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唐舞《谢公屐》中“刚柔相济”的动作语言艺术特征-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试论汉唐舞《谢公屐》中“刚柔相济”的
动作语言艺术特征
摘要
汉唐古典舞是以中国古代中辉煌的汉唐艺术文化以及其精神气质为审美主干的中国古典舞学派,古典舞中所蕴含的的刚柔相济的审美气韵是其精华所在。

刚柔相济,是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审美精神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本论文从刚与柔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的阐述入手,以汉唐古典舞《谢公屐》为例,从舞蹈表演形式、舞者形象,动作姿态,舞蹈与音律的结合,以及所展现的整体意蕴等几个方面,分析刚柔相济在汉唐古典舞中的表现。

并从古典舞复兴和古典美学以及训练意义方面,阐述汉唐古典舞刚柔相济特点审美价值的体现及训练意义。

通过对刚柔相济在《谢公屐》汉唐古典舞中审美价值的研究,能够更好的研究中国传统舞蹈的发生发展,以及其与现代文化思想的融合,使学界和大众在了解自我本体的舒展和对时尚追求之时,兼回眸传统文化之需。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刚柔相济;谢公屐;训练意义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3)
1.1 研究的背景 (3)
1.2 研究现状 (3)
1.3 研究的方法 (4)
第二章《谢公屐》舞蹈表演形式 (5)
2.1汉唐古典舞的定义与风格特征 (5)
2.2《谢公屐》舞蹈的舞姿形态 (5)
2.3《谢公屐》舞蹈的动律特征 (6)
2.4《谢公屐》舞蹈的乐律特征 (7)
第三章刚柔相济特点在《谢公屐》舞蹈表演中的体现 (8)
3.1《谢公屐》舞蹈表演中刚柔相济在气力和舞姿中贯通的体现 (8)
3.2《谢公屐》舞蹈表演中刚柔相济与音律的融合之美 (9)
3.3刚柔相济的文化审美指向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古典舞”是在一定的历史时代中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并能够代表那一历史时期的审美特点的舞蹈。

古典舞蹈的形成是以古代舞蹈的研究为基础,只有对每个历史时期中各种古代舞蹈的审美特点充分了解才能概括,辨别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舞蹈。

汉唐古典舞是以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辉煌的汉、唐、魏晋精神和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干,以汉、唐和明、清戏曲舞蹈为支点,全面研究、继承古代具有经典性舞蹈文化,在吸收了其精髓韵味以及风格特征后,创建出的中国古典舞学派。

本学派的创始人孙颖教授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历经了二十余年的理论思考和准备。

继而,从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孙教授以其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独特的艺术灵性开始了频繁而艰
苦的创作实践活动,逐步明确了汉唐古典舞学派的形式与风格。

《谢公屐》作为新时期汉唐舞蹈的典范,它从一开始就将中国古典情怀和人文主义精粹灌注到古典舞的体系当中,为中国古典舞内涵的丰富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谢公屐》中刚柔相济的意味贯穿始终。

随着音乐旋律由平稳变、深沉,再到慷慨激昂,舞蹈的情绪似乎也从沉思和伤感,变得刚劲有力。

舞蹈动作舒展但又干净利落,不失一种内在的节奏感和力量。

舞者的动作舒展,刚柔相济,情感丰富,又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道,气韵天成。

在大开大合之时亦带有一种向上和张扬的动势,带有一种挺拔和激昂的气势。

同时,穿插在在种“外刚”之中是“内柔”的衔接和穿插,刚柔相济的表现使得力量在流动中变得富有弹性,动作与动作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对比与映衬,却又不失流畅,使舞蹈更具有艺术和情感表现力。

它以“刚柔”,作为汉唐古典舞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内在气质美,以“刚”和“柔”的结合,使汉唐古典舞的表演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2 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舞蹈技法对于中国传统舞蹈的渗透,中国古典舞原来特有的鼓点特质开始消解,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中国古典舞内涵的中国传统的刚柔相济的精神,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从发生学角度对中国古典舞进行研究的专著尚未出现,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