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混凝土的碳化)

合集下载

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碳化

综述:碳化深度过深会降低混凝土的碱性,影响结构的耐久度。

碳化就是混凝土中的Ca(OH)2 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水的过程。

碳化深度主要与水灰比和周围环境有关。

一般说来,水泥用量一定的时候,水灰比越大,碳化越快。

当水灰比一定的时候,水泥用量越少,碳化越快。

从碳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水泥用量多的话,混凝土中的Ca(OH)2就多碱性就越强,越不容易碳化。

还有就是周围的环境,CO2的浓度及湿度。

非常潮湿和非常干燥的时候,混凝土都不易碳化。

太湿可以隔离CO2与Ca(OH)2的反映,太干CO2无法结合到水生成H2CO3(碳酸),混凝土也不会碳化。

? ??????????回弹检测混凝土强度是以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来推断混凝土强度的.碳化会增大混凝土表面硬度,所以回弹判定其强度时需要检测碳化深度进行修正。

一、混凝土碳化机理及原因1、混凝土碳化机理??????????拌和混凝土时,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份CaO水化作用后生成Ca(OH)2,它在水中的溶解度低,除少量溶于孔隙液中,使孔隙液成为饱和碱性溶液外,大部分以结晶状态存在,成为孔隙液保持高碱性的储备,它的PH值为12.5~13.5。

空气中的CO2气体不断地透过混凝土中未完全充水的粗毛细孔道,气相扩散到混凝土中部分充水的毛细孔中,与其中的孔隙液所溶解的Ca(OH)2进行中和反应。

反应产物为CaCO3和H2O,CaCO3溶解度低,沉积于毛细孔中。

该反应式为:?????Ca(OH)2+CO2→CaCO3↓+H2O??????????反应后,毛细孔周围水泥石中的羟钙石补充溶解为Ca2+和OH-,反向扩散到孔隙液中,与继续扩散进来的CO2反应,一直到孔隙液的PH值降为8.5~9.0时,这层混凝土的毛细孔中才不再进行这种中和反应,此时即所谓“已碳化”。

确切地说,碳化应称为碳酸盐化。

另外,凡是能与Ca(OH)2进行中和反应的一切酸性气体,如SO2、SO3、H2S以至于气相HCI 等,均能进行上述中和反应,使混凝土碱度降低,故混凝土碳化应广义地称为“中性化”。

混凝土的碳化原理与防治

混凝土的碳化原理与防治

混凝土的碳化原理与防治一、混凝土的碳化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其中之一便是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形成CaCO3,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发生改变,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下降。

1.碳化过程混凝土中的碳化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表面碳化和深度碳化。

其中表面碳化是指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石体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形成CaCO3的过程。

深度碳化则是指CO2渗透混凝土内部,与深处的水泥石体中的Ca(OH)2反应形成CaCO3的过程。

2.影响因素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环境温度和湿度:碳化速度随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而加快。

(2)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其碳化速度越快。

(3)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中的Ca(OH)2含量也会越大,从而导致碳化速度加快。

(4)混凝土表面状态:混凝土表面状态对碳化速度也有一定影响,如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缝、孔洞等缺陷,其碳化速度也会加快。

二、混凝土碳化的危害混凝土的碳化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强度下降混凝土的碳化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形成CaCO3,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2. 腐蚀钢筋混凝土的碳化会导致混凝土中的pH值下降,从而使得钢筋处于一个较为酸性的环境中,导致钢筋发生腐蚀,加速混凝土的老化。

3. 变形混凝土的碳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CaCO3的体积增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发生变化,引起混凝土的变形。

4. 耐久性下降混凝土的碳化会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下降,引起混凝土的龟裂,从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混凝土碳化的防治为了防止混凝土的碳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水泥和控制水泥用量为了减缓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可以采用一些抗碳化水泥,如高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等。

混凝土碳化研究综述

混凝土碳化研究综述
·40·
和液,其 pH 值约为 12~13,呈强碱性。 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由于化学收缩,自由水蒸发等诸多原
因,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了许多大小各异的孔隙,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便通过这些孔隙向混凝土内部扩散,并在水的参与下形成 碳酸。碳酸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碳化物质发生反应,生 成碳酸钙和其他物质。
由于碳化作用,氢氧化钙变成了碳酸钙,水泥石的原有强 碱性逐渐降低,pH 值降至 8.5 左右,称这种现象为中性化。国内 外研究表明[6],对于混凝土中的钢筋,存在两个临界 pH 值,其一 是 pH=9.88,这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开始生成,或者说低于此临 界值时钢筋表面不可能有钝化膜的存在,即完全处于活化状态; 其二是 pH=11.5,这时钢筋表面才能形成完整的钝化膜,或者说 低于此临界值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仍是不稳定的。因此,要使混 凝土中的钢筋不锈蚀,则混凝土的 pH 值必须大于 11.5。
Ove rvie w o f th e re s e a rch fo r co n cre te ca rb o n a tio n
XIAO Jia,GOU Cheng-fu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5,China)
0 引言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空气中的酸性气体 CO2 与混凝土中的 液相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得混凝土碱性下降和混凝土中化学 成分改变的中性化反应过程。当中性化深度大于混凝土的保护 层厚度,就会破坏保护层下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在钝化膜被破 坏后,伴随着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钢筋就会出现锈蚀。锈蚀产 生的体积膨胀将导致钢筋长度方向出现纵向裂缝,并使保护层 剥落,继而使得构件的截面减小、承载能力降低,最终将使结构 构件破损或者失效[1]。

混凝土碳化原理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碳化原理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碳化原理及防治措施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水利等领域的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子和水。

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环境的侵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会导致其强度下降、耐久性降低,甚至引起钢筋锈蚀等严重后果,因此混凝土碳化原理及防治措施备受关注。

二、混凝土碳化原理1.碳化的定义碳化是指混凝土表面或内部的碱性环境被CO2吸收后pH值下降,从而导致水泥石中的钙化合物溶解,释放出Ca2+和OH-离子,进而引发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发生变化的过程。

2.碳化的原因(1)CO2的影响CO2是引起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大气环境中,CO2气体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碳酸,当碳酸接触到混凝土表面时就会与混凝土表面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的pH值下降,进而引发碳化反应。

(2)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碳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子蒸发速度减缓,使得CO2在混凝土表面停留的时间变长,从而加速了混凝土的碳化过程。

(3)混凝土的性质和结构的影响混凝土的性质和结构也会影响碳化的发生。

如混凝土的孔隙率、水胶比、强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中的水泥石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碳化的发生。

3.碳化的过程混凝土的碳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初始阶段: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碳化层,混凝土表面的pH值降至9.5以下,水泥石中的钙化合物开始溶解,释放出Ca2+和OH-离子。

(2)加速阶段:CO2在混凝土内部逐渐渗透,混凝土中的钙化合物继续溶解,释放更多的Ca2+和OH-离子,反应加速。

(3)稳定阶段:混凝土中的钙化合物溶解完毕,钙离子和OH-离子逐渐失去活性,反应趋于平稳。

三、混凝土碳化的危害1.混凝土强度下降混凝土碳化会导致水泥石中的钙化合物溶解,释放出Ca2+和OH-离子,使得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积缩小,从而引起混凝土强度下降。

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与控制

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与控制

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与控制论文
混凝土碳化研究和控制的试验
混凝土(Concrete)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建设材料,对全球
气候变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混凝土的碳排放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的碳排放量,以确保绿色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碳化研究和控制的实验。

首先,分析混凝土碳化过程,确定混凝土影响碳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和关键路径。

其次,从生料到凝结材料的加工和制备过程中,合理设计和选择凝结材料,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碳排放量。

同时,围绕混凝土碳化,研发出能够减少耗能、水份、温度和改善耐久性的新型混凝土产品,并运用新型技术技术对混凝土进行碳化研究和控制。

最后,采用内外特性相结合的方式筛选最优技术,实现最佳的混凝土成型和碳化控制效果。

混凝土碳化实验研究和控制应根据混凝土碳化理论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路径,通过完整的测试试验过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主要运用物理试验、电化学试验、水洼试验、抗压强度试验等手段,检测混凝土的碳含量、凝固率、抗压强度及其他性能指标,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和试验结果处理,从而得出碳化研究和控制的最佳结论和技术方案。

总之,混凝土碳化研究和控制实验是混凝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混凝土碳化研究和控制实验应根据混凝土碳化理论和
关键因素,从原料到凝结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制备,以及采用新型技术技术,尽量减少混凝土碳排放,以保证绿色建设。

什么叫混凝土的碳化(一)2024

什么叫混凝土的碳化(一)2024

什么叫混凝土的碳化(一)引言: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中所含的碳酸盐在大气中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碳酸盐溶解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引起混凝土碳化现象。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加强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一、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1. 大气环境:酸性、碱性与湿度是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温、潮湿的环境会加速混凝土碳化的速度。

2. 混凝土配比:水灰比、水胶比、用水质量等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碳化的程度。

3. 混凝土成分:粉煤灰、硅灰、膨胀剂等添加剂的使用会对混凝土碳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4. 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会影响混凝土碳化的扩散和抵抗能力。

5. 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养护条件等对混凝土的碳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混凝土碳化的过程1. 碳酸盐的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

碳酸钙溶解在水中,形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盐离子。

2. 碳酸盐的转化:混凝土中的氢氧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

碳酸盐溶解于水中的过程称为碳酸盐的转化。

3. 混凝土中碳酸盐的迁移:碳酸盐会通过孔隙迁移到混凝土的内部,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碳化现象。

4. 混凝土碳化带的形成:混凝土中碳酸盐的迁移逐渐形成了混凝土碳化带,尤其是在混凝土表面和暴露部位。

5. 碳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能下降,如强度降低、抗渗性能变差等。

三、混凝土碳化的危害1. 结构强度降低:混凝土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影响结构的承载力。

2. 具有腐蚀性:碳酸盐的产生会导致混凝土的pH值下降,使得混凝土中的钢筋易受腐蚀。

3. 影响使用寿命:混凝土碳化会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缩短,增加维修与更换成本。

4. 对环境的影响:混凝土碳化会加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四、混凝土碳化的防治措施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比:优化配合比,控制水灰比、水胶比等,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混凝土碳化机理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碳化机理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碳化机理及防治措施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出现碳化现象,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防治。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碳化的机理及防治措施。

二、混凝土碳化机理1. 碳化的概念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中的钙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的过程。

其中,二氧化碳来自大气中的CO2、水泥熟料中的CaCO3等。

2. 碳化的影响碳化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包括强度、耐久性等。

碳酸盐的生成会导致混凝土的碱性降低,导致钢筋锈蚀,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碳化的过程混凝土碳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始阶段混凝土中的Ca(OH)2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并释放水。

这一阶段一般持续数天。

(2) 加速阶段碳酸钙继续与CO2反应生成更稳定的碳酸盐,这一阶段持续数周至数月。

(3) 减速阶段碳酸盐生成速度减缓,但仍持续。

(4) 平衡阶段碳酸盐的生成速度与分解速度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4. 影响碳化的因素(1) 环境因素环境中CO2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碳化的速率。

(2) 混凝土因素混凝土的成分、孔隙度、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碳化的速率。

孔隙度越大,碳化速率越快。

(3) 钢筋因素钢筋的质量、电位、覆盖层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碳化的速率。

覆盖层越小,碳化速率越快。

三、混凝土碳化的防治措施1. 碳化混凝土的修补对于已经出现碳化现象的混凝土,需要进行修补。

修补的方法包括覆盖、表面涂层、喷涂等。

2. 预防碳化(1) 选择合适的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选择合适的水泥可以降低混凝土碳化的速率。

(2) 控制混凝土的孔隙度混凝土的孔隙度越小,碳化速率越慢。

因此可以采取加密骨料、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措施来控制孔隙度。

(3) 加强钢筋的保护钢筋的保护层越大,碳化速率越慢。

因此可以采取加厚保护层、采用防腐剂等措施来加强钢筋的保护。

(4) 控制环境因素通过控制环境中CO2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来降低混凝土碳化的速率。

混凝土碳化的原理

混凝土碳化的原理

混凝土碳化的原理混凝土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胶石化学反应产生的碳酸盐盐类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石中的碱金属离子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碱金属碳酸盐,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受损的现象。

混凝土的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下降,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中的水泥胶是通过水泥与水进行反应形成的黏性物质,它主要由水化硅酸盐胶体和氢氧化钙(Ca(OH)2)组成。

在混凝土中,水泥胶充当着连接碎石和砂粒的胶结剂,起到增加混凝土强度的作用。

然而,当混凝土暴露在空气中时,其中的水泥胶会发生碳化反应。

混凝土碳化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碱性碳化和酸性碳化。

碱性碳化阶段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中的碱金属脱碳质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形成碱金属碳酸盐的过程。

碱金属脱碳质主要包括胶体溶液中的钠、钾、钙等离子,它们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碱金属碳酸盐。

在碱性碳化过程中,二氧化碳通过混凝土的孔隙渗入到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石中,与其中的含水化合物反应生成碱金属碳酸盐。

酸性碳化阶段是指碱性碳化阶段后混凝土中的碱金属碳酸盐遇到二氧化碳后继续发生反应,并导致碱度降低和混凝土结构损坏的过程。

在混凝土碳酸盐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混凝土中的酸性环境会继续形成,酸性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碱金属碳酸盐反应,会生成较为稳定的碳脱碱产物。

混凝土碳化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反应来描述:钙水泥石碳化反应:Ca(OH)2 + CO2 →CaCO3 + H2O碱金属水泥石碳化反应:NaOH + CO2 →Na2CO3 + H2OKOH + CO2 →K2CO3 + H2O碱金属与水泥石中的硅酸盐反应:Na2CO3 + SiO2 →Na2SiO3 + CO2K2CO3 + SiO2 →K2SiO3 + CO2酸性碳化反应:二氧化碳+ 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碳酸盐脱碳+ 二氧化碳酸混凝土碳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会导致混凝土中水泥骨料的体积变化,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脆性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