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
(2)转移性支出:消费性补贴可直接增加消费者的可 支配收入,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生产性补贴可直 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从而提高生产者的投资和供给能 力。因此,在有效需求不足时,主要增加消费性补贴; 在总供给不足时,主要增加生产性补贴。
第三节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 二、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后的时期:从紧财政政策 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 四、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稳健财政政策 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一、财政政策目标 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
平分配等 二、财政政策工具 预算:调整和变动预算支出结构 税收:调整税种、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措施 公债:调节国民收入使用结构及流通中货币量 财政投资: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影响产业结构 财政补贴:影响价格 公共支出:调节生产和消费、产业结构、收入分配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含义 财政政策类型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类型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 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动能 三、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1)购买性支出:可以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调整 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投资环境,以刺激私人投资。 政府通过消费政策可以直接增加或减少社会总需求,引 导私人生产发展方向,调节减,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增减。

第12章 国民政府初期的财政《中国财政史》PPT课件

第12章 国民政府初期的财政《中国财政史》PPT课件

191 925 511 1 334 873 290 14.38
四、政务费支出
政务费包括国务、内务、外交、财务、司法、蒙藏、抚恤等费,其 中有一些是暴力镇压机关的开支,也有一些是一般行政管理、对外 事务管理和经济事业管理等机构的经费,见表12-4。
表12-4 国民政府初期政务费预算支出项目表 单位:元
1933 9 713 200 4 069 042 10 662 989 2 676 359 64 969 175 1 340 192 6 029 810 99 460 767
1934 15 606 408 6 998 306 10 051 231 3 511 494 69 420 713 3 761 665 3 761 665 113 111 482
-
31 258 819
1931 12 235 062 7 047 277 10 062 950 1 511 130 78 745 623
-
-
109 602 042
1932 13 642 051 6 207 422 11 060 166 2 493 228 76 688 180 1 815 639
-
111 906 686
表12-2 1927-1936年国民政府债务费实支情况 单位:百万元
年度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实支总额 150.8 412.6 539.0 714.4 683.0 644.8 769.1 1 203.6 1 336.9 1 894.0
债务费 1.6
121.3 159.0 241.0 238.8 169.5 202.6 455.8 358.6 834.6

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财政收入的基本

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财政收入的基本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括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掌握)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执行其职能,实行公共政策和供应公共物件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全部资本的总和。

(二)财政收入的基根源则(掌握)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根源的原则经济发展水平是限制财政收入规模的根天性因素。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支持和推动市场内在体制的生成与发育,减少不用要的干涉,使市场体制的运转和传导更有效率。

2.兼备国家、公司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3.规范政府间收入分派关系的原则。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分派关系取决于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区分。

【例题·单项选择题】(A. 税率标准C. 经济发展水平2007 年、 2008 年)限制财政收入规模的根天性因素是(B. 纳税人数目D. 居民收入水平)。

【答案】 C(三)财政收入的分类考试内容:掌握税收分类的内容;认识国有财富利润、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的内容。

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往常按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

依照这类分类方法,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财富利润、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1.税收收入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依靠其政治权利,并依照特定的标准,强迫、无偿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它是各国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根源。

(1)税收按收税对象的不一样,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富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包含增值税、花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所得税包含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

我国的财富税包含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

别的我国还有资源税类(资源税和土地使用税)和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保护建设税)(2)税收按计量标准区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3)按税收与价钱的关系区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花费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在零售从前各环节采纳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纳价内税。

(4)按税负可否转嫁区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在直接税下,纳税人即负税人;在间接税下,纳税人不必定是负税人。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国家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为实现既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总体目标,而对 政府支出和收入等各种财政手段的选择以及综 合运用。 (1)财政政策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2)财政政策以多重的宏观经济指标为目标。 (3)财政政策是多种财政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二)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3)经济稳定和增长。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1.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 (2)巴罗“利他主义”的遗产动机。 (3)对凯恩斯主义的冲击。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1)“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原因。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结果。 (3)结论。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财政政策。 (3)“充分就业预算”政策。 (4)“自动稳定器”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并且 有意愿工作的人,都能够按照现行工资水平得 到工作。
(2)物价稳定。物价相对稳定,可以理解为避 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是 实际经济领域中更为普遍的现象,一般把通货 膨胀界定为一个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说 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1.新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的反驳
2.新凯恩斯主义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 (1)政府购买的效应 (2)政府征税的效应

第十二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二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债务融资法是指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包括商业银行)
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债务融资法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
的结果。但对非政府部门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会导致与债
务融资法目的相悖的后果,即使财政赤字货币化或部分货币
化。
(二)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1.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不会扩大
2.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小 口径硬赤字或结余)
(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即按照产生赤字的经
济背景和原因,将财政赤字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
赤字:
1、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
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一般用于分析赤字对
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的效应
(一)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货币融资和债务融资。
1.货币融资法是指用增加货币发行量的方式来弥补财
政赤字的各种方式,会产生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包括:
(1)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向中央银行透支;
(2)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
(3)中央银行依法不能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但可以在公开市 场上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
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
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
支对比而言。
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 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 收支相等。
(一)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财政基本平衡
在给定的时期内,作为总供给的收入流量恒等于作为总需求的支出流量。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财政 中国财税史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财政 中国财税史
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划分内容。 10.论国民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一、中央政府支出 二、地方政府支出
一、中央政府支出
中央政府支出包括党务费、政务费、军费、债务 费支出等多项内容,其中以军费、政务费和债务 费支出为主,三项主要支出中又以军费支出最巨。 (一)党务费支出 (二)政务费支出 (三)军费支出 (四)实业费、交通费和建设费 (五)教育文化费支出 (六)债务支出
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二专卖收入二专卖收入三行政收入三行政收入五内外债五内外债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国民政府在税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年代国民政府在税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将国际上通行的直接税间接税概念引入工作将国际上通行的直接税间接税概念引入中国并在直接税体系的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中国并在直接税体系的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开征了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特种过分开征了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特种过分利得税遗产税等税种并将传统的田赋改造为利得税遗产税等税种并将传统的田赋改造为土地税填补了中国税制体系中现代直接税税种土地税填补了中国税制体系中现代直接税税种的空白
(二)地方公债
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7月公布了《财 政部关于发行公债及订借款项限制案》, 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公债发行权限予以限 制。
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期,为加强国家财政的统一调度权, 省级政府的预算纳入了国家预算,相应地, 省公债停止发行,其以前发行的公债由中 央政府负责统一偿还。
第四节 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
4.项怀成主编:《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 刘孝诚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吴兆莘:《中国税制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
6.陈昭桐主编:《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第12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2017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公共财政职能)部分汇总

2017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公共财政职能)部分汇总

2017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公共财政职能)部分汇总经济基础知识中的财政部分分为五部分内容:1.财政基础知识。

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

2.财政支出。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

3.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4.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5.财政政策。

第十四章财政政策。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一)财政的基本含义考试内容:掌握财政、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理财活动或经济活动。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公共财政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

公共财政特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生产建设性财政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

【例题1·单选题】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事业单位B.国家C.企业D.财政部门[答案]B【例题2·单选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一般称之为()。

A.效益型财政B.生产建设财政C.经营型财政D.公共财政[答案]D(三)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掌握)1.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市场失灵领域。

2.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政府职能的公共化,决定了公共财政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4.公共财政具有非市场营利的性质5.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例题1·多选题】公共财政具有()基本特征。

A.公共财政是营利性的财政B.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C.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D.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E.公共财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答案]BCDE【例题2·单选题】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领域。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第十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1
第一节 收入
一、财政拨款收入 (一)财政拨款收入的概念和核算科目设置
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收入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基本财力保证。
收入和预 算收入
收入属于财务会计要素 预算收入属于预算会计要素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该事业单位将其全数转入“本期盈余”科目。该事业单位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财政拨款收入
转入
本期盈余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10
二、事业收入 (一)事业收入的概念和核算科目设置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实现的收入,不包括从 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部门获得一笔财政资金55 000元,该笔财政资金属于当地市政府支持该事业单位 发展的专项资金,款项已存入该事业单位的银行存款账户。该事业单位应编制如 下会计分录: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32
例12-17 年末,某事业单位“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本年发生额为64
500元。该事业单位将其全数转入“本期盈余”科目。该事业单位应编制如下会计 分录: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30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的减少数 或转销数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的增加数
期末转入“本期盈余”。结转后应 无余额。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适用
行政事业单位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预算收入
31
例12-16 某纳入省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范围的事业单位从当地市级政府财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