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 类蔬菜的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合集下载

荸荠施肥技术

荸荠施肥技术

荸荠施肥技术简介荸荠(学名:Pachyrhizus tuberosu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被称为红果薯。

荸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既可作为生食,又可作为食材加工。

为了获得高产和高质量的荸荠,合理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本文将介绍荸荠施肥的技术要点,帮助种植者合理施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1. 土壤肥力测试在开始施肥之前,了解土壤肥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土壤肥力测试,可以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PH值,从而为荸荠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测试可以在当地农业技术服务机构或实验室进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土壤测试项目:•氮、磷、钾含量:这些是荸荠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测试结果可以指导肥料的选择和使用量。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对于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团粒结构非常重要。

•PH值:荸荠对PH值有一定的要求,适宜的PH范围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2. 荸荠所需养分荸荠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养分供应,而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了解荸荠的养分需求以及养分的特点。

以下是荸荠所需的主要养分:•氮(N):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之一,它能促进荸荠的叶片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

•磷(P):磷对荸荠的根系生长和果实发育非常重要。

•钾(K):钾可以提高荸荠植株的抗病性,促进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除了氮、磷、钾之外,荸荠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镁、铁、锌等。

为了满足荸荠的养分需求,可以选择含有适宜比例的肥料进行施肥。

3. 有机肥的使用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肥料来源,它能够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以下是有机肥的一些使用方法:•腐熟的有机肥: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堆积一段时间进行腐熟,然后施入田间,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厌氧有机肥:经过厌氧发酵处理的有机物质,可以增加土壤活力,改善土壤质地。

•农家肥:农家肥是农田内的农业废弃物经过堆肥后的产物,它能够提供多种养分,改善土壤肥力。

使用有机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量使用,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

四季豆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

四季豆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

四季豆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四季豆,又称长豇豆、红架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品质优良,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下面介绍一下四季豆的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

一、四季豆的品种选择四季豆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根据不同的栽培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非常重要。

一般选择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品种。

如紫丰6号、秀丽18号等。

同时,根据生长周期的不同,可以选择早熟、中熟和晚熟的品种,以确保整个种植季节都有丰收。

二、四季豆的土壤要求四季豆喜欢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对土壤的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四季豆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为6.0-7.0,土壤肥力越高越好,腐殖质含量越高,有利于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土壤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是四季豆生长的最佳土壤。

三、四季豆的种植方法1.土壤处理:在种植前进行土壤处理,将土壤翻松,除去杂草和石块,然后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并进行均匀的追肥。

2.播种时间:四季豆适合温暖的气候,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种植。

春季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秋季播种一般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

3.播种方法:在播种前将种子泡水一夜,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中,覆土后轻轻拍实即可。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10-15万颗。

4.管理措施:四季豆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包括杂草除去、浇水、施肥、支撑等。

除草要及时,避免杂草与四季豆竞争养分和水分。

在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湿。

生长期间每隔7-10天进行追肥,主要施用磷肥和钾肥,以促进豆荚的生长和提高产量。

四、四季豆的施肥方法四季豆的施肥比较重要,需要合理施用各种营养元素,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1.基肥:在土壤处理阶段,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沼液等,以提供充足的氮、磷、钾等基本营养元素。

施肥量一般为每亩3000-3500公斤。

2.追肥:在四季豆的生长期间,可以进行适量的追肥。

生长初期,施用氮、磷、钾比例为1:1:1的复合肥,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施肥量为每亩10-15公斤。

豆角的施肥技术要注意什么

豆角的施肥技术要注意什么

豆角的施肥技术要注意什么豆角我国广泛栽培的大众化蔬菜之一,各地皆有种植,它的适应力强,可露地栽培,还可全年生长,一年四季上市。

但是种植豆角时,掌握好施肥技术,关系到它的产量,那么豆角该如何施肥,专业人士为大家总结了下,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1、需肥特点豆角的根系发达,但是它的根系再生力较弱,一般主根入土1米左右,侧根较少,而群根都部分在15厘米左右的土层中。

它的根系根瘤较少,所以固氮的能力也不强,适宜种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土壤中,不宜种植在粘重的土壤中。

它对肥料的要求并不高,在生长前期,固氮能力较弱,所以要适当的供应氮肥;在开花结荚后,对于磷钾肥需要量激增,这时固氮力增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对于其他的营养元素需求加大。

据研究表明,每生产100公斤大家,就需要消耗氮1.02公斤、五氧化磷0.44公斤、氧化钾0.97公斤。

2、重施基肥根据豆角的需肥特点,要科学的施肥,大家忌连作,所以最好选择三年内为种植过棉花和豆科作物的地块种植。

首先要施入基肥,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搭配适当比例的复合肥,比如高磷钾的复合肥就比较适于豆角作为基肥施用。

需要注意的一点时,施入基肥时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合理的增减施肥量,以免施肥管理,导致幼苗出现肥害现象。

3、巧施追肥除了施入基肥后,在生长期要根据豆角的生长状况合理追肥,在定植后以蹲苗为主,为免茎叶徒长,促使植株向生殖生长转化,形成更多的花序。

在结荚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0根据的腐熟有机肥或者复合肥5-8根据,在每次采收后也要追肥一次,每亩施入尿素5-10公斤、硫酸钾5-8公斤。

在后期为了避免植株早衰,在每次产量高峰期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和花芽形成。

以上是豆角的施肥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黄瓜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

黄瓜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

黄瓜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黄瓜是一种一年生蔓性植物,属于葫芦科。

黄瓜原产于南亚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蔬菜之一。

它的果实细长,肉质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是人们日常膳食中常见的食材之一。

黄瓜的生长习性主要包括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两个方面。

黄瓜是一种喜温暖、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2摄氏度。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黄瓜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黄瓜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一般在种植后30天左右即可结果。

黄瓜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量的肥料供应。

黄瓜是一种蔓状植物,通常需要借助架子或支架来支撑和蔓延。

黄瓜对肥料的需求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以及施肥方法上。

黄瓜对氮、磷、钾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氮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可以促进黄瓜的茎叶生长。

磷是维持黄瓜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对促进花节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钾能够促进黄瓜的根系发达,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在黄瓜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氮磷钾肥料,以满足黄瓜对这些营养元素的需求。

黄瓜肥料的施用方法也需注意。

一般情况下,种植黄瓜时,可以在整地时均匀撒施基肥,根据土壤肥力和黄瓜生长状态合理调整施肥量。

黄瓜还可进行追肥,以补充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

追肥时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机肥或水溶肥料,将肥料均匀撒施在黄瓜植株周围的土壤表面,然后轻轻松土,再浇适量的水,使肥料充分溶解并被黄瓜根系吸收。

由于黄瓜生长速度较快,光合作用强烈,对于土壤肥力和营养供应的要求也较高。

为了保证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可以定期对土壤进行施肥和改良,以提供充分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黄瓜的生长习性主要包括喜温暖光照充足、生长迅速、喜湿润以及需要借助支架蔓延等特点。

黄瓜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较大,需要适量的肥料供应。

在施肥时,要根据生长状态合理调整施肥量,并注意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和时机,以满足黄瓜对养分的需要。

也要注重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改良,为黄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葱需肥特点及栽培技术

大葱需肥特点及栽培技术

大葱需肥特点及栽培技术作者:张亚晶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6期大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葱属蔬菜,在我国蔬菜生产以及饮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耐贮藏又耐运输,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蔬菜和重要的调味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可大量出口换回外汇。

其栽培面积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0%,产量占总产量的7%。

其物美价廉,在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食疗价值。

一、大葱需肥特点大葱是喜肥的作物,产量高,喜冷凉不耐炎热,不耐阴、也不喜强光作物,耐旱不耐涝,根系较短、根群小,且分枝性弱,根毛较少,不发达,吸收肥水能力较差,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灌排水能力良好,光照适宜,pH值6.9~7.6的土壤栽培。

大葱喜氮、钾肥,每生产1000kg大葱约吸收N3.4kg、P1.8kg、K6.0kg,其比例为1.9∶1∶3.3,在生长期内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再加以适时适量的根外补充微肥,充足的养分是保证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前提要素之一。

高温、多雨季节大葱生长缓慢,不宜过多追肥。

不同生长期所需养分也不相同,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可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厩肥或堆肥3000~4000kg,过磷酸钙40~60kg,施后深翻,耙平做畦。

幼苗期生长缓慢,立秋后气候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加大,植株进入生长旺盛期,如基肥不足、土壤较贫瘠的地块,要适时追施提苗肥,提苗肥以速效氮为主,再配施磷肥,能够促进葱苗健壮,长势旺盛,确保产量和质量。

定植后,需肥量较少,可根据大葱长势及土壤地力酌情追肥。

营养生长期,葱白开始加长加粗。

此阶段是大葱需肥、吸肥最多的时期,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更是确保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期,此时葱白产量几乎占植株生长量的40%,可追施人粪尿750kg,或撒施草木灰100kg、腐殖酸铵30kg、过磷酸钙30kg,施肥后深锄,培土,浇水。

生长盛期,土壤中钾含量不足时要适量追施钾肥,能促进葱白的形成和生长,从而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瓜蒌种植技术及施肥技术

瓜蒌种植技术及施肥技术

瓜蒌种植技术及施肥技术
瓜蒌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关系到瓜蒌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瓜蒌种植和施肥的技术要点:
1.地块选择:瓜蒌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选择气温适宜
的开阔地块。

瓜蒌对土壤要求不高,但要求排水良好、肥沃松软。

2.播种时间:瓜蒌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3月下旬
至4月上旬为宜。

3.播种方法:瓜蒌一般采用直接播种或移栽的方法。

直接播种时需将
种子平均撒在地块表面,每平方米500-600粒种子。

移栽时则需提前进行
苗床育苗,待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再移植到地块上。

4.施肥技术:瓜蒌生长期需施肥2-3次。

第一次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起到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作用;第二次施肥应在植株生长初期进行,以促进生长;第三次施肥可在花期开始时施用,以增加果实的采收量。


肥量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确定,一般以每亩有机肥2000-3000公斤、硫酸
铵50-60公斤、磷酸二铵50-60公斤为宜。

5.病虫害防治:瓜蒌易受斑点病、炭疽病、叶霉病、黄瓜病毒等病害
和粉虱、蚜虫等虫害的侵袭。

为防止病虫害,可在生长期间进行定期喷药
或掩埋药剂。

玉米生长期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要点

玉米生长期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要点

玉米生长期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要点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期需肥有其特点。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适时施肥并正确选择施肥技术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关于玉米生长期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要点的详细说明。

一、玉米生长期需肥特点1. 各生长期对养分需求不同:玉米生长期可分为萌芽期、蔬菜期、抽雄期、开花期、抽雌期和灌浆期。

不同生长期对养分需求量和比例不同,早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2. 对氮肥的需求量大:玉米在生长期间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萌芽期、蔬菜期和抽雄期。

适时补充氮肥可增加玉米的营养吸收和株高表现。

3. 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较大:磷肥和钾肥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开花期、抽雌期和灌浆期。

适量施用磷肥和钾肥可促进玉米的花后受精、穗成、米粒灌浆等过程。

4. 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玉米对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的需求量较大,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量添加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加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促进养分吸收。

5. 生长期补充肥料需适量:玉米的生长期需要适量补充肥料,过量施肥可能导致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

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情况合理施肥,可提高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效果。

玉米生长期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要点是决定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合理施肥可满足玉米各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提高养分利用效果,促进玉米生长和发育。

但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肥料种类和用量的选择,避免过量施肥和肥料浪费。

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情况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时间控制,可进一步提高施肥效果,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

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

1 蔬 菜一般 为短 期 营养作 物 , . 1 可复播 多茬 不少种类 的蔬 菜 , 大 白菜 、 b、 瓜 、 如 萝 冬 黄瓜 等
6 7 2 量常高 达 5 0 k 6m 产 0 0 g以上 , 因而需肥量 大 。 一些
有机肥料不 仅为蔬菜提供 多种营养元素 , 有机 且 肥料 的逐步 分解 , 有利于提 高蔬菜质量 、 改善 品质 。
( ) 上 述 方 差 分 析 可 知 , 同 的 处 理 组 合对 3 设 施栽培 多 施有机肥 1从 不
成熟果实 中的胡萝 b 素影响大于 叶绿素 , 中处理 其
大 中棚 保护 地 蔬 菜栽 培 , 比露地 蔬 菜 单位 面 积 组 合 1 果 较 明显 。 因此 , 理 组 合 1 生 产 中促 施肥量大得多 , 因无雨水淋失 , 效 处 是 且 致使剩余 的肥料 进彩 色甜 椒转 色 的最 佳 方案 之 一 。 ( ) 三 因素 对 大 部 分 残 留 于 土壤 中 , 土 壤 溶 液 浓 度 过 高 , 碍 2在 使 妨 彩 色甜 椒 转 色 单 效 应 中 , 素 起 主要 效 应 , 次 分 根 系 吸收 养分 或 损伤 根 系 。所 以设 施 栽 培蔬 菜 , 钾 其 应 别是 氮 和磷 , 磷 起负 效 应 , 生产 中应加 以注 意 。 但 在 充 分 考 虑 前 茬 肥 料 的后 效 , 多施 有 机 肥 , 当 少 施 适 ( ) 响彩 色 甜 椒 转 色 的 因 素 很 多 , 肥 只是 其 中 3影 施 化 肥 , 免 因盐 类 积 聚 而 使 作 物 受 害 , 而 进一 步 避 从
蔬 菜种类 繁多 , 生物 学特性 各不 相 同 , 营养要 对 求也不同 , 因而不同类蔬菜 应采取不 同 的施肥方 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见8类蔬菜的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茄果类蔬菜 这类蔬菜有西红柿、茄子、辣椒和甜椒等。对土壤含氧量要求较高,通气性不好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苗期需肥量小,但要求营养全面,尤其是对氮磷较敏感,如果缺乏,就会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品品质,定植后到第一穗果坐住,需肥量有所增加,此后,养分吸收量猛增。它们的生长特点是边开花,边结果,生长量大,需肥量高、耐肥力强。养分失衡容易引起生理病害,如西红柿缺钙就会引起脐腐病。生产上要注意调节长棵与结果的矛盾。 所以茄果类蔬菜喜钾、钙,以西红柿为例,每1000公斤产量,其养分吸收量为氮公斤、五氧化二磷公斤、氧化钾公斤,氧化钙公斤。比例约为1:::1。在施肥上要多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重视磷、钾肥的施用,保证氮、磷、钾养分的平衡供应,注意钙、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西红柿亩产5000-6000公斤,施肥方案如下: 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300-500 公斤,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60-8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硼砂公斤作为基肥。推荐施用侧与配方的专用复合肥30—50公斤。撒施后耕翻粑匀。 追肥:进行第1次追肥,一般在定植后10-15天,即第一穗果坐住前。亩施尿素5-8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或肥量相当的复合肥10—15公斤。追肥后中耕培土,适当蹲苗;第2次追肥,在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进行,亩施尿素20-2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或肥量相当的复合肥30—50公斤。以后采收一穗果,进行一次追肥,每亩随水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就可以满足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需要。 追肥方式,追肥可以沟施或穴施后浇水,也可随水冲施。其它蔬菜追肥方式与此相同。在座果期喷施%氯化钙溶液可有效防治脐腐病,并可提高果实硬度,有利于储藏及运输。

白菜类蔬菜 这类蔬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小油菜等,都有很大的叶面积,蒸腾量大,但根系浅,因此要求土壤湿润肥沃。 大白菜每1000公斤产量,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为:氮—公斤、五氧化二磷—公斤、氧化钾—公斤。氮在大白菜幼苗期、莲座期植株体内含量较高,至结球期逐渐降低;磷的含量从幼苗期至结球期变化不大;钾的含量是幼苗期、莲座期低,结球期稍高。大白菜喜钙,大白菜中后期干烧心现象就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大白菜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以铁为最多,钙、锌、硼、锰次之,铜最少。 白菜类蔬菜施肥要足施有机肥,重视钾肥、合理施用氮磷肥、补充钙肥,保证全生长期供应充足的氮素、后期充足的磷、钾肥及适时适量使用微量元素,是白菜类丰产的关键。 大白菜亩产4000-5000公斤商品菜,施肥方案如下: 定植前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尿素11-15公斤,过磷酸钙50-80公斤,硫酸钾20-30公斤活邯量相当的复合肥30—50公斤作为基肥;莲座期,进行第1次追肥,即亩施尿素5-8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结球初期,进行第2次追肥,即亩施尿素11-15公斤;结球中期进行第3次追肥,亩施尿素5-8公斤。根据实际情况,结球中期叶面喷施%%的硝酸钙溶液可明显降低大白菜因缺钙引起的干烧心发病率。

瓜类蔬菜 这类蔬菜包括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丝瓜、苦瓜以及佛手瓜等,生长特点是长棵与开花坐瓜并进,瓜类蔬菜根系主要分布于表土25厘米内,10厘米内最为密集,侧根横向集中于半径30厘米内。喜湿但不耐料涝,适宜保水能力强的土壤,需要经常灌溉。 瓜类蔬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喜肥但不耐肥,开花以前养分需求量较小,结瓜期养分需求很大。 以黄瓜为例,开花以前对氮的吸收量只占全生育期的%,到结瓜时达到吸收高峰。在结瓜盛期的20多天内,黄瓜吸收的氮磷钾量分别占吸收总量的50%、47%和48%左右。到结瓜后期,生长速度减慢,养分吸收量减少,其中以氮钾减少较为明显。在施肥上要重视磷、钾、钙肥的施用,并保证养分的平衡供应,注意锰、铜等微量元素肥的施用。黄瓜每1000公斤产量,其养分吸收量为氮公斤、五氧化二磷公斤、氧化钾公斤。 黄瓜亩产5000-6000公斤,施肥方案如下: 定植前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根据黄瓜的根系分布特点和需肥规律,每次的追肥量不要过大,少量多次,一般追肥的次数为3-5次。结瓜初期进行第1次追肥,亩施纯氮3-4公斤、氧化钾4-6公斤。盛瓜期进行三次追肥,每次亩施纯氮3-4公斤、氧化钾5-6公斤。第5追肥在结瓜后期,只使用氮肥,亩施纯氮2-3公斤。追肥可采用随水冲施或撒施后浇水。在结瓜盛期可以用%的尿素和%%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盛果期喷施的钼酸铵,能够增加果实中维生素含量,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绿叶菜类 这类蔬菜包括菠菜、莴苣、芹菜、芫荽、苋菜、生菜、茼蒿和茴香等,这类蔬菜食用部分是幼嫩的绿叶或嫩茎,特点是根系浅,吸肥能力弱,栽植密度大,生长迅速而且周期短,要求土壤湿润肥沃、要求肥水供应充足。这类蔬菜属于喜钾作物,需钾量最大、氮次之、需磷较少。 以芹菜为例,每1000公斤产量,吸收氮公斤、五氧化二磷公斤、氧化钾公斤,其吸收比例为1︰︰。芹菜产量高低和氮素肥料有密切联系。芹菜苗期需磷较多,后期需钾较多。氮肥能保证叶的分化和生长,但过多则出现立心晚、收获延迟。钾对芹菜的品质影响较大,可促进芹菜叶柄粗壮而充实,光泽性好,有利于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此外,芹菜对硼和钙比较敏感,缺乏时芹菜易产生干心病。因此,芹菜生产中要注意增施硼和钙素肥料。 芹菜亩产5000-6000公斤,施肥方案如下: 定植前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或肥量相当的复合肥20-30公斤。缺钙的土壤每亩施60-70公斤石灰,缺硼的土壤每亩施硼砂1-2公斤。 施用基肥的基础上要注意及时追肥,一般从定植到收获需追肥3-5次。缓苗后进行第1次追施提苗肥,进入旺盛生长期,进行第2次追肥,间隔10天左右进行第3次追肥,第4次追肥在收获前10-15天,每次亩施纯氮3-5公斤 第三次追肥时应补充钾肥,每亩施氧化钾 3-5公斤 。芹菜生长中后期可叶面喷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亩喷液量30-40公斤,可以提高芹菜产量和品质。

豆类蔬菜 这类蔬菜包括菜豆、豇豆、扁豆、豌豆和蚕豆等,豆类蔬菜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对氮营养要求低,但对磷钾要求高,钙、镁对豆荚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豆类蔬菜分蔓生种、半蔓生种和矮生种,种类之间,需肥量差异很大,一般蔓生种比矮生种需肥量大,但趋势大致相同。蔓生豆类采收期长,需要边采收边施肥。 菜豆以氮、钾养分的吸收量大,吸收速度快。对磷养分吸收量少且速度慢;在生育期中,从开花到种子膨大成熟期养分吸收量最大。菜豆易产生铵盐毒害,所以,在肥料选择上应选用硝态氮肥。 蔓生菜豆每生产1000公斤产品吸收氮公斤、五氧化二磷公斤、氧化钾公斤。 蔓生菜豆亩产1000-1500公斤,施肥方案如下: 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 及时追肥,一般从定植到拉秧需追肥3-5次。当菜豆开始花芽分化时,进行第1次追肥,盛花期进行第2次追肥,结荚期盛进行第3次追肥,每次亩施纯氮3-5公斤(尿素4-7公斤),过磷酸钙4-5公斤,氧化钾2-4公斤(硫酸钾4-6公斤),或肥量相当的复合肥5-10公斤。以后每次采收后根据植株生长状况,随浇水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尿素2-5公斤)。 结荚期,可根外喷施(30-40公斤/亩)%的尿素和%%的钼酸铵叶面肥,对提高豆类的结荚率、促进籽粒饱满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葱蒜类蔬菜 这类蔬菜主要包括韭菜、大蒜、大葱及洋葱等,葱蒜类蔬菜根系浅,为草质不定根,吸肥力弱,但对养分需求量较高,适宜在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土地种植。对养分的需求一般以氮为主,其次是钾、需磷相对较少。为获得高产必须大量增施有机肥,施足基肥并增加追肥次数。这类蔬菜对养分的需求量以大蒜最高,其次是大葱、洋葱、韭菜。 大蒜每1000公斤产量,其养分吸收量为:氮—公斤、五氧化二磷—公斤、氧化钾—公斤,其吸收比例为1::。,其它蔬菜对养分吸收比例与大蒜大致相同。大蒜对养分的吸收,在幼苗生长前期养分主要靠鳞茎提供,对土壤中养分吸收很少。随着蒜苗生长,新的鳞茎芽和花芽相继分化和生长,花茎伸长,植株吸收养分迅速增加,逐渐达到了吸收峰值,以后对养分的吸收逐渐下降。抽薹后大蒜鳞茎的膨大开始进入旺盛时期,对养分的吸收又增加,出现了第二个峰值。鳞茎膨大后期,茎叶生长停止,根系老化,养分吸收缓慢茎内各种养分含量也在减少。 大蒜亩产2000-3000公斤,施肥方案如下: 播种前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纯氮2-3公斤(尿素4-8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氧化钾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复合肥20-30公斤。追肥一般分3次,第1次追肥在幼苗期,亩施纯氮3-4公斤(尿素7-10公斤)。第2次追肥在幼苗后期“退母”前,亩施纯氮3-4公斤(尿素7-10公斤)。第3次追肥在蒜薹收获后,亩施纯氮5-6公斤(尿素11-15公斤),氧化钾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含量相当的复合肥15-20公斤。

薯芋类蔬菜 这类蔬菜有生姜、芋头、马铃薯、山药等,主要以块茎、根茎、球茎、块根等器官供人们食用。这类蔬菜为须根系,吸收养肥能力相对较弱,对肥水丰缺反应敏感,氮肥过量会导致徒长,尤其是对钾肥需求量较大,不足时严重影响产量,相对于其他蔬菜而言,薯芋类蔬菜施肥要求较高。而且收获产品部分生长在地下,要求土壤有机质充足、疏松、透气;施肥要应足量施用有机肥及钾肥,配施氮、磷肥。 以马铃薯为例:每1000公斤产量,需吸收氮公斤、五氧化二磷公斤、氧化钾公斤,其吸收比例为1::。各个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百分比分别为:幼苗期分别为6%、8%和9%;发棵期分别为38%、34%和36%;结薯期分别为56%、58%和55%。姜、芋头、山药对养分的吸收规律与马铃薯类似。氮素营养直接关系叶片的生长,如果缺氮,叶面积的扩大就会受到抑制,马铃薯不能在幼苗期和发棵期形成适当的叶面积。如果氮肥过量或使用过晚,会造成茎叶徒长而影响块茎的膨大生长。所以,在幼苗期和发棵初期供给充足的氮素,以保证块茎膨大前根茎叶的健壮生长。钾是淀粉酶的活化剂,充足的钾素供应能促进淀粉的合成,对块茎的膨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马铃薯亩产2500-4000公斤,施肥方案如下: 播种前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公斤,纯氮1-2公斤(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氧化钾6-10公斤(硫酸钾12-20公斤)。或肥量相当的复合肥20-30公斤。 追肥一般分3次,第1次追肥在幼苗期(苗出齐后),亩施纯氮6-8公斤(尿素14-19公斤或硫酸铵30-40公斤),随水浇施。第2次追肥在发棵初期,亩施纯氮6-8公斤(尿素14-19公斤或硫酸铵30-40公斤),氧化钾3-4公斤(硫酸钾6-8公斤)。第3次追肥在发棵期结束时,亩施氧化钾3-4公斤(硫酸钾6-8公斤)。在马铃薯团棵期、现蕾期向叶面喷施硼、锰、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移,并防止叶片黄化,提高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