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新路径

2016/12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新路径文/黄美林【摘要】在现代中国广告创作中,创作者们继承并坚持传统元素的组合模式,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形成特有的中国风格。
他们把西方广告的创意模式和传统的中国元素相融合,为中国广告拓宽了新路子,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形式有了全新的一面。
在这里,本文以公益广告为例,展示现代公益广告中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公益广告;水墨画;泥塑;皮影戏;艺术形式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仅仅美术就分成不同的画派,有宫廷美术、民间美术,比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殷商时期的青铜艺术,战国时期的器皿,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年画、面具等,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它们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图式语言,电视广告也不例外地吸取着这些古老元素的精华为之发展。
受西方广告发展的影响和传统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元素也成为新的设计潮流。
在现代中国广告创作中,设计者们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形成自己特有的中国风格,为中国广告拓宽了新路子,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形式有了全新的一面。
在这里,本文以公益广告为例,展示现代公益广告中的传统文化。
二、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类广告,在设计的过程中,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公益性、社会性和通俗性是它的特点。
(一)公益性是公益广告的本质特征,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为大众谋福利,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在有限的时间里,以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大众的兴趣,规范人们的行为。
(二)社会性。
在公益广告中,其主题是为公众利益而服务,因此,常常是以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为例,这些主题就有一定的社会化特征。
(三)通俗性。
公益广告具有一定的通俗性,这主要体现在广泛的受众。
在设计中,语言和形式一般通俗易懂,才可能真正起到服务公众的目的。
三、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公益广告中的应用在当今媒体数字化的今天,传统艺术的形式,无论是架上还是空间艺术形式,包括水墨画、民间泥塑、皮影、书法等,要使它们更良性发展,就必然要和时代接轨。
从央视公益广告解读中国孝文化

从央视公益广告解读中国孝文化摘要:“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很好地宣传了这一传统美德。
本文结合央视播出的公益广告,解析了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当代孝观念的误区,行孝的方法以及弘扬孝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益广告中国孝文化内涵尽孝形式现实意义广告作为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反映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
任何国家的公益广告都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体社会成员参与并直接受益的活动,也是最能体现其民族社会价值认同的窗口。
公益广告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正如中央电视台罗明副台长所说“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点。
希望公益广告像一盏灯一样,传递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白教孝为始”,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将孝文化巧妙地运用到公益广告的创作中去,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法,以含蓄优美的表达手段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警示国人继承和发扬亲老、敬老和养老的传统美德。
因此,本文试以案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央视公益广告入手,对中国孝文化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二、行孝的误区及尽孝形式;三、弘扬孝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案例1:房间中,一位母亲在给五六岁的儿子洗脚,讲故事。
母亲说:“你自己看,妈妈待会儿再给你讲。
”母亲提水,然后进入另一个房间。
年迈的老奶奶坐在轮椅上,母亲蹲下身给老奶奶洗脚,老奶奶用手亲抚母亲的额头,说:“忙了一天了,歇一会儿吧。
”母亲说:“不累!妈,烫烫脚对您的腿有好处。
”老奶奶欣慰而舒服地长长出了一口气。
好奇的儿子此时正趴在门边看着这一切。
随后,儿子跑开,双手端着一盆清水,边朝母亲走过来边说:“妈妈,洗脚……”画外音: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语中的运用(五篇材料)

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语中的运用(五篇材料)第一篇: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语中的运用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语中的运用不知道媒介经营-MEIJIEJINGYING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语运用◎赵洪梅周勇广告语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意义1.传统文化元素是体现产品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幅员辽阔,既有共同的华夏文明,又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按照有关学者根据地域对广告的分类,其地方性广告和区域性广告就完全可以通过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掘,凸显自己的产品特色。
比如浙江卫视,它是通过水墨画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小桥流水人家、杏花烟雨江南”的水乡形象,引用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和徐悲鸿的“剑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
自马秋风塞上。
杏花烟雨江南。
”别有一番风味,不仅激起本省观众的强烈文化认同,也很能吸引外省观众的好奇心和持续关注。
由此可见,产品品牌个性的打造。
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开掘及利用。
2.传统文化元素是提升广告品位的一大法宝了吗?泡泡漂漂晾起来”受到批判,很大原因就是其低俗化的表现,其中“泡”、“漂”利用谐音,暧昧的性暗示,给人一种歧视女性的意味.当然不能为大众所接受。
宝马汽车2006年11月23日在《南方周末》上的一幅广告就做得很成功,不仅大气,而且极具中国文化特色。
这一叠广告共8版。
纸是整张。
不裁开。
8一l为森林弯曲公路,文字为:有容,处变亦坦然。
2—3为一西装领带的男子闭眼作陶醉状,闹市背景。
文字为:有容,闹市亦静室。
翻开,4_7为一辆宝马。
文字为:有容,乃悦。
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古语中提炼出的广告语,在更深的层次上表达了宝马力图适应中国国情的良苦用心。
在这里,广告传递的潜在文化信息、品位诉求无疑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广告语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形式传统文化元素是广告语创意的一大重要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惊人的效果,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1.广告语中诗文的运用用诗做广告可谓由来已久。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招贴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是:每个民族自己都有的,血脉相融的本 土文化、灿烂文化,是民族气质和精神的体现。①它的存在往往 取决于由来已久的历史沉淀和民族观念凝练,从这个角度来说, 是相对稳定的设计元素。因此人类的一切设计无不深深贯通了民 族的、传统的烙印。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复古”的思潮,不是一个狭隘的、片面 化的对传统的膜拜和崇尚,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它是整 个设计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核心。在现代的设计中,以广告招 贴为例,许多设计师就考虑到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采用中国传 统文化艺术中的“喜鹊”“鲤鱼”等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运用到设 计中,通过这种形象在大众心理上达成情感诉求。又如,招贴海 报中“水墨元素”、“中国结”等形象的运用让中国人在其民族 文化的心理层面上感到亲切与接近,广泛运用屡见不宣。可见, 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也为现 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每一种不同的传统文化都是一种 特定的符号因素,既反映了人文意识又体现其人文精神。这种特 性使其成为现代设计中一种特定的设计方式。 如果不遵守其传统文化而胡乱设计,将会有适得其反的效 果。例如:如可口可乐在色彩上,注意到世界范围的红白颜色不 是在各个地方都能通用的,所以到了阿拉伯(中东)却要改为绿 色,因为那里绿色代表着生命和吉祥。这都是遵循了各国的传统 文化、生活习惯,通过变通了解当地的典型的文化差异而做出的 调整,并且是有着切实意义的作用,所以如何运用和深刻了解传 统文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传统文化在广告招贴中对大众心理诉求的影响 在广告招贴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是为了准确地反映中国传统文 化的内涵,深层次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从而迎合中国大 众审美心理及情感诉求。 (1)在观念上中国人以群体为主,群体中基本的构成单位 是家庭,比较注重讲和谐、讲安定、讲尊老爱幼、讲伦理。 例如:“饺子”作为一种驰名中外、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 食品,有着极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如图(一)在这幅招 贴中,以饺子为典型中国元素的代表,深入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 中“家”的精神:团圆、中庸、和谐、包容,以及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探讨

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探讨作者:陈丽娜来源:《今传媒》2023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以公益广告的基本概述为切入点,在分析广义公益广告、狭义公益广告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传统文化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旨在促进公益广告的发展,提升公益广告质量和传播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运用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11-0118-04新时代下,公益广告要彰显主流价值观,起到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作用。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益广告的内容形式也更加丰富,在广告创意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增强与大众的情感互动,进一步强化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
一、公益广告基本概述公益广告是不以營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免费服务的广告,它可以分为广义公益广告与狭义公益广告两类。
广义公益广告主要包含生活、文化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涉及范围较广,虽然其内容和传播方式在不断变化,但自身的公益性质是不变的。
公益广告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非营利性盈利性与非盈利性是判定一个广告是否为公益广告的基准,该分辨方式能有效区分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
(二)大众性公益广告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主要面对的是大众,受众范围比较广泛,在制作时,要尽量保证广告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最大程度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受众感受到公益广告的魅力与内涵[1]。
(三)时代性制作主题鲜明、内涵深远、符合时代发展背景的公益广告,是大众了解国家政策方针的主要途径之一。
掌握时代主题、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不仅是公益广告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公益广告内容的主要来源。
(四)观念性公益广告主要借助图像、文字、背景音乐等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精神或思想,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浅谈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

浅谈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旅游学院李晖1010100043广告作为现代商业的主要传播手段之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做广告的目地就是宣传,让人们对其产生印象,知道其存在,而成功的广告更能给与人们一个好的深刻的印象,对其存在和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现代商业蓬勃发展,各种商业广告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对企业而言,只有制作高品质,有内涵的广告才可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与认同。
同样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只有优秀的公益广告才能让大众明其宗旨,受其感动,主动行动。
优秀的广告作品总是与新奇的创意并行不悖。
好的创意不仅来源于产品或服务的专业背景、功能信息、市场资料等基础信息,更来源于生活中的生活常识、民俗民风、地理知识、健康保健等相关信息。
博大精深、华彩绚丽的中国文化注定要成为广告创意的不竭源泉。
就整体而言,中国的广告设计与世界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自己的风格,创意不够,缺乏文化内涵,不能引起人们心理上的认同。
文化是设计的基础,没有文化为根基的设计往往只是徒有其表,亦不会引起公众的认可。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将公益广告与自身文化相融合,不仅能体现广告的内涵特色,而且能让国人倍感亲切,两者相融能实现公益广告的设计宣传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双赢。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广告的目地是什么,宣传的对象是谁,其次还要理解中国文化,只有真正理解我们的中国文化才能在广告设计中找到融合的切入点,并以此发挥创意。
另外,我觉得中国元素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具象的,如京剧、二胡演奏、剪纸,水墨画等直观的,具体可触及的实物或活动;二是抽象的,是中国千百年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中国人为人处世观,如《静女》一诗中表现的那种朦胧、含蓄的男女之情,以及知音的相遇和陌生人之间赠送东西的友好善良,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所形成的中国式的情谊。
两者皆能在广告设计体现融合。
如四川汶川地震时的无偿献血公益广告,把血袋的形状改成四川省的形状,而血袋上的标签则是中国地图,其中四川省特别用红色填充出来;标签的右上是收集日期,2008年5月12日,正好是汶川地震当日;而标签的下方是血袋的容量,用红字标出130000000ml。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

编号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 commonwealadvertisement学生姓名xx专业广告学专业学号xx指导教师xx分院语言文学分院2012年 6 月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公益广告作为如今广告行业的新贵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它也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公益广告是相辅相成的。
在公益广告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着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在公益广告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促进公益广告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Vigorous development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n 5000, as a public service ads now advertising industry upstart is increasingly being valued by everyone, it also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and commonweal advertisement is complementary. In the public service ads in the 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with corresponding method and strategy. In the public service ads in the 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can promo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ommonweal advertisement. Key words: Women Image Value目录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益广告 (1)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运用的意义 (2)(一)对公益广告自身的意义 (3)(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促进意义 (3)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运用的方法与策略 (5)(一)运用方法 (5)(二)传播策略 (5)四、对于传统文化与公益广告发展的浅论 (6)参考文献 (8)致谢 (9)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旧有的经济体制被打破,新的经济体制被确立,由于竞争和市场的因素,许多人的利益直接或者间接受到损害,人的心理容易产生失衡,行为失当的几率大大增加。
浅析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浅析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摘要: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元素博大精深,为广告创意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
我国的公益广告创新,应当深层次的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元素,并巧妙的吸收到现代的设计中,以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以期促进中国公益广告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重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公益广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元素”应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中国固有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现代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等于中国元素,它是中国元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
要论起中国的传统元素可以说数不胜数,这一切都为今天的广告设计提供了无比丰富、形式多样的内容题材。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
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与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结合的结果。
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根基深,形式多,范围广,其中包括古文、诗词歌赋、音乐曲艺戏剧、绘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也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还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摘要: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元素博大精深,为广告创意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
我国的公益广告创新,应当深层次的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元素,并巧妙的吸收到现代的设计中,以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以期促进中国公益广告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重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公益广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元素”应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中国固有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现代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等于中国元素,它是中国元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
要论起中国的传统元素可以说数不胜数,这一切都为今天的广告设计提供了无比丰富、形式多样的内容题材。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
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与
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结合的结果。
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根基深,形式多,范围广,其中包括古文、诗词歌赋、音乐曲艺戏剧、绘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也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还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到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被推广到全球的范围,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和学习。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
文化功能是广告所具备的一个重要功能,文化传播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属性。
不同民族的广告都不自觉的体现着那个民族的文化,广告创意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因此,华夏文明中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广告文化生存的环境之一。
同时,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多,伴随着改革开放,外国企业也在不断的涌入中国,要想产品服务得到中国人认可,必然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广告也要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含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应用到广告中去。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广告案例,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元素。
1.审美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不同于西方国家所推崇的高调、强调对立,而是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处事中庸,以和为贵。
从哲学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极端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的审美特征。
美的主要载体——各门类的传统艺术流光溢彩。
由最早的陶器、岩画到后来的书法、绘画、戏曲、文学等,无不表现出节奏化的生命世界,以和谐的形式表现出宇宙的节律。
另外,与西方注重写实,重情景再现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则讲究虚实相映、情景交融,以有意境为最高境界,这种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有很大关系。
具有浓厚审美倾向的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高扬一种人文精神,以现实主义为主,浪漫主义为辅的,追求着二者的和谐。
以下两幅公益广告就是在把握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运用传统审美文化元素进行广告创作。
图1图2
2.伦理文化元素。
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传统社会因其独特的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形成了浓厚的中国伦理主义特征。
道德准则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中心问题。
早在先秦伦理思想中,已孕育着汉代以后中国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忠、孝、仁、爱、信、义等道德规范。
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由“父慈子孝”扩展为“天下一家”、“情同手足”的情感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爱,这有别于西方国家伦理人情淡薄的文化,而是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
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义”指各种具体的行为规范,包括忠、惠、孝、慈、悌等。
汉代以后,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被概括为“三纲五常”,其中又以体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忠”、“孝”为根本,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规范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好有坏,因此,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广告创意的时候要懂得有舍有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图3图4
以上两幅公益广告在把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运用具有中国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水墨画、书法来传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有系列关于廉政的公益广告作品:洁白的背景下,一支笔直的毛笔挺立在画面中央,笔毫换成了一支高洁的莲花,寓意“一笔定清廉”;五支削尖的彩笔并排站立,其中青色和白色的笔尖断了,旁书“少了青白,五彩人生是描绘不了的”。
通过运用简洁的创作元素、中国化的符号便创作出了寓意深刻、视觉冲击力强的优秀公益广告作品。
3.礼俗文化元素。
“礼仪之邦”似乎成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代名词,“传统礼俗”也时刻展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礼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制度中长期形成的礼节、风尚、习惯的总和。
礼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礼俗的多样性,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饮食起居、服饰打扮、待人接物、婚嫁丧葬、节日时令等内容。
现代社会对这些礼俗文化各有扬弃,公益广告应用较多的是饮食、婚嫁、节令。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粮食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甚至有评论认为中国是餐饮最浪费的国度。
因此,针对节约粮食的优秀公益广告不断涌现。
如图5、图6。
图5
图6
关于节令,中央电视台也曾播放过一则《我们的节日》公益广告。
广告画面背景是运用动画制作的不断变化着的中国传统节日景象,画面主体是一个穿着传统服装、留着传统娃娃头、提着灯笼的小男孩,
边走边背诵着中国传统节日的歌谣。
歌谣朗朗上口,画面生动形象而具有趣味性,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果。
以下两幅平面公益广告则是通过将书法和传统节日联系起来进行广告创意。
画面底色是传统节日所对应的颜色,画面中部是毛笔书写的节日名称,运用和“节”谐音的“接”,揭示出现传统节日家人团聚的传统习俗已经慢慢被物质化。
画面的右下角写有文案“我们的节日不该这样——民族传统,团圆是福”。
广告传达出希望回归传统习俗,重视家人团圆,不要让物质取代亲情。
图7
图8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运用的表象化。
广告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认知的片面性,导致了公益广告创意设计缺乏深度。
2.有些公益广告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表现外国文化价值观的现象,因为文化观念的不同,容易引起争论。
3.从设计手法上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广告设计表现尚显得稚嫩,还没有形成比较突出的设计风格。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大多出现于重大活动和广告评选
活动中,日常传播却较为缺失。
5.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参与主体的两级分化严重。
参与主体主要是政府、媒体、广告公司、学界和企业。
其中,政府、媒体特别是是国家级媒体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活动中扮演着重要
角色。
广告公司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中的作用是缺失的。
而学界也因技术、资源和传播渠道的限制,大多通过与媒体和政府的合作来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的实践。
6.世界范畴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喜忧参半。
由于仍然缺乏对中国文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关注和研究,国外许多公益广告中也存在着错解、肢解甚至歪曲“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现象,难以得到受众的认同。
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不是简单的把传统元素叠加、堆砌,而是要巧妙地进行搭配。
漂亮而复杂的公益广告不一定是好的,那些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并能引发受众深层次思考的公益广告作品才是优秀作品。
正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何镜堂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一定要用一种具体的形象或形式来表达,更多的是需要一种中国精神,“神似而形不似”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最高境界。
面对全球设计化的浪潮,思想的贫瘠和意念的流失是每一个广告设计者的劲敌。
在中国这片具有悠久灿烂文化积淀的土壤中,中国公
益广告设计者既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更要善于发掘祖国传统文化瑰宝,坚持以我为主,中西结合,突出民族个性、尽显传统特色。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公益广告在“国际化”的创意浪潮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何德珍:《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式广告的崛起和发展策略》
[2] 李淑敏、高峻:《广告中国元素》
[3] 郭有献、都东恒:《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
[4] 谷文通:《用中国元素折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