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细胞生物学实验

合集下载

细胞设计性实验报告

细胞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包括细胞的分离、培养、传代等。

2. 了解细胞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通过设计性实验,加深对细胞生物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和发育等。

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细胞培养,可以研究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分化、代谢等过程。

三、实验材料1. 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

2. 培养基:DMEM高糖培养基。

3. 试剂:胎牛血清、胰蛋白酶、青霉素、链霉素、双抗、多聚赖氨酸、盖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胞分离与培养: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传代:待细胞生长至80%左右时,用胰蛋白酶消化,接种于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3. 设计性实验:a. 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生长因子(如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等);b. 对照组:不加生长因子。

4. 观察指标:a. 细胞形态变化;b. 细胞增殖情况;c. 细胞周期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相似,无明显差异。

2. 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且随着生长因子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速度逐渐加快。

3. 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G1期比例降低,S期和G2/M期比例升高,表明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周期进程。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生长因子可促进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影响细胞周期进程。

这表明生长因子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讨论1. 细胞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细胞传代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传代时间,避免过度传代导致细胞生长不良。

3. 设计性实验中,应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 实验结果分析时,应结合相关文献,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探讨。

陇东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究

陇东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究

陇东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究卜婷;杨建霞;赵洁;范小峰;刘灵霞【摘要】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陇东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因此加强该课程建设,提升其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可为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性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ell biology experiment, a core required course for both majors of 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in Longdong University.This stud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problems of cell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It hopes to make a reference for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ts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142-144)【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作者】卜婷;杨建霞;赵洁;范小峰;刘灵霞【作者单位】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陇东学院团委,甘肃庆阳 745000;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G645细胞生物学是一门进展快速的前沿学科,也是医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课为理论课的配套课程[1,2]。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

生命科学学院Life Science College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柳伟雄班级:2013级生科一班学号:201300140062 同组者:曾玮璠大学实验报告2015年5月1日:柳伟雄系年级:生科一班2013级同组者:曾玮璠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细胞膜的通透性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性屏障,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透到细胞,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溶液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由于溶质渗透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时间也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

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

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

哺乳动物血浆的等渗溶液为0.9%NaCl溶液,红细胞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因水渗入,红细胞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逸出。

在体,溶血可为溶血性细菌或某些蛇毒侵入、抗原-抗体反应(如输入配血不合的血液)、各种机械性损伤、红细胞在(膜、酶)缺陷、某些药物等引起。

溶血性细菌,如某些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可导致败血症。

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和某些溶血性蛇毒含卵磷脂酶,使血浆或红细胞的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使红细胞膜分解。

三、试剂和器材1.材料鸡血红细胞2.试剂0.85%NaCl溶液、0.085%NaCl溶液、0.8mol/L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葡萄糖溶液、2%TritonX-1003.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细胞生物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细胞生物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细胞生物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具有胞质斑结构的细胞连接是A. 紧密连接B. 粘合带C. 桥粒D. 间隙连接E. 粘合斑正确答案:C2. 构成核纤层的主要成分是A. 微管蛋白B. 核纤层蛋白C. 网格蛋白D. 组蛋白E. 角蛋白正确答案:B3. 细胞周期中遗传物质的复制规律是A. 常染色质先复制B. 异染色质先复制C. 异染色质大量复制,常染色质较少复制D. 常染色质大量复制,异染色质较少复制E.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同时复制正确答案:A4. 组蛋白合成于细胞周期的A. 0期B. 1期C. 2期D. S期E. M期正确答案:D5. 导肽在进行蛋白质运送时,先要将被运送的蛋白质(),运送到预定区域后,蛋白质再进行()A. 变性;复性B. 解折叠;折叠C. 磷酸化;去磷酸化D. 甲基化;去甲基化E. 乙酰化;去乙酰化正确答案:B6. 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A. 组蛋白B. 分泌蛋白C. 核糖体蛋白D. 脂蛋白E. 膜蛋白正确答案:A7. 用cyclin D的抗体处理细胞,则细胞周期被阻断在A. 1期B. S期C. 2期D. M期E. 0期正确答案:A8. 中间纤维蛋白单体中参与形成双股螺旋二聚体的关键区域是A. 头部区B. 杆状区C. 尾部区D. 非螺旋区E. 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9. 关于弹性蛋白的错误叙述是A. 在动脉血管壁中含量丰富B. 以弹性蛋白原形式分泌出胞C. 呈无规则卷曲状D. 具有抗拉性E. 分子间存在交联正确答案:D10. 连续不断分泌的外吐方式是A. 固有分泌B. 受调分泌C.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D. 单纯扩散E. 易化扩散正确答案:A11. 纤毛或鞭毛主杆的结构组成是A. 二联微管B. 三联微管C. 单管D. 微管双螺旋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2. 下列发生于实验细胞学阶段的事件是A. 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B.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C. 遗传中心法则的提出D. 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的建立E. DNA重组技术的应用正确答案:A13. 下列哪个不是通道蛋白具有的特点A. 介导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B. 以跨膜形式存在C. 在介导离子运输时消耗能量D. 可特异性识别被转运物质E.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4. 肝细胞的解毒作用主要在下列那个细胞器中进行A. 粗面内质网B. 滑面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E. 内体正确答案:B15. 离体的水母横纹肌细胞经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酶处理培养后,细胞可形成神经元细胞,这种现象称为A. 细胞转化B. 细胞分化C. 细胞决定D. 转决定E. 转分化正确答案:E16. 制作透射电镜超薄切片,下列哪一步不是必需的A. 固定B. 包埋C. 切片D. 金属投影E. 染色正确答案:D17. 凝胶过滤层析是根据蛋白质()的不同而将其分离的A. 等电点B. 密度C. 电荷D. 构象E. 大小正确答案:E18. 维生素C缺乏主要导致A. 前胶原糖基化受阻B. 前胶原羟基化受阻C. 前胶原分子间交联受阻D. 胶原纤维组装受阻E. 胶原前肽切除受阻正确答案:B19. 以下关于细胞骨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普遍存在于原核及真核细胞中B. 由蛋白质亚单位形成的纤维网架结构C. 分为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三类D. 是一个高度动态结构E. 参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等生理活动正确答案:A20. 构成膜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类是A. 兼性分子B. 疏水分子C. 极性分子D. 双极性分子E. 非极性分子正确答案:A二、(共 6 道试题,共 24 分。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显微镜观察
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寻找处 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
绘制细胞分裂图谱
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细胞分裂图谱,标注各 个时期的特点。
实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 损坏细胞。
观察时要细心,注意区 分不同时期的细胞特点。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 器材清洗干净,并妥善 存放。
注意安全,避免试剂对 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2] 王金发.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3] 张丽华.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9, 55(3): 345-352.
扩展阅读
[4] 王晓梅.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J]. 生物学通报, 2017, 52(10): 16-19.
实验结果还表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是细胞分裂的关键环节, 对维持遗传稳定性和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运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有 关,这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分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06
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01
02
03
[1] 李志勇. 植物学实验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载玻片和盖玻片
用于放置根尖细胞,以 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设备
01
02
03
04
显微镜
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
酒精灯
用于加热盐酸酒精混合液,进 行解离操作。
镊子
用于夹取根尖细胞,放置在载 玻片上。
烧杯和量筒
用于配制实验所需的解离液和 染色液。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2015年秋季学期细胞生物学实验论文细胞膜对不同性质物质通透性的一般规律系别:专业:姓名:学号:—2015.10.14—摘要:关键词:一、前言细胞膜是细胞质与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它的出现是原始生命物质长期进化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如果没有细胞膜,细胞形式的生命就不能存在。

细胞膜将胞内物质与细胞周围环境隔离开,为细胞内发生的各种代谢反应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但细胞膜的屏蔽作用是相对的,因为细胞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细胞膜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可以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进出细胞。

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大体可分为三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与胞吐作用。

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存在差异的。

本实验为了探究这种差异,选择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分别放于各种等渗溶液中。

由于红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通透性不同,使得不同溶质透入细胞的速度相差很大,有些溶质甚至不能透入细胞。

当溶质分子进入细胞后可引起渗透压升高,水分子随即进入细胞,使细胞膨胀,细胞膜破裂,血红素溢出。

此时,原来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突然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溶血。

由于各种溶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所以不同的溶质诱导红细胞溶血的时间不同。

可以通过测量溶血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通透性的大小。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细胞膜对不同物质通透性的差异、观察红细胞的溶血现象和理解溶血原理、建立等渗概念。

图表1图表2二、材料与方法2.1材料、试剂与仪器2.1.1实验材料抗凝人血、鸡血的稀释液(1份人血加入9份生理盐水、1份鸡血加入4份生理盐水进行稀释)2.1.2实验试剂(1)0.17mol/L氯化铵;(2)0.17mol/L醋酸铵;(3)0.17mol/L硝酸钠;(4)0.12mol/L草酸铵;(5)0.12mol/L硫酸钠;(6)0.32mol/L葡萄糖; (7)0.32mol/L甘油; (8)0.32mol/L乙二醇;(9)0.32mol/L乙醇; (10)0.32mol/L丙酮。

新乡医学院本科2015年级第二学期课程表【模板】

新乡医学院本科2015年级第二学期课程表【模板】

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注:所在教室。

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理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课上课所在教室。

新乡医学院本科2015年级第二学期课程表(七)理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3.本张课表中的《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由第三临床学院承担。

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3.本张课表中的《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由第三临床学院承担。

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新乡医学院本科2013年级第六学期课程表(一)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3.本张课表中的《中医学》(临床9-16班)《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由第一临床学院承担。

《中医学》(临床17-24班)由第三临床学院承担。

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3.本张课表中的《中医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由第三临床学院承担。

新乡医学院本科2013年级第六学期课程表(四)注:课上课所在教室。

3.本张课表中的《诊断学》由第三临床学院承担。

课所在教室。

新乡医学院本科2013年级第六学期课程表(七)理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新乡医学院本科2013年级第六学期课程表(八)理论课上课所在教室。

注:1、本学期教学周为14周。

1-5w1101、1105、1204、1301、1305教室的同学见习,1103、1201、1206、1304教室的同学上课;6-10w1103、1201、1206、1304教室的同学见习,1101、1105、1204、1301、1305教室的同学上课,14W期末考试。

2、《介入医学》(除影像)、《肿瘤防治学》,1101、1105、1204、1301、1305教室的同学在1101教室上,1103、1201、1206、1304教室的同学在1103教室上。

注:1、本学期教学周为14周。

1-5w1101、1105、1204、1301、1305教室的同学见习,1103、1201、1206、1304教室的同学上课;6-10w1103、1201、1206、1304教室的同学见习,1101、1105、1204、1301、1305教室的同学上课,14W期末考试。

课程清单_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清单_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010430050 02
生物化学实验B
戴建英, 副教 李宁 授
12
0
0
12
0.5
1010430050 03
生物化学实验B
孙亚琴, 讲师 李宁
12
0
0
12
0.5
1010430050 04
生物化学实验B
陈丽杰, 副教 李宁 授
12
0
0
12
0.5
1010430051 01
生物化学实验(国际 李晓晖, 副教 班) 李宁 授 动物学 徐丽 副教 授
57
24
24
0
0
1.5
5-6
1-2
3696051
01
生物产品工厂设计
陈丽杰
副教 授
生工1101
30
48
0
0
0
2
第3页,共6页
备注
第4页,共6页
备注
第5页,共6页
备注
第6页,共6页
1010420020 01
普通生物学实验
唐颖,徐 讲师 丽,* 修志龙 教授 副教 授
创电1301,创电1302
42
12
0
0
12
0.5 校部综合教学1号 楼综255
1010430010 01
生物化学A1
生1301,生1302
62
40
40
0
0
2.5
1-2
5-6
8-17周上
1010430040 01
生物化学B
12
0
0
12
0.5 校部第二教学馆 2-114 3-4,6-9周 上
1010430070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
[实验目的]
1、学习一些细胞的超活染色技术。

2、通过超活染色观察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

[实验原理]
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的某些结构组织能着色但又无毒害的一种染色方法。

它的目的是显示生活细胞内的某些结构。

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

活染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但不是任何染料皆可以作为活体染色剂之用,应选择那些对细胞无毒性或毒性极小的染料,而且总是要配成稀淡的溶液来使用。

一般是以碱性染料最为适用,可能因为它们具有溶解在类脂质(如卵磷脂、胆固醇等)的特性,易于被细胞吸收。

站那思虑B和中性红两种碱性染料是活体染色剂中最重要的染料,对于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染色各有专一性。

[仪器、材料与试剂]
1、仪器:显微镜、恒温水浴锅
2、材料: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黄豆幼根根尖、载玻片、盖玻片、10ml量筒、吸管、吸水纸
黄豆幼根根尖培养方法:将黄豆种子用温水泡胀后,培养在培养皿内多层润湿的滤纸上(水稍淹住黄豆为宜),30℃使其发芽,3~4天后,胚根伸长到1cm以上。

3、试剂:
⑴ Ringer溶液(装入滴瓶)
氯化钠 0.85g
氯化钾 0.25g
氯化钙 0.03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