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中的尺度问题

合集下载

对GIS中尺度和尺度转换的理解与分析

对GIS中尺度和尺度转换的理解与分析
到更 小的尺度的过程称为尺度收缩。 2 . 1向上尺度转换方法 ・ 向上尺度转换 即尺度上 推 ,这一过程与科学研究 中常用的采样非常相似 ,是 从 较多信息 中抽取较少信 息 ,可采用较简单 的聚合 方法 ,并可以数量化地分析 其
基于尺度的这些分类 ,尺度 问题 主要 的研 究领域有 :格局的识别 ;对 观察 到
1 . 引言
近年来在地理学研究中 ,尺度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 ,已经被 U C G I S 列在地理 信 息科学未来研究 的十大优 先领域。大量 的研究事实证 明 ,研究对象格局与过程 的发生 、时空分布 、 相互耦 合等特性都是尺度依存 的。因此 ,只有在连续 的尺度 序列上对其考察 和研 究 ,才能把握它们 的内在规律 。若只是在某一特定 范围内 , 由于科学认知水平 ,财力 ,时间、经历等方面 的限制 ,很多研究只能是离散化 的, 单一尺度 的。这 就使 得尺度大小 的选择 ,向下 或向上转换过程的研究成 为了必要 环节 。虽然尺度 问题一度得到科研者 的关 注 ,但在其定义 、类型 、域界 定、模 式 转换与技术等方 面却存在着一些歧义和 片面的认识 。实际研究 中主要 表现在 以下 几个方 面:尺度 选择不当 ,不能准备 的反 映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质 。盲 目的进 行尺 度转换 。有意无 意的忽视研究结果 的尺度性 ,没有明确说 明研究结果 在哪个 尺度 上产生或有效 。在各个分支学科采用 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范 围不 同,在成果的表述 和理解 时经 常引起歧义 ,特别是在跨学科 研究 日益强化 的情形下 ,更 加剧了综合
效 应 进 行 了分 析 。
关键 词 :尺 度 ;尺 度 转 换 ;尺 度 效 应
该密度 函数在变量一致 的前提下 ,考虑 了相邻 区域的影响。平滑条件是通过要求 每个 网格单元 的数值接近它周 围4 个邻 近网格单元 的平均 值达到最小化估 计表面 曲率 的 目的。其他 的平 滑条件根据应用 的类型而定 。

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_尺度上推

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_尺度上推

第27卷第10期2007年10月生态学报ACT A ECOLOGI CA SI N I CA Vol .27,No .10Oct .,20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0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资助项目(3071006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25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2S W 2218)收稿日期:2006209204;修订日期:2007202211作者简介:张娜(1973~),女,新疆伊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全球变化和定量遥感应用研究.E 2mail:zhangna@gucas .ac .cn Founda ti on ite m :The p r 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 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 on of China (No .30500076);the Nati 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 on of China f orMaj or I nternati onal (Regi onal )Joint Research Pr oject (No .30710069);the Nati onal Science Fund f or D 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Grant No .30225012)and the Knowledge I nnovati on Pr ogra m s of Chinese Acade my of Sciences (No .KZCX32S W 2218)Rece i ved da te:2006209204;Accepted da te:2007202211B i ography:ZHANG Na,Ph .D.,A ss ociate p r ofess or,mainly engaged in landscape ecol ogy,gl obal change and quantitative re mote sensing app licati on .E 2mail:zhangna@gucas .ac .cn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尺度上推张 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摘要:尺度推绎是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核心。

关注地理问题的时空尺度

关注地理问题的时空尺度
响 ,结 合图 中a 地与b 、C 、d 三地 的 位置 关 系可知 该题 考
间背景下的.其成因具有 区域性 、阶段性和复杂性 ,因
此 脱 离了具 体 时问 和空 间背 景 的地 理 问题 部是 虚 无的 。 所 以教 师在 平 时教学 中要 强 调 问题的 具体 背 景 ,要讲 清 楚 地理 原理 所适 用 的时 间和空 间尺度 ,要 教 会学 生运 用 发 展的 、 动 态 的眼 光看待 地理 『 口 j 题 ,避 免把地 理 知识 程

一 一 一 河流
潮谊
▲ 4 外I 山. 簟 涛 l , o 辱高 线, Ⅲ
和硬化地热容量较小,L 大 J 此地表温度较高 ,而绿地 、河 流 、林地等热容量较大 , 此地表温度相对较低。受城 市热力环流影响,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 区 气候变暖是 全球性 问题 ,会使大气温度普遍升高。故选c 。 二 、地 理 问题 的时 间尺 度 通常按照地理 『 u ] 题的影响凶素所影响的时 问长短 Ⅱ 丁 划分出长时『 H 】 、中时问和短时问冈素。长时间一般指 几年甚至更长 ,如影响气温 素中的全球气候变暖 ;中 时问一般指几个月,如影响气温因素中的冬季风或夏季 J x 【 活动;短时间一般指几天甚至更短 ,如影响气温 素
A.地 形 B . 经度 c. 纬度 D.洋 流
】 . 该城 区地袁 温度 的
A. 高低 变化 与地表 起 伏呈 正 相关
B . 高值 区 变化 是 气候 变暖 的结 果
解析 :该题考查考生读图 、析图 、空问定位 、运
考试 研 究
C. 低 值 区 是 河 流 或 绿 地 影 响 的 结 果
地形 ,故地势是影响喀布尔 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
例 3 ( 2 0 1 0年 北 京 文 综 . 1 0)如 图 为 中 国某 平 原

论地理学的尺度与尺度效应

论地理学的尺度与尺度效应

第25卷第2期(2020)Vol.25No.2(2020)收稿日期:2019-11-06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民族地区草原景观多样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2019-GMD-034).作者简介:张起鹏(1980—),男,山东烟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地理学.论地理学的尺度与尺度效应张起鹏1,王倩1,张春花1,王文浩1,苏有文1,吕飞2(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甘肃合作747000;2.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山东济宁272100)摘要:从尺度划分、尺度转换以及尺度效应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地理学中的尺度与尺度效应,并提出了地理学尺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地理学的尺度;尺度转换;尺度效应中图分类号:G3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20)02-038-03地理学中的尺度问题,由于地理事物组成的特点,决定了尺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地表的空间异质性反映在尺度上的效应是地理学科研究的最核心内容,一般地,尺度越大,空间异质性越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遥感数据获取、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能力的增强,地理学研究的试验设计更趋缜密,这些方法的改进加深了人们对地理学尺度问题的认识,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尺度的重要性.地理学中研究的地表系统是由不同等级的地域单位构成的有规律的系统,系统内的单元具有复杂空间异质性和时空尺度性.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是紧密相关的,一定空间尺度内的实体都有一定的形成演化过程,从而也就与一定的时间尺度相对应[1].因而,在地理学研究中,地理事物及其空间信息属性决定了尺度具有多维性;不同尺度的现象和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出复杂性特征,这是地表自然界等级尺度复杂性的反映;尺度也具有变异性,事物的格局和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变异性增加了跨尺度预测的难度[2];在尺度域间的过渡带多会出现混沌、灾变或是其他难以预测的非线性变化[3],表现出了尺度的不确定性.由于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多变性,使不同领域中事物的数据呈现不确定性,因而在研究时会使得事物和现象所存在的规律更加难以表达和认知.这种现象反映在地学研究不同领域中的各个尺度和尺度本身.等级理论是将复杂的地表系统概括为具有等级嵌套的有序系统,作为一种尺度转换的基本理论支撑,它将不同的有序系统过程纳入离散的时空尺度,解析不同尺度上的特征、功能及相互联系[3].地球表层系统的这种等级特性,无论在时空上还是事物结构与功能上,都与尺度密切相关,所以只有在相邻并且关联的尺度序列上对地表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把握较为合理与全面的规律.实际研究中,由于我们科学认知的水平、财力、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很多研究只能在离散或单一的尺度上进行[4,5].1尺度划分地理的空间具有庞大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对地理空间的认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明确理解地理学的地理空间的特性,将有利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地学上尺度是指自然过程或观测研究在时间、空间或时空域上的特征量度[5],是研究区域的空间扩展.尺度多是依据区域的角度、特征和属性出发,基于规划地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进行划分,本身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与多变性.虽然地理学家已经认识到尺度对地理研究的重要意义,但如何选择合理的尺度对地理事物进行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1].R.Schulze [6]把地学中的尺度分为研究尺度或观测尺度、过程尺度以及操作尺度;李双成等[5]人将这几类尺度归并为本征尺度和非本征尺38第25卷第2期(2020)Vol.25No.2(2020)度.本征尺度可区分为时空尺度、组织尺度、功能尺度等;非本征尺度包括研究尺度和操作尺度.在实际研究中往往根据研究需要来界定尺度,如地域个体单位和类型:相、限区、地方、景观、州;自然地理区域:州、省、国;根据研究对象大小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在每个个体单位都有其显著的特征、差异性和相似性.这些尺度的划分指定了相关的主题对象,运行尺度由地学现象发生的空间范围决定.如:国具有比省更大的运行尺度,生态系统具有比群落更大的运行尺度等等.2尺度转换地理学中研究的事物格局、过程及耦合等特性都是在不同尺度下表现出的.在一个尺度域下对事物进行研究,因其格局和过程的相似性,往往事物特征的适合度也较高,而当涉及多个尺度域时,由于事物格局和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的差异,相关特性及规律的适合度必然受到影响.因此,研究对象涉及的尺度或尺度域越多,所得研究结果差异性就会越大.在某一特定层次尺度上的地理事物特性分析结果再好也不过是提供片面的、不完整的信息,只有在多个并且连续的尺度序列上对地理事物进行研究,才能更精确、更全面地把握其内在的规律.由于地表信息在时空上的演化和更替,在某一特定尺度上所了解的特性、原理或规律,在另一尺度上可能是适用的,但尺度上的差异性及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和过程的变化,则很难适应多个尺度.地理学中多层次系统的事物格局与过程,在层次间相互关联与影响,在过程中相互耦合与反馈.在这期间,许多过程是随机的、混沌的过程[6].事物的格局和过程存在于不同的尺度,地理事物的分类单元或对象也从属于不同的尺度空间或组织形式.只有不同尺度上的过程与机理一致或相似时才可将一个尺度上的结论转换到另一个尺度上[4].在研究中,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将所有尺度的数据收集齐全,然后再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当然,实际操作起来用于分析的数据往往是单一尺度的,而复合尺度的研究就必然涉及到尺度转换问题.对于地理学的研究来说,应该选择与自然现象发生范围或规模相当的观测尺度.如果观测尺度与实际研究的尺度相差甚远,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往往得不到保证.尺度的选择还应尽可能是区域的实体单位相一致并应尽量地与可操作性兼容.尺度转换主要包括尺度上推和尺度下推,所谓尺度上推就是将较小尺度上的数据信息以及规律扩展到较大尺度的过程,与此相反,尺度下推是将较大尺度上的数据信息以及规律简缩至较小尺度上的过程.在具体研究中尺度转换的结果并不完善,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这主要是由于局部信息代替不了整个区域的信息或大尺度信息消除了小尺度上详细的信息.有研究给出了尺度转换结果可行的参考标准[6].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研究中,尺度转换方法主要有图示法、半变异函数法、分形法、回归分析法、小波分析法、自相关分析法等[1].3尺度效应对事物选取不同的观测和分析尺度将检测到不同的现象,此即尺度效应[1,7].若要正确理解格局与过程的关系就必须认识到其依赖于尺度的特点[8].尺度效应普遍存在于地理尺度转换过程中.不同的尺度转换,其得出的结论和规律会有所不同,通过地理学格局与过程的尺度效应分析,可以揭示地理格局、过程与尺度效应相互作用的机制,掌握事物或对象随尺度变化的规律.地理尺度分析一般是将某一尺度的格局经过组合而在另一尺度上形成空间格局的过程,与之相伴的是细节和整体性的差异.尺度效应表现出与所选尺度相对应的格局变化.不同的尺度事物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事物可以在自身条件下进行转化,也可以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转化,在一定尺度上这种转化可能较为明显,在另一尺度上可能表现的较为迟钝,如何明确地认识事物的转化,尺度效应表现出的问题是最有说服力的.在科学研究中外界干扰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9]和物种多样性的尺度效应[10]等研究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4存在的问题尺度是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在地理学的相关研究中,依据不同的地理分支学科特点,尺度都有一定的界定,而在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尺度选择的不合理性.选择尺度过大,重要细节会被遗漏,选择尺度过小,研究对象的整体性规律可能会很差.合理的尺度选择往往能更全面地揭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质.(2)无根据的尺度转换.在实际研究中,想当然张起鹏等:论地理学的尺度与尺度效应39第25卷第2期(2020)Vol.25No.2(2020)地进行尺度的转换而不考虑其科学性往往得出片面或错误的结果.利用特定尺度的参数未经处理和变换便推绎到其他尺度上,所得的结论未必有价值.利用不能进行尺度转换的数据,并无视尺度转换的限制进行科学研究,往往会误入歧途.(3)尺度转换技术利用不当.技术进步为尺度科学发展提供了条件,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地表系统的问题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不同区域,不同分辨率的数据为解决各种尺度上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但在研究中忽略尺度的转换技术或者利用不当的行为会得出错误的研究结论.5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地理学者注意到尺度和尺度效应在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大量研究表明,尺度及其效应研究是解决跨学科研究困境的一个途径,通过尺度研究能够将研究成果得以拓展和延伸,更能获得事物的发展规律.地理研究涉及的事物格局与过程特性都是以尺度为依据的,所涉及的其他分支学科因采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范围不同,在成果的表述和理解时亦有所不同,特别是涉及交叉学科或者跨学科日益强化的情形下,如何灵活利用尺度及尺度所反映出的效应规律,是综合集成多学科的一条重要途径.当然,尺度及尺度效应问题研究还需要通过不断交流和探索并进行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得到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院[1]吕一河,傅伯杰.生态学中的尺度及尺度转换方法[J].生态学报,2001,21(12):2096-2105.[2]刘纪根,蔡强国,樊良新,等.流域侵蚀产沙模拟研究中的尺度转换方法[J].泥沙研究,2004,(3):69-74.[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18.[4]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尺度推绎研究中的几点基本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6):905-911.[5]李双成,蔡运龙.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地理研究,2005,24(1):11-18.[6]Schulze R.Transcending Scales of Space andTime in Impact Studies of Climate and Climate Change on Agrohydrological Responses[J].Agriculture ,Ecosys 鄄tems and Environment ,2001,82:185-212.[7]张娜.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内涵与分析方法[J].生态学报,2006,26(7):2340-2355.[8]邬建国.生态学范式变迁综论[J].生态学报,1996,16(5):449-460.[9]邓祥征,战金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3):64-68.[10]彭羽,卿凤婷,米凯,等.生物多样性不同层次尺度效应及其耦合关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5,35(2):577-583.On the Scale and Scale Effect of GeographyZHANG Qi-peng 1,WANG Qian 1,ZHANG Chun-hua 1,WANG Wen-hao 1,SU You-wen 1,LV Fei 2(1.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Gansu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ezuo Gansu 747000;2.Jining Haida Xingzhi School,Jining Shandong272100)Abstract:In this study,we expounded the scale and scale effects in geograph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cale division,scaleconversion and scale effect,and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tudy of geography scale.Key words:the scale in geography;scale transformation;scale effect责任编辑:赵云40。

对尺度及尺度转换的理解-2019年文档资料

对尺度及尺度转换的理解-2019年文档资料

对尺度及尺度转换的理解-2019年文档资料对尺度及尺度转换的理解0 引言尺度问题在地理学、生态学和水文科学等众多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对地观测技术和地理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解决地理数据的尺度转换问题成为目前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在地理信息科学相关领域中,地图学和遥感科学研究人员从尺度概念的理解到尺度转换的理论和方法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对解决地理数据空间特征的尺度转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尺度及尺度转换概念的同时,重点对遥感领域上的尺度转换理论与方法进行探索,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价值。

1尺度及尺度转换1.1尺度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简单地说,尺度就是客体在其“容器”中规模相对大小的描述[1-2]。

尺度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术语,不同的应用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

Lam 和Quattrochi定义了4种与空间现象有关的尺度[3]:制图尺度,亦称地图比例尺;地理尺度,也称观测尺度,是研究区域的空间扩展,较大范围的研究区域具有较大的地理尺度;运行尺度,指地学现象发生的空间范围,有所研究的地理现象本质决定;测量尺度(也就是分辨率),空间数据集中最小的可分辨单元,越细的分辨单元,其分辨率越高,所具有的尺度也越小。

1.2尺度转换尺度转换也称尺度推绎,就是将一种尺度上得到的数据的结论(信息)或过程推演、归算到另外一个尺度上。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尺度上的结论或过程只适用于这个尺度,而不大可能适用于其它尺度。

一般来说,大尺度下的过程或现象频率低且速度慢,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规律,而小尺度下的过程或现象频率高且速度快,其结论多时局部行为的体现,不同尺度下行为的驱动力或机理可能完全不同。

很多情况下,没有可能或没有必要将所有尺度的数据收集齐全,用于分析的数据往往是单一尺度的,要想了解另外一个尺度的结果就必须进行尺度转换。

流域环境要素尺度特征

流域环境要素尺度特征

流域环境要素尺度特征流域环境要素尺度特征流域环境是指一定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及文化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定环境。

流域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土地资源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环境因素,每个环境因素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尺度。

本文将重点讨论流域环境要素的尺度特征。

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指的是流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土质等环境因素。

在流域地理环境中,尺度影响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形成。

例如,降雨的强度和频率对地形起伏所造成的影响大于平地,因此,在流域内建设水库和发展水资源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此外,气候的变化和气候类型也是影响水资源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水资源规划中,气候数据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确保水资源规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生态环境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等因素。

生态环境尺度较小,但是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例如,植物群落覆盖率的变化、植物生长周期、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等都会对流域水动力过程和水质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不同植物群落覆盖率和类型的区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恢复措施,才能使流域环境保持平衡和健康。

三、水资源环境水资源环境指的是流域水资源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流域内的水资源环境受到区域内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被影响着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在水资源环境中,尺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例如,水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对水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产生影响,影响水的质量和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浓度。

而在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也受到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需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水中污染物的状况和水量的稳定性。

四、土地资源环境土地资源是指土地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土地资源环境的尺度比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环境更大,不仅包括地形、土地类型,还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状况。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会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所以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的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尽量避免影响环境质量。

地理数据与模型的时空尺度问题共26页文档

地理数据与模型的时空尺度问题共26页文档
地理数据与模型的时空尺度问题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空间尺度基础性问题研究——总结

空间尺度基础性问题研究——总结

空间尺度基础性问题研究——总结尺度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个基本⼯具,也是空间数据的⼀个主要属性,是空间分析和管理的主要因素之⼀。

尺度⼏乎影响着GIS应⽤每个⽅⾯的:尺度认知问题,空间数据的优化表达、综合和信息交流。

尺度问题可以分为4类:①尺度的基本定义;②尺度的效⽤;③尺度和空间分析集成的⽅法;④尺度的空间认知。

⼀空间尺度的研究意义1)完善地理信息科学理论。

许多尺度问题都包含着⼈的认知,空间尺度是整个地理信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缺少对空间尺度理论的深刻研究,就不能更好地认识地理空间,不能准确地对地理空间(⽬标、现象或过程)进⾏描述。

2)空间数据挖掘的需要。

空间粒度和空间尺度是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对孪⽣指标。

减少粒度,增加⼴度,空间数据粗略概括,综合程度提⾼,对空间⽬标的表达趋于概括、宏观,空间异质性降低,空间模式成型;增⼤粒度,减少⼴度,空间数据具体化,对空间⽬标的表达趋于精细、微观,空间异质性增加,空间模式多样性。

3)地理信息共享的需要。

更⾼级的地理信息共享⽅法必将尺度的知识整合到元数据中。

4)发展多尺度GIS软件的需要。

GIS软件的核⼼是空间数据库的管理,设计和发展多尺度空间数据库,来有效地存储多尺度数据,执⾏多尺度分析和尺度智能变化,是GIS软件适应数据更新和⾃动处理的迫切要求。

⼆空间尺度的内涵分析尺度是地理空间和地理⽬标的本质特性,但不同的学科对尺度的定义不同,其定义取决于尺度使⽤的环境和条件。

尺度通常可分为两类:与⽬标有关的尺度和描绘事务过程或属性的尺度。

在地理景观的时空模型下,尺度的定义和过程、观测精度有很⼤关系,其中要区分三种尺度相关的术语:①空间现象和空间过程,如植被覆盖;②对空间现象研究时的数据抽样最⼩单位——分辨率、粒度;③对数据的分析、概括和推理。

空间数据的尺度特征有着不同的内涵——尺⼨、图形、间隔、⼴度等。

在地图学中,尺度就是⽐例尺,是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的⽐率。

通常,尺度可分为绝对尺度、相对尺度、精度、粒度以及细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尺度及尺度域觉察的方法与技术
图示法 谱分析方法 空间相关分析技术 半方差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
尺度觉察技术(图示法) 尺度觉察技术(图示法)
图示法是尺度及尺度域觉 察最为常用的方法, 它是 将表征尺度变化的各种变 量和特征值以不同空间和 时间取样单位表现在图上, 通过检视其中的曲线规律 来获得尺度信息。在图示 中,可用实值对特征值与 空间或时间取样单位做图, 但更多的是用双对数的来 标示。一般而言,曲线中 明显的拐点可以认为是两 个尺度域的分界点。
有关尺度能否推绎的争论( 有关尺度能否推绎的争论(续)
假定某一特定的格局或过程满足能够进行尺度推绎的条件,是 否存在一个普适的标度律(scaling law)。近年来,很多学者热 心寻找标度律,并声称在不同学科已找到这样的定律(M.E. Ritchie等,1999; S.E. Jørgensen等1998; B. Birnir,2000)。於崇文 (1998)更断言,“广义地质学场(温度场、流速场、浓度场、 应力场等)的许多场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幂律分布(power law distribution)。幂律反映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它是标 度不变性和分形之源”。 作者认为,从目前科学发展角度看,还没有发现一个普适不同 性质系统各个尺度域上的幂律和分维。就是在同一系统内,幂 律或分维也仅存在于特定的尺度域内,其最大的跨越尺度域也 不过2~3。因而,在尺度转换上不可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Upscaling
Downscaling
Upscaling
Downscaling
Upscaling和Downscaling过程示意图 和 过程示意图 Upscaling&Downscaling
Upscaling
从采样角度看,空间和时间的Upscaling相当于采样点 的舍弃,是数据的一种聚合过程。在空间案例中,采 样粒度的空间范围逐渐增大,在时间案例中,采样频 率由密至疏。 数据平均法 参数化的回归方法 块克立格和块协克立格法(block kriging and block cokriging ) 重正化群方法(renormalization group)
小波分析示意图
格局与过程的尺度问题
对于过程和格局而言,是否存在可以表征 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若有,如何表达? 不同尺度的过程与格局之间是如何相互作 用的,如何耦合,采用什么方法去耦?如何 役使,用什么方法判断?解除役使的外力需 要多大,时间有多长?
格局与尺度关系
格局尺度大小不同,其诸多特性表现出差异。首 先,形成与维持的格局的时间随着尺度的增大而加 长;其次,在格局形成的动力上,小尺度以自组织 力为主,而大尺度以他组织力为主,同时,随着尺 度增大,高斯噪声呈逐渐淬灭趋势;第三,格局形 成的过程周期上,小尺度以短周期过程为主,多表 现为瞬时或脉冲作用,而大尺度的格局则以长周期 过程为主,是区域过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第四,在格局内部的联结性上,小尺度格局表现出 强联结性,而大尺度格局的内部联结较为松散。
几个Scaling的关键问题 几个Scaling的关键问题 Scaling
在什么情况下,简单的聚合(aggregation)对于 Upscaling是充足精确的? 速率变量如何随着尺度改变? 敏感性如何随尺度改变? 空间异质性如何随尺度改变? 可预测性如何随尺度改变? 如何避免MAUP问题?
MAUP是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the 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简称,是表征 空间格局或过程的特征值随采样单位面积的变化而出现变化。可塑性面积单元问 题包括两个方面,即尺度效应(scale effect)和划区效应(zoning effect)。
划分依据 空间范围 空间周期 空间相关 时间长短 时间特性 时间相关 尺度类型 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及以下尺度 长程型、中程型、短程型、非重现型 关联型、弱关联型、随机型 地质尺度、历史尺度、年际尺度、年及以下 周期性、阵发型、随机型 依存型、弱依存型、随机型
本征尺度与非本征尺度的匹配问题
如果观测的尺度大于过程尺度, 也就是取样太少,所得结果是 噪声而不是信号,结果导致对 变化的低估;当观测尺度小于 过程尺度时,也就是取样太频 繁,真实的过程也没有探测到, 真正的变化趋势难以把握,同 样变化也被低估;当观测的粒 度或粗糙度超过过程尺度时, 也就是说,样区大小基本与过 程尺度相近,或者甚至还超过 了过程尺度,那么过程或过程 中的格局就会被过度平滑,其 间的信息就会被过度聚合。
四、主要的Scaling途径 主要的 途径
Upscaling
所谓Upscaling就是将精微尺度上的观察、试验以及模 拟结果外推值较大尺度的过程,它是研究成果的“粗 粒化”。
Downscaling
Downscaling是将宏大尺度上的观测、模拟结果推绎至 精微尺度上的过程。Downscaling最大的任务就是从较 粗糙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参数化更详细的尺度异质性 信息。Downscaling的目的就是将宏大的观测数据或模 型模拟结果应用到局部区域,以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五、研究尺度选择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
科学原则就是观测尺度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原则。科学研究的 重要任务就是要准确地探究自然现象的表象、过程及其内在机 理。对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选择与自 然现象(格局与过程)发生规模相当的观测尺度。如果观测尺 度与实际尺度相差甚远,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就会很差。其次, 选择的尺度应尽可能是自然界的实体单位。
有关尺度能否推绎的争论
关于尺度能否推绎的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 点。按照O'Neill(1992)的等级理论,属于某一尺度 的系统过程和性质受限于该尺度。每一尺度都有其约 束体系和临界值。尺度外推必然要超越这些约束体系 和临界值,外推获得的结论将很难理解。但King认为, 上层系统是由下层系统组合构成的,不同层次系统间 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构成了等级间相互联 系的纽带,而这条纽带正使尺度推绎成为可能。邬建 国(2000)认为,在同一个尺度域中,由于过程的相 似性,尺度推绎比较容易;而当跨越多个尺度域时, 由于不同过程在不同尺度上其作用,且又有相互间的 作用,尺度推绎必然复杂化。在尺度域间的过渡带多 会出现混沌、灾变或其他难以预测的非线性变化。
作者( 作者(2002) )
本征尺度(intrinsic scale) 本征尺度 非本征尺度(non-intrinsic scale) 非本征尺度
本征尺度与非本征尺度
所谓本征尺度是指自然本质存在的,隐匿于自然实体单元、格局 和过程中的真实尺度。它也是个变量,不同的格局和过程在不同 的尺度上发生,不同的分类单元或自然实体也从属于不同的空间、 时间或组织层次。一般本征尺度可区分为空间尺度、时间尺度、 组织尺度、功能尺度等等。
一、基本概念
尺度与尺度域 尺度与分辨率 尺度与尺度推绎 尺度与标度不变律(幂律) 尺度与标度不变律(幂律)
Information loss & pixel resolution
Number of soil moisture patches
1200 1000 800
number
600 400 200 0
尺度觉察技术(谱方法) 尺度觉察技术(谱方法)
谱分析通过是一种时频分析技术,其中傅立叶变换 (Fourier transform)是一种经典而又实用的频谱分 析手段。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拟合实际观测数据与 确定波谱特性数据,当有意义的匹配实现时,格局 或过程就会被检视出来。谱分析尤其适合于分析具 有周期性结构的空间和时间数据。由于采用三角函 数转换,它不受空间数据起始位置的影响。
time series m
1600m
2400m
800m 1600m 2400m
Effects of Resolution 1
Coarsening of geographic features
5-minute
1/2-degree
1-degree
Effects of Resolution 2
Narrow features altered and merged with others
5-minute
1/2-degree
1-degree
一、基本概念
自然尺度存在的客观性 研究尺度的主观性
二、自然地理学中研究尺度的意义
对于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来说,自然或人文的过程 与格局是相当复杂的,尺度效应对其作用也是不言 而喻的 。 分形理论的创始人曼德布罗特曾在《科学》杂志上 撰文指出,英国的海岸线的长度是不确定的,它依 赖于测量时所用的尺度。结果令人诧异吗?其实道 理很简单,用一公里的标尺和用一米的标尺度量海 岸长度所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尺度 尺度 效应。 效应。 尺度问题对于大多科学来说都是存在的。哈维说过, 空间是一个变量。那么,对于研究空间分布的传统 地理学来讲,空间这个变量肯定也存在“尺度”问 题。
经济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六、目前尺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尺度选择不当,不能正确揭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质。研究尺度 过大,大量细节被省略,研究成为“有偏”估计;研究尺度过小, 陷入局部而不能窥其全貌。 盲目进行尺度转换。一些研究者声言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尺度转 换,而实际情况是主观的推定;一些研究结果在参数都没有变换 的情况下,被推绎到另外的尺度上,甚至跨越了几个尺度。一些 研究结果不能够进行尺度转换,而一些研究者无视尺度转换的限 制性条件对研究结果随意进行尺度推绎。 尺度转换技术使用不当。表现为没有认识到概念模型、机理模 型和统计模型在尺度转换时应当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工作中倚重 回归技术。 有意或无意漠视研究结果的尺度性,没有标定研究结果是那个 尺度上产生或有效。 在各个分支学科采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范围不同,在成果的表 述和理解时经常引起歧义,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日益强化的情形 下,更加剧了综合集成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