尽量靠近⽬标才能获取⽐较好的成像质量。
国外潜艇作战系统发展综述

s se sa e a d e s d. e tc n l g ha a trsi so h m r n l z d. h e eo m e tte so h m y tm r d r s e Th e h oo y c r c e itc ft e a e a ay e T e d v lp n r nd ft e
( . 国舰船 研 究 院 , 京 10 9 ; . 国船舶 重工 集 团公 司第七一 四研 究所 , 1中 北 0 12 2 中 北京 10 9 ) 0 1 2
摘 要 : 重点 阐述 I  ̄ 典型潜艇作战 系统 的体 系结 构 、 ¥ 1 1- 系统组成等 , 分析了潜艇 作战系统的技术特点 , 纳总 归
处理 子 系统和 特殊用 途子 系统共 l 5个 子 系 统 组 成 。
图 2 “ 吉尼亚” 弗 级潜 艇 N S 系统 艇 上 布 置 示意 图 S NC I
Fi 2 Vig i SN I s se g. r n a NS C。 y t m
2 )态 势 感 知 能 力 强
实时应 用 ( 括互 操作性 ) 包 。在 系 统软 件 中还 采用 了 很 多最新 软件 技 术 , 图像 软件 、 信软 件 、 用 “ 如 通 通 战 斧” 巡航 导 弹软件 等 , 中 7 %为 C T 产 品 。 其 6 O S
N S S N C I系 统 具 有 以下 特 点 :
D e eo v l pm e t o v r e u n f o e s a s bm a i e c m b t s s e rn o a y tm
Z HANG R n r ,Z ni n e —u UO Ya —n ,GAO T a — ,JA inj ,DE ow n in f u I NG D a — e i NG Ya — e ( . hn hp R sac n e eo me tA a e 1 C ia S i e e rh a d D v lp n c d my, ej g 1 0 9 C ia; B i n 0 1 2, hn i
水下机器人工作原理

水下机器人工作原理水下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水下环境中完成各种任务的机器人。
它们通常被用于海洋探测、海底矿产开采、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
水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结合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利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操控。
本文将介绍水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一、感知技术水下机器人需要通过感知技术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首先是水下摄像机,它能够实时获取水下图像,使操作者能够通过监视器看到水下环境。
此外,声纳系统也是水下机器人的重要感知装置。
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水下机器人可以获取目标的距离、方向等信息。
二、运动控制技术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是实现机器人自主移动和姿态调整的关键。
首先是推进系统,通常采用螺旋桨或水动力推进器,通过改变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实现机器人在水下的移动。
其次是姿态控制系统,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并通过调整推进系统中螺旋桨的转速和方向实现机器人的姿态调整。
三、工作系统水下机器人的工作系统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而不同。
例如,海洋探测任务中常使用声纳系统和摄像机进行海底地形的测绘;海洋生态保护任务中可以安装水质检测仪器,用于监测水中的溶解氧、氨氮等参数;海底矿产开采任务中则需要安装矿产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海底的矿产资源。
四、通信技术水下机器人需要与操作者进行远程通信,以实现对机器人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传统的无线通信方式难以使用。
因此,水下机器人通常采用声学通信技术,通过发送和接收声波来实现与地面设备的通信。
此外,水下机器人还可以使用光学通信技术,通过激光器和光接收器进行光信号传输。
五、能源技术水下机器人需要长时间在水下工作,所以能源技术对于其工作时间的保障至关重要。
常见的能源技术包括蓄电池和燃料电池。
蓄电池采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供电系统为水下机器人提供持续的电力。
燃料电池则通过氢氧化合反应将燃料转化为电能,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工作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661/ki.mi.2019.01.003【信息技术】水下目标监视系统发展综述张寅权!,张爽",孙春健!,高思宇1(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 2.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300112)摘要从水下攻击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因此重要目标的水下防御已成为各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水下目标监视系 统是减少敌方入侵,降低袭击破坏程度,保卫港口、码头等重大设施,远程监管无人岛,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洋环 境安全的关键。
本文阐述了水下目标监视系统的重要意义,概括了国内外水下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未来我国 水下目标监视系统的发展,提出了设计和建设思路。
关键词水下目标;监视中图分类号P79Developm ent o f Underwater Target Surveillance SystemZHANG Yin-quan1, ZHANG Shuang ", SUN Chun-jian1, GAO Si-yu1(1. 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Tianjin 300171, China;2. National Ocean Technology Center, Tianjin 300112, China)Abstract Underwater attack has considerable concealment, thus underwater defense of important target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for countries to consider. The underwater target surveillance system is the key to reduce enemy invasion, reduce the degree of attack damage, protect ports, wharfs and other major facilities, monitor unmanned islands remotely, safeguard marin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tect the safety of marin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water target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underwater surveillance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In view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nderwater target surveillance system in China,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deas were put forward.Keywords underwater target; detection我国海岸线长约1.8万km,沿海分布很多具 有重要经济价值或重大军事意义的港口、码头,近岸防御压力巨大。
我国面积达500 m2以上的岛 屿有6 536个,有人届住的岛屿仅有450个,无人岛数量众多,对其进行全方位监管具有很大 难度。
目前我国的海域监控安全措施多数集中在 水面以上的区域,卫星遥感,雷达、远程视频监 控系统能够有效监视预警;而水下区域安保环节 薄弱,敌对势力可利用水下蛙人、机器人以及小 型水下运载器等从水下趁虚而入,对水域重要设收稿日期;2019-01-25施进行破坏。
海水是电磁波的不良介质,目前水下安全监 视主要依靠水声技术[1]。
各沿海国利用水声技术 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海军 还利用水声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保障舰艇、反 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 用[2]。
为实现重要港口、码头、无人岛的水下警 戒,可利用水声技术进行水下目标探测预警,建 立可靠的水下目标监视系统。
而水下目标监视系 统,由于布放在水下相对常规视觉和雷达系统更■I兹•溥信息2019年第1期H |隐蔽,因此更安全和不易被损毁,从而增强对入 侵目标如潜艇、蛙人、小型运载器等的威慑力和 打击的突然性[3—6%。
近年来国际海上恐怖袭击频发,水下进行入 侵破坏呈现上升趋势,沿海国海洋领土纷争不 断。
水下入侵目标预警是减少敌方入侵,降低恐 怖袭击破坏程度,保卫港口、码头等重大设施,远程监管无人岛,进行海洋权益维护,保障海洋 环境安全的关键。
重要港口、码头、海岛的水下 目标监视系统亟须研发建设。
水下监视系统主要 用于监视水下目标,大目标如潜艇可运用长基线 低频被动声呐,小目标如蛙人、小型潜器可运用 高频主动声呐,在重点水域周围布成长期连续工 作的监测防护网,随时监视水下入侵潜艇、潜 器、蛙人,以及其他有破坏作用的各种水下危险 器物,并将监测结果实时报告监控中心[7-11%。
1水下目标监视系统的意义1.1港口、码头水下目标监视系统是维护海洋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码头的建设在各国海洋资源竞争、海洋 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等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依托于港口;港口、码 头作为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可以拉动当地 经济发展;随着国际贸易全球化发展,港口、码头起到全球资源配置的作用;作为海运的基 地,港口、码头的安全决定了海洋经济的稳定 性。
和平时期敌对国通常会派出蛙人从海港水 域渗透、侦查,军事紧张期还会进一步破坏港 口、码头及停泊船只等重要设施,从而破坏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降低军事力量。
港口、码 头及停泊船只等水上设施安全保障越来越受到 政府的重视,水下监视系统可以及时对水下入 侵目标预警,是海岸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海洋经济的重要保障[12-13]。
1.2海岛水下目标监视系统是海岛管理保护的高效手段海岛视频监控及入侵报警系统发展日趋成 熟,主要使用光学成像方法对近海海面进行动态 监视监测,但是监控范围小,不能满足对水下入 ■I72备弹信I2019年第1期|侵目标的探测与预警。
海岛水下监控系统利用现 代化的水声技术手段对海岛周围海域水下连续实 时的安全情况进行监视管理,具有4个方面的重 要意义[14%:—是海岛水下监控系统可以预警敌对 势力从水下入侵,防止别国窃据我国岛屿,保障 我国领土完整;二是海岛水下监视系统防止海 盗、犯罪人员潜逃到无人岛上,防止非法开采我 国岛屿附近资源,从而有效保护海岛资源;三是 海岛水下监控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减轻海岛安全 管理的劳动强度,对于无人岛效果显著;四是海 岛水下监控系统的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海岛管理设 施现代化水平,提升海岛保护装备力度。
1.3水下目标监视系统是国际安保反恐的迫切■i T?d±i而要世界两大集团的冷战对抗结束后,全球整体 趋于和平,虽然没有传统大炮、导弹为主的大规 模战争,但地区冲突和小区域战争仍存在,往往 以恐怖袭击的方式进行[15]。
1995年斯里兰卡的泰 米尔猛虎组织(Tamil Tigers)的蛙人进行水下自 杀式爆炸,使斯里兰卡海军损失多艘舰船。
2000年10月,美国海军驱逐舰柯尔(Cole)号在也门 艾丁(Aden)港停泊补给时被一艘满载炸药的小 型快艇炸出一个大洞,致使17名美国水兵死亡,47人受伤。
2002年10月,法国油轮Limburg号 也是在也门遭到同样袭击。
2004年3月,哈马斯 蛙人(Hamas frogmen)从水下入侵攻击了以色 列海滨哨所。
2004年4月,伊拉克近海的石油设 施遭几条小艇袭击。
由于从水下渗透或攻击具有 较高的隐蔽性,国际上恐怖活动逐渐开始从陆地 向水下发展。
各沿海国对港口、码头、及高价值 舰艇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相继研发水下目标监视 系统。
随着水下装备和武器不断朝着小型化发 展,迫切需要能够对大小目标监视的水下安防系 统,从而建立完善的水下安保机制,对重点水域 及重要设施实施严密的监控。
1.4水下目标监视系统为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决策支撑当前,中国不存在大规模海洋军事入侵的安 全威胁,但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尤其是因 岛礁争端、海洋权益争端引发的海上安全危机。
侵犯中国岛礁主权的声索国持续而激进的侵权行 动,干扰中国和平发展进程,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
我国与周边国家在部分岛礁主权和海上划界 的争端依然十分突出,海上突发性侵权事件时有 发生,海洋资源被不断掠夺,水下非传统安全领 域问题不断增加,海洋维权与海上安全形势异常 严峻。
随着钓鱼岛及邻近海域、台湾海峡区域、南海周边等海域的形势变化,海洋维权行动对海 中目标识别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海上维 权支持系统离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由于技术 发展的不对称,面对外部力量的强势介入,我国 近海海洋环境面临对他国单向透明便于他国水下 隐蔽入侵的巨大风险。
因此,发展水下目标监视 系统,进一步提升海洋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为定 期巡航执法、热点区域维权提供综合研判信息,对海上维权执法、维护国家海洋资源和领土完整 具有重要意义[16$。
1.5水下目标监视系统是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海洋领土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水下目标监测识别技术是进行海洋国土监视、维 护海洋环境安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海洋环境安 全是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 国家的长治久安、主权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 致力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的水声监视技术研究发 展,是我国实施“建设海洋强国”和“一带一 路”战略的重要基础,需求迫切、意义重大[1)$。
2国内外水下目标监视系统水下对于攻击者而言,具有易于隐蔽的特 点,是传统警戒监视系统的薄弱环节;而水下对 于防守者来说,又具有难于防范的弱点。
因此,水下入侵袭击以其隐蔽性好、代价低等特点更容 易成为敌对国或者恐怖分子选择的非对称攻击手 段,其攻击目标往往选择海港、码头的军事设 施、重要经济设施、重大活动、石油平台、无人 岛礁等。
沿海国家一直将水声技术作为海洋安全 防御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尤其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国家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核心装备与目 标探测技术、构建重要目标的水下监视安保系 统,如美国的综合水下监视系统(Integrated Undersea Surveillance System,IUSS),港口 水下安 保系统(Underwater Port Security System,UPSS),综合游泳者防御系统(Integrated Swimmer Defense System,ISD),法国的 HarborSuite港口 水下安全监控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