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主要致病性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四章主要致病性真菌

教学要求

1.掌握白假丝酵母、新生隐球菌和皮肤癣菌的致病性。

2.熟悉白假丝酵母、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学检查。

3.了解表面感染真菌、皮肤癣菌的生物学性状、皮下感染真菌和地方性致病真菌。

教学要点

[学习引导]

1.致病性真菌可分哪几类?

2.皮肤感染真菌有哪些,致病有何特点?

3.白假丝酵母和新生隐球菌常引发哪些疾病?

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致病性真菌可分为两大类:浅部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菌。

一、浅部感染真菌

(一)感染真菌

1.感染真菌(superficial mycoses)表面感染真菌主要侵犯人体皮肤浅表的角质层和毛干,引起慢性、轻微症状或无症状的感染,一般仅影响美观,而不造成宿主身体不适。由于这类真菌不侵犯组织细胞,因此也不引起免疫应答。目前在我国最常见的是糠粃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因该病与多汗有关,俗称“汗斑”。皮疹好发于躯干、上臂、腹部、面颈部,亦可累及臀部、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皮损为粟粒、黄豆及到蚕豆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疹,其上有时可见细小糠秕样鳞屑,由于色素变化,病变处颜色深浅不一,故称“花斑癣”。

2.癣菌(Dermatophytes)皮肤癣菌是仅侵犯皮肤表面角质化的组织而不感染深部组织,引起皮肤癣症的一类真菌。这类真菌中最重要的是毛癣菌(Trichophyton)、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及小孢子癣菌(Microsporum)三个属(表34-1)。皮肤癣菌不能在37оC及有血清的条件下生存。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表34-1 皮肤癣菌致病部位

指(趾)甲皮肤毛发

毛癣菌属+ + +

皮肤癣菌+ + -

小孢子癣菌属- + +

我国从患者分离的皮肤癣菌以红色毛癣菌为最多,其次为紫色毛癣菌、须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它们主要引起甲癣、手足癣和体癣。

(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引起皮下组织感染的真菌主要为孢子丝菌和着色真菌。它们均属于腐生性真菌,可经外伤感染侵入皮下。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亦可经淋巴管或血行等途径缓慢向周围扩散。

二、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或系统性感染真菌是一类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真菌。它们主要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荡及坏死等。

(一)地方性致病真菌

地方性致病真菌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和巴西副球孢子菌。这类真菌在正常人体内不存在,侵入机体后可导致疾病发生。它们的感染受地理、气候等条件

的限制而仅限于世界的某些地区,我国均少见。

(二)机会致病性真菌

1.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

(1)生物学特性: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染色阳性,着色不匀。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管延长不与母体脱离,形成假菌丝。在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需氧。室温或37℃培养1~3天长出类酵母型菌落,有大量向下生长的假菌丝。用玉米培养基培养时易形成厚膜孢子。假菌丝和厚膜孢子具有诊断价值。

(2)致病性:

1)皮肤和粘膜感染:皮肤感染好发于皮肤皱褶潮湿处。粘膜感染有鹅口疮、口角糜烂、外阴与阴道炎等,以鹅口疮最为多见,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初生婴儿,特别是人工喂养者,病灶表面为白斑,其下为坏死组织。外阴及阴道炎患者表现为患部痒、痛及局部粘膜白斑样变。细胞免疫缺陷患者可发生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2)内脏感染及中枢神经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假丝酵母可经血流扩散至各种器官,引起肺炎、支气管炎、食管炎、肠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和心内膜炎等;也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3)微生物学检查:脓、痰标本可直接涂片行革兰染色后镜检,皮肤、指(趾)先用10%KOH消化后镜检。镜下见到出芽的酵母及假菌丝,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观察在玉米粉培养中是否形成厚膜孢子也有助于区分白假丝酵母和其它假丝酵母。

2.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特别是鸽粪中大量存在,故鸽子是重要的传染源。人因吸入鸽粪污染的空气而感染。

(1)生物学形状:圆形的酵母型菌,外周有较厚的荚膜,折光性强。常用印度墨汁作负染后镜检,可见外包一层透明的荚膜,荚膜可比菌体大1~3倍。在沙保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数天后即生成酵母型菌落,表面粘稠,由乳白色转变为橘黄色,最后成棕褐色。有的菌落日久液化,可以流动。根据其荚膜多糖抗原分为5个血清型。我国从临床分离的菌株主要为A型。

(2)致病性:一般是外源性感染,多经呼吸道吸入而进入人体,首先侵人肺部。大多情况下不引起明显症状,且能自愈,少数患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该菌有肥厚的荚膜,是其重要致病物质。新生隐球菌一旦侵入血流可播散至全身各部位,特别是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病人首先表现脑膜刺激症状,头痛,颈僵硬,病程进展缓慢,最后可发生瘫痪。隐球菌性脑膜炎常发生于AIDS患者、白血病患者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3)微生物学检查:脓、痰标本可直接检查,脑脊液则离心取沉淀检查。标本加印度墨汁,在玻片上作负染后镜检,见出芽菌体外围有宽厚的荚膜,即可作出诊断。

3.曲霉(Aspergillus) 曲霉为条件致病菌,其所致疾病称为曲霉病。人主要通过吸入空气中曲霉菌孢子而感染,故以肺部曲霉病多见。轻者仅引起支气管哮喘;重者引起肺组织坏死,形成脓肿和空洞,也可侵入血液播散至全身各脏器。

4.毛霉(Mucor) 和根霉(Rhizopus)毛霉和根霉菌均为腐生真菌。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无性孢子传播,主要侵犯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5.卡氏肺孢菌(Pneumocystis carinii)广布于自然界,可引起健康人的亚临床感染。但对一些先天免疫缺陷或因各种原因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引起卡氏肺孢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