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生殖系统的调节

合集下载

妇科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妇科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PART.01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录
CONTENTS
01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02 月经的临床表现 03 卵巢分泌的激素 04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05 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女性一生 各时期
新生儿期 性成熟期
儿童期 围绝经期
青春期 老年期
1 新生儿期
参考文献: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姜梅, 罗碧如. 妇产科护士必读.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汇报完毕,感谢观看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
1.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脏胎在宫 腔内生长发育。 2.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3.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 4.抑制输卵管肌有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6.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增强雌激素对垂体黄体生成素(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 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8.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 9.促进水钠排泄。
雄激素
0
雄激素不仅是合成雌激素的
3
前提,也是维持女性正常生
0
殖功能的重要激素。 卵巢合成雌激素的中间产物
2
雄烯二酮,在外周组织中也 能被转化为睾酮。
0
卵巢能分泌少量雄激素——
1
睾酮。
第四节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1.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 2. 卵巢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雌性激素。 3.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①卵泡发育和成熟

动物繁殖学的生殖生理与繁殖技术

动物繁殖学的生殖生理与繁殖技术

动物繁殖学的生殖生理与繁殖技术动物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的生殖生理与繁殖技术的学科。

生殖生理研究动物的生殖系统的构造、发育和功能,以及动物的生殖周期、生殖行为、内分泌调节等;繁殖技术是指利用科学方法控制动物的繁殖过程,提高繁殖效率和繁殖质量,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人工孵化等技术。

一、生殖生理1. 生殖系统构造和发育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

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组成,雄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精管和阴茎等。

生殖器官的发育是受到内分泌调节的,这些调节因子包括生长激素、性激素等。

2. 生殖周期生殖周期是指动物繁殖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不同动物的生殖周期各不相同,例如猪的发情周期约为21天,而牛的发情周期约为21天。

生殖周期的调控是通过内分泌系统完成的。

3. 生殖行为生殖行为是动物为了繁殖目的而展示的各种行为,例如求偶、交配等行为。

雄性动物会通过展示自己的雄性特征来吸引雌性动物,进而进行交配。

二、繁殖技术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常用的繁殖技术,通过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经过处理后注入到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中,从而实现受精和妊娠。

人工授精可以提高繁殖效率,选育优良品种。

2. 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将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移植到其他雌性动物的子宫中,使其继续发育和妊娠。

胚胎移植可以使优良基因更好地传承和利用,提高繁殖效率。

3. 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将动物的受精卵或胚胎放入适宜的环境中孵化,使其发育成为稚鱼、稚仔等。

人工孵化可以控制孵化的时间和孵化环境,提高繁殖效率。

总结:动物繁殖学的生殖生理与繁殖技术是研究动物生殖过程和控制繁殖的科学,生殖生理研究了动物的生殖系统构造、发育和功能,生殖周期和生殖行为等方面;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人工孵化等,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和繁殖质量。

这些研究和应用对于动物繁殖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课件:生殖系统》

《高中生物课件:生殖系统》
《高中生物课件:生殖系 统》
本课程将深入讲解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男性和女性的器官、生 殖细胞的形成和传输,以及生殖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性问题。
生殖细胞的形成
有丝分裂
了解有丝分裂是如何形成生殖细 胞的基本过程。
配子形成
探索精子和卵子的发育过程以及 它们在生殖系统中的形成方式。
精子的生成
了解精子的形成过程,包括精子 的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在睾丸中形 成。
2
输卵管
输卵管连接卵巢和子宫,它是卵子从卵巢到子宫的通道。
3
子宫
子宫是孕育和孕育胚胎的地方。
生殖器官的交配过程
性交
学习性交是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 子结合的方式。
受精
了解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 受精卵的过程。
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和重 要概念。
常见的生殖系统问题
1 性传播疾病
探索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生殖器 疱疹和梅毒。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产生精子 和男性激素。
附睾
附睾是睾丸旁边的一个小囊袋,用于储存未成 熟精子。
输精管
输精管负责将精子从睾丸输送到射精时的腺体。
射精腺体
这些腺体产生润滑剂,帮助精子在性行为中更 容易主要器官,它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
2 不孕症
了解不孕症的原因、诊断和治疗选项。
3 月经周期问题
讨论月经周期的各个阶段、常见问题和调节 机制。
4 避孕方法
介绍常见的避孕方法,包括药物、避孕套和 宫内设备。
生殖系统的重要概念
遗传物质
基因是由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生 物信息。
性别决定
性别是在受精过程中由特定染 色体决定的。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的结构与功能 一.睾丸的构造与功能 (一)睾丸的位置和形态 (二)睾丸的组织结构 1.生精小管 1)精子的发生 2)支持细胞的作用 2.睾丸间质 1)间质细胞的作用 2)睾酮的合成的调节及生理功能 3.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1.GnRH对LH和FSH释放的调节 2.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的相互作用 二.输精管道 (一)附睾 (二)输精管和射精管 三.附属腺 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的结构与功能 一.卵巢的构造与功能 (一)卵巢的位置与形态 (二)卵巢的组织结构 1.卵泡及其发育过程 2.排卵 3.黄体 4.闭锁卵泡与间质腺 5.门细胞
(三)卵巢的内分泌机能 1.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合成及其调节 2.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3.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子宫 (一)子宫的位置和形态 (二)子宫的组织结构
三.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的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 (二)催乳素对雌性生殖机能的作用 (三)催产素对雌性生殖机能的作用
(四)生殖周期 1.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1)卵泡期 2)排卵期 3)黄体期 2.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增殖期 2)分泌期 3)月经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殖系统彩色图解》课件

《生殖系统彩色图解》课件

生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总结词:相互影响
详细描述:生殖系统的功能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如性激素的分泌。内分泌系 统通过调节性激素的水平,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功 能。同时,生殖系统的反馈机制也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生殖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总结词
保护与防御
详细描述
生殖系统与免疫系统共同承担着保护和防御的任务,确保机体的健康和种群的繁衍。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外 来病原体,保护生殖器官免受感染和炎症的侵害。同时,生殖系统也会产生一些免疫反应,以应对外来病原体的 入侵。
阴茎
男性性交器官,也是排尿和射精的出 口。阴茎由海绵体和皮肤组成,海绵 体内部充满血液,可在性刺激时勃起 。
男性生殖细胞
精子
男性生殖细胞,呈蝌蚪状,头部含有 遗传物质,尾部提供动力。精子在射 精时随精液排出体外,通过宫颈、宫 腔、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受精。
精液
由精子、前列腺液、精囊液和射精后 尿道球腺分泌的少量液体混合而成。 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 和无机盐等,还含有多种酶和激素。
式、避免长期精神压力等。
子宫肌瘤
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 肿瘤,多无明显症状。预防子宫 肌瘤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避免长期精神压力等。
宫颈癌
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与人乳 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
。预防宫颈癌的方法包括接种 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等。
04
生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 系
男性生殖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前列腺炎
常见于中年男性,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 适症状,以及会阴部疼痛。治疗以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 整为主。
勃起功能障碍

动物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动物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动物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动物的生殖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体系,其构造与功能的多样性使得不同物种能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繁衍后代。

以下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了解动物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例题分析例题 1:在哺乳动物中,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请问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卵巢是雌性哺乳动物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

卵子的产生是生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而雌性激素则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维持,以及第二性征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

例题 2:鸟类的生殖系统与哺乳动物有何不同?答案:鸟类的生殖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发育完全。

雌鸟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和输卵管,但其卵巢通常只有左侧发育。

雄鸟具有睾丸,但没有像哺乳动物那样的外部阴囊。

例题 3:鱼类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卵生,有的是卵胎生。

请举例说明这两种生殖方式的区别。

答案:卵生的鱼类如金鱼,雌鱼将成熟的卵子排出体外,雄鱼在体外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外界环境中发育。

而卵胎生的鱼类如孔雀鱼,雌鱼的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母体内发育,但营养主要来自卵黄,而非直接从母体获取。

二、知识点总结1、雄性生殖系统(1)大多数雄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等。

(2)睾丸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场所。

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后,进入附睾进行储存和成熟。

(3)输精管负责将成熟的精子输送到体外。

2、雌性生殖系统(1)雌性生殖系统通常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部分。

(2)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卵子在卵巢中发育成熟,然后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

(3)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则是交配和胎儿娩出的通道。

3、生殖细胞(1)精子和卵子是动物的生殖细胞。

精子通常具有尾巴,以便能够游动,与卵子结合。

(2)卵子一般体积较大,富含营养物质,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支持。

4、生殖方式(1)动物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雌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组成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女性激素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是受精部位子宫: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阴道和外生殖器。

卵巢表面上皮:单层扁平(成年)单层立方(幼年)白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黄体和闭锁卵泡卵泡间为结缔组织。

髓质:狭长带状的疏松结缔组织近卵巢门处有门细胞-分泌雄激素。

一、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卵泡主要由中央的卵母细胞和周围的卵泡细胞组成。

按卵泡的发育阶段和形态结构一般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

生长卵泡又可取分为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

卵泡是卵细胞生长发育的结构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主要分泌雌激素。

(一)卵泡各种类型卵泡的分级相互关系(改自郑行等)卵泡的分级与相互关系各级卵泡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引自EricksonGF,)原始卵泡(primordialfollicle)由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包围在其周围的一层扁平纺锤状颗粒细胞组成单层颗粒细胞把卵母细胞和基膜分开。

原始卵泡直径约为m种间差异不大。

原始卵泡内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数目不等牛约个、绵羊个、人个、小鼠个呈极性分布于卵母细胞周围。

原始卵泡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初级卵母细胞的体积增大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增多靠近质膜的胞质中出现电子密度高的溶酶体称皮质颗粒。

卵泡细胞由扁平状变为立方或柱状由一层变为多层。

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一层均质的蛋白多糖膜嗜酸性称透明带(ZPZPZP)。

环绕在卵泡周围的基质细胞增生构成卵泡膜。

初级卵泡(primaryfollicle)多个立方状颗粒细胞以单层方式包围一个卵母细胞。

初级卵泡阶段的主要发育事件包括FSH受体的表达和卵母细胞的生长分化。

初级卵泡卵母细胞、透明带及卵泡细胞超微结构示意图次级卵泡(secondaryfollicle)发育起始于第二层颗粒细胞的出现。

自初级卵泡发育至次级卵泡卵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颗粒细胞数目的大量增加与卵泡膜细胞(thecalcell)的形成。

生殖系统功能

生殖系统功能
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 细胞色素P450c17α羟化酶 P450scc-CYP11A1,P450c17-CYP17A1, 3β-HSD-Hsd3b1,17β-HSD3-Hsd17b3。
一、睾丸的功能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1、雄激素: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
(1)雄激素的合成、代谢和降解 合成:胆固醇→睾酮→双氢睾酮 代谢:肝内降解。 存在形式:2%游离:有生物活性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睾丸的功能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1、雄激素: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
(2)睾酮的生理作用 5)对代谢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加速机体生长; 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代谢,使水钠潴留; 促进肾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红细胞生成。
一、睾丸的功能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2、抑制素:主要由睾丸支持细胞分泌 抑制腺垂体FSH的合成和分泌
(一)前列腺增生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病理变化: ➢ 前列腺增生的成分主要由纤维、平滑肌和腺体。 ➢ 增生的腺体和腺泡相互聚集或在增生的间质中散在 随机排列,腺体的上皮由两层细胞构成,内层细胞呈 柱状,外层细胞呈立方或扁平形,周围有完整的基膜 包绕。上皮细胞向腔内出芽呈乳头状或形成皱褶。腔 内常含有淀粉小体。此外,可见鳞状上皮化生和小灶 性梗死,化生的上皮常位于梗死灶的周边。
A.LH B.ACTH C.TSH D.ADH E.FSH
6.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与分泌睾酮的 激素是
A.FSH B.TSH C.ACTH D.LH E.GnRH
7.下列关于睾丸功能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 错误的
A.FSH对生精过程有启动作用 B.LH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 C.睾酮对FSH分泌有负反馈作用 D.抑制素对FSH分泌有负反馈作用 E.生精过程受睾酮和FSH双重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