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试验
1-细胞生物学实验

如镜台测微尺1mm处(全长)与目镜测微尺75 刻度(150小格)重合,则: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1 150
mm
=0.0067mm=6.7μm
④同样的方法标定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 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镜台测微尺长度 =
目镜测微尺格数
= 30×10μm 200
(4)测量细胞并计算核质比
五、实验操作
1. 取猪肝1g,放入小烧杯中,加4ml 0.25M蔗糖缓冲液, 将组织剪成约1mm立方的小块。
2. 将剪碎的组织移入匀浆器的外管中,再将内管(带柄 的活塞)插入外管中,缓慢而均匀地施力,上下旋转拉 动,匀浆7-10分钟,然后用六层纱布过滤回洗净的原烧 杯中。(这两步操作略)
3. 每组取1个5ml离心管,加入匀浆液2ml,2000rpm离 心10分钟。(每组1管)
许多酸性染料不易穿过活细胞的质 膜进入细胞内,却能渗入死亡的细胞 内,使其着色,以此来鉴别死活细胞。
2.方法 取酵母悬液一滴于洁净玻片上,滴一滴0.2%亚甲基
蓝染液,加盖片,2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3.结果 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实验作业
画图记录细胞吞噬实验所见结果
实验三
细胞核与线粒体的 分级分离
实验内容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二、细胞生理活动的实验观察 实验三、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 实验四、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细胞原代培养 实验六、细胞计数及死活细胞的鉴定 实验七、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目的
(一) 观察并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 (二)掌握临时制片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三)了解显微测微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

1. 什么是细胞培养?细胞生物学实验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并将其分散为单个细胞(机械或酶消化),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保持生长、分裂繁殖、细胞的接触性抑制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等生命现象。
最常见的细胞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原代细胞,另一种是传代细胞。
原代细胞是指动物组织经过胰酶或胶原酶等酶类的消化,使其分散,从而获得单个细胞,再使这些单个细胞生长于培养容器中的过程。
大多数组织可以制备原代细胞,但制备的方法略有不同,制备的细胞生长快慢及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不同的原代细胞,其形态也不尽相同。
一般将10代以内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
传代细胞一般指无限繁殖的细胞系,理论上这类细胞可以无限次的传代。
做实验的时候也会经常使用这类细胞,如Hela、293、Vero 等细胞。
2. 细胞的生长周期游离期:细胞刚接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到贴壁前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由细胞类型决定,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
贴壁期:细胞从游离状态变为贴附到培养器皿表面并展现出一定细胞形态的时期。
潜伏期:细胞在完成贴壁后,并不会马上进行增殖,会进行增殖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的储备,这个时候称之为潜伏期。
对数生长期:细胞在完成物质和能量储备后,开始大量的增殖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细胞活力旺盛,且状态稳定,我们所做的绝大多数实验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展的。
停止期: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密度越来越大,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细胞间的接触抑制等因素,细胞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细胞进行传代了,使细胞可以继续进行增殖,保持旺盛的活力。
3. 细胞生长所需要营养条件细胞的培养所需要的营养成份一般来自于基础培养基(比如DMEM培养基)和血清。
基础培养基:主要是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维生素(细胞代谢中辅酶的组成成分)、无机离子(K+,Na+等)、碳水化合物(碳源和能量来源)和一些激素等营养物质。
血清:主要是提供一些基础培养基不能提供的生长因子和低分子的营养物质,此外它还有促进细胞的贴壁、中和有害重金属离子等作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

二、实验原理
植物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后为原生质所包围的“裸露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其中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因而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而使原生质体释放出来。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或融合后,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合适的培养方法,能够再生细胞壁,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再分化发育成苗。其中,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 NaCl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将匀浆用6层纱布过滤于500ml烧杯中。
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r/min)匀桨3-5min。
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是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二、实验原理
凝集素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性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
01
凝集素与糖分子结合有一定的专一性和结合价,并与细胞膜上受体的分布有关。
01
三、实验仪器
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 管、 离心管、离心机等.
用镊子撕去叶的下表皮,然后将叶放有酶液的培养皿或带盖三角瓶,每10ml酶液放2g叶片;
洋葱、小麦种子或黄豆幼根根尖
人口腔上皮细胞
五、实验内容与实施过程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 ↓ 滴2滴1/5000詹纳斯绿B染液 ↓ 用牙签口腔颊粘膜处稍用力刮取上皮细胞 ↓ 刮下的粘液状物放大载玻片的染液滴中 ↓ 染色10-l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 ↓ 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1.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研究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工具。
其基本原理是将动植物等生物材料分离、挑选出优良细胞群体,通过合适的细胞培养基、培养条件、方法和设备,使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
其常用培养细胞的类型有:肺、肝、胃肠、心肌、肌肉、神经、结缔组织、卵巢等。
2. 细胞分离将细胞组织挑选出来进行细胞分离,我们需要用到一般的分离试剂,如细胞酶、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尼龙布、毛细管、细胞分选仪和细胞联合培养等,同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
例如合适的分离环境和分离条件、合适的分离时间、细胞貌形的观察以及细胞去污的操作等。
3. 细胞染色细胞染色是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借助不同染色剂使之显色的过程。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速度快,结果直观且研究范围广。
根据它的使用范围和目的不同,一般分为核型分析、基因型分析、生化分析、免疫分析和化学分析等。
4. 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是指利用抗体与细胞中的特定抗原之间的结合反应,使细胞中的抗原在细胞、组织切片或细胞培养物中可视化并得到定位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细胞分子和生物学的密切联系。
5. 荧光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分子效应的物理特性。
将该技术运用于细胞生物学中,可以标记生物分子,如细胞内结构组分和生物分子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等,以实现对其特性、运动和转化的动态和定量分析。
同时,它对于研究牛眼改良和细胞砂浆的研究、比较病理学和細胞生理学中细胞示踪标记的定位等过程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6. 电镜观察电子显微镜(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观察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显微镜。
其操作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像样的准备样本和设备,但提供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使得研究者可以观察小于光学分辨率的细胞结构,并能发现小分子、细菌和病毒等细胞成分。
7.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细胞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 • 实验操作流程 •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实验目的
01
02
03
04
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 实验技能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细胞培养和细胞转 染技术
探究细胞信号转导的机 制
实验背景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结 构和功能的基础
能量转换
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可以将光能或化学能转换 为细胞可利用的ATP等能 量形式。
信息传递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和 电信号传递信息,协调各 种生理活动。
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分裂
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 可以复制自身并产生新的子细胞。
细胞分化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会逐渐失去其 全能性,并获得特定的功能和形态。
定性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和推理,探究可能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
结果解读与讨论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解读,明确实验目的和 结论。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提出可能的假设和 研究方向。
05 结论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了 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
实验步骤
实验包括细胞培养、显微观察、细胞计数等步骤,每个步 骤都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实验涉及细胞培养、显微观察、细胞计数等技术,通过这 些技术,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 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清晰,学生能够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并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凋亡诱导与检测
细胞凋亡检测
细胞凋亡诱导
自噬诱导
通过饥饿、药物刺激等手段诱导细胞自噬,以研究自噬的生物学意义和作用机制。
自噬检测
采用荧光染色、电镜观察、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自噬体的形成、数量和相关蛋白的表达。
自噬诱导与检测
03
02
01
实验原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细胞培养、显微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步骤。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结果汇报与讨论
将实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汇报,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步骤
02
细胞培养
CHAPTER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可以检测和定位细胞内特定信号分子的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而揭示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信号转导抑制剂的应用
总结词:信号转导抑制剂是一类能够干扰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07
细胞凋亡与自噬研究
CHAPTER
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射线、病毒等手段诱导细胞凋亡,以研究其发生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电子显微镜
利用电子束代替可见光,观察细胞超微结构。
显微镜观察
通过显微镜或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
细胞计数
利用染色剂或荧光染料,检测细胞活性,如MTT法、染色排除法等。
细胞活力检测
细胞计数与活力检测
利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染色技术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教师:xxx所在学校:xxx中学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的结构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槐树、蚕豆的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方法与步骤要点注意事项(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培养皿中。
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
4用毛笔蘸出较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叶片下面要垫上小块木板,以防损坏桌面。
刀片要捏紧,切割速度要快,注意安全。
为了便于观察,载玻片的水滴中可以同时放几片叶的横切片,选择切得较薄的一片用来观察。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观察时注意分清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仔细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区别(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撕取下表皮时,一定要薄,否则影响观察效果。
注意观察气孔的结构。
(四)画图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细画,周围的细胞只需勾出轮廓。
画图时,要真实、实事求是。
讨论与交流1.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2.从结构上看,叶片有哪些方面是适于接受阳光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二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它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了解细胞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途径。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染色技术、分离技术和显微镜观察等。
一、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是一项基础性技术,它可以将细胞从体内取出并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和维持。
细胞培养的首要任务是提供适当的培养基,其中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条件。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实验、组织工程、药物研发等领域。
二、染色技术染色技术是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使研究者能够对细胞内各种结构和分子进行可视化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荧光染色、酶标染色和核酸染色等。
荧光染色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染料,可使特定的细胞结构或分子在显微镜下发出荧光信号,从而观察其位置和表达水平。
酶标染色则通过酶与底物的反应,使细胞或组织显示出颜色等信号。
核酸染色则利用特定染料与细胞核酸结合,以观察DNA或RNA的分布情况。
三、分离技术分离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细胞或细胞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细胞离心、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磁珠分离等。
细胞离心是通过离心机将混合细胞悬液分离成上清液和沉淀,从而获得纯化的特定类型细胞。
流式细胞术则通过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的大小、形态和表面标记物,从而实现对细胞的高通量分离和分析。
免疫磁珠分离则利用特定抗体结合在磁珠表面,以实现对需要纯化的细胞或细胞组分的选择性捕获。
四、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是细胞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手段,它使研究者能够观察到细胞内不同的结构和过程。
传统光学显微镜可实现对细胞形态和部分细胞器的观察,但其分辨率有限。
近年来,随着超分辨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能够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实现对亚细胞结构和分子过程的观察。
总结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六 细胞骨架和成熟组织观察
Company Logo
实验六 细胞骨架和成熟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骨架的 原理及方法,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 的网状结构。
2. 掌握植物成熟组织的观察方法和辨别。
Company Logo
二、 实验原理
Company Logo
2、周皮:
取椴木茎或茶、桑、梨茎横切制片或马铃薯块茎制 片,从低倍到高倍进行观察。可见茎的外方有几层扁平砖 形,排列整齐而紧密的细胞,被染成红褐色,这是木栓层。 其内侧有一层细胞,着色较浅,细胞核明显可见,这是木 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内侧有1至几层稍大,排列疏松的 同形细胞,是为栓内层。三者合称为周皮。木栓层、木栓 形成层和栓内层细胞的径向壁常在同一直线上,据皮可与 皮层细胞相区别。在周皮上还可观察到向外突起的皮孔, 有排列疏松的补充细胞存在。
Company Logo
2、石细胞:
取出楂或梨果或椰子内果皮制片,于显微镜下从低倍 到高倍观察。可见成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石细胞的壁很厚,常被染成红色, 壁上有分枝或不分枝的纹孔道,细胞腔小,原生质体消失。
另外用镊子挑取梨果肉中的一颗硬袜于载玻片上,用 镊子柄将其压碎,用浓盐酸及间苯三酚染色,加盖玻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红色的石细胞。
Company Logo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1 .器材:显微镜,烧杯,玻璃滴管,载玻片,盖
玻片,镊子。
2 .试剂: (1) 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称考马斯亮蓝
R250 lg,溶于250 mL无水乙醇中,加冰醋酸35 mL, 再加蒸馏水至500 mL。
Company Logo
(2)
磷酸缓冲液(pH 6.8):6.8 mmol/L磷酸缓冲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 白纤维网架体系。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 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狭 义的细胞骨架是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 (microfilament,MF)、微管(microtubule, MT)、中间纤维(intermediated filament, IF)。 细胞(特别是真核细胞)中的骨架系统,不仅仅 是活细胞的支撑结构,决定细胞的形状,而且与 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 胞分裂、基因表达、细胞分化、极性生长等生命 活动密切相关。
液,调至pH 6.8。 (3) M缓冲液(pH 7.2):50 mmol/L咪唑、50 mmol/L氯化钾、0.5 mmol/L氯化镁、l mmol/L 乙二醇双乙胺醚、0.1mmol/L乙二胺四乙酸、1 mmol/L巯基乙醇,调至pH 7.2。 (4) 1%Tritan X-100:用M缓冲液配制。 (5) 3%戊二醛:用M缓冲液配制。 (6) 中性树胶。
2.吸去磷酸缓冲液,用1%Triton X-100处理20 min。 3.吸去Triton 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5 min。 4.用3%戊二醛固定30 min。 5.磷酸缓冲液(pH 6.8)洗3次,每次5 min。
Company Logo
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 min。 7.蒸馏水洗2次,然后将样品置于载玻片上, 加盖玻片,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8.如果染色效果好,则可依次用50%乙醇、 70%乙醇、95%乙醇、正丁醇、二甲苯处理 样品,各5 min。然后将样品平展于载玻片上, 加1滴中生树胶,盖上盖玻片封片,制成永久 切片。
Company Logo
五、实验步骤(成熟组织观察)
(一)保护组织
1、表皮: (1)撕取蚕豆叶、茄或其他双子叶植物叶下表皮一小块, 制成临时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表皮细胞呈不规则 形状、排列紧密、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具有1个细胞核和 一层紧贴细胞壁的细胞质,中央为1个大液泡。在表皮细 胞之间有许多气孔器,它由一对肾形的保卫细胞及其之间 的气孔组成。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靠气孔处的细胞壁 较厚。在茄叶上还可观察到表皮毛。 (2)撕取小麦或玉米叶的表皮一小块 (或用刀片把一层表 皮和叶肉刮去),制成临时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表皮细胞为长形,称为长细胞;在长形细胞之间有一些较 小的短细胞。表皮细胞的侧壁 波形,互相紧密嵌合。还 可观察到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的一对棱形的副卫细胞 的中央的气孔构成的气孔器。
Company Logo
(三)输导组织:
1、导管: 取南瓜茎(或向日葵茎)横切制片,先用肉眼观察, 在横切面上可见有5-7个分离的维管束,呈环状排列。然 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其中一个维管束,中部红色的是木质部, 它的内外两边染成蓝色或绿色的是韧皮部(双韧维管束) 用铅笔的橡皮头垂直方向,轻轻敲打盖玻片,使材料 成云雾状,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染成红色而分离 的导管分子,仔细观察其侧壁增厚和端壁穿孔的现象。
Company Logo
四、实验材料
• 材料:洋葱鳞叶、双子叶植物叶、马铃薯块茎、 芹菜、梨果、南瓜茎、柑橘果皮、松针叶
Company Logo
五、实验步骤(细胞骨架观察)
1.用镊子撕取洋葱鳞叶内侧的表皮若干片(约l cm2大
小若干片),置于50 mL烧杯中,加入pH 6.8磷酸缓冲液,
使其下沉。
Company Logo
植物细胞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后,可破 坏细胞内蛋白质,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保 护完好。 考马斯亮蓝 R250(Coomassiebrilliant blue R250, 考马斯亮蓝R250)是一种蛋白质染料,处理 后的材料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用光学显微 镜观察,可以见到一种网状结构,即是细胞骨架 结构。
Company Logo
(二)机械组织:
1、厚角组织: 取芹菜叶柄或南瓜茎、甘薯茎,用刀片横切成薄片, 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氯化锌-碘液,盖上盖玻片,于显 微镜下观察。可见在表皮内方有几层细胞呈多边形,其细 胞壁常在邻接的角隅处增厚,呈淡紫色,这纤维素壁。由 于胞间隙小,故增厚了的角隅,几乎连成一片。厚角组织 的细胞常含叶绿体,且在有棱部分比较发达,如芹菜叶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