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合集下载

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及思考——基于黟县8个传统村落的调查分析

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及思考——基于黟县8个传统村落的调查分析

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及思考——基于黟县8个传统村落的调查分析陈晓华;鲍香玉【摘要】Traditional villag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great issu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The investigation of eight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Yi county shows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uti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face the problems of great damage to historical buildings,no successo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inheritance,backwar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poor environment,conflict among relevant subjects.Planning guidance,renovating villages,cultural inheritance,maintaining featur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erfect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afeguarding the lives of residents are the important premise of tradition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是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重大议题,是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命题.运用实地调查、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黟县8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地方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程度高;旅游开发是徽州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主要形式,逐渐形成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多种模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历史建筑损毁较严重、非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庄环境问题突出、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等问题.针对现状问题,认为强化规划引导、整治村落风貌、强调文化传承、突出特色维护、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居民生活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前提.【期刊名称】《池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2)003【总页数】6页(P16-21)【关键词】徽州;传统村落;黟县【作者】陈晓华;鲍香玉【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2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衰微导致了大量的传统村落的衰落和消亡,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是传统村落普遍面临的两大问题。

节日文化困境调查问卷模板

节日文化困境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节日文化的现状,探讨节日文化面临的困境,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段:()20岁以下()21~40岁()41~60岁()60岁以上3. 您所在的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及以下二、节日文化认知4. 您认为以下哪些节日属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其他(请说明:______)5. 您了解以下哪些节日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吃月饼、赏月()赛龙舟、吃粽子()扫墓、祭祖()其他(请说明:______)6. 您认为以下哪些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贴春联、放鞭炮()吃月饼、赏月()赛龙舟、吃粽子()扫墓、祭祖()其他(请说明:______)三、节日文化困境7.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导致节日文化面临困境?()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无暇顾及传统节日()外来文化冲击,传统节日习俗逐渐被边缘化()节日文化传承断层,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认知不足()商业化倾向,节日氛围被过度商业化()其他(请说明:______)8. 您认为以下哪些方面是节日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困境?()节日习俗的传承()节日文化的传播()节日氛围的营造()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其他(请说明:______)四、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9. 您认为如何更好地传承节日文化?()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举办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营造节日氛围()加强对节日文化的宣传,提高节日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创新节日文化形式,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其他(请说明:______)10. 您认为如何推动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节日文化,取长补短()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节日文化表现形式()鼓励民间艺人创作,传承节日文化()加强节日文化的学术研究,为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其他(请说明: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问卷填写说明:1.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选项,多选题可多选。

语文乡土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语文乡土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乡土文化,我们特此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和回答对于我们了解乡土文化的现状、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 ( ) 男- ( ) 女2. 您的年龄:- ( ) 18岁以下- ( ) 18-30岁- ( ) 31-45岁- ( ) 46-60岁- ( ) 60岁以上3. 您的居住地:- ( ) 城市居民- ( ) 乡村居民4. 您的受教育程度:- ( ) 小学及以下- ( ) 初中- ( ) 高中/中专- ( ) 大学专科- ( ) 大学本科- ( ) 研究生及以上二、乡土文化认知5. 您对以下哪些乡土文化有所了解?(可多选) - ( ) 民间传说- ( ) 民间故事- ( ) 民间歌谣- ( ) 民间舞蹈- ( ) 民间戏曲- ( ) 民间工艺- ( ) 民间信仰- ( ) 其他(请注明:_______)6. 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乡土文化?(可多选) - ( ) 家长、长辈讲述- ( ) 学校教育- ( ) 电视、网络媒体- ( ) 书籍、报刊- ( ) 参观访问- ( ) 其他(请注明:_______)7. 您认为乡土文化在您的生活中占有多大的比重? - ( ) 很大- ( ) 较大- ( ) 一般- ( ) 较小- ( ) 很小三、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8.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可多选) - ( ) 社会经济因素- ( ) 教育因素- ( ) 科技因素- ( ) 政策因素- ( ) 其他(请注明:_______)9.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多选)- ( ) 加强乡土文化教育- ( ) 举办乡土文化活动- ( ) 创新乡土文化表现形式- ( ) 加强乡土文化保护- ( ) 其他(请注明:_______)10. 您认为自己在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能做些什么?- ( ) 学习和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 ( ) 参与乡土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 ) 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乡土文化- ( ) 其他(请注明:_______)四、其他11. 您对乡土文化有何看法和建议?- (请在此处填写您的意见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祝您生活愉快![问卷结束]。

中华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

中华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

圣诞节、西餐、哥特风等富有西方文化的字眼逐渐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仿佛已淡出。

大家听的已不再是民乐戏曲,看的也不再是四书五经。

我们喜欢那音韵优雅的钢琴,喜欢那激情澎湃的歌剧,喜欢那惊心动魄的电影,喜欢那或许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外来文化。

本应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已有些许的动摇,其中更是有众多值得大力弘扬的优秀文化。

并且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和流变,在世界大发展的趋势下的文化撞击、渗透和交流,使得中华的传统文化处于一种屡遭尴尬的局面,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就此问题,我小组对部分市民做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为了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了解,统计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了解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达到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三.调查过程1.调查方式: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随机问卷调查2.调查时间:2014年8月13日3.调查地点:青岛市市南区中山公园4.调查数量:200份。

5.调查步骤:根据中山公园的人流量情况选定多个地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表的填写。

并将所统计的问卷进行回收,对问卷进行统一整理,清点问卷份数,进行统计分析。

四.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小组将所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就各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了统一的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作出了以下的分析。

1.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的调查中,有100%的人认为诗词曲、黄梅戏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50%的人认为黄梅戏十二生肖、对联灯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2%的人认为占卜算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且对这一内容存在较大的争议。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共五则范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共五则范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您好,此次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我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看法,借以反映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谢谢您的合作!1.您是女生or男生?2.您认为自己了解传统文化吗?A.很深的了解B.知道一点C.不了解D.漠不关心3.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吗?A.很有必要B.有必要C.没必要D.无所谓4.您平日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有:A.课本B.长辈讲述C.各种媒体活动D.各类书籍E.其他5.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教、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您了解么?A.知道并且可以区分三者的观点B.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陈述C.只知其中一两家D.不了解6.您对下列哪些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或者了解:A.手工艺(当地民俗)B.文学艺术(戏曲、诗歌、小说、国画等)C.科学技术(天文、地理)D.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琵琶等)E.饮食文化F.其他7.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如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您A.非常喜欢B.可以去看看C.不感兴趣D.非常讨厌8.对于古代经史子集,您的看法是A.爱不释手B.偶尔翻阅C.敬而远之D.深恶痛绝9.对于中国四大名著,您A.多次看过B.都翻阅过C.部分看过D.都没看过并且不打算看10.“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现在:A.一直是我的理想B.我会考虑C.别人的事情D.已经过时11.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您所受的教育:A.自小耳濡目染B.课外书上有看过C.难以判断D.被教育是过时的东西12.您选择旅游地点时,会首先考虑哪个因素?A.文化底蕴B.自然风光C.特色民俗D.现代都市13.对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等被定为法定节日,您有什么看法?A.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C.纯属繁文缛节,不利于社会进步D.无所谓,不关心14.您是否乐意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活动?A.非常乐意B.还行吧C.随大流D.不喜欢15.如果在空闲时间,手边只有两本书,一本是英文书,一本是中国古文,您会选择A.英文书B.中国古文16.您觉得,当今发展传统文化面临最大的问题是?A.缺乏资金B.人们的意识不够C.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D.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吸引力E.其他17.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比较淡漠,您认为主要原因是A.不感兴趣B.没有完善的教育机制C.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D.生活工作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了解E.传统文化已经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F.其他18.对于当代大学生,您觉得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助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A.自身多与传统文化接触B.自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C.政府应当采取强制措施保护传统文化D.学校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E.其他19.您认为未来中国传统文化会如何发展A.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发扬推崇B.传统文化将会与外来文化相融合C.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将被逐渐淡忘D.传统文化将会成为小部分人研究的小众文化20.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您的态度是:A.很乐观B.比较乐观C.不乐观D.很悲观21.您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和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您怎么想这个问题?第二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1.你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2.你的专业?()A 文科B 理科C 工科D艺术课3.你认为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么?()A 全部了解B 大部分了解C 少部分了解D 完全不了解4.你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满意么?()A 满意B 一般C 不满意D 无所谓5.你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传日”是哪一天么?()A 知道B 不知道6.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您更喜欢过哪一个?()A.中国传统节日B.西方节日C.两者差不多D.都没兴趣7.《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医四大典籍,您是否听过?()A都听过B听过其中一两部C都没听过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提出的是?()A孔子B 孟子C 墨子D老子9.您对书法、国画或是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是?()A.精通B大致掌握一些C学过点皮毛D一点不懂10.如果学校开设有关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您的态度如何?()A 很重要B 有一些作用C 可有可无D 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11 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你认为?()A 应继承并发扬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 已经过时D 不知道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中国古俗小年节。

实用文档之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实用文档之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实用文档之"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独特的历史风貌,继承和发扬古村文化精华,协调村庄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本研究课题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特邀请您对贵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村庄的文化困境能对我们进行指导,希望能得到您的大力支持!被访者的基本情况:性别:□男□女归属:□原居民□外来人员年龄:□儿童14岁以下□青年15-28岁□中年29-59 岁□老年60 岁以上职业:□工人□农民□学生□技术人员□个体经营者□公务员□待业人员其他一、物质文化1.您到此地的主要原因是:□休闲度假□参观历史建筑、了解文化□租房□打工□定居□其他2.你认为该村落的知名度怎样?□一点也不知名□有点知名度□知名度高3.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有一些重要标志吗?□没有□有一些□很多4.你所了解物质文化的界定范围是什么?□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重新再创造□前两者都是□不知道4.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文化含量怎样?□低□中□高5.村落中存在哪些物质文化?□文物如碑刻、书籍和绘画等□文化遗址如人类工程、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前两者都是6、您认为什么最能体现贵村的历史文化特色?□传统建筑□传统的生活习俗□空间格局5.你认为该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如果是建筑物包括建筑价值怎样?□低□中等□高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对外来人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吗?□没有□有一些□高7、您对居住在传统建筑内最满意的是?□是□老一辈留下的□离耕作区近□住习惯了□邻里关系融洽□空间缺乏□其他8该传统村落是否会定期举行一些现场活动?□没有□有一些□许多9.是否允许外来人员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村落物质文化的全部?□不允许□部分允许□允许10.从市中心到该传统村落的交通状况□非常远困难□较易到达□通达性好11.你认为该传统村落附近还存在其他传统村落么?□没有□有一些□有很多12.到达附近其他传统村落的方便程度?□非常远困难□较易到达□步行就可以13、您对贵村传统建筑周边新建住宅的看法是?□能和村落环境相协调□破坏了古村环境□无所谓影响不大14、您认为改善贵村村民生活环境的措施是?□保持传统建筑原有风貌,另建居民新村□改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对房屋内部修缮、改造□拆除传统建筑建新房15.您对此地最希望改善的地方:□历史建筑□公共设施□景观绿化□卫生环境□道路交通□管理其他16、您觉得目前修复的公共建筑(如祠堂、牌楼、亭塔等)是否考虑了村民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都考虑了□部分没有考虑□没有考虑17、您希望参与古民居保护的意愿?□愿意□看情况□不愿意18.村落内部环境空间组成□道路空间□建筑空间□菜园空间□树木绿化空间19.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因素分析□自然环境因素□经济技术因素□社会结构因素□文化观念因素20.您认为村落中新建的商业设施(如广场、游客服务中心、茶楼、停车场等)存在数量多么?□太多□较多□合适21.村落中新建的建筑对传统村落有什么影响?□破坏了古村风貌和环境□能和村落风貌和环境相协调□无所谓,影响不大22.您认为如何保护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城乡一体,有机更新□动态保护,协同发展□以文养文,□建立文化产业集群□以上全部都是23.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策略□分层保护,划定相应保护范围□统一风格,延续村落风貌特色□与时俱进,传统建筑改造再生□场所植入,完善村落空间功能□环境整治,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上全部都是24.怎样使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遗产保护—文化的传承□聚落发展—时代特征□旅游发展推动历史文化名村聚落属性的发展□以上全部都是25.该传统村落出现哪些破坏历史文化村镇的行为?(历史建筑、祠堂被肆意拆迁?改造?村镇格局、原生态遭到破坏?文物书籍被毁?)后果如何?如何被制止?二、制度文化1.您知道制度文化包括□行为模式□行为规范□两者都包括2.您知道制度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么?□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理性设计和建构□机构、组织、设备□以上全部都是3.您知道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否存在关系么?□是精神文明的产物□是物质文化的工具□都没关系4.该传统村落中是否存在制度文化□没有□有一些□有很多5.了解该传统村落中历史制度文化么?□不了解□了解一些□了解很多6.统村落存在哪些传统制度?□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其他7制度文化的存在会对传统村落产生哪些影响?□构成人类行为与活动的产物□主导村落中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为人类行为和活动方式提供钥匙□以上全部都是8.您认为制度文化的存在是否对传统村落都产生积极意义□它让该村落蓬勃发展□不全是,它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9.为有保护制度文化的必要么?□它是历史的见证,□可以保留一些,取长补短□完全没必要10.统村落中存在的制度文化□将其存在的记载封存□上交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学习□仅在本村落弘扬与学习三、精神文化1.你知道精神文化包含哪些?□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经营哲学□审美观念□其他2.该传统村落是否存在典故?□没有□有一些□多3.你认为传统村落中精神文化存在哪些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没有价值4.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科学价值研究潜力□低□中等□高5.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在本地是稀少的还是普通的村落类型□普通的村落类型□较少见的村落类型□少见的村落类型□唯一的村落类型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是焦作市传统村落类型的典型代表吗□不是□有点是□是7.你认为该景点周围的环境与该景点相协调吗□不协调□一般协调较好地协调□很好地协调8.你认为该传统村落精神文化较易遭受破坏吗□非常脆弱□一般脆弱□不脆弱9.您觉得传统村落重点应保护□历史建筑□村镇格局□民俗文化10.您认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因素在于:□保护制度的完善□政策支持□公众参与□管理□资金□规划□其他11.您是否了解历史传统村落的保护历程□很熟悉□有一定了解□不了解12.您对历史传统村落保护的评价?□非常好□好□一般□较差13.你认为该精神文化遗产的水平程度□差□一般□优秀14.该精神文化遗产是否有恰当的管理规划或政策□没有□在筹备中□是的15.如果外来人员数量增加, 对遗产本身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6. 如果外来人员数量增加,对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7. 如果将该传统村落作为旅游产品进行改造后, 对遗产本身产生不良影响□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8.如何保护与发展该村落的精神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保护□促进精神文化的发展需重视市场的力量□加强传统精神文化的宣传教育□以上全部都是19.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次调查问卷到此为止。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优秀范文五篇)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优秀范文五篇)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中国文化传统节日调查问卷调查者调查时间调查对象:男女(请在您认同的选项上做标记)1.请问,您能说出多少个中国传统节日?A.1-2个B.3-5个C.6-10个D.10个以上2.您了解多少个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内涵?A.1-2个B.3-5个C.6-10个D.10以上个3.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A.非常了解B.了解一些常识性知识C.不太清楚D.一点也不知道4.你知道的一些传统节日习俗(可多选)A.春节贴春联B.春节燃放爆竹C.上元节猜灯谜D.上元节吃元宵(汤圆)E.清明节扫墓F.端午节赛龙舟G.端午节吃粽子、带荷包H.中秋节赏月I.中秋节吃月饼.5.对于以上节日习俗是否都曾亲身经历A.都经历过B.经历过一些C.一个也没有6.那您觉得过中国传统节日时节日气氛浓吗?A.很有节日气氛B.节日气氛一般C.没什么节日气氛D.没注意7.您对于法定节假日的修订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A.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C.旧的繁文缛节又流行起来,不利于社会进步D.无所谓,不关心8.请问,您对当前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感到危机?A.经常感到B.偶尔C.很少感到D.觉得与我无关9.您觉得采用什么方式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节日呢?A.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加大宣传B.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等C.在学生的教科书上增加相关内容D.开展有关商业活动,如节日促销等第二篇:传统文化调查问卷兰陵县传统文化调查问卷尊敬的调查对象,您好!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您宝贵的时间来协助我们完成此次调查问卷,对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请您如实填写以下问题,在相应的□中画√ϖ1、您的性别□男□女ϖ2、您的年龄段□18以下□18—35□36-50□51以上ϖ3、您的教育背景□初中□高中或中专□本科或大专□研究生及以上ϖ4、您的职业是□学生□政府机关□企业人士□其他ϖ5、您对传统习俗(如春节等节俗、传统婚丧等礼俗)的态度□优秀的文化遗产,应该继承□无所谓□封建糟粕,应该抛弃ϖ6、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中国传统文化不会风靡全球,但也不会消亡□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ϖ7、国家已经把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对此您的看法是□非常支持□比较支持□不表态□不赞成ϖ8、您怎样看待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手工艺品没有现代的好,应该被淘汰掉□ 知道这些是好东西,但不太了解□不感兴趣ϖ9、您关注临沂市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吗?□关注□不关注ϖ10、下面临沂市的文化遗产您听说过那些【可多选】□糁□苍山泥塑□兰陵美酒□沂蒙山小调□弦子戏□木旋玩具□卧冰求鲤□打花棍□猴呱嗒鞭ϖ11、您对临沂市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非常乐观□ 一般□ 不太乐观□ 完全不看好ϖ12、如果有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动,您是否会参加□一定会□会□不一定□不会ϖ13、在宣传方面,您赞成怎样的方式去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可多选】□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举办各种活动□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其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ϖ14、您认为在一些文化遗产特别是制作工艺、曲艺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年轻人不愿意继承□ 市场前景不好□政府保护工作不够□ 民众保护意识不强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ϖ15、您觉得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可多选】□人们的意识不够□ 政府缺乏有效的保护政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缺乏资金□传承人老龄化□ 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问您认为保护文化遗产应加强的措施或政策是【可多选】□ 立法保护□ 科学的管理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广开财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商业化运行,与时俱进,促进其发展您认为其他最好的措施或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篇:南京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问卷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关于南京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问卷2011-6您好:我们是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的。

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调查报告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调查报告【导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失,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撰写了本报告。

本报告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乡村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1. 调查背景乡村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乡村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亟待保护和传承。

为了解乡村传统文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一项深入调查。

2. 乡村传统文化现状评估2.1 文化遗产保护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当前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严峻。

许多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亟需加强保护力度。

2.2 传统节日传承乡村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出现了改变,陷入了形式主义和商业化的怪圈。

2.3 乡土文学传承乡土文学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承载着丰富的乡土情感和价值观念。

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乡土文学正面临着边缘化和忽视的困境。

3. 发展乡村传统文化的方向与建议3.1 教育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老一辈的人传给后一辈,更要加强教育传承。

建议在学校教育课程中加入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责任心。

3.2 活化利用乡村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是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议政府和相关组织加大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力度,积极推动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3.3 创新与融合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形式上,应该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新与融合。

建议在传统节日庆祝中注入现代元素,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与参与。

【总结】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面临严峻的保护和传承挑战。

在保护乡土文化遗产的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传承,活化利用传统文化,并推动创新与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独特的历史风貌,继承和发扬古村文化精华,协调村庄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本研究课题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特邀请您对贵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村庄的文化困境能对我们进行指导,希望能得到您的大力支持!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性别:□男□女归属:□原居民□外来人员年龄:□儿童14岁以下□青年15-28岁
□中年29-59 岁□老年60 岁以上
职业:□工人□农民□学生□技术人员□个体经营者□公务员□待业人员其他
一、物质文化
1.您到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休闲度假□参观历史建筑、了解文化□租房
□打工□定居□其他
2.你认为该村落的知名度怎样?
□一点也不知名□有点知名度□知名度

3.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有一些重要标志吗?
□没有□有一些□很多
4.你所了解物质文化的界定范围是什么?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重新再创造□前两者都是□不知道
4.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文化含量怎样?
□低□中□高
5.村落中存在哪些物质文化?
□文物如碑刻、书籍和绘画等□文化遗址如人类工程、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前两者都是
6、您认为什么最能体现贵村的历史文化特色?
□传统建筑□传统的生活习俗□空间格局5.你认为该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如果是建筑物包括建筑价值怎样?□低□中等□高
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对外来人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吗?
□没有□有一些□高
7、您对居住在传统建筑内最满意的是?
□是□老一辈留下的□离耕作区近□住习惯了□邻里关系融洽□空间缺乏□其他
8该传统村落是否会定期举行一些现场活动?
□没有□有一些□许多
9.是否允许外来人员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村落物质文化的全部?
□不允许□部分允许□允许10.从市中心到该传统村落的交通状况
□非常远困难□较易到达□通达性好11.你认为该传统村落附近还存在其他传统村落么?
□没有□有一些□有很多12.到达附近其他传统村落的方便程度?
□非常远困难□较易到达□步行就可以
13、您对贵村传统建筑周边新建住宅的看法是?
□能和村落环境相协调□破坏了古村环境□无所谓影响不大
14、您认为改善贵村村民生活环境的措施是?
□保持传统建筑原有风貌,另建居民新村□改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对房屋内部修缮、改造□拆除传统建筑建新房
15.您对此地最希望改善的地方:
□历史建筑□公共设施□景观绿化□卫生环境□道路交通□管理其他16、您觉得目前修复的公共建筑(如祠堂、牌楼、亭塔等)是否考虑了村民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
□都考虑了□部分没有考虑□没有考虑17、您希望参与古民居保护的意愿?
□愿意□看情况□不愿意18.村落内部环境空间组成
□道路空间□建筑空间□菜园空间□树木绿化空间
19.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因素分析
□自然环境因素□经济技术因素□社会结构因素□文化观念因素
20.您认为村落中新建的商业设施(如广场、游客服务中心、茶楼、停车场等)存在数量多么?
□太多□较多□合适
21.村落中新建的建筑对传统村落有什么影响?
□破坏了古村风貌和环境□能和村落风貌和环境相协调□无所谓,影响不大
22.您认为如何保护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
□城乡一体,有机更新□动态保护,协同发展□以文养文,□建立文化产业集群□以上全部都是
23.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策略
□分层保护,划定相应保护范围□统一风格,延续村落风貌特色□与时俱进,传统建筑改造再生
□场所植入,完善村落空间功能□环境整治,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上全部都是
24.怎样使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
□遗产保护—文化的传承□聚落发展—时代特征□旅游发展推动历史文化名村聚落属性的发展□以上全部都是
25.该传统村落出现哪些破坏历史文化村镇的行为?(历史建筑、祠堂被肆意拆迁?改造?村镇格局、原生态遭到破坏?文物书籍被毁?)后果如何?如何被制止?
二、制度文化
1.您知道制度文化包括
□行为模式□行为规范□两者都包括
2.您知道制度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么?
□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理性设计和建构□机构、组织、设备□以上全部都是
3.您知道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否存在关系么?
□是精神文明的产物□是物质文化的工具□都没关系
4.该传统村落中是否存在制度文化
□没有□有一些□有很多5.了解该传统村落中历史制度文化么?
□不了解□了解一些□了解很

6.统村落存在哪些传统制度?
□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其他
7制度文化的存在会对传统村落产生哪些影响?
□构成人类行为与活动的产物□主导村落中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为人类行为和活动方式提供钥匙□以上全部都是8.您认为制度文化的存在是否对传统村落都产生积极意义
□它让该村落蓬勃发展□不全是,它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
9.为有保护制度文化的必要么?
□它是历史的见证,□可以保留一些,取长补短□完全没必要
10.统村落中存在的制度文化
□将其存在的记载封存□上交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学习□仅在本村落弘扬与学习
三、精神文化
1.你知道精神文化包含哪些?
□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
□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经营哲学□审美观念□其他
2.该传统村落是否存在典故?
□没有□有一些□多
3.你认为传统村落中精神文化存在哪些价值
□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没有价值
4.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科学价值研究潜力
□低□中等□高
5.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在本地是稀少的还是普通的村落类型
□普通的村落类型□较少见的村落类型□少见的村落类型□唯一的村落类型
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是焦作市传统村落类型的典型代表吗
□不是□有点是□是
7.你认为该景点周围的环境与该景点相协调吗
□不协调□一般协调较好地协调□很好地协调
8.你认为该传统村落精神文化较易遭受破坏吗
□非常脆弱□一般脆弱□不脆弱9.您觉得传统村落重点应保护
□历史建筑□村镇格局□民俗文化10.您认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因素在于:
□保护制度的完善□政策支持□公众参与□管理□资金□规划
□其他
11.您是否了解历史传统村落的保护历程
□很熟悉□有一定了解□不了解12.您对历史传统村落保护的评价?
□非常好□好□一般□较差13.你认为该精神文化遗产的水平程度
□差□一般□优秀
14.该精神文化遗产是否有恰当的管理规划或政策
□没有□在筹备中□是的
15.如果外来人员数量增加, 对遗产本身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
16. 如果外来人员数量增加,对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
17. 如果将该传统村落作为旅游产品进行改造后, 对遗产本身产生不良影响
□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
18.如何保护与发展该村落的精神文化
□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保护□促进精神文化的发展需重视市场的力量□加强传统精
神文化的宣传教育□以上全部都是
19.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次调查问卷到此为止。

对于您的支持与配合再次表示感谢,祝您阖家幸福、安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