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三级中安协课件)
三级专业能力课件

第1节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知识要求】 一、评价单元安全对策措施基本要求和 原则 二、安全对策措施基本知识
第1节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知识要求】
二、安全对策措施基本知识
1. 2. 3. 4. 安全对策措施的对象是“事故隐患” 安全对策措施的重点是“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的种类 评价单元的安全对策措施重点
第2节 编制评价报告【知识要求】
3.检查是否针对每个危险源设臵了安全防护措施。 4.围绕每项危险源,分析可能出现的“人的不安全因素” 和“物的不安全因素”。 5.根据危险源分析,列出在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下安 全防护设施失效可能导致的事故隐患。 6.是否针对事故隐患设臵了控制设施(包括自动监测系统 和自动控制系统)。 7.分析事故隐患在无控制设施或控制设施失效的情况下, 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 8.针对每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事件,设臵减灾设施和应急 救援预案。
第2节 编制评价报告【知识要求】
各类评价结果汇总 • • • • • • • 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源数据汇总。 安全设备设施数据汇总。 安全管理数据汇总。 事故隐患数据汇总。 安全评价数据汇总。 安全对策措施数据汇总。 信息反馈控制数据汇总。
第2节 编制评价报告【知识要求】
2. 单元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 单元评价结论编制时,应遵循客观公 正、观点明确的原则,而且结论要有 概括性、条理性,语言要精练。
第2节 编制评价报告【知识要求】 一、单元评价结论编制方法和原则
二、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规范
第2节 编制评价报告【知识要求】 二、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规范
1. 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2.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格式
第2节 编制评价报告【知识要求】
1. 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内容全面。 分析细致。 条理清晰。
安全评价师考试三级培训课件三级专业能力课件-李-新版-0

1
气瓶房
氧气
氮气 丙酮
100kg
200kg 200kg
2
喷漆工房
乙醇汽油 汽油源自200kg600kg 50000kg 200000kg 200000kg
3
油料库房
丙酮 乙醇
情景题:
几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如表2和 表3.
表2 企业各种危险化学品及其储存量
序号 1 2 3 4 危险化学品名称 乙炔 丙酮 乙醇 汽油 临界量(T) 1 500 500 200
200
200 50 200 50 50 500
有机过氧化物
毒性物质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类2的物质
注:以上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GB12268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GB20592确定
情景题:
办公室的照度标准值为500Lx,照度标准值是指工作、 活动或生活场所参考平面上的最低平均照度值。某新建办 公室,现场实测工作参考平面上的8个照度数据为:527Lx、 448Lx、518Lx、551Lx、549Lx、546Lx、498Lx、532Lx。 试用“Q值检验法”判别其中是否有极端数据应该舍去。 计算该新建办公室的平均照度值,并说明是否满足标准的 要求?(观察8次的置信因素Q0.90=0.47)
2011年鉴定题型 情景题 案例分析题 论述题
链接: 鉴定样题
内 容
大纲要求
专业能力知识 总结
总结
一、三级能力基本要求 二、复习注意事项 三、鉴定注意事项
情景题:
某建设项目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进行初步设计 前,已具备了进行安全预评价的条件。一安全评价机构通 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采用了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作业 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中某评价单元进行了安 全预评价。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得到该单元中存在Ⅳ级危险等 级的火灾、爆炸危险,Ⅲ级危险等级的中毒、高温灼伤危 险和Ⅱ级危险等级的车辆伤害等危险。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该单元存在20<D<70的危 险作业10项,70<D<160的危险作业4项,160<D<320的危险 作业2项。
【2019年整理】安全评价师考试三级培训课件三级专业能力课件-李-新版-0

气体
危险性属于4.1项且包装为ⅠⅡⅢ类的物质
200
表3(续)
类别 易于自燃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 体的物质 氧化性物质
其他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危险性分类及说明 临界量(T)
危险性属于4.2项且包装为Ⅰ或Ⅱ类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4.3项且包装为Ⅰ或Ⅱ类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Ⅰ类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Ⅱ或Ⅱ类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5.2项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类1的物质
内 容
大纲要求
一级专业能力知识 总结
人生能有几回搏!
祝大家鉴定顺利!
表3 其他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类别 爆炸品 危险性分类及说明 1.1A项爆炸品 除1.1A项外的其他1.1项爆炸品 除1.1项外的其他爆炸品 易燃性气体:危险性属于2.1项的气体 氧化性气体:危险性属于2.2项且急性易燃无毒气体且次 要危险性为5类的气体 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毒性 气体 毒性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 极易燃液体:沸点≤35℃且闪点<0 ℃的液体;或保存温 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 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 ℃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 体);液态退敏爆炸品 易燃液体:23 ℃ ≤闪点<61 ℃的液体 易燃固体 临界量(T) 1 10 50 10 200 5 50 10 1000 5000
大纲要求
二、鉴定内容
(一)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值约占35%) 1.前期准备 2.现场勘查 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二)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分值约占35%) 1.划分评价单元 2.定性定量评价 (三)风险控制(分值约占30%) 1.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2.编制评价报告
国家安全评价师PPT

第2节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能力要求】
(4)超负荷的负重运动,尤其是举起或 搬下重物的距离过长,搬运重物的距离过 长; (5)负荷有突然运动的风险; (6)手工操作的时间及频率不合理; (7)没有足够的休息恢复体力的时间; (8)工作的节奏及速度安排不合理.
建构筑物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要从厂 房和库房的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分类 、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 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
第2节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能力要求】
7.工艺过程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
段危险有害因素,应考虑设计是否合理 ;是否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是否采取 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在无法消除 、预防、减弱危险的情况下,是否将人 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当操作者失误 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是否 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 生.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 ,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 和声、光警示装置等.
第2节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能力要求】
(2)振动 振动危害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可
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 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振动危害的识别则应先找出产生振动 的设备,然后根据国家标准,参照类比资 料确定振动的危害程度.
(3)温度与湿度的危险有害因素
第2节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能力要求】
(2)易燃液体贮运危险因素识别 1)整装易燃液体的贮存状况、技术条件、防
火要求、防火间距、消防措施是否符合安全 要求; 2)散装易燃液体是否具备防泄漏、 防流散, 防静电、防雷击、防腐蚀、装卸操作、管理 等方面的条件.
第2节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能力要求】
《安全评价师简介》PPT课件上课讲义

2008年安全评价人员继续教育(职业化教育)
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安全监管总局与原劳动和社 会保障部进行了接触和沟通,介绍了目前安全评价从 业人员的实际发展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 同志在听取介绍后表示:目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安 全评价人员实行的人员能力考查、从业管理等制度与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方式十分接近,建立并实施安 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且 具备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大力 支持对安全评价从业人员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 2008
2008年安全评价人员继续教育(职业化教育)
2. 设立过程
2007年4月,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组织有关专 家对安全评价从业人员实行国家职业资格的可行性、 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多方面调研,形成了 研究报告。
2007年6月4∽6日,邀请有关专家召开了《安全评 价人员从业资格制度研究报告》专家论证会,就安全 评价人员设立国家新职业、对人员从业管理纳入国家 职业资格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论证。论证 专家建议总局应尽快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在国家 职业分类大典中设立安全评价师新职业建议。
三、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的设立过程
1. 设立依据 《行政许可法》第12条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的范围中第三款规定:“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 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 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 质的事项。”
《就业促进法》第51条规定:“国家对从事 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 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07年8月25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职业 专家论证会。
安全评价师(三级课件)教材

1
2
现场调查分析方法
评价相关的工程设计、勘察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检查表编写知识
第2节 现场勘察【知识要求】
01
03
02
04
第2节 现场勘察【知识要求】
前置条件检查
现场勘察
评价相关的工程设计、勘察基础知识
工况调查
检测检验
1
2
3
4
5
6
1. 前置条件检查
到项目所在地考察评价项目所属行业、项目状 况。
听取客户对安全评价的要求。
边环境是否适宜项目建设。
存在难以整改的先天不足。
是否能提供项目关键批文或证书。 可提供的信息资料是否齐全。 项目是否存在恶意违规现象。
第2节 现场勘察【知识要求】
01
02
03
04
基本情况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3.事故案例在安全评价中的作用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1
2
3
6
5
4
5. 事故现场勘察举例
火灾事故现场勘察
在火灾事故现场勘查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查明火 灾发生的原因,凡与起火原因有关的部位、地点和场 所都是勘查的重点。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国家安全评价师职业技能鉴定
安全评价师三级 专业能力 讲师: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内 容
大纲要求
专业能力知识
总结
D
C
A
B
主要内容
第2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第3章 风险控制
03
01
02
第1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第1节 前期准备 第2节 现场勘察
安全评价师(三级课件) 教材PPT课件

4/11/2020
7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1. 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及空间上定性定 量的状态。 信息具有物质依赖性、传递性和确定性三 个属性。 信息的运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产生信息) (传递信息) (接收信息)
4/11/2020
8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信息论
研究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信息的取 得、计量、传输、存储、处理、控制和利 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4/11/2020
17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1. 事故
经典的事故概念 事故是一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
损失的意外事件。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在机械事故中,
死亡、重伤比轻伤比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 29:300。 我国现行的事故概念
最终导致人肉体损伤、死亡,财物损 失或不希望的事件。
4/11/2020
信息熵是系统有序化程度的一个度量, 是量化描述、定量信息的基础。一个系统 越是有序,信息熵就越低。反之,一个系 统越是混乱,信息熵就越高。
4/11/2020
9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控制论 • 表征控制系统的四类指标:
可控性 可观测性 鲁棒性 控制精度
4/11/2020
10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国家安全评价师职业技能鉴定
安全评价师三级 专业能力
讲师:
4/11/2020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2012
1
内容
大纲要求 专业能力知识 总结
4/11/2020
2
主要内容
第1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第2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第3章 风险控制
4/11/2020
安全评价师 三级 课件内容

安全评价师课件内容第一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第一节前期准备知识要求一、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及空间上定性定量的状态。
信息具有物质依赖性、传递性和确定性三个属性。
信息论: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信息的取得、计量、传输、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信息熵是系统有序化程度的一个度量,是量化描述、定量信息的基础。
一个系统越是有序,信息熵就越低。
反之一个系统越是混乱,信息熵就越高。
控制论表征控制系统的四类指标:可控性、可观测性、鲁棒性、控制精度。
安全控制工程:安全系统在控制时的特性1)安全系统状态的触发性和不可逆性;2)随机性和不确定性;3)系统的自组织性。
安全控制过程图(P7)2、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评价标准。
3、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和内容1)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指与项目安全性和安全评价相关的信息。
2)对被评价项目主体(建设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来说,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中存在人流、物质流、能量流和管理流,并通过信息流反映出来。
4、安全评价信息的采集方法:可以分为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法两种。
1)直接采集法:一般采用“问、听、看、测、记”的方法,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连贯的,有序的,每项采集内容都可以使用一遍或多遍。
2)间接采集法:对于安全评价来说,间接采集的信息一般均属过去时间和空间的信息,是否可以在当前评价中使用,要有信息“适用性”的判断。
5、信息采集程序:1)提出信息需求;2)进行信息分类;3)确认信息内容;4)涉密信息签订保密条款;5)信息直接采集;6)信息间接采集;7)信息更新;8)信息采集结束。
二、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1、事故经典的事故概念:事故是一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比轻伤比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我国现行的事故概念:最终导致人肉体损伤、死亡,财物损失或不希望的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的事故概念 事故是一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
损失的意外事件。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在机械事故中,
死亡、重伤比轻伤比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 29:300。 我国现行的事故概念
最终导致人肉体损伤、死亡,财物损 失或不希望的事件。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2. 事故调查和分析
事故调查是掌握整个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和 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的重要工作,是根据 调查结果,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提出处理意 见和措施并编写调查报告的过程。 事故调查程序
国家安全评价师职业技能鉴定
安全评价师三级 专业能力
讲师: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2012
内容
❖大纲要求 ❖专业能力知识 ❖总结
主要内容
第1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第2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第3章 风险控制
第1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第1节 前期准备 第2节 现场勘察 第3节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1节 前期准备
第1节 前期准备【能力要求】
1. 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
安全评价项目所需法律、法规信息要从评价项 目的实际情况着手,先采集普遍适用于评价项 目的法律、法规信息,再采集评价项目特殊性 的法律、法规信息。
2. 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途径和更新
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法律、法规信息跟踪与更新,应根据信息的属
间接采集的信息一般均属过去时间和 空间的信息,是否可以在当前评价中使用, 应对信息进行“适用性”的判断。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5. 信息采集程序
1) 提出信息需求 2) 进行信息分类 3) 确认信息内容 4) 涉密信息签订保密条款 5) 信息的直接采集 6) 信息的间接采集 7) 信息更新 8) 信息采集结束
安全系统状态的触发性和不可逆性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系统的自组织性
安全控制过程图
校正信息
绘制控制系统框图
建立系统模型
计算和决策
校正信息 决策信息
综合分析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2. 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信息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包括:法律、法规、 规章和安全评价标准。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注意事项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一、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 二、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一、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
1. 信息的概念 2. 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信息 3.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和内容 4. 安全评价信息的采集方法 5. 信息采集程序
信息熵是系统有序化程度的一个度量, 是量化描述、定量信息的基础。一个系统 越是有序,信息熵就越低。反之,一个系 统越是混乱,信息熵就越高。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控制论 • 表征控制系统的四类指标:
可控性 可观测性 鲁棒性 控制精度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 安全控制工程
安全系统在控制时的特性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5. 事故现场勘察举例
火灾事故现场勘察 在火灾事故现场勘查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查明火
灾发生的原因,凡与起火原因有关的部位、地点和场 所都是勘查的重点。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爆炸事故的现场勘察的重点 1) 判明爆炸性质,即判明属气体爆炸还是炸药爆炸。 2) 炸点的勘查,炸点即爆炸原点,对其勘查包括炸点的炸
坑形状大小、坑口直径、深度及炸点底的物质类型,炸 坑的气味,烟痕等。 3) 爆炸残留物的勘查,这是分析炸药种类和引爆装置的重 要依据。 4) 抛出物的勘查,主要指因爆炸而抛射出来的炸点的物质, 炸点周围的物质及炸药的包装物,捆绑物等。 5) 非炸药化学爆炸事故 ①找出起爆能源,可结合细致勘查和现场实验两种手段进行。 ②找出可爆物来源,对气体要找出泄漏点,对粉尘要勘查粉 尘存在的可能性及爆炸的条件。
3.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和内容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是指与项目安 全性和安全评价相关的信息。 对被评价项目主体(建设单位或生产经 营单位)来说,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中 存在着人流、物质流、能量流和管理 流,并通过信息流反映出来。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4. 安全评价信息的采集方法 直接采集法 间接采集法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一、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 二、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二、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
1. 事故 2. 事故调查和分析 3. 事故案例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4. 事故案例的分析方法 5. 事故现场勘察举例(火灾爆炸事故)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第1节 前期准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注意事项
第1节 前期准备【能力要求】
一、安全评价所需法律、法规信息的采 集和更新 二、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的筛选和分析 三、基础技术资料的采集
第1节 前期准备【能力要求】
一、安全评价所需法律、法规信息的采 集和更新
1. 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 2. 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途径和更新
• 公正、公开原则 • 分级管理原则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3. 事故案例在安全评价中的作用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4. 事故案例的分析方法 分析直接原因 分析间接原因 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
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 例如:参照GB6441-1986附录A,将事故
原因分为四类。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1. 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及空间上定性定 量的状态。
信息具有物质依赖性、传递性和确定性三 个属性。
信息的运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产生信息) (传递信息) (接收信息)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信息论 研究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信息的取
得、计量、传输、存储、处理、控制和利 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事故的现场处理;物 证搜集;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证人材料的搜 集;现场摄影;事故图绘制;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调查报告编写;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第1节 前期准备【知识要求】
事故调查程序 •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 “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