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设计的新概念
高分子电解质

高分子电解质1.概述在大分子链上带有可离子化的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称为高分子电解质,也称为聚电解质.高分子电解质在室温下电导率可达0.0001-0.001S/CM,具有良好的饶曲性、粘弹性能和应变性能,并因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制成透明薄膜;同时由于高分子电解质固化后具有一定的黏附力和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便于器件的组装,所以成为全固态器件的首选材料。
另外由于高分子电解质还具有絮凝、增稠、减阻、分散和电离等性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环境保护、石油化工、印染与造纸、制药等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市场。
在能源日益缺乏的今天,高分子电解质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有关高分子电解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室温离子传导率等方面。
2、高分子电解质的分类按来源:天然高分子电解质、化学改性高分子电解质、合成高分子电解质按形态:高分子全固态电解质、分子凝胶电解质按离子类型:阳离子聚电解质、阴离子聚电解质、两性高分子电解质按结构:主链带离子团的高分子电解质、侧链带梳状离子基团的高分子电解质、中性单体与离子单体的共聚物按传输离子:质子导电电解质、离子导电电解质按高分子基团:醚类、酯类、胺类等3、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结构和性能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是由高分子主体物和金属盐两部分复合而成。
其中高分子含有起配位作用的给电子基团,所以高分子主体物所含基团的数目与性质、大分子链的柔顺性及稳定性等对高分子电解质的性能均有重要影响。
聚醚、聚酯、聚亚胺、聚硅氧烷衍生物常用做高分子电解质主体物。
PEO和碱金属组成的配合体系是研究最多的高分子电解质体系,PEO作为离子传导基质,碱金属离子作为电荷载流子源,起离子导电机理是:在分子链的醚氧原子的作用下金属盐解离为电荷载流子,离子借助高分子的近程链段运动,在高分子介质中迁移而表现出离子导电能。
另外可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对高分子主体物进行改性,以降低高分子玻璃化温度和结晶度,达到提高室温离子传导率的目的。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简介与发展路径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简介与发展路径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简介与发展路径引言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作为一种新型电解质材料,在能源存储和转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用磷腈类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论文

第23卷第1期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V ol.23No.1 2010年3月JO U RN AL O F P ET ROCH EM ICAL U N IV ERSIT IES M ar.2010文章编号:1006-396X(2010)01-0001-05锂离子电池用磷腈类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杨明山1,刘建伟2,于今1,张旭1,魏进1,李林楷3(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2617;2.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3.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揭阳522000)摘要:采用六氯环三磷腈高温开环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二氯磷腈,然后采用醇钠法,取代聚二氯磷腈的氯,制备了聚二(二乙二醇单甲醚)磷腈(M EEP),探索出了较佳的合成工艺,采用FT-IR、31P-N M R、13C-N M R、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磷腈聚合物确实为M EEP。
采用自制的M EEP,与三氟甲基磺酸锂(L iCF3SO3)盐进行复配,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对其热稳定性、导电性进行了测试,其开始分解温度在200e以上,室温电导率达到了1.187@10-4S/cm(25e),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关键词:聚二氯磷腈;聚二(二乙二醇单甲醚)磷腈;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中图分类号:T M911文献标识码:A do i: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1T 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hosphazene PolymerElectrolyt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YANG Ming-shan1,LIU Jian-w ei2,YU Jin1,ZH AN G Xu1,WEI Jin1,LI Lin-kai3(1.D ep ar tment of M ater ial Science and Engineer ing,Beij ing I ns titute o f Petrochemical T echnology,Beij ing102617,P.R.China;2.College of M ater ial Science and Engineer ing,Beij ing Univers ity o f Chemical T echnology,Beij ing 100029,P.R.China;3.Guangdong Rongtai I ndustr y Co.,L td.,J iey ang Guangdong522000,P.R.China) Received21Sep tember2009;r evis ed10N ovember2009;accep ted24D ecember2009Abstract:P olydichlor ophosphazene was synthesized fr om hex achlo rocy clotr iphosphazene by high-temper atur e decyclopolymerization,and po ly(2-(2-methox yethox y)ethano l phosphazene)(M EEP)w as sy nthesized by alcohol-Na+ reactio n.T he o ptimal synthesis parameter s w ere obtained,and the str uctur e o f M EEP w as analyzed by FT-IR,31P-N M R, 13C-N M R and1H-N M R.T he results show t hat the pro duct synthesized is M EEP co mpo und.T hen po ly phosphazene electro ly te was prepared by mix ing M EEP w ith L iCF3SO3and its heat stability and ionic conductivity wer e determined.T he results indicat e t hat t he electr olyte prepared has hig h ther mo-deco mpo sed temper ature,its initial decomposing temper atur e is more than200e and its ro om-temperature conductiv ity is up to1.187@10-4S/cm(25e).Key w ords:Po ly dichlor opho sphazene;P oly(2-(2-methox yethox y)ethano l pho sphazene)(M EEP);P olymer electr olyte for lit hium ion batter yCo rr esponding author.T el.:+86-10-81292926;fax:+86-10-81292926;e-mail:y ang ms001@目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还是使用液体电解质,液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高,但是由于液体电解质中收稿日期:2009-09-21作者简介:杨明山(1963-),男,北京市,博士,教授。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研究与应用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动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其中的固态电解质技术则成为关键所在。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是一种新型电解质,具有高离子传导性、低漏电流和高安全性等特点,因此备受关注。
一、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现状目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研究材料方面,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主要材料包括高分子、离子液体等。
其中,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塑性,但是其导电性能较低;而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电解质特性,但是制备成本较高。
在制备工艺方面,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交联法、物理交联法、溶液浸渍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分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传统的有机液态电解质相比,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寿命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液态电解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漏液、结晶、膨胀等。
此外,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还可以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磁波屏蔽等领域。
三、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未来发展方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提高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能,以满足高能量密度应用的需求。
2. 提高电解质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
3. 加大对电解质材料合成和工艺制备方面的研究力度,降低材料制备的成本,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
4. 拓展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超级电容器、电磁波屏蔽等。
总之,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是一种具有极高发展潜力的电解质材料,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帮助推动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型固体电解质在电池中的应用及展望

新型固体电解质在电池中的应用及展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池这一能量储存和转换的器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传统电池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安全性和自由度不高等问题,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电解质来加以改进。
因此,新型固体电解质的出现给电池技术带来了极大的突破。
它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延长电池的寿命等优势。
本文将从新型固体电解质的组成和应用范围进行讲解,并且探讨一下它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第一、新型固态电解质的组成与优势新型固态电解质通常由具有高离子导电性能的固体聚合物或陶瓷材料构成。
相对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它能够在较低的内阻下提供更高的离子传输速度和更高的电化学稳定性。
而且,由于它们不含液体溶剂,它们比液态电解质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
因此,相比较于传统电解质,新型固态电解质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发生分解,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寿命。
同时,相比传统电池,电池的体积也会有所缩小,使其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为实现更高容量的电池奠定了基础。
第二、新型固态电解质在电池中的应用目前,固态电解质已经被应用于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和锌空气电池等多种电池技术中。
此外,它还被用于制造易于集成的柔性和可穿戴技术等新型电子设备。
在锂离子电池中,新型固态电解质通常由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材料制成,以便提高离子传输性能。
另外,材料之间的界面接触也可以通过添加纳米颗粒的方式来改善,并带来电池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循环寿命的提高。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新型固态电解质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第三、新型固体电解质的展望固态电解质可以极大地改进现有电池的性能,从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同时,它还有可能带来一些全新的电池技术,而这些技术可能涉及多种新型固体材料和新的电极结构。
据预测,未来这种固态电解质技术将会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具备创造更为高效、便捷和环保的储能体系的可能性。
而且,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中,人们也可以看到更多的新型固态电解质应用场景的出现。
高分子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高分子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固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能源存储器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快速充电等优点。
在固态电池中,高分子电解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高分子电解质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探讨高分子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一、高分子电解质的定义高分子电解质是一种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固态或凝胶态电解质材料。
与传统的液体电解质相比,高分子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固态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
二、高分子电解质的性质1. 离子传导性能:高分子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能,可以促进电荷在电池中的传输,提高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2. 热稳定性:高分子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保持较高的电导率,不发生电解液的挥发和泄漏。
3. 固态性:高分子电解质以固态或凝胶态形式存在,相比于液体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降低电池燃烧和爆炸的风险。
三、高分子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1. 锂离子电池:高分子电解质可以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材料,代替传统的液体电解质。
由于高分子电解质具有固态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2. 固态超级电容器:高分子电解质可以用于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制备,以提高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高分子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离子传导性能,可以促进超级电容器的电荷传输,提高储能效率。
3. 燃料电池:高分子电解质可以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等燃料电池中,提供离子传输的通道。
使用高分子电解质可以降低燃料电池的操作温度,提高燃料电池的启动速度和热稳定性。
4. 其他领域:高分子电解质还可在其他领域应用,例如光伏电池、储能系统等。
高分子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工程可塑性,可以通过控制结构和添加特定功能团,实现对离子传导性能的调控,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四、高分子电解质的发展趋势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子电解质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新型的电解质材料,它由固态聚合物和离子组成,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例子:1. 聚丙烯腈电解质(PAN-based electrolyte):聚丙烯腈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将聚丙烯腈与锂盐和有机溶剂混合后,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2. 聚丙烯电解质(Polyethylene electrolyte):聚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将聚丙烯与锂盐和有机溶剂混合后,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3. 聚合物凝胶电解质(Polymer gel electrolyte):聚合物凝胶电解质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固态电解质,由高分子聚合物和离子组成。
它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4. 聚乙二醇电解质(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聚乙二醇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将聚乙二醇与锂盐和有机溶剂混合后,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相比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安全性高: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不含液态,不易泄漏和挥发,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 稳定性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不易分解和氧化。
3. 可重复使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可以反复充放电,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 可控性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组成和结构可以通过改变聚合物和离子的种类和比例来调节,从而实现对电化学性能的控制。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已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领域。
其中,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一、什么是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是指由多种大分子聚合物组成的固体物质,其电解质热量、电解质溶液稳定性以及电解质耗散等参数可以控制,从而调节或改变其电解质性能。
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领域
1、燃料电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主要包括燃料电池、柴油发电机、汽车发电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等;
2、动力电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也被广泛用于动力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特性;
3、超级电容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可以用于制作高容量高温的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性能,适用于便携式、突发等激烈的环境中;
4、其它新能源: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还可以应用到各种新能源设备中,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等。
三、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优点
1、可以调节电解质溶液的热量: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由多种聚合物组成,可以控制其电解质热量,使其能够较好地承受热量变化;
2、稳定、可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热量、稳定性以及耗散等参数可以控制,使其稳定、可靠;
3、环境友好: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能够更好地保护电解质在环境
中的安全,具有优异的环境友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