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中早39机插促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高产早稻品种中早39

高产早稻品种中早39

高产早稻品种中早39
作者:湖南农丰种业有限公司
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4期
中早39(国审编号201201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中熟早籼稻品种。

2010年
引进湖南,该品种在湖南示范和推广应用中,表现出产量突出,苗期耐寒,生长繁盛,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后期落色好等特点,适宜在江西、湖南等
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全生育期112.2天,株高82厘米,每穗总粒数125.3粒,结实率84.1%,千粒重26克。

1.培育壮秧每667平方米手插栽培秧田播种量30公斤、抛秧栽培秧田播种量40公斤左右,机插栽培每盘播种量125~130克。

2.合理密植手插栽培适宜密度16厘米×19厘米,机插栽培适宜密度28厘米×10厘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控制在10万苗左右,抛秧栽培基本苗应超过10万苗。

3.科学施肥需肥量中等偏上,适当增施钾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4.合理灌水浅水分蘖,适时晒田,多露轻晒,有水抽穗,干湿壮籽。

成熟收割前4~6
天断水,忌断水过早。

5.及时防治病虫害种子必须消毒以防止恶苗病的发生,播种前用咪鲜胺或者强氯精等药剂浸种消毒48小时,及时防治病虫害。

湖南农丰种业有限公司。

常规早籼水稻新品种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常规早籼水稻新品种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常规早籼水稻新品种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早籼水稻新品种中早39,是瑞安市当前早稻推广的优良品种。

阐述了常规早籼水稻新品种中早39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水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常规早籼水稻;中早39;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早籼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仙降镇在2009年引进该品种并开始试种,表现青秆黄熟,取得了高产。

2010年,示范面积扩大到100 hm2以上,2011年面积扩大到233.33 hm2,2年均取得显著的增产增效,已成为瑞安地区早稻的主栽品种之一。

通过2年的示范种植,该品种在仙降镇表现为:株型松散度适中,结实率高而稳定,后期植株转色好,多疾病抗性良好,耐肥力中等偏强,该品种穗层整齐,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挺,着粒较密,适合水田三熟制搭配,适宜于机播机插,并可作为晚稻(早稻倒种)救灾用种。

根据2010—2011年2年的种植和示范实践,总结了中早39在仙降街道所表现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2010年,在仙降镇一些种粮大户示范种植面积达到2.8 hm2,平均产量为6 675 kg/hm2,比中选181的产量5 730 kg/hm2增产945 kg/hm2,增幅达16.5%;比早杂V402的产量5 925 kg/hm2增产750 kg/hm2,增幅达12.7%。

2011年,示范扩大到仙降全镇,据统计,中早39总种植面积233.33 hm2,平均产量6 546 kg/hm2,比早杂V402的5 877 kg/hm2增产669 kg/hm2,增幅达113.8%,比中选181增产451.5 kg/hm2,增幅达7.4%,产量位居全街道第2位,受到了广大种粮大户的青睐。

1.2 生育期据仙降镇科研点记载,中早39属中熟早籼品种,机播机插,3月22—23日播种,4月20—23日插秧,7月14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14 d,而3月25—26日播种,成熟期与手插秧基本相同,全生育期则减少了3 d;手插秧全生育期104~106 d,3月27日至4月1日播种,4月30日移栽,6月18—20日始穗,播始历期85~87 d,7月10—12日成熟。

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39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39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 中 早 3 9 . 都较 奉 化 早 稻主 要 品 种 甬籼 6 9和 甬籼 1 5产
失率 1 %, 白叶枯 病 9 级。 经2 0 0 8 -2 0 0 9年质 量检测 , 垩 白粒 率1 0 0 %, 垩 自度 2 4 . 0 %, 平均整精米率 6 5 _ 3 %, 长 宽比 1 . 9, 透 明 度 3级 , 胶稠 度 3 9 m m, 直 链淀 粉 含量 2 5 . 4 %, 米 质 各项 指标达 到食 用稻 品种 品 质部颁 5等 。
中早 3 9系 中 国 水 稻 研 究所 用嘉 育 2 9 3与 中组 3号 杂
续试 , 平均产量 7 5 l 0 . 5 k g / h m , 较 对 照 增产 4 . 9 %, 达 显 著水 平。 2年 省 区试 平 均 产 量 7 3 1 3 . 0 k g / h m , 较对照增产 6 . 5 %。 2 0 0 9年 浙 江 省 生产 试验 平均 产量 7 6 5 3 k g / h m 2 , 较对 照 嘉 育 2 9 3增 产 3 . 9 %。 原奉 化市 于 2 0 1 1 年 引进 中早 3 9 . 先在 江 口街道 和 西坞
1 特 征 特 性
中早 3 9水稻 品 种 茎秆 粗壮 , 叶 片挺 , 穗层整齐 , 着粒 较 密, 株高适中。 叶鞘 、 叶 缘 及 稃尖 均 呈紫 色 , 谷粒 短 圆 , 颖 尖 无芒 。 浙 江 省 2年 区 试 平 均 全 生 育 期 1 0 9 . 7 d, 较 对 照 品 种 嘉育 2 9 3长 0 . 5 d 。 该 品种 株 高 8 7 . 1 c m, 穗长 1 7 . 0 c m, 有 效 穗数 3 0 0万穗 / h m , 成穗 率 7 0 . 5 %, 穗 总粒数 1 2 3 . 5粒 , 穗 实 粒数 1 1 2 . 8粒 , 结实 率 9 1 . 2 %, 千粒重 2 6 . 0 g 。 经 2 0 0 8 -

机插早稻中早39高产栽培技术

机插早稻中早39高产栽培技术

·132·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3期摘要:为解决劳动力短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及效益低等制约双季稻发展瓶颈问题,切实提升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通过选用超级稻中早39、培育机插壮秧、保证基本苗数、精准施肥等栽培技术措施,确保穗多、穗大、结实率高,达到百亩片604.9kg/667m 2的高产目标。

关键词:中早39;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赫山区机插早稻一般平均产量450~500kg/667m 2。

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宜于规模化生产和精准定量栽培。

但存在着播种量偏大,难以培育机插壮秧;栽培密度不足和植伤较重导致返青期较长等问题。

通过选用超级旱稻中旱39机插超高产栽培研究与示范,突破高产障碍因素,为机插早稻大面积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1 实施过程及结果1.1 实施过程2015年,赫山区分别在龙光桥镇汪家堤村和八字哨镇关王坪村机插中早39超高产攻关示范片各100亩。

3月18至20日播种,播种量每盘80~100g,育秧分别采用简易大棚和标准化大棚育秧。

4月11~12日机插,秧龄20~22天。

插前秧苗素质考察苗高13.8cm,叶龄2.9叶,单株平均白根数7.8条,秧苗茎基宽1.8mm,百株鲜重13.2g。

钵毯秧返青期4月14日;毯秧返青期4月17日。

插秧密度24cm×12cm,最高苗数34.8~38.3万,始穗期6月11日,齐穗期6月15日,成熟期7月13日,生育期115天。

1.2 示范结果2015年7月14日,湖南省农业委、省调查总队、湖南农大和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验收组进行现场实割验收,百亩示范片604.9kg/667m 2,在全省率先实现机插早稻过600kg/667m 2的产量目标。

中早39机插早稻栽培表现出株型紧散适中、茎杆粗壮、耐肥抗倒,抗逆力强,是一个升级版的广六矮四号。

经对高产攻关田取样考种,株高 81.5cm,穗长17.6cm,有效穗25.7~27.9万/667m 2,每穗总粒数99.2~116.8粒,结实率 89%~92%,千粒重26g,全生育期115天。

‘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实施方案

‘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实施方案

‘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实施方案…中早39‟穗层整齐,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挺,着粒较密。

其全生育期110天,千粒重26g,主茎叶龄(N)12.5叶,伸长节间(n)4个。

一、产量及产量结构示范方设计亩产550kg。

计划亩有效穗23万,每穗总粒120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6g,理论产量600kg。

二、生育进程的定量指标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N-n+1,调节值a取1,群体应在N-n+1-a=8.5叶龄期够苗,即在7.5叶时达23万;N-n+3即11.5叶龄期(10.5叶左右)时达高峰苗,高峰苗数32.8万左右;成穗率达70%,始穗期保持4张单茎绿叶数,茎蘖数23万左右。

4月10日左右播种,6月20日左右始穗,7月20日左右成熟。

三、基本苗及播种量定量基本苗计算公式X=Y/ES式中Y为计划有效穗数,ES为单株成穗数。

ES=1+(N-n-bn-a)Cr式中1表示主茎,主茎总叶龄N=12.5,伸长节间数n=4,bn指始蘖叶龄减1,直播稻一般在第5叶龄开始分蘖,所以bn=4,直播稻够苗叶龄较N-n提前一个叶龄,取a=1。

这样有效分蘖叶龄数(N-n-bn-a)=3.5,C取1.1,设分蘖发生率r=0.7。

计算得ES=3.7。

X=23/3.7=6.22,即要求基本苗为亩6.22万。

再根据千粒重26g,种子发芽率90%,田间成苗率80%计算,得亩播种量=6.22×104×26×10-3/(0.9×0.8×1000)=2.25 kg四、施肥的精确定量1、施肥总量南片稻区基础地力与诸暨接近,根据诸暨情况,亩产550kg稻谷需氮总量约为12kg纯氮,东片沙地区约需14kg纯氮。

2、施肥比例根据早稻品种特点(分蘖终止与穗分化属重叠型,需要促早分蘖)和精确定量施肥的原则,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应以6.5:3.5比较合适,又因为直播稻对基肥吸收利用率低,所以在基蘖肥中,基肥宜少,占40%左右,分蘖肥占60%。

超级早稻品种中早39的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超级早稻品种中早39的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结 合 施 分 蘖 肥 进 行 化 学 除草 ,
用 苄・ 丁或苯噻酰 ・ 卞 拌 肥 全 田撒
施 。施 药时 ,田间要 有3 ~ 5 厘 米 深 的浅水 层 ,且保持 浅 水层5 ~ 7 天。
重 点防治恶苗病 、纹枯 病 、稻 纵卷 叶螟、二化螟等 ,根据植保部 门 的
中早3 9 茎秆粗 而坚韧 ,植株松
分 蘖 力 中等 ,穗 型 一 般 ,易 感恶 苗病等。
J  ̄4 5 0 公 斤/ 公 顷 ,最好) 看苗施尿素7 5 ~ 1 2 0 公斤/ 公 顷。由于 袁 氏超级稻 专用肥采用 了生物酶缓 控技术 ,后期一般不再施肥。
用2 5 %的咪鲜胺2 0 0 0 倍 液浸种4 8 小 时 :或用 8 0 %的强氯精 3 0 0 倍液 浸 种1 2 / ] \ 时后 ,用清水洗 净种 子 ,再 用 清 水 浸种 催 芽 。浸 种 时 注 意 避 光 ,防止 药液光解而影 Ⅱ 向 药效。在 适宜温 、湿度条件下催 芽 ,播种时 芽谷 以 “ 根长芽半”为宜。
在 鼎 城 区 作 双 季 早 稻 抛 秧 栽
中早3 9 易感恶苗病 ,必须认 真
培 ,生育 期一般 为1 0 8 天左右 ,可 以在7 月1 0 日左 右成 熟 ,有利 于后 作晚稻获 得高产 ,适合 当地的种植
习惯 。 1 . 3 农 艺性 状 优 良
做 好种子消毒工 作。要 求在播 种前 4 天浸种 ,浸种 前抢晴天 晒种 1 天,
超级早稻 品种 中早3 9 的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文/ 常 德 市 鼎城 区 农业 局 罗功 仪
草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伍冬梅
中早3 9 是 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嘉 育2 9 3 与 中 组3 号 杂 交 选 育 的 中熟 常 规早 籼 稻 品种 ,2 0 0 9 年通 过 浙

超级早稻中早39在温州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早稻中早39在温州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1期农艺学超级早稻中早39在温州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夏如达吴建克黄宗贵渊浙江省温州市种子站,浙江温州325000)摘要超级早稻中早39是温州市早稻主导品种之一遥本文阐述了中早39在温州市的产量表现以及其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遥关键词超级早稻;中早39曰种植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浙江温州中图分类号S51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7)21-0035-02超级稻中早39系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籼品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2月被农 业部确定为常规早稻超级稻品种。

于2009年引入温州市试 种,经过8年示范推广,表现耐寒性好、抽穗整齐、矮秆抗 倒、抗逆力强、穗多粒重、稳产高产,后期青秆黄熟[1]。

适宜手 插、抛秧、直播和机插等多种栽培方式,深受广大种粮大户 喜爱。

2010年全市示范面积66.67 hm2,2017年全市种植面 积达7 753.33 hm2,是温州市早稻主导品种之一,占全市早 稻种植面积的30.6%。

1种植表现中早39参加2008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产量7.72 t/hm2,较对照嘉育293增产8.3%.,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产量7.51 t/hm2,较对照嘉育293 增产4.9%.,达显著水平;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7.61 t/hm2,较 对照增产6.5%.。

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7.65 t/hm2,较对照 嘉育293增产3.9%。

2009年引入温州试种,在瑞安市飞云镇早籼稻品比试 验平均产量8.27 t/hm2,较对照金早47增产7.6%.;2010年乐 清市虹桥镇机插示范方10.67 hm2,经温州市农业局组织专 家测产,示范方平均产量8.43t/hm2,最高攻关田达9.32 l/hm2; 2012年苍南县宜山镇手插示范方8.0 hm2,经测产验收平 均产量8.86 t/hm2;2013年瑞安市飞云街道章桥村机插示范方8.0 hm2,经温州市农业局组织专家测产,平均产量 8.72t/hm2;2014年平阳县萧江镇河坤村机插示范方8.67 hm2,经测产验收平均产量8.76 t/hm2,最高攻关田产量8.96 !/hm2; 2015年平阳县万全镇直播示范10.0 hm2,经测产验收平均 产量8.28 t/hm2;2016年平阳县宋桥镇示范10.67 hm2,平均 产量9.02 t/hm2,最高攻关田达9.22 t/hm\2017年6月正值 早稻抽穗扬花期,温州市各地遭遇连续暴雨天气,严重影响 早稻结实率,而中早39依然保持较高结实率,表现出稳产。

超级早稻中早39叠盘暗出苗机插育秧模式增产机理和操作规程

超级早稻中早39叠盘暗出苗机插育秧模式增产机理和操作规程
技术的操作规程 。
供秧能力 和服务 范 围, 中小规模 的种粮 大户或合作社 , 不用再重 复投人 建设育秧 中心 、 购买育秧 设备 , 可以从 大 的育秧 中心购买 出苗秧秧 盘。 不仅可 以减少投入 , 还
可节约农业设施用地 。 1 . 5 增产增 收增效
叠盘 暗出苗机插 育秧模式与 以前 的智能化 育秧 中 心相 比, 育秧能力 提高 , 育秧 成本降低 , 每6 6 7 m 增 产 5 %左 右 , 增产增 收效果 十分 明显 。而且 出苗整齐均匀 , 进一步提高 了秧苗 的质量 。
置盘量可增 加 6 倍 以上 ,室 内出苗 管理 时 间由 5 ~ 7 d 缩短到 2 . 0 ~ 2 . 5 d , 供秧 能力至少提高 1 2倍 以上 。与大 秧 运输相 比, 出苗秧秧盘运输 可以叠 盘 , 运输成本大大 降低 , 运输距 离可以加长 , 供秧 范围大 幅扩大 。
秧模式 可减少或避免小规模 分散育秧容 易出现的播种 期偏迟 、 播种 量偏高 、 烂芽死苗 、 秧苗瘦弱等现象 。
1 . 2 育秧供秧服务能 力和供秧 范围大 幅提 高
基 金 项 目 :水 稻 生 物 学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开 放 课 题 ( 1 1 0 2 0 1 ) ; 绍兴市农业丰收计划项 目( 2 0 1 4 — 1 4 )
0 . 2张 、 增6 . 0 6 %, 苗 高增 3 . 7 c m、 增 3 6 . 2 7 %, 单株 总根 增0 . 8条 、 增8 . 4 2 %, 单 株 白根增 2 . 0 、 增4 0 . 0 0 %, 单
的试验 、 示范 , 明确 了中早 3 9叠盘暗 出苗机 插育秧模式 的主要 优点 和增 产机 理 , 总结出 了中早 3 9叠盘 暗出苗机 插 育秧技术 的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浙江省水稻机插秧发展较快,机插秧面积从2005年的7000亩到2011年达到230万亩,连续几年以翻番的速度递增。

目前浙江省水稻机插已覆盖全省大部分水稻生产县,机插秧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5%左右。

同时为了稳定粮食的安全生产,双季稻连作栽培面积呈扩大趋势。

由于台州市机插秧技术起步晚,目前生产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连作早稻机插秧技术;同时,早稻生产成熟期滞后,一般早稻成熟期在7月底8月初,严重影响到连作晚稻的生产季节,同时也阻碍了连作晚稻的机插技术推广;加之现在早稻生产,由于品种多年种植,产量一直在300~400kg/亩徘徊不前,品种存在性状退化,高产潜力难挖掘等问题,品种及需更新、改良。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属中熟早籼品种,全生育期育苗移栽116天左右。

该品种一般性状:穗层整齐,茎秆粗壮,叶片挺,着粒较密,株高86cm,穗长19.0cm,每穗总粒数123粒,实粒数118粒,结实率96%,千粒重26.6g,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8.0万左右,成穗率70.5%,耐肥抗倒,后期熟相好。

抗性上,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

我们于2010年引进试种证明,该品种适宜在本地区作早稻机插种植;并进行早稻机插促早熟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据近二年早稻机插生产应用推广结果,其品种丰产性好,具有高产潜力,目前机插移栽生产水平亩产450kg左右。

面对早稻品种现状,没有好的早熟品种可选择的前提下,通过早播、控水、控肥将中早39成熟期提早至7月中旬,比常规早稻栽培在时间上提早10天左右成熟,极大地为连作晚稻争取有利且宝贵的生产季节。

通过肥水试验和实践总结,现将中早39早稻机插促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小结,具体如下。

1前期准备
1.1种子准备
对种子进行晒种、去杂、药剂消毒、浸种和催芽处理,机械流水线播种以短芽或露白谷种为宜,最好在种子90%破胸露白播种。

种子消毒,选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即1包(12g)先用少量水搅成糊状,再加水6~7kg,可浸谷种5kg,浸种时间48h,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能有效地控制恶苗病和线虫病。

播前每1.5kg种子用10%吡虫啉类农药10g对水20ml溶后对已催芽种子进行均匀拌种。

1.2播种准备
床土采用基质(育苗基质种类很多)育苗,我们采用杭州临安(杭州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稻育苗基质。

育秧盘有:18行钵形毯状机插硬秧盘(由中国水稻所研制开发,有18×36=648钵)和普通机插硬秧盘(15×31=465钵),秧盘规格均为28cm×
早稻中早39机插促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曾孝元1王旭辉2
(1.浙江省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台州318000;
2.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台州318000)
摘要:经过近几年的早稻生产试验总结,中早39可塑性强,通过早播、控肥、控水可提早成熟,促高产,有利于双季稻连作种植;而早稻机插秧技术在本地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没有一套完整的早稻机插秧促早熟栽培技术,由此我们对此项技术与生产实际进行结合,提出适合本地的一套早稻机插促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中早39;早稻机插;早熟高产栽培
17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