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李大钊》附答案
《豪杰之士,肝胆照人》阅读答案

《豪杰之士,肝胆照人》阅读答案导语:我们常用“肝胆照人”这个词来形容世间豪杰。
所谓肝胆照人,是指以热诚之心待人。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的《豪杰之士肝胆照人》阅读答案,欢送大家阅读参考!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就是为劳苦群众的解放而努力奋斗的一生。
他对处于水深炽热的劳动人民特别同情,经常慷慨解囊,帮助穷苦人民。
有一年冬天,李大钊从报社刚领回一笔稿费,他走在路上,心里很快乐。
这几天,夫人又为家里的生活费发愁呢。
这一点稿费可解燃眉之急。
他走到一个街口,见到一个衣不遮体的老人跪在马路边,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手,向过路的人们乞讨。
李大钊走近老人身边,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摸出全部稿费,塞到老人手里。
老人慢慢抬起头,看看手里这么多钱,又看看李大钊,冲动得脸上挂满了泪珠,连声说:“谢谢先生!谢谢恩人!”李大钊向老人点点头,亲切地说:“回去好好安排一下生活。
”说完,就离开了这里。
又有一次,李大钊与一位朋友一起坐轮船。
他们俩刚刚通过检票口,有个老头,没钱买船票,挤在他们后面想混过去。
查票的一把揪住老头,厉声喝道:“快下船!快下船!”老头苦苦哀求,查票的就是不肯,还一把夺过老头手中的行李,就要往江里扔。
李大钊走过来,拽住行李说:“老人的船票由我付钱。
”于是,他为老人补了一张船票,可是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李大钊的一位友人对他的评价是:“豪杰之士,肝胆照人。
”(1)本文讲了李大钊的几件事?都是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豪杰之士,肝胆照人”的理解。
(1)两件事:1.路见褴褛老人,倾囊相助。
2.船上偶遇没钱买票的老人,救人危难。
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
为了帮助别人常常使自己受苦,这样他也无怨无悔,依旧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侠义的胸怀真可称上是“豪杰之士,肝胆照人”。
(2)豪杰之士为人光明磊落,为事不含私心,所谓肝胆照人,是指以热诚之心待人,合起来就是李大钊为人光明磊落不含私心,以热诚之心待人,慷慨解囊。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训练第四单元阅读主题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专题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阅读方法1.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故事三首》通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坚劲顽强、光明磊落的优良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充分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主席赞扬张思德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
《金色的鱼钩》中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使读者不得不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红军老战士而感动。
2.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习作积累写作方法。
精彩片段阅读《为人民服务》片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附答案一、课外阅读。
蜜蜂与排雷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
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
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
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味。
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从短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大显身手,本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这一方面。
2.本文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3.善于捕捉关键词,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
文中画线句子的关键词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有很多,我们学的《蝙蝠和雷达》一课就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运用蝙蝠______________定位的原理,研制出雷达。
二、阅读理解蜡烛里的秘密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
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
”我很纳闷..,一个镇子,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
部编版三上第五单元阅读理解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上第五单元阅读理解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三上第五单元(共5题)一、阅读理解题(共5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课内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 用“”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2) 这段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声音的延续B.补充说明C.意思转换(3)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伟大的力量”是指。
(4) 在法庭上,父亲面对“我们”的哭喊,为什么“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5)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联系上下文,他当时心里可能对我们说什么?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 文段中“父亲”指的是,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造人之一,也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
(2) 文段中表示“看”的意思的词是,请再写出两个类似的词语:、。
(3) 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4)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句话中“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我想借助这封信,向你们说说心里话,好吗?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能够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也谢谢你们给了我智慧的头脑,让我在学习的海洋里,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但是我希望你们也能给我独立做一些事情的机会,因为我不想永远都待在你们的保护伞下。
A.在你们的眼中,我是独一无二的宝贝,是一个小小的古董,是一颗甜蜜的糖果……你们对我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难道我注定就是一朵只能盛开在温室里的花朵吗?你们何曾明白,我是多么想脱去华丽的外衣,换上坚强的心,和长在野外的小草做伴哪!B.你们又何曾明白,我是多么想养成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成长让狂风为我加油,让暴雨为我鼓掌,让太阳对我微笑,让小河为我感叹。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调研含答案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调研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快乐阅读。
丢失的东西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
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子时,顺手抓了一个梨。
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
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
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
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A)……这样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
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梨……梨(B)……是……梨摊上的。
”我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
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
”但我不明白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
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
中间.(jiān jiàn)摔倒.(dǎo dào)散.发(sàn sǎn)踏.实(tà tā)2.照样子,写词语。
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
(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话未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文中A处应选(_____),B处应选(_____)。
4.用“—”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5.“我”丢失了什么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文学类文本《李大钊先生故居》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广安2022届高三下二模)

四川省广安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李大钊先生故居马砚田①瞻仰李大钊先生故居,还未置身内宅,门前不远处,那一棵古槐,就用它的灵性,它的超凡脱俗,把我满心的虔诚留住。
古槐,内含清奇的神韵,外露洒脱的风骨。
已经疏缺的枝叶,更显出自然原态,这种真实,是对岁月里的相关人物,一种田眸和眷顾。
古树苍生,厚重的历史自觉站成一道背景,百世不会凋零。
古槐意深,舍得生命和青春的人,才能活在人们心中。
睹树思人,古槐,会点拨你人生课程中的一些要点。
②那一眼滋润日月的水井·亦未曾入围内宅,正站在门外守望。
这一眼注满灵根的水井,水量丰沛。
掬一捧曾经养育先生及众乡邻的清凉,心中按捺不住一种对不该早早隐去的高贵生命的追思,还有对先生生前唯一的血亲、一手把伟人养大的年迈祖父,一种沉重的怀念。
井台上的一撮温土,可是老人洒下的不干汗渍?先生儿时的家庭结构。
几近哀残,早早就失去父慈母爱。
是祖父,像守候田头的青苗一样,用毕生的心血,养大了先生的童年。
天恩地德,所以先生后来,用行动回报了亲人的心愿。
③让我心安的,是先生的故居,天未曾失一角,地未曾缺一口。
依稀旧时模样。
地面素洁,去尘;窗若心明,无土;花木扶疏,蕾吐;天边云舒,日出。
一切一切,依旧是昨天的格局,古朴中透着肃穆。
就算细小的一应事物,若油灯若书桌、若食具,都被细心的人,摆放在日子的原处。
让人感受伟人的平凡与真实。
这是一个又一个先生异姓且陌生的亲人,用心里的一份坚守,手里的一份甘苦,在洒扫庭除。
他们用无尽的哀思,殷殷的汗水,化成一扎又一扎祭奠的花束,向无语的先生,日日倾诉。
原来有那么多无名的人深爱着你,一如你深爱着他们。
而我在此时滴泪,就是因为这太多无名的人,用他们无私的劳动,使一部中国革命史的诸多细节,件件都未遗失,事事都有出处,就像一部完整如初始的红色卷宗,摆放在岁月的书橱,以供后人系统地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D. 《金色的鱼钩》这一标题,既象征着老班长的革命精神,又强烈地表达了对老班长崇高品质的赞美。而这也正是作者写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情感:金色鱼钩所闪耀的光芒将会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激励着他们缅怀历史,勇敢向前。
4.下列对修辞手பைடு நூலகம்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比喻)
B. 许多涉水过河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夸张)
C. 老班长到处挖野菜,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反问)
D. 赤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夸张)
5.以下关于年龄称谓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垂髫”——幼年儿童。
⑮”哎哟!”胖男子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头呢!”
⑯”你家橘子是摔烂了很多,我也很同情,可不一定就和我儿子有关系呀。他帮你捡拾,也不能作为你赖上他的依据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人伸出的胳膊拦住。胖男人说:”继续捡吧,我不会错怪任何一个好人!”
⑰我走过去拍拍胖男人的肩膀,说:”师傅,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摔烂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道歉喔!”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马诗》)
5.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兵减政 死得其所 青面獠牙 掺和
B. 一声不吭 奄奄一息 通宵 脱缰
C. 绕有趣味 全神贯注 徘徊 急遽
③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必考题型含答案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必考题型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九曲溪漂流大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
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
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A);有的则雄踞一方,(B);有的像玉女插云,(C);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
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篙,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而流淌,飘飘然而前行。
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
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
心随景动,景随舟移。
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1.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威武凛然亭亭玉立风骨刚健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2.九曲溪因“________”而得名。
作者端坐竹筏,观赏一溪碧水和____________;顺水漂流,一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随舟移,作者此刻又联想到了吟唱九曲溪的诗篇。
3.下列对画“﹏﹏﹏”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九曲溪山环水绕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大钊(节选)
1920年初,李大钊与爱国志土陈独秀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活动,积极准备筹建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在北京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等大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组成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准备。
此外,李大钊还多次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的代表,商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事宜。
同年秋,为了和在上海的陈独秀相配合,李大钊还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他们两人相互配合,为筹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党的主要创始人。
此后,李大钊全面负责党在北方的工作,还担任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并多次当选中央委员。
在1922-1924 年间,李大钊奔走于中国的大江南北.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列强,在北京逮捕了李大钊等爱国人士80余人。
在狱中,军阀对李大钊处以极刑,但是大义凛然的李大钊始终坚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
不顾社会舆论的谴责和人民的心声,张作霖将李大钊等人于4月28日在西交民巷看守所内绞杀。
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地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他带
领其他人一起高呼“共产党万岁”,时年38岁的李大钊英勇就义。
(选自《青少年美绘版经典名著书库英雄人物》浙江人民出版
社)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大义凛然:
慷慨激昂:
2.“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南陈”指的是,“北李”指的是,相约建的是。
3.下列事项是由李大钊主导完成的是()。
(可多选)
A.独自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活动,积极准备筹建中国共产党。
B.组成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C.多次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的代表,商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事宜。
D.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4.你是怎么理解李大钊在临刑前的发言的呢?
5.学习了短文,你能从李大钊身上体会到什么精神呢?
【参考答案】
1. 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2.陈独秀李大钊中国共产党
3.B C D
4.提示:共产主义是一种信仰,它已经开始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人拥护共产主义思想,加入共产党的组织,所以反动派虽然绞死了李大钊一个人,但不能使共产主义思想消亡,共产主义思想一定会在中国取得最终的胜利。
5.提示:爱国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以及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