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潮绣纹饰图案的因素
浅谈当下肌理类纹样在布艺产品设计中盛行的因素

浅谈当下肌理类纹样在布艺产品设计中盛行的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布艺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作为家居装饰的一部分,布艺产品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肌理类纹样在布艺产品设计中逐渐盛行,它的盛行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肌理类纹样设计具有自然、简约、时尚的特点,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简约、清新的生活方式。
肌理类纹样设计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自然之美,强调质感和纹理的细腻以及简约的风格,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舒适。
肌理类纹样设计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生活方式和品质的需求,成为布艺产品设计中的主流趋势。
肌理类纹样设计符合人们对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品的材质和品质。
肌理类纹样设计往往采用天然的材质,如棉、麻、丝等,这些材料天然环保,对人体健康无害。
肌理类纹样设计的产品通常具有透气、舒适的特点,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家居环境。
肌理类纹样设计在布艺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肌理类纹样设计在布艺产品中的盛行还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纹样设计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设计师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肌理类纹样设计,使得肌理类纹样的应用更加广泛。
现代科技还为肌理类纹样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设计师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化技术等手段,更好地展现肌理类纹样设计的魅力,使其在布艺产品设计中更加突出。
肌理类纹样设计在布艺产品中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肌理类纹样在设计中往往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
这些肌理类纹样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肌理类纹样设计融入到布艺产品中,通过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消费者的青睐。
肌理类纹样设计在布艺产品中盛行的因素还在于其多样性和适用性。
拾遗计划之潮绣的传承与发展

拾遗计划之潮绣的传承与发展一、潮绣的历史与特点潮绣起源于广东潮州,据史料记载,潮绣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宋代,潮绣技艺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生产的手工艺品,以其技艺精湛、绣工细密、图案精美而闻名于世。
潮绣以其含蓄典雅的风格,精巧细腻的绣工和多样化的图案而备受世人喜爱,成为了中国刺绣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潮绣的特点在于其线条流畅、绣工精湛、图案繁多。
潮绣作品常常以自然界的花鸟、山水为题材,通过精湛的绣工将这些图案表现得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而潮绣的线条优美而流畅,用线的表现手法极富变化,使得潮绣作品更具有动感和韵律感。
由于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潮绣作品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用品、工艺品等领域,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二、潮绣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尽管潮绣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潮绣技艺却面临着一些困难。
由于潮绣技艺属于传统手工艺品,其传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现代的年轻人在面对繁忙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时,往往较少选择绣花这种耗时耗力的手工艺,导致潮绣技艺的传承逐渐减弱。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给潮绣产业带来了困难,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纺织工业生产的速成品,对于手工艺品的需求减少,导致潮绣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开始关注起潮绣这一传统手工艺品来。
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措施,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潮绣技艺;推广和宣传潮绣文化,提高潮绣作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与市场的关注。
潮绣产业也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些新兴的潮绣设计师开始尝试将潮绣融入到现代时尚元素中,加入新的图案、新的颜色、新的材质,使得潮绣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潮绣在传承和发展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潮绣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压力之际,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拾遗计划,推动潮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要加强潮绣技艺的传承培训,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潮绣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中来。
浅议传统潮绣纹饰图案的现代应用

Ke y wo r d s: Em b r o i d e r y ,I de a l ,t h e Or d e r ,t h e F o r c e o f I n f e c t i o n
I nt er ne n. or g. c n
代 乾嘉 时 期, 随着 经济 与文化 的发 展 , 为潮 绣的 繁荣 提 供了物质与 精神 用概 括 、 提炼、 变 形等 表现 手法 体 现物 体 , 将 客 观 自然 物象 升华 至一种
在 某婚 纱 设 计中 ( 图1 ) , 图案 造 型注 重 植物 花卉 本身 的 条件。 随着宗族 和 宗教 祭祀的 热烈 以及潮剧 等 的服 装 需求 , 造 成 对刺绣 理想 中的形象 。 其 中对于 现实 植物 的理 想化 表现 , 是 在不 违背真 实的外 行 业 的剌激 , 以 此为业 的店 铺应 运 而生 , 潮绣 以服 务 于 当地 的民居 、 祠 结构 美和 特征 , 进行大 胆 的取 舍变形 , 对 自然 物进行 的再创 造 , 使 杂乱 的自然 堂、 庙 宇 的装饰 为主 。 潮 绣 的题材 除了 人物 、 动物 、 花鸟、 器皿 、 龙凤 之 观 前 提下, 外, 经常用 鱼虾 以及南国的佛 手 、 菠萝等瓜 果这一类 题材 , 极 富特色 。
籀
探讨 潮绣 图 案构 成在现 今商 业中的 应用 研究 。通过 在 婚纱 等服 装中的 视 觉表 要 : 文章 以现代 潮绣 图 案的风 格特 点 为出发 点 ,
现规律 。 使 人们 对潮绣 在当今社 会 中的 保护与 研究得 到更深 层的理解 。 关 检 键 词 : 潮矫 曩想化 秩序化 感染力
a r t d e s i gn . or g. c n 索 : WWW.
浅析潮绣的艺术特色

浅析潮绣的艺术特色艺苑论坛浅析潮绣的艺术特色[摘要]潮绣作品偏重于民俗用品,花纹、样式贴近乡间生活,其工艺复杂多变,秀法独特,“垫高绣”更是极大地丰富了潮绣的表现力和装饰意味。
潮绣主要取材于民间人物故事或花鸟类题材,其艺术特色可归纳为:用线多种多样、用色明快、多用金银线、装饰花纹丰富、绣艺纹理清晰等。
[关键词]潮绣;潮州;刺绣;艺术特色;垫高绣文张佩霞潮绣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地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潮绣发展的鼎盛时期。
当时潮绣品类繁多,绣工遍布城镇农村,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产值超过1亿元。
潮汕地区几乎“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
从作品特色来说,潮绣作品偏重于民俗用品,花纹、样式贴近乡间生活。
与同为“粤绣”的广绣相比,潮绣显得有些“土气”,这种“土气”体现在:广绣主要用于官服、生活用品、戏服等,而潮绣则是多用于寺院、庙宇、戏台等场合的挂旗、横幅、陈设品以及当地女子嫁妆等。
可以说,这种“土气”,正是潮绣的艺术特点之一。
从艺术层面来讲,潮绣以构图匀称、图案严谨、色彩浓郁鲜艳、绣艺独特、立体感强、富有装饰性著称。
其材料有绸缎、金银线、绒线、棉絮、纸丁等,这些材料通过绣娘的勾勒,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浓烈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
在针法上,潮绣针法多达两百多种,其“垫、浮、勾、勒、通”的刺绣工艺至今仍为机器无法取代。
由于潮绣的工艺复杂多变,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技巧,因此,要达到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必须经过多年的磨炼。
下面具体剖析一下潮州金银线绣制的技法。
一般来说,潮州金银线绣制技法概括为钉、垫、贴、拼四种。
“钉”是用金银线铺满纹样,用丝线钉绣、运针。
“垫”是用纸丁、棉絮为材料垫底,突出物象,再在上面钉铺金银线,具有浮雕般的视觉效果。
“贴”是把物象分拆成局部钉绣,然后折贴。
“拼”是在绣面上点缀配物,如同中国画调整画面的点苔作用。
通过以上这些绣艺的技术处理,绣品犹如浮雕一般。
影响潮州绒绣制作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影响潮州绒绣制作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潮汕文化区域主要位于岭南之东,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潮州民间艺术种类和样式多姿多彩,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民间工艺潮绣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潮绣中的绒绣作品受到中华民族正统文化的浸溶,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情感。
在发扬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艺术的当代,潮州绒绣艺术价值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潮汕人敢于改变现实,追求美好事物。
在服装设计传统绒绣工艺价值,反思地方传统艺术,从传统中获取设计灵感,进行服装创新设计。
1影响潮州绒绣的制作的问题潮绣历史渊源可以上诉到宋代,经历了明、清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潮绣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等因素冲击,设计制作与功能用途,逐渐脱离了传统艺术需求的氛围(1)传统潮州绒绣功能与制作。
绒绣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曾经多用于绣制寺院、庙宇、戏台陈列品以及戏服和日用品,总之,传统绒绣服务于封建时代大众社会生活,近百年来持续扩大的生产使绒绣成为一种艺术商品。
绒绣作为潮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潮绣中运用融合最多,工艺要求偏高的绣种之一,绒绣作为代表性绣种金银线绣的辅助和搭配,传统潮州绒绣纯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在主要部位也略加棉花或粗棉线薄垫,形成浮雕效果,绣品色线效果细腻精美,传统主要制作工艺可以归纳为:铺、垫、接、缀,据老艺人口授潮绣的针法大约有垫、绣、拼、缀等200种,面绒绣的针法大约有30种。
绒绣艺术特色的传承、发展一直在煎熬传统艺人的创造力,时至今日,这种艺术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艺术类型上来看,绒绣制作工艺具有民间艺术特点。
(2)传统潮州绒绣制作工艺与艺术发展。
历史中的潮汕人民稳勤劳、淳朴、热情、自信的性格特点,在传统潮绣画面有所体现,许多画面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寓情于物,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潮汕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精细,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中也能体现出这个特点。
影响潮州陶瓷装饰的因素

影响潮州陶瓷装饰的因素【内容摘要】潮州是我国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潮州陶瓷装饰在继承传统陶瓷装饰的基础上以及在其装饰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陶瓷产区装饰的艺术特点,并受潮汕民俗文化和当地其他民间工艺美术及海外贸易的影响,形成种类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装饰特点。
【关键词】潮州陶瓷民俗文化海外贸易潮州,位于粤东富饶的韩江三角洲,它不仅以灿烂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更以它辉煌的陶瓷艺术而著称于世。
潮州陶瓷的装饰艺术,不仅具有地方特色,更让我们通过陶瓷装饰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有着深入的认识。
潮州陶瓷装饰纹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折射出当地的生活、风俗、文化引导与陶瓷装饰的种种关系,根据其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潮州陶瓷装饰在受到当地民俗文化及其它民间美术影响的同时,还受到海外贸易及其它陶瓷产区装饰纹样的影响。
一、当地其它民间美术及民俗文化对潮州陶瓷装饰的影响潮州的陶瓷艺术是潮汕人民所创造的乡土艺术,并为人民大众享用和观赏,也体现了潮汕人民的审美情操和精神面貌。
潮州陶瓷承传原始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中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潮州陶瓷装饰纹样以民俗艺术中的吉祥纹样为主要载体,在民间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生活情趣与美的意识,他们通过绘制或者塑造纹样来表达和祈求生活吉祥、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事业发达、前程锦绣的愿望和理想。
在潮州陶瓷装饰纹样中大量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都传达和表述着当地的社会文化内涵,蕴含劳动人民对祥瑞、繁荣、平安与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如碗和盘的装饰有“莲池水禽”“山水城楼”“渔舟钓叟”“缠枝花草”“海鲜水藻”等纹样,清晰而明了地展现出潮汕地区的民俗民情。
潮州当地其它民间美术对陶瓷装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潮州陶瓷装饰中的潮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潮绣、木雕、民间彩绘如金漆画等的艺术形式与技法,创新了釉上堆金的方法,形成了浮凸多层的艺术效果和地方特色。
浅谈潮绣的特征及艺术价值

李舒伟(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摘要:潮绣是粤绣中的其中一类,发源自广东潮汕地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绣是潮汕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属于民间艺术,大多数来自于民间艺人之手,又因为其受到潮州木雕、潮彩等民间工艺的影响,因此具有独特的风格技艺和强烈的地方色彩,被誉为“针线上的艺术”。
关键词:潮绣;传统工艺;艺术;文化中图分类号:J 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7-0086-01作者简介:李舒伟(1993-),女,广东化州人,服装与服饰设计,华南农业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1潮绣的历史起源潮绣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源并流行于潮汕地区。
从唐代开元起,潮绣主要用在佛庙堂的装饰和桌围、帷帐等,贯穿于人民的生活日常。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潮绣已经从佛庙堂的应用延伸到民间的服饰和装饰品,而且覆盖及其广泛。
形成风格于明、清、流传于国内及东南亚一带。
其精湛刺绣技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潮绣技艺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绣、钉、垫、贴、拼、缀六大技法。
精湛的技艺,立体地表现物象,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效果,这是潮绣对中国刺绣技法的一大贡献。
刺绣的物象在绣面上作凸起之效果,即在整幅画面的主要地方做立体效果,这样会使所表现的物象具有栩栩如生的效果,绣面饱满精致,具有强烈的浮雕感。
2潮绣的特征2.1“垫高立体”的工艺技法潮绣是粤绣(四大名绣之一)的其中一种,一般刺绣都以平绣为主,拿广绣来说,广绣主要是以绣画为主,其纹理清晰、造型饱满、形象逼真以及颜色艳丽,具有浓郁的广府文化特色。
而潮绣为了传达吉祥寓意,达到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主要是以垫高的技法以及金银线刺绣,使绣品更加有厚重质感、金光熠熠。
所谓垫高绣,它是一种能使物象形成立体效果的工艺技法,绣娘一般绣前先用纸丁、棉絮在需要垫高的图案上作立体造型。
可方可圆、可密可疏、可高可低,然后在上面用金银、丝绒线施绣,使立体的物象更加栩栩如生,富丽堂皇。
水族马尾绣文化意象对工艺品造型设计要素的影响研究

水族马尾绣文化意象对工艺品造型设计要素的影响研究水族的马尾绣因其悠久的历史、古朴的针法而被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
马尾绣运用独特的工艺和材质使作品呈現出特有的浮雕质感,华丽端庄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绚丽神秘的纹样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官,及不同凡响的魅力。
将水族马尾绣文化意象与工艺品造型创新设计结合起来,不仅是对水族马尾绣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水族马尾绣文化迈向实用化设计趋势的重要措施。
因此,研究水族马尾绣文化意象,并对将其形式与精神寓意运用到工艺品造型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马尾绣文化研究文化与设计一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表现,这种精神表现又可以通过设计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上。
作为现代工业的一部分,传统手工艺产品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必须适应现代工业化社会背景和科学技术来满足大众需求,做出适宜的改变。
1.1传统马尾绣手工艺水族马尾绣有其独特性,它以水书、水族人民崇拜的图腾、水族民间传说、水族民间故事等水族文化为设计制作理念,充分展示了水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马尾绣制作工艺、工序达50多道。
以制作马尾绣背带为例,大致可分为“制作马尾线”“设计图案”“填充图案”“镶边”“订金线”“拼合绣片”六大环节。
因马尾绣制作工艺复杂,所以在一些大件物品的制作过程中,若干部分往往需要单独制作最后再拼合成整体。
目前,市场上的马尾绣手工艺商品还存在品种单一、数量较少、传统图案居多等直接影响销售的关键原因。
1.2马尾绣的设计价值分析以如今的审美视角来审视,它仍然拥有独特的魅力,它的元素仍然是宝贵的设计素材。
从设计价值的角度来看,水族马尾绣主要具有艺术性、符号性和文化性特征。
水族马尾绣一般通过图案、材质、色彩等因素与人进行信息的传达和沟通,其本身也是一个充满丰富语义的符号载体。
大多数纹样、图案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启示,这些元素符号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文化性是水族马尾绣的传承价值,它同时实现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满盈 ” 即“ 富贵” 。潮 绣 的繁 密 热 闹 , 反 映 了中原 民 间普遍 的审美 意识 。
1 . 2 中原 其他 绣 区文化 的影 响
潮绣受 中原文化 的影响除 了使之具有儒 家特
色外 , 还 表 现 在 其 他 绣 区文 化 装 饰 纹 样 对 其 的影 响 。虽 然 潮绣 与苏 绣是 不 同绣 种 , 却 都 有人 文 画 的 风 格 特点 , 存 在 一些 风 格 难 以辨认 的作 品。在 图案 题 材 中两 者 都 有文 人雅 士 琴 棋 书画 的生 活 场 面 , 还 有 广 为 流传 的历 史故 事 和 神话 传 说 ’ 。 。 。除 此之 外 , 还 有传 说潮 绣 与黎族 织锦 同源 , 创始 于少 数 民族 。
美好生活 , 富有 寓 意 的题 材 即是潮 汕 文化 对儒 家 文
化传承的体现。除此 , 还有 “ 梅兰竹菊” 等追求高雅
情操 、 教 化 高 尚人 格 的题材 ; 也不 乏重 视 教育 、 劝 人
好 学 的崇文 题材 。
・
I : 蒜 鳇润 ・
3 8
丝 绸 科 技
2 0 1 7 年 第5 期
艺术手法 , 使潮绣 图案不论在色彩 、 形象 、 构图等方
面, 都 由 自然 形态 升华 到 了高 层 次的艺 术形 态 “ 。
2 . 2 以佛为 主 。 释道、 儒 共存 的 宗教 文化 的影 响
潮 绣 的主 要 功 能 是 为 当地 的 民居 、 祠堂 、 庙 宇 的装 饰服 务 的 。 “ 垫高绣” 的成 因就 是受 到 当时潮 0 ' 1 、 l 寺 庙 帐 的影 响 而产 生 的 。 “ 垫高绣” 是潮 绣 与其 他 绣 种 最 明显 的 区别 。聪 明 的潮 绣 工 在 绣 制 祭 祀 帐 时 把 主要 部 位 垫 高 , 使 其 具 有立 体 感 , 使 朝 拜 者 的视 觉 上 有 强烈 的冲击 感 , 从 而 逐渐 形 成 了潮 绣独 特 的
潮州 , 是粤东韩江三角洲的一座古城 , 不仅 有 悠久 的历 史 , 更有 辉 煌 的传 统 艺 术文 化 。潮绣 是 一 种 具 有 民间 文 化 特 色 的 工艺 , 是粤绣 ( 四大 名 绣 之
一
化 的影 响 。
1 中原 文 化 的 影 响
1 . 1 保 存完 整 的中原儒 家 文化 的影响
2 本 土 文 化 的影 响
2 . 1 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的影响
潮州处 于闽粤边境 , 是 闽 南 文 化 和 粤 文 化 的 交汇带 , 区 域 文 化 和 经 济 相 对 独 立 。潮 绣 艺 术 是
属 于 潮 汕 人 民 自己 创 造 的 乡 土 艺 术 , 最 能 反 映 出 他 们 的精 神 面 貌 和 审 美 情 操 , 最 初 的功 能 是 享 用 以及 观 赏 l 。
在构图上 , 潮绣 凸显 的是 一个 “ 满” 字 。 民 间视
创 新 地 利 用 了现 代 人 物 形 象 、 抽象 图案 、 几 何 图 案 等时代 元素 。 潮 绣 图 案 在 对 自然 加 以美 化 以及 再 创 造 的过 程 中善 于 运用 形式 美 规 律 和法 则 以及 夸 张 变形 的
红传 统 中不 可 少的巧手 慧 心 , 正如 潮 州木雕 , 不受元 明 以来 小说 、 戏剧 、 版 画影响 一样 。
关键 词 : 潮绣; 文化 ; 纹饰 图案 ; 海丝之 1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3 — 9 9 1 0 ( 2 0 1 7 ) 0 5 — 3 7 — 0 3
中原文 化 、 本 土 文化 的影 响 , 同 时 还 受 到 海 洋 文
对其产生影响 , 因 此 中原 文 化 能 得 到 较 好 的保 存 。
潮 绣 装 饰 中 的“ 饮水思源 ” “ 慎终追远 ” 的孝 道 文 化
题材 ; “ 连生贵子 ” 、 “ 太平有象” 、 “ 吉庆有余” 等追求
) 的主要支流 , 至今 仍 存 在 于 以潮 州 市 为 中心 的
潮 汕 地 区 。潮 绣 始 于 唐宋 , 盛于明清 , 更于 2 0 0 6 年
成 为 我 国 国家 级 非 物 质 义化 遗 产 。 “ 密密 、 满满 、 通
据 史 记载 , 潮汕 人是 由 中原族 群 的移 民。 “ 潮 汕
2 0 1 7 年第5 期
丝 绸 科技
3 7
影响潮绣纹饰 图案的因素
张 祥爱 ( 广 东理 工 学院 艺术 系 广 东肇庆 5 2 6 1 0 0 )
摘 要: 潮绣 是 潮 汕 富有特 色的传 统 工 艺 , 潮 绣 文化 有 着悠 久 的历 史 。潮 绣装 饰 纹样 风格 独 特 、 形式 多
文化” 可 追溯 至 中原 的“ 河 洛 文化 ” 。从 地理 上 看 , 潮 汕 地 区 由于远 离 中原 政 治权 利 中心 , 中原 战乱 未
通” 是 潮 绣 一 贯秉 承 的创 作 原 则 。 “ 密密 ” 表 现 为 潮 绣 构 图上 互 不重 叠 的 紧密 感 ; “ 满满” 使 人 感觉 整 幅 作 品丰 满 而 又 不 松 散 ; 从绣 品 画 面上 的虚 实 、 疏 密 相 问可 以看 出 “ 通通” 这 一 特点” 。 潮绣 装饰 纹样 风格独特 、 形式 多样 、 内容 丰富 , 折 射 出当地 的风 土人 情 、 文 化 引导 与其 的种 种关 系 。 根 据 潮 绣 的特 点 , 我 们 也 可 以 看 到 潮 绣 不 仅 受 到
样、 内容 丰 富 , 折 射 出 当地 的 风 土人 情 、 文 化 引导 与其 的种种 关 系。根 据 潮绣 的特 点 , 我 们也 可 以看 到潮 绣
不仅 受到 中原 文化 、 本 土文 化 的影响 , 同时还 受到 海 洋文化 的影 响 。不 受 以前或 同时文人 画影 响 , 还保 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