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乡村旅游政策扶持补贴项目
山东出台“16条”扶持村集体经济

编辑:贺连民1846529102@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七十五年。
继续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
要切实做好“长久不变”基础工作,做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体系,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政策。
《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
维护进城农户土地承包权益,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
对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权或将承包地退还集体经济组织,也可鼓励其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地经营权。
对长期弃耕抛荒承包地的,发包方可以依法采取措施防止和纠正弃耕抛荒行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实行“长久不变”的重要性、系统性、长期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保障“长久不变”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在本地顺利实施。
文/ 雪梅山东出台“16条”扶持村集体经济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发展路径、政策扶持、组织保障三方面提出16条举措。
根据《意见》,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2223第1月 上半月刊10万元以上的达到30%;到2022年,10万元以上的达到50%。
为多渠道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意见》提出开发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整合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林地、“四荒”“四边”等资源,通过拍卖使用权、绿化权等形式盘活利用。
另外,盘活和优化利用村集体闲置的办公用房、农贸市场、厂房、仓库、大型农机具等设施设备,通过自主经营、出租、投资入股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
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异地置业,通过购买或共建商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写字楼和公寓等物业资产,获得稳定收益。
2020年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及项目

2020年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及项目一、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及项目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4.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5.农机安全监理免费政策6.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7.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政策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9.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10.稳定生猪生产政策11.动物防疫补助政策12.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13.东北玉米和大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14.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15.农业保险支持政策16.财政支持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政策17.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18.牧区良种推广政策19.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20.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政策二,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及项目21.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政策22.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政策23.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政策24.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支持政策25.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政策26.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政策2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政策28.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支持政策29.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支持政策30.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政策3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32.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政策33.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34.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3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政策三、产业发展政策及项目36.农村创新创业支持政策37.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支持政策38.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39.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支持政策40.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发展支持政策41.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政策42.产业扶贫政策43.贫困地区产销对接支持政策44.信息进村入户支持政策45.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支持政策46.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47.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48.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49.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50.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51.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政策52.粮改饲试点支持政策53.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54.渔业油价补贴综合性支持政策55.蜂业质量提升政策四、农村改革政策及项目5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57.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58.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政策59.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60.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61.农垦危房改造政策62.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63.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64.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政策65.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政策。
地方政府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研究

地方政府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研究作者:王维金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34期摘要: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挖掘发展潜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
有需求就要市场,不断满足各种需求,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国各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公共政策的保障,乡村旅游是带动整体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还要有政策支持和保障,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认真研究当地及外地旅游政策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0.34.0041 研究背景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表明了经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重点突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的增加、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价值链,通过深加工和服务,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行美丽乡村和富裕生态乡村的目标。
农业在我国重要地位,种地面积大,农村从业人口多,农业资源丰富。
乡村旅游已成为大多数人休闲娱乐的去处,乡村没有工业、环境优美、空气新鲜。
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农村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社会更加和谐,能够有效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增长。
乡村旅游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培育经济增长点。
国家层面的乡村旅游政策也制定了一些,如《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等。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政策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政策扶持。
以下是关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主要政策:
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调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2.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3.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 2020年《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到2025年,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5.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942号建议的答复》:明确国家自然资源部同意农业农村部可用10%的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计划指标,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6.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取得土地要素,从根本上明确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的用地规范,避免乡村产业受到土地问题、大棚房问题的困扰。
7.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落实政策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涵盖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政策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振兴。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政策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乡村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增加,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旨在加快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政策。
第一步:政府主导带头,全方位推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优化政策环境,提供政策扶持。
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从完善政策法规、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支撑体系等多方面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第二步:产业协同,整合资源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的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
因此,政府将力推产业协同,大力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全新的旅游业态。
比如,在推广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同时,也同步推广当地特色产品和农副产品等。
第三步:资源保护,生态优先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政府也十分重视对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政府将在乡村旅游的推广和开发中,把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中,切实保障好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的保护。
第四步:引导投资,鼓励创新政策推动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各种领域的参与和全方面的创新。
因此,政府将通过引导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力量,帮助乡村旅游产业各自发展。
同时,政府也将大力鼓励乡村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技术的创新,推广全新的旅游方式和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行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
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国内旅游市场的逐年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也愈加广阔。
只有政府与企业政策协同,互相配合,才能打造出更加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旅游环境,助力中国旅游业的快速成长。
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认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建设乡村产业集群。
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是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部分县乡等行政区或某一产业集聚区,坚持产前产中产后有机衔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型、成熟的融合发展模式和全产业链条,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区域品牌溢价效果已初步显现,市场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上升到产业链竞争的新高度,并且其做法经验可复制、可推广,能够在全国发挥标杆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的区域。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是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部分县乡等行政区或某一产业集聚区,坚持产前产中产后有机衔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型、成熟的融合发展模式和全产业链条,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区域品牌溢价效果已初步显现,市场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上升到产业链竞争的新高度,并且其做法经验可复制、可推广,能够在全国发挥标杆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的区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精神,农业部决定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先导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融合发展各类经营主体。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培育打造和创建融合发展先导区的重要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是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部分县乡等行政区或某一产业集聚区,坚持产前产中产后有机衔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型、成熟的融合发展模式和全产业链条,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区域品牌溢价效果已初步显现,市场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上升到产业链竞争的新高度,并且其做法经验可复制、可推广,能够在全国发挥标杆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的区域。
2020年乡村旅游政策扶持补贴项目

2020年乡村旅游政策扶持补贴项目
1.依托林果业、设施蔬菜水果的观光采摘类休闲农业
承包山林地的林果业及观光农业,则可以申请造林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水利和道路建设补贴等。
比如:
(1)农业局的农业综合开发园艺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扶持资金一般约为200万元。
(2)林业局的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扶持资金约150万~300万。
(3)农业部主管的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项目,扶持资金在50万~100万之间。
(4)农业局的水果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扶持资金在25万~100万之间。
(5)农业局的高产创建项目,扶持资金约50万~100万。
2.科技示范园等观光与科普一体的休闲农业
这类休闲农业项目包括科技示范园、物流商贸园等形式,既可以申报技术方面的扶持,也能申请农业方面的扶持,因此可申报的资金扶持种类包括:
发改委的冷链物流项目。
商贸流通重点支持项目。
农业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西吉县2020年度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实施方案(2020)

西吉县2020年度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实施方案(2020)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单位),区、市驻县各单位:《西吉县2020年度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十四届县委2020年第10次常委会议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0年第4次会议研究审定,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西吉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0年4月27日西吉县2020年度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东西部协作,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根据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下达2020年度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资金计划的通知》(宁开发〔2020〕15号)、《关于下达2020年度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资金计划的补充通知》(宁开发〔2020〕17号)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宁开办发〔2020〕14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对口扶贫协作,坚持优势互补,优化结对关系,突出帮扶重点,汇集资源,聚焦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激情帮扶、精诚合作,切实发挥项目支持、产业合作的积极作用。
二、项目内容(一)特色产业培育1.艾草种植补贴项目。
按照《西吉县2020年产业扶贫扶持政策》文件,今年计划种植艾草5530亩,安排补贴资金547万元。
(1)建档立卡户种植。
龙王坝村3户建档立卡户分别种植20亩,每亩补贴500元,验收标准为1200株/亩,计划安排补贴资金3万元;(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种植300亩以上艾草育苗基地的,每亩一次性补贴800元,验收标准为2800株/亩。
共计种植3950亩,计划安排补贴资金316万元。
其中:①西吉县瑞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新营乡长义山村建设艾草种植(育苗)基地,种植艾草300亩。
土地流转带动建档立卡户10人,基地务工带动建档立卡户2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乡村旅游政策扶持补贴项目
1.依托林果业、设施蔬菜水果的观光采摘类休闲农业
承包山林地的林果业及观光农业,则可以申请造林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水利和道路建设补贴等。
比如:
(1)农业局的农业综合开发园艺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扶持资金一般约为200万元。
(2)林业局的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扶持资金约150万~300万。
(3)农业部主管的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项目,扶持资金在50万~100万之间。
(4)农业局的水果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扶持资金在25万~100万之间。
(5)农业局的高产创建项目,扶持资金约50万~100万。
2.科技示范园等观光与科普一体的休闲农业
这类休闲农业项目包括科技示范园、物流商贸园等形式,既可以申报技术方面的扶持,也能申请农业方面的扶持,因此可申报的资金扶持种类包括:
发改委的冷链物流项目。
商贸流通重点支持项目。
农业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