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陈杰 黄鸿 试题10答案

合集下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整理整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整理整齐)

(试卷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和未选均无分。

1.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C )A .压力B .力矩C .温度D .厚度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A .重复性B .线性度C .灵敏度D .固有频率3.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A .光电式传感器B .电容式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磁电式传感器4.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 D )A .变极板面积型B .变极距型C .变介质型D .容栅型5.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A .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 .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 .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 .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6.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 D )A .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B .电缆的长度C .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D .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7.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 是一种( C )A .PN 结光电二极管电路B .PNP 型晶体管集成电路C .MOS 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D .NPN 型晶体管集成电路8.将电阻R 和电容C 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 吸收电路,其作用是( D )A .抑制共模噪声B .抑制差模噪声C .克服串扰D .消除电火花干扰9.在采用限定最大偏差法进行数字滤波时,若限定偏差△Y≤0.01,本次采样值为0.315,上次采样值为0.301,则本次采样值Y n 应选为( A )A .0.301B .0.303C .0.308D .0.31510.若模/数转换器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为10,最大输入信号为2.5V ,则该转换器能分辨出的最小输入电压信号为( B )A .1.22mVB .2.44mVC .3.66mVD .4.88mV11.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 A )A .周期偶函数B .非周期偶函数C .周期奇函数D .非周期奇函数12.已知函数x(t)的傅里叶变换为X (f ),则函数y(t)=2x(3t)的傅里叶变换为( B )A .2X()B .X()C .X(f)D .2X(f)f 323f 32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不写解答过程,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CH5电容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

CH5电容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

第5章电容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如将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则其灵敏度将()。

A. 保持不变B.增大一倍C. 减小一倍D.增大两倍2、差动电容传感器采用脉冲调宽电路作测量电路时,其输出电压正比于()。

A.C1-C2 B. C1-C2/C1+C2C. C1+C2/C1-C2D. ΔC1/C1+ΔC2/C23、当变隙式电容传感器的两极板极间的初始距离d0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A.灵敏度K0增加 B.灵敏度K0不变C.非线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减小4、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A.灵敏度会增加 B.灵敏度会减小C.非线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不变5、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固体或液体物位时,应该选用()。

A.变间隙式 B.变面积式C.变介电常数式 D.空气介质变间隙式6、电容式传感器通常用来测量()。

A.交流电流 B.电场强度 C.重量 D.位移7、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测量()。

A.压力 B.加速度 C.电场强度 D.交流电压8、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不包括()。

A. 串联电阻B. 谐振回路C. 并联损耗电阻D. 不等位电阻9、关于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和变介质型差动电容传感器B.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线性特性C.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非线性特性D. 适用于变面积型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线性特性10、下列不属于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是()A.调频测量电路 B.运算放大器电路C.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相敏检波电路11、在二极管双T型交流电桥中输出的电压U的大小与()相关A.仅电源电压的幅值和频率B.电源电压幅值、频率及T型网络电容C1和C2大小C.仅T型网络电容C1和C2大小D.电源电压幅值和频率及T型网络电容C1大小12、电容式传感器做成差动结构后,灵敏度提高了()倍A.1 B.2 C.3 D.0二、多项选择题1、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其灵敏度与极距()。

CH6压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docx

CH6压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docx

第6章压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对石英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A.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不会产生压电效应,也没有电荷产生。

B.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不会产生压电效应,但会有电荷产生。

C.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会产生压电效应,但没有电荷产生。

D.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会产生压电效应,也会有电荷产生。

2、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对比正确的是()A.压电陶瓷比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明显,稳定性也比石英晶体好B.压电陶瓷比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明显,稳定性不如石英晶体好C.石英晶体比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明显,稳定性也比压电陶瓷好D.石英晶体比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明显,稳定性不如压电陶瓷好3、两个压电元件相并联与单片时相比说法正确的是()A.并联时输出电压不变,输出电容是单片时的一半B.并联时输出电压不变,电荷量增加了 2倍C.并联时电荷量增加了 2倍,输出电容为单片时2倍D.并联时电荷量增加了一倍,输出电容为单片时的2倍4、两个压电元件相串联与单片时相比说法正确的是()A.串联时输出电压不变,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B.串联时输出电压增大一倍,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C.串联时电荷量增大一倍,电容量不变D.串联时电荷量增大一倍,电容量为单片时的一半5、用于厚度测量的压电陶瓷器件利用了()原理。

A.磁阻效应B.压阻效应C.正压电效应D.逆压电效应6、压电陶瓷传感器与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的比较是()。

A.前者比后者灵敏度高B.后者比前者灵敏度高C.前者比后者性能稳定性好D.前者机械强度比后者的好7、压电石英晶体表面上产生的电荷密度与()。

A.晶体厚度成反比C.作用在晶片上的压力成正比8、压电式传感器目前多用于测量(A.静态的力或压力C.位移B.晶体面积成正比D.剩余极化强调成正比)oB.动态的力或压力D.温度A.不产生压电效应B. 产生逆向压电效应C. 产生横向压电效应D. 产生纵向压电效应关于压电式传感器中压电元件的连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二、多项选择题1、 压电晶体式传感器其测量电路常采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陈杰)+课后习题答共98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陈杰)+课后习题答共98页
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陈杰)+课后习题答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综合试题(4套)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综合试题(4套)

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4套)综合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

1、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

A. 检测和转换B. 滤波和放大C. 调制和解调D. 传输和显示2、在直流电路中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负载功率的测量方法属于()。

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组合测量D. 等精度测量3、电阻应变片配用的测量电路中,为了克服分布电容的影响,多采用( )。

A.直流平衡电桥 B.直流不平衡电桥C.交流平衡电桥 D.交流不平衡电桥4、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有( )。

A.直流电桥 B.变压器式交流电桥C.相敏检波电路 D.运算放大电路5、实用热电偶的热电极材料中,用的较多的是()。

A.纯金属 B.非金属C.半导体 D.合金6、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的特性主要取决于()。

A.阴极材料 B.阳极材料C.纯金属阴极材料 D.玻璃壳材料7、用光敏二极管或三级管测量某光源的光通量时,是根据它们的什么特性实现的( )。

A.光谱特性 B.伏安特性C.频率特性 D.光电特性8、超声波测量物位是根据超声波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的什么特性而工作的()。

A. 反射B. 折射C. 衍射D. 散射9、下列关于微波传感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可用普通电子管与晶体管构成微波振荡器B. 天线具有特殊结构使发射的微波具有尖锐的方向性C. 用电流—电压特性呈非线性的电子元件做探测微波的敏感探头155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学习指导156 D. 可分为反射式和遮断式两类10、用N 型材料SnO 2制成的气敏电阻在空气中经加热处于稳定状态后,与NO 2接触后( )。

A .电阻值变小B .电阻值变大C .电阻值不变D .不确定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什么是传感器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简述在什么条件下只研究静态特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而在什么条件下一般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是什么?2、分析如图6.1所示自感式传感器当动铁心左右移动时自感L 变化情况(已知空气隙的长度为x1和x2,空气隙的面积为S ,磁导率为μ,线圈匝数W 不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0.1答: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

传感器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0.2答:①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

②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③信号调理器:对于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转换的装置。

④变送器:能输出标准信号的传感器。

1.1解:1.2解:1.3解:带入数据得:拟合直线灵敏度0.68,线性度±7%1.4解:设温差为R,测此温度传感器受幅度为R的阶跃响应为(动态方程不考虑初态)1.5解:此题与炉温实验的测飞升曲线类似:1.6解:1.7解:所求幅值误差为1.109,相位滞后1.8答: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

1.9答: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

1.10答: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1.11解:①理论线性度:②端点线性度:由两端点做拟和直线中间四点与拟合直线误差:0.17 0.16 0.11 0.08所以,1.11③最小二乘线性度:所以,1.111.12解:1.13解:质量块(质量m),弹簧(刚度c),阻尼器(阻尼系数b)根据达朗贝尔原理:2.1解:2.2证:略去的第二项,即可得2.3答:①金属电阻应变片由四部分组成:敏感栅、基底、盖层、黏结剂、引线。

分为金属丝式和箔式。

②其主要特性参数:灵敏系数、横向效应、机械滞后、零漂及蠕变、温度效应、应变极限、疲劳寿命、绝缘电阻、最大工作电流、动态响应特性。

2.4答:2.5解:»满量程时:2.6解:»2.8解:2.9答:2.10解:2.11解:3.1答:①种类:自感式、涡流式、差分式、变压式、压磁式、感应同步器②原理:自感、互感、涡流、压磁3.2答:差分式灵敏度:3.2单极式传感器灵敏度:比较后可见灵敏度提高一倍,非线性大大减少。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参考答案参考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参考答案第1章 检测技术基本知识1.1单项选择:1.B2.D3. A4.B1.2见P1;1.3见P1-P3;1.4见P3-P4;1.5 见P5;1.6 (1)1℃(2)5﹪,1﹪ ;1.7 0.5级、0.2级、0.2级;1.8 选1.0级的表好。

0.5级表相对误差为25/70=3.57﹪, 1.0级表相对误差为1/70=1.43﹪;1.9见P10-P11;1.10见P11- P12;1.11 见P13-P14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及应用2.1 填空1.气体接触,电阻值变化;2.烧结型、厚膜型;3.加热器,加速气体氧化还原反应;4.吸湿性盐类潮解,发生变化2.2 单项选择1.B 2. C 3 B 4.B 5.B 6. A2.3 P17;2.4 P17;2.5P24;2.6 P24;2.7 P24-P25;2.8 P25;2.9 P26;2.10 P30-312.11 应变片阻值较小;2.12P28,注意应变片应变极性,保证其工作在差动方式;2.16 Uo=4m V ;2.17 P34;2.18 P34;2.19 (1) 桥式测温电路,结构简单。

(2)指示仪表 内阻大些好。

(3)RB:电桥平衡调零电阻。

2.20 2.21 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传感器的延迟时间越短越好;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

2.23 P44;2.33 P45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3.1 P53-P56;3.2 变面积传感器输出特性是线性的。

3.3 P58-P59;3.4 P59-P613.5 当环境相对湿度变化时,亲水性高分子介质介电常数发生改变,引起电容器电容值的变化。

属于变介电常数式。

3.6 参考变面积差动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

参考电容式接近开关原理。

3.8 (1)变介电常数式;(2)参P62 电容油料表原理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及应用4.1 单项选择1.B;2.A4.2 P65;4.3 P68;4.4 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比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自由行程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参考答案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

第4章电感式传感器四、简答题 1、 答:工作原理:假设:初级绕组W 1a =W 1b =W 1,次级绕组和W 2a =W 2b =W 2。

两个初级绕组的同名端顺向串联,两个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则反相串联。

当没有位移时,衔铁C 处于初始平衡位置,它与两个铁芯的间隙有δa 0=δb 0=δ0,则绕组W 1a 和W 2a 间的互感M a 与绕组W 1b 和W 2b 的互感M b 相等,致使两个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相等,即e 2a =e 2b 。

由于次级绕组反相串联,因此,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U o =e 2a -e 2b =0。

当被测体有位移时,与被测体相连的衔铁的位置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使δa ≠δb ,互感Ma≠M b ,两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e 2a ≠e 2b ,输出电压U o =e 2a -e 2b ≠0,即差动变压器有电压输出, 此电压的大小与极性反映被测体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2、答: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衔铁的活动位置、供电电源、线圈匝数、铁芯间隙iU Bo变隙式差动变压器结构有关。

知识点:变隙式电感传感器3、答:为改善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非线性可采用差动结构。

如果变压器的供电电源稳定,则传感器具有稳定的输出特性;另外,电源幅值的适当提高可以提高灵敏度,但要以变压器铁芯不饱和以及允许温升为条件。

增加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的匝数比值和减小铁芯间隙都能使灵敏度提高。

知识点:变隙式电感传感器4、答: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主要有变隙式差动传感器和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两种结构形式。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根据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极性可以反映出被测物体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如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可消除零点残余电压,根据输出电压的符号可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如配用相敏检波电路,可判断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5、答:零点残余电压的产生原因:传感器的两次极绕组的电气参数与几何尺寸不对称,导致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势幅值不等、相位不同,构成了零点残余电压的基波;由于磁性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磁饱和,磁滞),产生了零点残余电压的高次谐波(主要是三次谐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一、填空:(20分)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

(2分)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3、光电传感器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

通常把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产生的光电效应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外光电效应,这类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第二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电阻率改变的内光电 效应,这类元件有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使物体内部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光生伏特效应,这类元件有光电池、光电仪表。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T BA 0d )(N N ln )T T (e k0σ-σ⎰+-。

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

(2分)6.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分)7.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相对误差②绝对误差③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

(2分)1、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CH10辐射与波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

第10章辐射与波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红外传感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红外辐射是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光线B.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大致在~1000μm之间C. 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但不具备反射、折射特性D. 红外传感器是利用红外辐射实现相关物理量测量的一种传感器。

2、对于工业上用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比气室内装被分析气体 B.参比气室中的气体不吸收红外线C.测量气室内装N2 D. 红外探测器工作在“大气窗口”之外3、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A.核辐射 B.微波辐射 C.热辐射 D.无线电波4、对于工业上用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参比气室内可装N2 B.红外探测器工作在“大气窗口”之内C.测量气室内装被分析气体 D.参比气室中的气体要吸收红外线5、红外线是位于可见光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

它的波长范围大致在 ( )到1000μm的频谱范围之内。

、在红外技术中,一般将红外辐射分为四个区域,即近红外区、中红外区、远红外区和()。

这里所说的“远近”是相对红外辐射在电磁波谱中与可见光的距离而言。

A.微波区B.微红外区射线区 D.极远红外区7、红外辐射在通过大气层时,有三个波段透过率高,它们是~μm、3~5μm和(),统称它们为“大气窗口”。

~14μm~15μm~18μm~μm8、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参数是衡量其性能好坏的依据。

其中响应波长范围(或称光谱响应),是表示探测器的()相应率与入射的红外辐射波长之间的关系。

A.电流B.电压C.功率D.电阻9、光子传感器是利用某些半导体材料在入射光的照下,产生()。

使材料的电学性质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学性质的变化,可以知道红外辐射的强弱。

光子效应所制成的红外探测器。

A.光子效应B.霍尔效应C.热电效应D.压电效应10、当红外辐射照射在某些半导体材料表面上时,半导体材料中有些电子和空穴可以从原来不导电的束缚状态变为能导电的自由状态,使半导体的导电率增加,这种现象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试题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简答题(30分,6分/题)
1. 传感器(或测试仪表)在第一次使用前和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标定工作,
请问标定的意义?
答:传感器的标定分为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两种。静态标定的目的是确定传
感器静态特性指标,如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动态标定的目的
是确定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如频率响应、时间常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等。
2. 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电压式与电荷式前置放大器各
有何特点?
答:作用是将输出电压放大,并与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成正比。
电压放大器将压电式传感器的高输出阻抗经放大器变换为低阻抗输出,
并将微弱的电压信号进行适当放大,但其所接配的压电式传感器的电压灵敏
度将随电缆分布电容及传感器自身电容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电缆的的更换得
引起重新标定的麻烦。
电荷放大器是一种具有深度电容负反馈的高增益运算放大器,其虽然允
许使用很长的电缆,并且电容Ce变化不影响灵敏度,但它比电压放大器价
格高,电路较复杂,调整也比较困难。
3. 简述霍尔电动势产生的原理。
答:将一块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当有垂直于磁场的电
流I通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UH,称为霍尔电
动势。
4. 如何减少测量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答:(1)引入更正值法;(2)替换法;(3)差值法;(4)正负误差相消法;
(5)选择最佳测量方案。
5. 什么是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请解释它与金属丝灵敏系数的区别。
答: 应变片一般做成丝栅状,测量应变时,将应变片贴在试件表面上,试
件的变形很容易传到应变片上。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与金属丝灵敏系数是
不同的。第一,零件的变形是通过剪力传到金属丝上的。第二,丝沿长度方
向承受应变时,应变片弯角部分也承受应变,其截面积变大,则应变片直线
部分电阻增加时,弯角部分的电阻值减少,也使变化的灵敏度下降。因此,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金属丝灵敏系数低。
二、 计算题(20分,10分/题)
1. 设7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8 10.0 10.1 9.9 10.3
10.1 15cm,若忽略粗大误差和系统误差,试求在99.73%的置信概率下,对被
测物体长度的最小估计区间。
答:忽略最后一个值,平均值03.1061.103.109.91.10108.9x,
07.0,27.0,13.0,07.0,03.0,23.003.108.9654321pppppp

18.021451

npni
i

则最小估计区间57.10~49.918.0303.103xx。
2. 将一只灵敏度为0.08mV/℃ 的热电偶与毫伏表相连,已知接线端温度为50℃,
毫伏表的输出为60 mV, 求热电偶热端的温度为多少?

答:20005008.060T℃

三、 分析/证明题(32分,8分/题)
1. 系统的系统响应带宽与传感器的响应带宽无关,请问这种说法正确吗?试述
理由。
答:不正确。传感器的响应带宽会限制系统的系统响应带宽。
2. Pt100和Cu50各代表什么传感器?分析热电阻传感器测量电桥之三线、四线
连接法的主要作用。
答:铂电阻和铜电阻热电动势传感器。
三线连接法的作用是使电桥不会产生温度误差;四线连接法使调零电位
器的接触电阻和指示仪表串联,接触电阻的不稳定不会破坏电桥的的平衡和
正常的工作状态。
3. 温度对光电流影响不大,所以光电传感器在使用中不需要进行温度补偿,此
观点正确否,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半导体材料容易受温度影响,而其直接影响光电流的值,
所以还需要温度补偿装置。
4. 智能传感器只是将被测信号数字化,意义不大,你同意此观点否?分析说明
你的理由。
答:不同意。智能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可使用电路代替一部分脑力
劳动。和微机的结合使智能传感器不仅有视嗅味和听觉功能,还具有存储,
思维和逻辑判断,数据处理,自适应能力等功能,从而使传感器技术提高到
一个新水平。

四、 设计题(18分)
根据你所掌握传感器知识,设计一套湿度测量传感器(包括敏感元件的选择、
测量电路的设计、采用的温度补偿及抗干扰措施)。
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