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与应用习题
核工程检测技术习题及答案

1-1-2测量方法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如何进行分类?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答案 按如何取得测量结果进行分类有:1.直接测量法,2.间接测量法,3.组合测量法。
按测量方式来分类有:1.偏差式测量法,2.零位式测量法(补偿式测量法),3.微差式测量法1-2-9请指出下列误差属于哪类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1)用一块普通万用表测量同一电压,重复测量15次后所得结果的误差。
(随机误差)(2)观测者抄写记录时错写了数据造成的误差。
(粗大误差)(3)在流量测量中,流体温度、压力偏离设计值造成的流量误差。
(系统误差) 1-3-1什么是仪表的动态特性?什么是仪表的静态特性?什么是瞬态响应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各有哪些特性指标?答案 仪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仪表的静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不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对于阶跃输入信号,则称为仪表的阶跃响应或瞬态响应。
对于正弦输入信号,仪表的响应称为频率响应或稳态响应;瞬态响应特性指标(1)时间常数τ,一阶仪表时间常数τ越小,响应速度越快。
(2)延时时间 仪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50%所需时间。
(3)上升时间 仪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0%所需时间。
(4)超调量 仪表输出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值。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1)频带 仪表增益保持在一定值内的频率范围为仪表频带或通频带,对应有上、下截止频率。
(2)时间常数τ 用时间常数τ来表征一阶仪表的动态特性。
τ越小,频带越宽。
(3)固有频率ωn 二阶仪表的固有频率ωn 表征了其动态特性。
1-3-6 某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为1.0级,绝对误差为正负l ℃,测量下限为负值(下限的绝对值为测量范围的10%),试确定该表的测量上限位、下限值及量程。
%100⨯围下限测量范围上限-测量范=∆γ, 1=∆,精确度等级为1.0级,所以γ=0.01,所以量程为100℃。
由下限的绝对值为测量范围的10%,可列式-0.1x=-0.1×100=-10℃,所以上限为90℃。
核电子技术原理 (王芝英 着) 原子能出版社 部分课后答案

V0(s) = I0(s)·[R0∥(1/sc)]
= I0[1/(s+1/τ)]·[R0(1/sc0)/( R0+(1/sc0))
=( I0/ c0)·{1/[(s+1/τ) (s+1/ R0 c0)]}
∴
V0 (t)
= I0R0 1− R0C0 τ
⎛ −t ⎜⎜ e τ ⎝
t −
e − R0C0
⎞ ⎟⎟⎠
30 u
a: T1 共射极放大,T3,T4 两级共集电极放大 恒流源作负载,10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1
2
3
b:
T1 共基,T2 共射,T3 共集,T4,T5 互补复合跟随器。 1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3.5 极零相消电路和微分电路有什么区别?如何协调图示的参数,使 它能达到极零相消的目的?
∵
E
=
1 2
CV
2
∴V = 2E / C = 0.126V
1.9 求单个矩形脉冲 f(t)通过低通滤波器,RC=T,RC=5T,及 RC=T/5, 时的波形及频谱。
U
t
⎧0 V0 (t) = ⎪⎨1− e−(t+T / 2)/ RC
⎪⎩(1− e−T / RC )e−(t−T / 2) / RC
t <T/2 −T / 2 ≤ t ≤T / 2 t >T/2
(1)求 Vo(t)的一般表达式 (2)当 Cf=1pF, Rf=109Ω时,画出大致波形并与 Rf→∞时作比较。
(1)
⎛
⎞
⎛
∵VO ( s) = −Q ⎜⎜⎝ Rf
1 //
sC f
⎞Q ⎟⎟⎠ = − C f
⎜ ⎜
【清华】13核酸研究技术习题与答案

13核酸研究技术习题与答案习题1. 使用非变性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决定其在凝胶上的迁移率。
而为何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得到线性的片断DNA电泳时,决定其迁移率的主要是DNA的大小,而与其形状,电荷无关?2.用桑格(Sanger)双脱氧法测定下面的DNA序列(*表示荧光标记的引物):*5′━━3′—OH3′━━A TTACGCAAGGACA TTAGAC-5′上述DNA样品和DNA聚合酶与下列核苷酸混合物反应(双脱氧核苷酸(ddNTP)的量相对来说很小):1. dATP, dTTP, dCTP, dGTP, ddTTP2. dATP, dTTP, dCTP, dGTP, ddGTP3. dATP, dCTP, dGTP, ddTTP4. dATP, dTTP, dCTP, dGTP反应后生成的DNA利用聚丙烯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电泳后荧光带显示在胶上。
下图给出了DNA样品与混合物1反应后分离的带形,画出DNA样品与其他混合物反应后的带形。
3.尽管可以直接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但如今使用越来越普遍的是蛋白质的间接测序方法,即先测定蛋白质对应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再由此根据遗传密码推断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试说明后一种技术正普遍被用于蛋白质测序的理由?4.为什么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中控温非常重要?5.PCR实验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设计正确的引物,特别是对于每个引物的T m应当近似,说说其中的道理。
6.为何耐热性的DNA聚合酶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7. 如果某一研究人员声称利用PCR技术获得了纯的恐龙DNA,你将如何判断其真实性?8. 重组DNA技术一般都需要哪些“必要条件”?9.试描述DNA克隆。
10.不同专一性的限制型内切酶在DNA测序中有什么作用?11.什么时黏性末端?它们在DNA重组技术中有什么重要性?12.对于表达载体有何要求?13.鸡卵清清蛋白基因含有被7个内含子隔开的8个外显子。
《主题十 第二节 核能 核技术》学历案-中职物理高教版21机械建筑类

《核能核技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学习主题为“核能核技术”,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核能的基本概念、核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并掌握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核能的基本概念,了解核力的来源及核反应的基本原理;理解核能的分类及核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核能相关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核能及其应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认识到科学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安全使用核能的思想。
三、评价任务1. 课堂互动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对核能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讨论的活跃度和深度。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习题和阅读材料,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度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一些与核能相关的新闻或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核能基本概念:讲解核力的来源、核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核能的分类等基础知识。
3. 观看视频资料: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核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核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一次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核能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核能的认识和看法。
六、学后反思1. 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
2. 教师教学反思:教师应对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难度的把握、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核医学作业习题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核医学的定义是( )。
A.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B.研究核素在脏器或组织中的分布C.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理论2.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
A.同位素B.放射性衰变C.人工放射性核素D.放射现象二、多项选择题1.临床核医学包括( )。
A.显像诊断B.体外分析C.核素功能测定D.核素治疗2. 临床核医学应用范围( )。
A. 应用于临床各器官系统B.仅显像诊断C.仅在内分泌系统应用D.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三、名词解释1.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四、问答题1. 核医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一章核医学物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同位素具有( )。
A.相同质子数B. 相同质量数C. 相同中子数D. 相同核能态2. 5mCi等于( )。
A. 185kBqB.1.85MBqC. 185MBqD.18.5MBq3.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居里(Ci)B.希沃特(Sv)C.戈瑞(Gy)D.贝可(Bq)4. 18F的中子数为是( )。
A.10B.9C.18D.365. 在射线能量数值相同的情况下内照射危害最大的是( )。
A.α射线照射B. β射线照射C.γ射线照射D.γ和β射线混合照射6. 原子核是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的( )。
A.中子和电子B.质子和核外正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和核外负电子7. 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其名称为( )。
A.同位素B.原子核C.同质异能素D.核素8. 核衰变后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是哪类衰变( )。
A.β-衰变B.α衰变C.γ衰变D.β+衰变9. 剂量单位贝可勒尔是( )。
A.照射量的单位B.剂量当量的单位C.放射性活度的单位D.半衰期的单位10. 设某核素的物理半衰期为6h,生物半衰期为4h,该核素的有效半衰期是( )。
A.2.4hB.6/4 hC.4/6 hD.2 h E、9 h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影响放射性核素有效半衰期的因素( )。
核医学技术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习题解析课件.doc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 A 、判断病灶大小和形态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B、病灶区解剖密度的变化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C、病灶区解剖形态的变化所属的方框涂黑。
D、提高病灶的分辨率1.核医学的定义是E、帮助病灶的定位参考答案与解析: E 将核医学的代谢或血A、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流影像与CT、MRI 的解剖学形态影像进行B、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C、研究核素在治疗中的应用融合,借以判断病变组织的代谢或血流变化,有助于鉴别病灶的性质,称为"图像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融合"。
目前所采用的CT、MRI 设备主要E、研究核技术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参考答案与解析: D 备选答案A、B、 C用于帮助病灶的定位。
和E 部分反映了核医学的定义,只有 A 最全面地描述了核医学的内容。
6.利用电离作用探测射线的基本方法是A 、使用能产生荧光的特殊材料2.脏器功能测定、脏器显像以及体外放射B、收集电离作用产生的电子-离子对作为分析等其共同原理是电信号A、动态分布原理C、预先估计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B、射线能使物质感光的原理D、选择适当的断层重建滤波器C、稀释法原理E、将电离作用产生的电子-离子对逐个编D、物质转化原理号记录参考答案与解析: B 射线引起物质电离,E、示踪技术的原理参考答案与解析: E 示踪技术的原理是脏产生电子-离子对,电子-离子对的数目器功能测定、脏器显像以及体外放射分析与吸收的能量和物质种类有关,可以收集的共同原理,故 E 正确。
这些电子-离子对作为电信号,由于电信号与相应的射线活度、能量、种类有一定3.γ照相机最适宜的γ射线能量为关系,故采集和计量这些信号即可得知射A、40~80keV线的性质和活度。
B、100~250keVC、300~400keV 7.闪烁探测器中采用的闪烁体密度越高,D、364keV则探测器的E、511keV A 、价格越高参考答案与解析: B γ照相机由准直器、B、探测效率越高NaI(Tl) 晶体、光导、光电倍增管矩阵、位C、体积越大置电路、能量电路、显示系统和成像装置D、密封性越好等组成。
核医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核医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对于相同厚度的下列材料,哪种材料对高能 X 射线的屏蔽效果最好( )A、水B、铅C、铁D、聚乙烯正确答案:B2、职业人员所受到的照射剂量限值中,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是( )A、500mSv/aB、50mSv/aC、20mSv/aD、15mSv/a正确答案:C3、下列关于组织权重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辐射引起的不同生物学效应。
B、无量纲,它描述了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全身总危害的贡献。
C、为了统一表示各射线对机体的危害效应。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B4、关于个人剂量计的佩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一个佩带在围裙内侧用来估算有效剂量,另一个佩带在围裙外侧用来估算皮肤和眼睛的当量剂量B、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一个佩带在围裙内侧用来估算皮肤和眼睛的当量剂量,另一个佩带在围裙外侧用来估算有效剂量C、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即在围裙内侧佩带个人剂量报警仪,在围裙外侧佩带个人剂量计D、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即在围裙内侧佩带个人剂量计, 在围裙外侧佩带个人剂量报警仪正确答案:A5、( )有权对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A、只有受到伤害的个人B、只有个人C、任何单位和个人D、只有单位正确答案:C6、辐射安全文化是指( )。
A、放射有关的科普宣传B、组织机构和人员具有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C、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有高学历D、辐射防护措施正确答案:B7、射线的射程( )。
A、不确定B、只与辐射的种类相关C、与辐射的种类和辐射的能量相关D、只与辐射的能量相关正确答案:C8、市面上多见的表面污染监测仪,测量α 表面污染用( )探测器,测量β 表面污染用( )探测器。
核医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核医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对于控制区,在进出口及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立( )规定的警告标志。
A、大的B、醒目的C、橙色的D、小的正确答案:B2、放射性核素敷贴器是指将一定( )的放射性核素,通过密封的方式制备而成。
A、吸收剂量与半衰期B、吸收剂量与能量C、活度与半衰期D、活度与能量正确答案:D3、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剂量分担”常被用于减少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
那么“剂量分担”按方法论分,属于下列哪种辐射方法( )A、时间防护法B、源项控制法C、屏蔽防护法D、距离防护法正确答案:A4、敷贴治疗必须制定并实施质量保证计划,计算( ),确保治疗剂量准确。
A、局部累积剂量B、局部吸收剂量C、全身累积剂量D、全身吸收剂量正确答案:A5、核素发生器淋洗下来未用完的短寿命放射性溶液常规处理方法为( )。
A、送交城市废物库B、作为放射性废物放置在放射性废物暂存库进行衰变C、返回给核素发生器生产销售厂家D、按一般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答案:B6、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 ) 前报原发证机关。
A、每年 12 月 31 日B、下一年年底C、每年 6 月 30 日D、每年 1 月 31 日正确答案:D7、相同厚度的下列物质,哪种对 MeV 能量量级的γ 射线屏蔽效果好( )A、铁B、水泥C、水D、铅正确答案:D8、吸收剂量率的国际标准单位是( )A、希沃特每秒(Sv/s)B、戈瑞每秒(Gy/s)C、居里(Ci)D、贝克勒尔(Bq)正确答案:B9、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 1 个月,最长不得超过( )。
A、1 年B、2 个月C、半年D、3 个月正确答案:D10、关于核医学的辐射防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医学存在内、外照射危害B、核医学不存在外照射危害C、对胎儿无需特殊防护D、未怀孕成年妇女的防护需要降低剂量限值正确答案:A11、原子不带电,是因为( )A、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同样数量的负电B、原子核不带电C、原子不带任何电荷D、核外电子不带电正确答案:A12、年销售量超过豁免水平 100 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 100 台)或者持有量超过豁免水平( )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 )台)的单位,属于销售或者使用较大批量豁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单位,应当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并接受辐射安全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一样品,用14MeV快中子做活化分析,通过16O(n,p)16N(σ=0.09b)反应,分析其中的16O,但样品中含有19F,亦可通过19F(n, α)16N(σ=0.057b)生成16N,同时知道19F还可以通过19F(n, p)19O(σ=0.02b)生成19O。
实验中照射样品300s,冷却10s,=7.4s)1754 KeV 的γ射线(分支比为0.24,内转换系数为0.57)60s,测16N (T1/2得16N 峰面积记数为1985,再测量19O(T=30s)1356 KeV的γ射线(分支比为1/20.54,内转换系数为0.78)60s,得峰面积记数为1054。
现已知中子通量密度为5⨯109中子/cm2*s,探测器效率为0.3,19F丰度100%,16O丰度99.7%。
请你计算样品中16O含量为多少克。
(20分)解:16O→16N和19F→16N的16N的总计数198519F→19O的19O的计数1054由19O计数求得19F含量,从而求出19F对16N计数的贡献,从16N计数1985中减去19F对16N计数的贡献,则是由16O生成的16N的计数,从而可以求出16O 的含量,由公式带入相关的数据可求出W=5.678×10-4克F则由5.678×10-4克19F生成的16O计数N=带入数据得N=9821985-982=1003 则16O含量W带入相关数据得出为:O=3.1×10-4克WO2.在玻璃碳基体上,用真空喷镀法镀上一层10nm厚的Au(M=197)元素,以4MeV的粒子入射,假设在入射和出射路径上的能损均为10KeV,在散射角为170度方向放置一探测器,那么在道宽为1.6KeV的多道谱仪中背散射谱中Au 峰的宽度是多少?答:k=0.9225E1=E0×k=4×0.9225=3.69MevE2=(4-0.01)×0.9225-0.01=3.6708Mev△E=E1-E2=3.69Mev-3.6708Mev=19.2Kev所以Au峰的宽度是:19.2/1.6≈12道3、已知一种煤灰分仪所用的2种放射源是241Am和60Co,假设皮带空载时探测器输出的241Am的信号是I0ˊ,输出的60Co的信号是I",Iˊ是有煤时探测器输出的241Am的信号, I"是有煤时探测器输出的60Co的信号,μm是碳的质量吸收系数,μw是所要测的元素或化合物(灰分)的质量吸收系数,并且假设在中能区质量吸收系数与材料原子序数无关,请推导煤灰分含量的表达式。
解:重质量吸收系数 ut=uw×cw+um×cm 其中cw为灰分含量,cm为碳的含量 cw+cm=1所以 ut=uw×cw+um×(1-cw) (1)对60oc""0"1lnIx Iμρ⎛⎫= ⎪⋅⎝⎭对241mA'0''1lnIx Iμρ⎛⎫= ⎪⋅⎝⎭令'" 'ln"lnuIIRII⎛⎫⎪⎝⎭=⎛⎫⎪⎝⎭由(1)式可得:''''()w m w mcμμμμ=-⨯+;""""()w m w mcμμμμ=-⨯+推出:''''"'''()()w m w muw m w mcRcμμμμμμμμ-⨯+==-⨯+整理可得:"'"'"'()()m mww m w mRcRμμμμμμμμ-=---考虑到中能区质量吸收系数与原子序数无关有:"'0w mμμ-=所以"'"'()m mww mRcμμμμμ-=--/(-)4、如图所示, 0点为钍射气220Rn释放点, ,小闪烁室a和b的容积为均为V c ,探测效率均为ε,计数率分别为CPMa和CPMb,2点至3点之间(包含可调容器)的容积为V k,220Rn的衰变常数为λ,设气体的流动是稳定层流状态,请推导管道流量Q测量的表达式?(10分)答:各点浓度为:220Rn在小闪烁室a和b中的衰变率为:ThA(216Po )的半衰期(0.16秒)很短,可以认为220Rn连续发射2个α粒子,则小闪烁室a和小闪烁室b测到的α计数率为:小闪烁室a和小闪烁室b测到的α计数率比值为:所以气体流量5、考古学家某动物化石,设同地质层中之长石内,钾于氩之比例为90:10,已知钾衰变成氩的半衰期为1.277×109年,请由此推算该动物距今多少年?答:由于λ=ln2/T1/2所以t = (1.277×109÷ln2)×ln(1+10/90) = 1.9411× 108(年)由此可知该动物距今1.9411× 108年。
6、国际规定,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统一单位CT值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水的吸收系数为1,空气的吸收系数为0.0013,空气的CT值为多少?答:计算公式: 1000()CT H μμμ=⨯组织水水-值;空气的CT 值为:-1000。
6. 已知Au 和Mn 的热中子截面分别为 98.8b 和13.2b ,198Au 和56Mn 的半衰期分别为2.695d 和2.7585h ,将一质量为197mg 的金片放入某热中子场照射2.695d ,所产生的198Au 的活度为 1.45105Bq 。
若将质量为110mg 的锰片放入同样的热中子场照射5.517h ,试计算得到的56Mn 的活度。
(难)解:根据公式⎪⎪⎭⎫⎝⎛⋅--=t T N A 2/12ln exp(1φσ,式中N 为靶核数目,为中子通量,为核反应截面,T 1/2为生成核的半衰期,t 为照射时间。
且靶核数目A AN m mN ⋅=,m 为靶的质量,m A 为靶核的质量数,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则198Au 的活度为()()()⎪⎪⎭⎫ ⎝⎛⎪⎪⎭⎫ ⎝⎛--=12/1)(2ln ex p 1197t T N m A Au Au A Au Au φσ56Mn 的活度为()()()⎪⎪⎭⎫ ⎝⎛⎪⎪⎭⎫ ⎝⎛--=22/1)(2ln ex p 155t T N m A Mn Mn A Mn Mn φσ ()()()()()()()12ln 22ln )()(2/1)(2/1ex p 1ex p 155197t t m m A A Au Mn T T Au Mn Au Mn Au Mn ⋅--⋅--⨯⨯⨯=σσ 401.05.075.08.982.1355197197110=⨯⨯⨯=故56Mn 的活度为A (Mn)=0.401A (Au)=0.401 1.45105=5.81104Bq4.10MeV 的氘核与10MeV 的电子穿过铅时,它们的辐射损失率之比是多少?20MeV 的电子穿过铅时,辐射损失率和电离损失率之比是多少? 解:由22rad dE z E dx m⎛⎫∝ ⎪⎝⎭()()()()22228222222424221109.10953410 2.110 1.674954310 1.672648510d d n p dradd e e e n p e erade z E dE m m m m dx dE z E m m m dx m --⨯⎛⎫ ⎪⨯+⎝⎭⇒=====⨯⎛⎫+⨯+⨯ ⎪⎝⎭()()22200.511821681.902 2.0571********.511817.6e e rade iondE E m c z dx dE m c dx ⎛⎫⎪++⨯⎝⎭≈===⨯⎛⎫ ⎪⎝⎭ 6.当电子在铝中的辐射损失是全部能量损失的1/4时,试估计电子的动能。
27MeV 的电子在铝中的总能量损失率是多少? 解: ()()())14()1)1433()4rad ionradradiondE dE dE dX dX dXdE dX dE dX dE dX dE dX -=-+--=--==-(已知得到(22222)()1600()()116003130.5111(16000.511)30.5111320.9640.51120.453rade e e ion e e e e e dE E m c dX z dE m c dXE m c z m c z m c MeVE MeV-+≈⨯-+∴⨯===⨯⨯∴=-=-=(又由公式不考虑轨道电子屏蔽时2222321322232622421()(ln )13732.7 6.022*******227127(2.8210)[ln ]1370.51136.38101010(4.660.33)2.76/()()357.6430.431600817.6()e e rad e e rade e e ion z NE E dEr dX m c MeV cmdE E m c z dX dE m c dX---=-⨯⨯⨯⨯⨯⨯=⨯⨯-=⨯⨯⨯⨯-=-+⨯===⨯-根据7 22() 2.76() 6.31/(270.511)13()[][]16000.5111600radion e e e dE dE MeV dX MeV cm E m c z dXm c--===+⨯+⨯⨯⨯即 ()()() 2.76/ 6.31/9.07/ion rad dE dE dEMeV cm MeV cm MeV cm dX dX dX ∴-=-+-=+= 考虑电子屏蔽时12312232634(1)1()[ln((83))]1371841314 6.02310277.3107.9510[((8313)0.06] 3.03/() 3.03/0.437 6.93() 3.03 6.939.9610/e rad e ion z z NE dE r z dx MeV cmdEdx dEMeV cm dx----+-=+=⨯⨯⨯⨯⨯⨯⨯⨯⨯⨯⨯+=-===+=≈和8.能量为1.25MeV 的γ放射源放在铅容器里,为了安全,必须使容器外的强度减小为原来的1/4000,试求容器壁至少需多厚。
解:0x I I e μ-= 查附录6表并用内插法得1.25MeV 的γ射线在铅中的质量系吸收数 0.07080.05170.07080.250.06701.5 1.0m μ-=-⨯=- 而10.067011.30.7571()m pb cm μμρ-==⨯=所以 01ln ln 6.90807810009.124()0.75710.7571I I x cm μ-====--- 9.一准直的γ光子束,能量为2.04MeV,穿过薄铅片,在200方向测量次级电子,求在这个方向发射的光电子和康普顿反冲电子的能量是多少?(铅的B k =88.1keV,B l =15keV ).解:光电子能量K 层L 层的能量分别为E 2.040.0881 1.95E 2.040.015 2.035e r k e r l E B MeV E B MeV=-=-==-=-= 康普顿电子能量:已知 022222220,(1)22.042.75(1)0.51120.552110.3252cos 0.535510.32512(1cos ) 2.04(10.53) 1.32(1cos )0.511 2.04(10.53)r e r ce e r E ctg tg m c tg tg tg tg E E MeV m c E θφφθθθθθθθ==+=+=--===++-⨯-∴===+-+⨯-由得用锢(In )片活化法测量热中子通量密度,已知铟片s=4㎝2,x m =100mg/cm 2, 锢中115In 的丰度为95.7%,热中子活化截面145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